孩子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但被调剂到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不该上

网友一:

这情况和我上一届的一个学生差不多,我的学生采取“冲一冲”的报考模式,冲到了中央财经大学,这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但是,专业却是日语专业,虽然不排斥,但是之前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去学习日语,好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校层次高,提供了很多机会,这个学生适应的也非常好,表现不错!考这么好一个学校,确实非常不容易,有人竟然建议复读,作为一名高三班主任,我是强烈反对的!

复读这一年,对于高分的学生来说,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比一般学生要大的多,明年你就能保证能上这个大学的财经类专业还是能上更好的大学?而且文科考高分,除了实力外,运气也很重要。

既然当初孩子选择了专业服从调剂,我觉着孩子已经有了被调剂到不是很满意的专业的心理准备了。在还没有去接触这个大学这个专业的时候,就畏惧了甚至是退缩了,实在是不明智的选择。

孩子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但被调剂到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不该上

网友二:

报考中央财经大学,被调剂到汉语言文学专业,这已经成为录取事实,是没有办法再改变的了,只能接受。网络中有许多文章要求报考的时候要求最好专业选择调剂,以期最大程度的录取,这仅仅是保证了被录取,而没有预测专业被调剂后带来的影响。

后续的普通本科一批二批志愿,一般为平行志愿设置,平行志愿设置在填报的时候应该遵循“冲稳保”的原则,但专业调剂的选择要合理,但不是所有院校都选择专业调剂。一般对于“冲一冲”的一所或者两所院校专业选择服从调剂,对于“稳一稳、保一保”的四所院校不一定非要选择专业服从调剂,考生只要在填报的时候精准的利用线差法和位次法合理判断,在线差范围内选择院校,不用专业调剂完全可以。

网友三:

从你的录取结果来看,肯定是把中央财经作为“冲”的志愿来放在前面的。认为进央财就能学财经专业的,这是绝大多数家长的误区,也就造成每年超过一半的考生进入大学才知道录取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所以在这里家长不要太自责,考生也不要接受不了而去复读。

如果是学校劝孩子复读,那只是学校的“私心”,为了明年让孩子帮学校冲更好的大学而不顾孩子和家长的煎熬。所以,我不建议复读,每年接触很多的复读的案例,极少有进步的。

孩子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但被调剂到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不该上

网友四:

能考入央财,说明你的孩子学习很优秀了,在当地的省属于学习拔尖了,孩子的语文成绩也很好。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就业很广的专业,对孩子今后的就业甚至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不要用大众思维来看待就业问题。你的孩子可以平凡,但不要平庸。功利性思维只会造成人发展的局限性。专业好等于好就业,虽然可以帮你解决今后的就业问题,但也会局限孩子的思维和成长。

大学只是一个提供给你成长的平台,把它作为孩子就业的平台那就大错特错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要用固化的思维限制一个人才的发展,让孩子在大学去寻找和实现自己真正的梦想。

孩子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但被调剂到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不该上

网友五:

这分可惜了,我是这样认为的,来财经院校,以后肯定是要进金融圈的,而且题主家的孩子冒险冲刺中央财经大学的王牌专业,也说明孩子以后想去这个行业,现在是理工本+财经硕最好,如果没办法财经本也可,但是一定要学好数学和计算机。至于汉语言的话,除非热爱,找工作的时候真的会成为劣势。

有的人说中央财经大学名声很大,就算专业差也可以,这明显错了,理由两点。第一,别说是中央财经大学了,就算是清北复交,差专业找一个满意的工作都够呛,这是我在北京看到的事实

网友六:

你们在填报志愿的时侯,肯定是第一追求是学校,然后选择专业服从调剂。由于分数较低,达不到热门专业的门槛,于是就被调剂到汉语言文学专业;

孩子进校后,如果对录取的专业不满意,还是有许多选择的。比如可以申请转专业,可以辅修第二学位,可以旁听其他有兴趣专业的课程,然后自学,最终在考研时选择跨专业报考等;

孩子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但被调剂到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不该上

结语:

不管你是否复读,如果你想去有外国人、大学生的英语角,看上图右下角,关注它,就能进去,那里会伦敦腔、美音的小伙伴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