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托市場的下一個時代,從上海開始

幼托市场的下一个时代,从上海开始

文|馮瑋

2018,對於上海黃浦俊星托育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星儀來說,是極不平靜的一年。這年秋天,他拿到了上海第一張、也是全國第一張《依法開展托育服務告知書》(以下簡稱“《告知書》”)。

同已規範多年、擁有明確監管法律法規的幼兒園和中小學市場相比,幼托市場在開辦、規範、監管等各個方面始終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與指導意見——這份來自官方的規範與認證,令李星儀和許多幼托從業者等待了太久。

2018年4月28日,行業終於迎來了轉折點。

上海市在全國率先出臺“1+2”文件:由市政府印發的《關於促進和加強本市3歲以下幼兒托育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由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上海市3歲以下幼兒托育機構管理暫行辦法》,由教育、食藥監、工商、民政、公安、消防、住建等16部門聯合出臺的《上海市3歲以下托兒托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

多部門參與、三個文件協同:這注定是歷史性的一刻。

曙光:上海機制創新,托育機構終於可以“上戶口”

多年裡,由於托育機構的申辦不屬於行政許可範圍,托育服務一直都不在工商註冊的名錄中,這直接導致托育機構很難在行政層面為自己“上戶口”(既在工商層面不具備註冊資質,又在教育體系內難有“名分”)。

多知網瞭解到,“1+2”文件出臺後,上海各區托育服務指導中心向各機構的管理人員、一線員工進行培訓和實地指導,以《告知書》為最終“通行證”,在後期也會作為業務主管部門提供持續性支持。

此外,上海市在營業執照內容選項中添加了托育服務、半日託、全日託等內容。截止目前,這也是全國唯一一座城市在工商層面對托育的認可。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倪閩景在接受多知網專訪時詳細介紹:“針對營利性、非營利性托育機構和免費福利性托育點,我們會分別提出相應申辦要求,包括營業執照、消防安全合格證明、場地證明、從業人員資格證明等。”

“以前幼托也一直沒有主管部門,這次上海市直接明確由市教委負責,並且專門成立托幼處,對學前教育0-6歲的教育服務進行統一管理。”

倪閩景補充道。

可以說,“1+2”文件的出臺,在多層面為幼托市場帶來了創新、標準化以及參考和指引。

“上海市支持社會以多種形式提供托育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多方參與。”

倪閩景同時指出:“雖然現在整體還是在著力解決幼兒園3-6歲兒童的需求,但是如果未來0-3歲兒童的托育需求增加,我們肯定也會在普惠幼兒園中增加托育服務的比重;在社會力量方面,我們一方面會提供更詳細的標準,另外也會適當給一些補助和福利支持,進而促進民間的力量來一起做好這件事。”

此前,上海市首先在黃浦、閔行、浦東、徐匯、靜安5個區開展舉辦申請試點,在最初的11家獲得《依法開展托育服務告知書》的托育機構中,涵蓋了非營利性托育機構、營利性托育機構和免費福利性托育點三個類別。

2018年8月1日起,托育機構舉辦申請工作已在上海16個區全面鋪開。據瞭解,除營利性托育機構外,目前上海市已有356所幼兒園開設託班。

為促進和規範托育市場,上海市、區均建立了托幼工作聯席會議,定期商議解決托育服務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托幼工作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各區同步成立托育服務指導中心,負責牽頭組織協調受理諮詢和開辦申請等工作。

開窗口,設門檻

2018年11月,MoreCare茂楷嬰童學苑也拿到了《依法開展托育服務告知書》,成為首批獲得上海市托育服務機構資質的其中一員。

“完成全部審核時,我們交的那份材料有3大本600多頁。”MoreCare首席營銷官鄭啟煌回憶道:“為了配合多個部門的要求,我們從設計圖紙到硬件設置等做了一些改造,完工時間比預期晚了四個月。”

“流程的複雜性及多部門管理要求超過了我們的想象。”

被問到申報期間印象最深的事情,鄭啟煌說自己沒想到上海作為第一個嘗試的城市,卻並沒有什麼模糊的環節,反而在各個部門的溝通和跟進上都非常高效:

“我們知道每一步怎麼去操作、怎麼準備材料、怎麼設計和施工、知道這一項目的主管部門是誰。上海市教委作為牽頭部門,組織了多輪的研討會,並高效地協調其他政府部門積極地幫助托育機構。對於前期規範中尚未涉及的模糊地方,也快速地制定了穩妥的解決方案。”

“所以,即便是條件很多、很細,但上海快速出臺與快速執行的水平,都讓我們心安。”

對此,倪閩景也表示,自己接觸了一些機構後有很大的感觸,認為很多機構都想把業務做好,但關鍵問題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幹什麼:“所以我們把步驟講清楚、把政策寫明白,從業者就會心安,有了標準的發展方向,對於日後規模的計劃甚至是資本的運作,都會有更穩健的發展。”

顯然,在打開窗口的同時,上海也明確了門檻。

硬件設施方面,托育機構建築面積不低於360平方米(只招收本單位、本社區適齡幼兒且人數不超過25人的,建築面積不低於200平方米),幼兒人均建築面積不低於8平方米;托育機構最好設在1樓等內容。

在對教師資格有明確規定上,托育服務從業人員應具有中職以上學歷,並具有保育員或育嬰員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每年應完成不低於72課時的在職培訓;職業道德教育原則上應該每年不少於40課時等內容。

此外,托育機構需配備接受過急救培訓並持有有效急救證書的保育人員,要求全體從業人員掌握預防幼兒傷害的相關知識和急救技能;相關人員具備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考核合格證書等內容。

不僅如此,托育機構還被要求安裝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實現監控全覆蓋,報警系統確保24小時設防,並同區域報警中心聯網,錄像資料保存30天以上;同時,建立托育機構誠信檔案,將托育機構的違法信息納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

新機:幼托行業成城市“剛需”,規範化治理在陸續鋪開

在上海出臺了政策後,全國其他省市也陸續開始了針對幼托行業的新政策。

2018年12月,四川省出臺《關於加快發展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

與上海關注“機構管理”不同,四川省相對突出“托育服務”,雖方向有所不同,但在措施與路徑上均有很多相似的思路,目的都是推動托育能夠規範化的發展。

2019年1月中旬,湖北省育嬰行業協會、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培訓中心、湖北省兒童中心等相關組織近日聯合多家托育早教機構共同啟動《嬰幼兒日間照料托育機構服務規範》地方標準的制定工作。

武漢市婦聯委員魏靜在湖北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第四聯組討論中,就幼托難題建議湖北省學習借鑑上海、四川經驗,探索開展0-3歲嬰幼兒托育工作。

幼托行業的規範化管理已經在全國範圍了拉開序幕——政策的風吹來了,幼托機構市場的變化也開始凸顯。

對於尚未得到認證的機構來說,先努力做到合規,顯然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務。

“聽說深圳的托育政策也有可能會有變動,但是還沒有得到確切消息。”在深圳開辦幼兒托育機構的張老師表示,目前已經開始對園所進行了細微的調整,但主要參考上海的軟件部分要求,比如監控設施、教師資質考核和園所升級等。

“打算先這樣微微調整一些,感覺這部分內容可能城市間的差異不會太大,希望我們這邊政策可以快速明朗起來,然後我們也能拿到第一批的認證。”

另一邊,已在上海開辦小型托育機構四年的孟冉則決定把機構關掉了。

“一些硬件的要求比如場地大小、教師門檻還有衛生消防對空間的要求太高了,我們這種小機構實在達不到,成本太高,我們很難做了。”

孟冉觀察到,上海市教委、婦聯等部門一直在積極嘗試與企業合作,並在企業內開設普惠類型的託管中心。

“在企業內開設託管首先降低了房租成本,其次可以吸引和提高人才對企業的粘性,同時企業也會得到一定的補助,感覺各方的積極性都很高。”

“對於這類在企業中開展托育服務的機構,政府的監管還是很嚴格的,之前攜程事件被爆出後對行業是一次很大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對在內部開始託管班變得謹慎,但長遠來看,To B的服務應該會成為許多幼托服務商的新風口。”

“所以我現在打算換一個方式,從內容服務商或者教師介紹平臺的角度去切入幼托市場,從To B的角度合作,也許也能在政策的利好下拿到新的機會。”孟冉說道。

而對於已經得到資質的機構,如何規模化與資本化,顯然也已開始被提上了日程。

“幼兒園不允許被打包上市那個消息出來的當晚,我的電話就被打爆了。”某機構負責人坦言;“本來托育的需求在一二線城市就越來越高,再加上政策明朗,資本就很關注我們,結果突然幼兒園不能上市了,一下子這些基金都湧上來了。”

在多知網1月初與該負責人溝通時,其也透露,據她所知已有兩家機構將在近期完成新一輪融資。

“幼托市場真的熱鬧了,”某基金從業者表示:“但也要小心,不要讓政策的扶持,變成野蠻生長的養料。”

……

以上這些,是上海幼托政策出臺後為行業所帶來的種種變化,以此為起點,幼兒托育市場正綻放著勃勃生機。

當然,還有更多的從業者正在期盼:“幼托市場的政策春風請再快一些,吹進我的城市。”

多知網新書《培訓行業這一年·2018》,第三批4000套已正式開售,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購

買界面。

溫馨提示:春節將至,《培訓行業這一年·2018》快遞物流發貨已暫停,快遞將於2月11日起陸續恢復。

新書節選

新東方:精細化運營時代,呼喚狼性的迴歸

好未來的三個賭

VIPKID:一場關於六萬外教的管理實驗

K12直播大班課:新物種誕生,這個老師不講課

精銳教育的第一次北上

尚德機構:這件事,多大阻力都要做

五年,勾畫中國教培行業進化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