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華健康實控人炒自家股票爆倉:二股東減持套現1.6億元 旗下重點項目停工

每經記者:方京玉 郭榮村 每經編輯:梁 梟

宜华健康实控人炒自家股票爆仓:二股东减持套现1.6亿元 旗下重点项目停工

康馨養老院施工現場 每經記者 郭榮村 攝

日前,因被媒體曝出實控人利用場外配資炒自家股票爆倉,宜華健康(000150,SZ)及其實控人潮汕資本大鱷、“宜華系”掌門人劉紹喜,被推上了資本市場輿論的風口浪尖。

3月28日晚間,宜華健康在回覆交易所的《問詢函》中對前述媒體報道涉及事項進行否認,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相關方不存在與第三方簽訂配資協議,或協同他人交易公司股票情形。同時,該回覆函也提及了宜華健康自2014年轉型進入醫療行業以來現金流吃緊的情況:由於賬面沒有過多的盈餘資金而需藉助控股股東宜華集團的支持,2017年宜華集團向其提供20億元整體授信額度,截至2018年末已向其提供2.58億元(未經審計)資金支持。

但是,在控股股東幫助下業務皆欣欣向榮的描述似乎不足以覆蓋所有角落。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調查發現,一場以宜華健康二股東林正剛為中心的資金困局已從去年10月開始發酵至今:由林正剛相關公司承擔的養老院建設項目已經停工數月;同時林正剛質押給券商的宜華健康部分股票因到期未及時回購遭券商強平;從去年10月開始,林正剛陸續通過大宗交易進行股票減持,目前已套現1.6億元。

林正剛關聯半數以上營收

林正剛為宜華健康全資子公司眾安康後勤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安康集團)法定代表人。眾安康集團是宜華健康在2014年通過支付現金以及發行股票購買的全資子公司,在其被宜華健康收購前,林正剛為其控股股東,持有其約62%股本。收購完成後,林正剛直接位列宜華健康第二大股東,持有上市公司15.26%的股份(宜華健康2018年半年報數據),持股比例僅次於劉紹喜控股的宜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2014年,尚未更名的上市公司“宜華地產”正值轉型關鍵時期,當時管理層認為,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居民人口結構老齡化加速、社會融資成本不斷上升,公司房地產主業面臨的形勢嚴峻,特別是其深耕的二三線城市。因此公司管理層決定,推動宜華地產向“醫療綜合服務集團”轉化,而收購主業為向醫院提供後勤綜合服務的眾安康集團是公司轉型的重要落子。

2014年9月,宜華健康(當時名為“宜華地產”)公告,擬向林正剛等12名自然人以及3家機構購買眾安康集團100%股權,交易總體對價為7.2億元:其中現金支付1.48億元,其餘部分以發行股份方式支付,發行價格為6.56元/股。由此計算,眾安康集團全部股權的評估增值率約為297.13%。

據宜華健康2014年介紹,眾安康集團的主要業務是為各類醫療機構提供醫療後勤綜合服務和醫療專業工程整體解決方案。其中,醫療後勤綜合服務的主要客戶包括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等知名醫院,而醫療專業工程的主要客戶為規模較大的總承包商和大型醫療機構。

如今,更名後的宜華健康已經實現從“地產商”向“醫療綜合服務商”的轉型。據上市公司2018年半年報,目前宜華健康共有醫療機構投資及運營、養老社區投資及運營、醫療後勤服務及醫療專業工程三大業務板塊,對應的運營子公司分別為達孜賽勒康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孜賽勒康)、親和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親和源)以及眾安康集團。

但是目前由林正剛擔任法定代表人的眾安康集團成為了上述三家子公司中營業收入最高的公司——據公司2018年半年報披露,眾安康集團營收為6.09億元、達孜賽勒康營收為3.2億元、親和源營收為2.02億元,而當期宜華健康的總營收為11.54億元。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當年宜華健康營收為21.16億元,其中眾安康集團營收為14.90億元,佔比超過2/3。

眾安康重點在建項目停工數月

2015年11月,宜華健康公佈一筆由眾安康集團簽署的重要合同,眾安康集團成為深圳市蓮塘養老項目投資建設施工的中標人。根據合同內容,項目的實施主體為深圳市康馨鵬城養老事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馨投資),眾安康集團負責項目投資建設施工。項目完工後,康馨投資將向眾安康集團支付前期墊付的投資本金和收益,未來眾安康集團與康馨投資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後續由眾安康集團主要負責養老管理服務業務。項目總體投資建設造價約為6.78億元。

對於眾安康集團來說,通過前期陸續墊付約6.78億元工程款,綁定了養老院的未來管理服務業務,可以為上市公司營收作出長期貢獻。根據宜華健康當時預計,項目的實施將對上市公司未來幾年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產生積極影響,當時約定的建設工期為三年。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市蓮塘地區,地皮的稀缺程度可想而知,即使是二手住宅的均價也已經超過了5萬元/平方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實地調查發現,上述由眾安康集團負責投資建設施工的項目本應於2018年末完成土方建設,但是直到現在,項目只是打好了地基,連地面工程建設都沒有開始,現場人員更是向記者表示該工程已經停工數月。

3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了位於深圳市羅湖區的康馨養老中心項目建設現場。該項目東鄰羅湖區中醫院,北靠梧桐山。上午11點左右,記者在工地上並沒有看到幾個人,整個養老院地塊還是一片大空地。雖然主體大樓已經打好地基,但記者沒有見到主體大樓有任何正在施工的跡象,而工地上則堆滿了鋼筋等建築材料。在工棚中,一名看守工地的工人向記者表示,工地已經停工好幾個月。

“為什麼會停呢?”記者問。“沒錢了。”該人士回答。記者又問:“這個(項目背後)老闆是不是眾安康的?”該人士稱:“眾安康投資的。”

而工地門口一名住在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工地停工已經有半年時間。就相關情況,記者致電該工程的項目經理,其表示康馨養老中心工程“已經停工一段時間”,但其並未透露更多信息。

康馨養老中心遇資金危機?

眾安康集團承建康馨養老院城市更新單元改造項目將對地塊上原有建築物進行拆遷,之後重新建造城市養老中心。該項目被列為深圳市政府2014年重大工程項目之一。而對於土方工程的承建方來說,工程建設期長、資金投入大、投資無法馬上轉為收益等問題對企業現金流的考驗不小。在建設期中,企業利用融資工具對工程的輸血都將直接轉化為負債,若無法按時償還,未來融資成本將繼續增加。目前,負債率居高不下已成為許多從事“舊改”業務的房地產商的常態。

除了業務模式本身的風險外,記者還注意到,在當時眾安康集團與康馨投資簽署的相關合同中有這樣一項規定:若乙方(眾安康集團)沒有按本合同約定支付建設資金,造成停工超過六個月以上,乙方按照所欠付的建設資金的百分之五十(50%)向甲方(康馨投資)支付違約賠償金。

記者查閱宜華健康相關財務報表發現,從2015年開始宜華健康為眾安康集團承擔的連帶責任擔保金額有了顯著上升:2015年為2.15億元、2016年為5.89億元、2017年為8.395億元、2018年上半年為7.9億元,擔保期均為一年。記者同時從眾安康集團官網瞭解到,除了康馨養老院項目外,眾安康集團承建的醫療養老項目還有湖南常德第四人民醫院、湖南邵東婦幼保健院、安徽利辛中心醫院、江西南昌三三四醫院,建設規模達38萬平方米,總投資超過35億元。

目前,眾安康集團的年營收水平在10餘億元,母公司宜華健康的年營收水平在20餘億元,而承擔著宜華健康“醫療專業工程”業務願景的眾安康集團,其工程總投資已達35億元,宜華健康押寶養老產業的策略可謂是“富貴險中求”。

3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了康馨投資辦公所在地,一位自稱參與對接過羅湖康馨養老中心項目的員工告訴記者,目前該項目正在更換現場施工隊。談到眾安康集團,他透露說,這個公司現在有麻煩,聽說幾個月沒發工資了,因為盤子鋪得太大。隨後記者聯繫到了眾安康集團相關人士,對於幾個月未發工資的說法,該人士予以否認,並稱“敢和說這話的人對質”。

工程合同簽訂三年後,養老院只打了地基,進入2019年,工程進度又陷入停滯,目前,宜華健康重要子公司眾安康集團似乎已難掩其遭遇資金危機的事實。記者注意到,數日前,在眾安康集團微信訂閱號發佈的集團2019年工作部署會議紀要中,“控制人力成本、提高後勤項目盈利能力、加強經營性項目管控、扭轉工程局面”等字眼成了2019年的工作重點。而在另一篇新春茶話會的記錄中,林正剛稱“2019國際國內形勢更加複雜,眾安康可能面臨更加艱難的一年”,同時提出要“走出困境”。

二股東邊被平倉邊忙套現

2月22日,宜華健康公告,持股5%以上股東林正剛將被動減持公司股份,原因是林正剛於2016年10月20日及2016年10月26日與中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進行兩筆質押式回購交易,但是到期未能及時贖回。3月22日,宜華健康公告,林正剛此次累計被動減持331.4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53%,被動減持後林正剛所持宜華健康股本由減持前的13.27%降為12.75%。按照公告披露的減持均價,此次被動減持總價約為3958.1萬元。

上市公司財務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林正剛所持宜華健康全部股本已有約91.8%處於質押狀態,而在當時林正剛還持有公司15.26%股本。也就是說從2018年下半年到今年3月被動減持開始前,林正剛已經減持公司1.99%股本。

記者發現,二股東林正剛最早的減持行為始於2018年10月。根據計算,通過上述減持行為宜華健康二股東林正剛在2018年10月至11月間累計套現約1.6億元。

為何在套現鉅額資金後,林正剛沒能及時將質押到期的股票進行贖回?記者就相關問題電話、短信聯繫宜華健康董秘,截至發稿未獲回覆。但是在上市公司層面來說,宜華健康對林正剛擔任法定代表人的眾安康集團支持力度依然不減。2018年7月,宜華健康對眾安康集團增資3億元,全部加入註冊資本,增資完成後,眾安康集團註冊資本變為5億元。

同時,從2018年10月開始,宜華健康正在積極籌劃為另外兩家子公司。達孜賽勒康和親和源引入戰略投資者。去年10月21日、28日,宜華健康公告稱,正在籌劃引入戰略投資者對達孜賽勒康、親和源進行增資擴股,預計增資金額分別為8億元~20億元、10億元~25億元。宜華健康同時表示,上述增資不會導致子公司控制權的變更。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