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研報】老齡化孕育巨大養老需求,政策變化引發主題投資機會

【百川研報】老齡化孕育巨大養老需求,政策變化引發主題投資機會

兩會多次提及養老,有望迎來政策實質變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頻現“養老”一詞,主要政策變化是降低企業負擔、提高養老支付能力以及大力支持發展高性價比的社區養老服務。此外,兩會期間多部委領導針對養老民生問題發言,直指養老服務供給不足和支付能力不足問題,說明養老民生問題突出,國家重視程度提升明顯。

【百川研報】老齡化孕育巨大養老需求,政策變化引發主題投資機會

銀髮經濟亦是朝陽產業,5000億市場亟待滿足

中國目前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18年底,我國大陸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 1.67 億,佔總人口比重為11.9%,預計 2025 年中國將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老齡化速度和日本相當。中國“未富先老”矛盾突出,養老供需矛盾嚴峻,按“9073”發展目標計,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合計潛在市場空間可超5000億,養老產業面臨蓬勃發展機遇。

【百川研報】老齡化孕育巨大養老需求,政策變化引發主題投資機會

他山之石:介護保險制度催生日本養老7000億大市場

從人口結構、人口密度、社會模式等方面看,日本的養老產業對中國具有較大的借鑑意義。日本養老產業市場規模超7000億人民幣,2000~2016年複合增速達7.6%,遠超日本GDP增速,其產業的快速發展主要依賴於介護保險制度的快速推行。日本養老以居家養老為主,和國內接近,隨國內支付能力提升,長期照護從業人員規範化和專業度提升,未來國內養老產業借鑑日本發展可能性較大。

【百川研報】老齡化孕育巨大養老需求,政策變化引發主題投資機會

國內養老模式:居家為主流,社區快速發展

目前國內養老模式仍以居家為主流,人數佔比約為 96%,該模式對上門醫療、家政和康復服務等需求最大,南京新百旗下安康通已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國內社區養老佔比約 1%,其特點是負擔低、專業化和響應快,未來有望在政策支持下快速發展,相關標的為鳳凰股份、南京新百。國內機構養老佔比約 3%,目前高端機構相對盈利模式清晰,主要案例是宜華健康旗下的親和源。

【百川研報】老齡化孕育巨大養老需求,政策變化引發主題投資機會

投資建議

國內老齡化趨勢日趨明顯,養老需求巨大,產業潛在空間超 5000 億,而養老產業供不應求現象明顯,支付能力不足問題正逐步改善,政策也支持供應端擴大供給。認為今年養老產業在支付和供給端的政策邊際變化帶來較好的養老主題投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