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在拼命存錢,越存越窮;有人在“貸款”,卻越來越富了?

農民都知道掙錢不容易,所以對一分一毛錢都倍兒珍惜。農民習慣把辛苦掙來的血汗錢存到銀行,用農民的話來說就是“保險還能整點利息”,因為淳樸的農民害怕投資的風險,所以一般都不會想去投資。

農民在拼命存錢,越存越窮;有人在“貸款”,卻越來越富了?

然而有些人卻不一樣,他們總是絞盡腦汁去銀行貸款,貸款後有的用於投資有的用於消費。他們知道並懂得人民幣貶值的有多快,而農民是隻知道而不懂得。以前一毛錢一碗的米粉現在漲到了六七塊,以前一兩萬買到一套房子了,現在沒個幾十萬首付都不行。甚至有人半開玩笑的說:農民工都去存錢,越存越窮,我們”白手起家”,越貸越富。

農民在拼命存錢,越存越窮;有人在“貸款”,卻越來越富了?

其實吧這話並不無道理,人民幣貶值的確是太快了,農民工的工資是漲了,可是物價啥不漲呢?現在的農民工大多都有存款上萬,可是沒一個敢說自己有錢,為什麼呢?農村娶個媳婦,少說也得上萬了吧!萬一哪天生個病住個院隨便檢查檢查也得上萬了吧!雖說這萬把塊錢是揣兜裡,但沒有那個農民工敢說自己有錢的。人民幣的貶值,我們自己也都有所感受對吧?

農民在拼命存錢,越存越窮;有人在“貸款”,卻越來越富了?

多年以前,那些“白手起家”貸款買了豪車,買了洋房的,現在的日子是過得要多滋潤就有多滋潤,而那些“萬元戶”農民工還是啥都買不起。正應了那句話:錢拿來花的,越花越有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