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太平道与黄巾起义

当张道陵忙于在蜀中地区发展五斗米道的时候,一个名叫张角的人开始在河北一带传道。和张道陵一样,张角也致力于创立一个庞大的道教组织,不过他的最终目的,却是要扯起反汉的大旗。东汉中叶以后,封建王朝横征暴敛,加以水旱频仍,疫病流行,老百姓苦不堪言。声势浩大的黄巾大起义,已经在张角的心中酝酿许久了。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太平道与黄巾起义

张角(?-184年),巨鹿(今河北宁晋)人。关于张角入道的经过,在《三国演义》的开篇就有介绍: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

张角巧遇的南华老仙,就是那位爱逍遥之游的庄子。而所谓的《太平要术》,正是东汉顺帝时传为于吉所作的《太平经》。东汉灵帝初期(167年前后),张角开始在各地传授道术。他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将他建立的教团称为太平道。太平道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张角往往手持九节杖,让病人叩头思过,然后喝下符水。病人病情好转,就称是道术所治,如果病情不见好转,就称其信道之心不诚,因此不灵。众人以为张角真有道术,将他视若神明。张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并暗中宣传《太平经》中反对剥削敛财的主张,得到广大百姓的拥护,十几年间部众发展到几十万。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太平道与黄巾起义

张角把所有信众按军事形式组织起来,分为三十六方,每方各设渠帅总领其事,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后汉纪》称其“周遍天下,置三十六坊,各有所主”。张角自称“天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三兄弟组织各“方”教徒,秘密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定于中平元年(184年)三月五日,各地同时起义。后来由于叛徒唐周向朝廷告密,因此张角决定提前发难。一时“七州二十八郡同时俱发”,天下响应,京师震动。起义军以头戴黄巾为标志,史称“黄巾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太平道与黄巾起义

由于起事仓促,准备不足等原因,黄巾军的行军计划并不顺利。不久,“天公将军”张角病死军中。同年十月,张角之弟张梁战死于广宗。黄巾军群龙无首,迅速瓦解。

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准备、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利用“太平道”这一道教组织发起的,是标志着道教登上历史舞台的一件事。“太平道”也成为第一支“殉道”的道教派别。黄巾起义之后,太平道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逐新融合于五斗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