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計算不好,初二數學斷崖式下跌,今天起要重視了!

問:1+1等於幾?

答:2.

又問:1+2等於幾?

猶豫幾秒,戰戰兢兢地答:……4?

小學計算不好,初二數學斷崖式下跌,今天起要重視了!

老實說,從孩子接觸加減乘除開始,計算問題就已經埋下伏筆了……但它很狡猾,小學的時候它不動聲色,也不搞么蛾子,慢慢吞吞地在那吃經濟發育,因為動作很小,所以明面上家長也好、孩子也好,都感覺不出來,哪個成績出來都是漂漂亮亮的……

但是等孩子上了初中、尤其是初二下學期以後,小毛病久積成疾,計算能力的問題就集中爆發出來了。所以一般來說,孩子的數學成績在初二下學期,就很容易出現斷崖式下跌,這個程度甚至比小升初的時候更為嚴重。

小學計算不好,初二數學斷崖式下跌,今天起要重視了!

但遺憾的是,君君在和很多家長交流的時候,發現大家都不把計算看成問題,總認為是孩子馬虎。

但是,要注意,從孩子們開始“馬虎”,計算能力的問題就已經很大了。

先來說一說成因:計算的問題緣起小學2-3年級學習簡單四則運算,尤其是四則運算的基本法則、運算律(比如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

這個階段老師是怎麼上數學課的呢?

很多老師都是讓孩子們簡單地記住結論,對學習的過程卻沒有進行展開或讓孩子深度瞭解,這也是小學學習的基本特點(重結論、輕過程,孩子沒有一個推導的過程)。加上學的內容簡單,孩子們很容易就會自認為學會了或解決問題了,導致的問題就是孩子在解決基本問題上的訓練會打折扣,而把時間放在學習更多的內容上。

小學計算不好,初二數學斷崖式下跌,今天起要重視了!

到了小學四年級,很多孩子會開始接觸奧數,而奧數,眾所周知,數的速算和巧算佔了很大一部分隨後導致的就是更多的孩子忽視基礎。到了小學六年級、尤其是初一年級以後,孩子最常見的表現就是不願意做計算題(覺得無法巧算速算的題目很無聊、或者是覺得沒有挑戰)。這樣下去的結果就是孩子最終會在計算上面吃大虧。

【解決方法】

家長們可以帶著孩子玩一個遊戲:買一塊黑板、一盒粉筆在家裡,每天晚上抽出來15分鐘左右時間和孩子比賽。

第一關:把黑板畫成橫五縱六的格子,在左上角標上一個運算符號(如+),在第一行填寫任意的整數(建議開始是3位以下的數),第一列同樣。規定時間讓孩子完成交叉點的計算。可以從時間、正確率兩個角度來設定規則並設定獎罰。

小學計算不好,初二數學斷崖式下跌,今天起要重視了!

舉個例子:第一關就是4*5二十格,假設:時間可以先設定為2分鐘,準確率為90% ,孩子如果連續三輪都能達成,則給孩子獎勵(儘量不是物質獎勵,可以是刮鼻子之類的),逐步的提高要求(縮短時間並提高準確率要求,比如孩子能在1.5分鐘內完成並且準確率達到95%,這一關就算徹底通過了、然後到第二關(增加格數,比如橫7縱8,並且增加數字的難度(如加小數、分數等)…… 如此不斷的增加難度。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而且因為是通過遊戲的方式進行,其中有挑戰、有目標、有競爭、還有激勵,孩子比較能夠接受。一個月一次地訓練下來孩子的基礎計算就不會有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