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鋪天蓋地而來,原來是乾旱低溫惹的禍

白粉病鋪天蓋地而來,原來是乾旱低溫惹的禍

白粉病鋪天蓋地而來,原來是乾旱低溫惹的禍

如果說高溫高溼是斑點落葉病的溫床,那麼低溫乾旱是白粉病的搖籃。天水果區地處黃土高原中部,土層深厚,晝夜溫差大,光照強,水果糖分積累足,有蘋果生產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但是,海拔高,溫度低,十年九旱,這是不為人意志為轉移的地域性的不足之處。正是春天的低溫乾旱,導致了白粉病在這一果區的迭代繁殖,恣意蔓延。

上一片文章說過,斑點落葉病菌在地下越冬,與此相反,白粉病菌絲在樹上鱗片間或鱗片內越冬。如果說低溫乾旱能誘發該病害的發生,那麼連續下雨會抑制白粉病的發展與傳播。

2018年由於極端天氣太頻繁,果園管理一度荒廢,今春,基本上果農都反應白粉病太多了,遠遠望去,果園白花花的一片,花芽葉芽嫩枝嫩梢猶如結上了一層霜花,果農除了埋頭苦幹,只有怨天怨地與罵娘了。

果園成此,可惡的白粉病,是可忍孰不可忍!

白粉病鋪天蓋地而來,原來是乾旱低溫惹的禍

你知道嗎?白粉病是真菌性病害,是一種弱菌,它有嚴格的溫度限制,在氣溫28度以上時,就自然消失了,也就是說它停止了孢子的傳播,暫時夏眠了。因此,在春秋兩季是預防白粉病的最佳時期。

白粉病既然是弱菌,那為何防治起來這麼頑固呢?一是抗性,我們知道,任何一種真菌在自然界存在並從有史以來能持續發展,自有它頑強的生命力,不可能完全消滅它,只能限制它的傳播與蔓延。二是農藥本身的質量問題,前幾年農資市場比較混亂,產品魚龍混雜,小廠生產的藥太多質量又太次,導致白粉病有機可乘。

這幾年小編常聽果農說有一叫“信生”的殺菌劑,質量可靠,是信得過的產品。

不妨百度一下,原來“信生”是陶氏益農生產的40%的晴菌唑,原來陶氏益農有二百多年的發展歷史了。這不是崇洋媚外,一個企業能存活二百多年,並持續發展,引領全球農藥行業,獨佔鰲頭,不得不說是一種奇蹟了。再看陶氏的“大生”,僅僅一個產品就有三十多年的發展史了,而且質量始終如一,怪不得果農說是“信得過的產品”。

我們揮汗如雨,我們秣兵勵馬,只要認準大廠生產的農藥,有苦會有甜,肯定能出優質果,肯定能提前進入小康。

白粉病鋪天蓋地而來,原來是乾旱低溫惹的禍

附:

花前花後用藥是關鍵,以下配方,或許對您有幫助。

花前:樂斯本+信生

花後:樂斯本+信生+高頂+大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