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重视书法?见字如见人,一手好字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古人为何重视书法?见字如见人,一手好字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以前老师说一定要好好练字,因为一个人的字就代表了一个人的形象。那时候,多有不懂,因为形象这个词还不能够完全理解,再将写字跟形象结合起来,就更难理解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理解了这层意思。字写得好不好,有时候的确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形象。因为一手好字,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与修养。古人语:见字如见人。从一个人的书法造诣上,能够看出这个人的学识如何,修养如何,品味如何。

古人为何重视书法?见字如见人,一手好字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一手好字代表了一个人的学识

古代因为教育资源相对紧缺,能够读书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所以能够有机会练得一手好字的就更少。大多数能够写出一手好字的,基本上都是家里面相对富裕一些的。所以在古代,能够写出一手好字的也代表了这个人有一定的学识。

就比如在宋朝的官职中,就有中书省舍人、秘书省丞、秘书郎、秘书省著作郎、秘书省著作佐郎等设置,这个书的本意就是“写”。所以符合这些职位要求的人,基本上都是有一手好字的。志于学识,也就不在话下。

在唐朝的时候,书法完全作为一个人进入仕途的重要参考。唐朝的诠选官员有四条标准:“身(身材和相貌)、言(口头表达能力)、书(文字书法)、判(公文判词)。”书法一项,要求“楷法遒美”。往往“书判拔萃”、“书判超绝”的基本上就能够进入仕途,从而可以作为官员。

古人为何重视书法?见字如见人,一手好字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可以加分

听过一个故事,说之前有一次英语考试的评卷中,出了一个满分作文。满分作文是需要经过复审的,但是复审的评分人怎么也看不懂这篇英文作文。就叫了几个评分的一同看这篇文章,几个人也表示看不懂。

这个时候,一个评语文的看了下说,这不就是用汉语拼音写的文章的吗?几个人恍然大悟,然后问那个评满分的为何给出了满分呢?评满分的说,这篇文章写的字太漂亮了,完全忘记是英语作文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评分的工作都是非常认真的。但是也能够从这里面看到一手好字的作用,至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写出这手好字的人,一定是一个认真的人,而不是一个敷衍的人。从印象上就已经有了提分的可能。

古人为何重视书法?见字如见人,一手好字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一手好字是一个人的名片

古代有一手好字不仅是一个人学识与仕途的重要参考,更是一个人的名片。

比如古代的大书法家柳公权,他在29岁进士及第,但是官职是比较小的。但是其书法却是一绝,体势劲媚,骨力道健,大有钢筋铁骨之气势。有次偶然的机会唐穆宗看到了他的笔迹,就将他朝廷召到长安,官职至太子少师。

这就是一手好字的作用,因为别人想了解一个人,除了见面,就是看他写的东西。如果这个人的字很丑,可能别人读都不想读,哪还有什么想要去了解的呢?当然呢,古代的时候有很多条件限制,自然一手好字也就成为了一个人的形象代表。

古人为何重视书法?见字如见人,一手好字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书写能力是精神的体现

现在对“字如其人”的理解是,这个词汇是有偏颇的。但是在古代,它却是至理名言。古人也非常重视书写的能力,都认为书写是精神的一种体现。就比如柳公权的字体虽然清瘦,但是有一种铁骨的气势。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人有一身的正气。

虽然现在书法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具有仕途的决定作用,但一手漂亮的好字还是有着很强的实际意义。比如在做笔记的时候,如果自己写出的字,过一段时间之后,自己都无法认出,是不是才会明白一手好字的意义有多么重要呢?

所以,写出一手好字,也是一种能力上的体现。

古人为何重视书法?见字如见人,一手好字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没有写不好,只有不愿意写

有朋友说,这写字简直是最耗时间的,写了一天,还是不忍直视。

因为刚开始写的不好,也就不愿意写了。这多数都是一种借口而已,从没有写不好的字,只有不愿意去认真写字的人。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大”字,写10遍都是不忍直视,那就写100遍,写1000遍,自然就可以写好。

很多事情都是“死磕”出来的,只是多数的时候不愿意罢了。

古人为何重视书法?见字如见人,一手好字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练习写字之前,一定告诉自己写好才是目的

很多事情,不是因为我们不相信能做好,而是我们不愿意去做那么久。

无论是书法家,还是画家,都离不开“时间的沉淀”。就像神箭手一样,每一个飞出去的箭都能命中靶心,是他的天赋极高?还是他长期练习的原因?天赋高的,可能需要少量练习就可以完成任务。而天赋一般的,可能需要两倍或者更多倍的练习才可以。

所以,在练字之前,一定要告诉自己,写好才是目的。

古人为何重视书法?见字如见人,一手好字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