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帮助“缺乏专注力”的孩子!有困惑的家长看过来...

常有家长担心孩子的专注力不够,具体的表现包括:

A、坐不住,总是动来动去,摸摸这个,踢踢那个,甚至还常常招惹旁边的小朋友。

B、没长性,刚拿起一个玩具,没摆弄两下,就要换一个。

C、不专心,周围有一点动静就会被分散注意力。

维基百科对“专注力”的定义是:

专注力

——指专心而持续进行活动,同时忽略外在环境对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干扰的能力。

这是一项复杂的能力,涉及大脑多个系统的协同工作,也容易受到心理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我们通常说的孩子缺乏专注力,其实是指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的时间不够长。

干货,帮助“缺乏专注力”的孩子!有困惑的家长看过来...

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首先受年龄影响。

孩子的大脑发育还很不成熟,因此小年龄的孩子,通常不具备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种能力,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强,但个体差异较大,很难给出一个年龄标准。

注意力还受兴趣影响(年龄越小越是这样)。

对好玩有趣的事物,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关注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因此,通常情况下,两三岁的孩子对玩具“喜新厌旧”,四五岁的孩子“坐不住”,注意力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刚上小学的孩子写一会儿作业,就要东摸摸西动动……基本上都是正常的,不必焦虑。

干货,帮助“缺乏专注力”的孩子!有困惑的家长看过来...

那父母能做些什么呢?

陪小年龄孩子玩玩具或者游戏,我们可以先跟随,让孩子自己决定要玩什么,放松地玩耍;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想办法加入一些好玩的环节,用“新鲜有趣”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大一点孩子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不专心,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把一个需要时间较长的任务拆分开,分段进行。

另外,也有家长反馈:孩子自己玩玩具的时候,玩一会儿就烦了。但是和父母在一起,玩的时间就能长一些。

干货,帮助“缺乏专注力”的孩子!有困惑的家长看过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跟父母一起玩比独自玩耍更有意思啊。

这种情况恰好说明了,孩子不是专注力有问题,而是需要更有趣,更丰富的体验。

总之,不要对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同时提供一些帮助,让孩子觉得正在做的事情是有意思的,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可承受的。

干货,帮助“缺乏专注力”的孩子!有困惑的家长看过来...

一般情况下,孩子到了八九岁之后,注意力集中的时长会有明显的增加。

如果确实担心孩子专注力有问题,应该先多观察孩子在不同场景下的状态。

比如,如果孩子虽然听故事的时候坐不住,但是画画很专心,或者在写拼音时不专心,但是能津津有味地读自己喜欢的书……这就说明并不是专注力的问题,要考虑其它的因素。

干货,帮助“缺乏专注力”的孩子!有困惑的家长看过来...

此外,也想提醒大家——

专注力不够往往只是一种表现,背后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孩子需要得到的帮助也并不只是“锻炼专注力”而已。

下面就是几种容易被我们误解的,导致孩子“多动”,“不专心”的原因:

1.从心理需求角度来看, 孩子坐不住,总要动来动去,可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或者因为紧张焦虑,无法平静。

在幼儿园,或者一年级新生的教室里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很难安静地坐着,要么用脚去踢前面孩子的椅子,或者拉扯旁边孩子的书包,要么就是身体晃来晃去,有各种小动作。

干货,帮助“缺乏专注力”的孩子!有困惑的家长看过来...

事实上,“缺乏专注力”只是问题的表象而已,这样的孩子可能是无法适应新环境,可能是不知道如何跟周围的人联结,可能是无法让自己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

科恩博士在《游戏力》中指出:“没有人能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专注或学习。”孩子的各种小动作,是他们想让自己放松的下意识做法,也有的孩子通过跑来跑去,闯祸捣乱寻求刺激,弥补心中“杯子空了”的缺失感。

这样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亲密的联结与陪伴,需要大人帮助他放松下来。可以陪他坐在一起,轻拍他的背,如果孩子能接受的话,拥抱和亲密的肢体接触也很有帮助。

总之,我们给孩子的应该是爱与安全感,而不是严厉的批评和要求。

干货,帮助“缺乏专注力”的孩子!有困惑的家长看过来...

2. 从生理角度,有些孩子总动来动去是因为感觉器官敏感。

这样的孩子往往难以忍受外界对感觉器官的哪怕一点点刺激。比如他们会觉得衣服领子特别扎,某些声响或气味特别难以忍受,所以他们会下意识地找点事情来做,让自己分分神。

如果察觉到孩子是这样的情况,那我们就要设法减少周围环境的刺激。

干货,帮助“缺乏专注力”的孩子!有困惑的家长看过来...

3. 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坐不住”仅仅是因为精力旺盛。

迈克尔·汤普森博士在他的的书Raising Cain(中文名《养育男孩》,即将由游戏力工作室翻译出版)中讲过一个小故事:

美国前职业棒球手米奇威廉姆斯回忆童年往事时告诉记者,说他小时候曾被认为有多动症。

记者问:“你父母给你吃药了吗?”威廉姆斯回答:“没有吃药,但是我爸给我买了个农场。”

这当然是个特例,但却生动清晰地说明了:想让孩子更专注和安静,就要先给他们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发泄精力的机会。

干货,帮助“缺乏专注力”的孩子!有困惑的家长看过来...

最后要建议大家:多给孩子在户外空间自由玩耍的机会,多陪孩子玩打闹游戏,是提升孩子专注力的有效方法。

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安东尼·佩列格里尼曾指出:自由玩耍,尤其是自由打闹,会从整体上提高孩子在校的各种表现。

他的研究表明,充分的课间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孩子在课堂上的专注力。

著名的神经学专家雅克·潘克赛普博士也在他的学术研究中发现:打闹游戏对注意力缺乏的情况,以及多动症的改善都有直接的帮助。

具体的游戏建议,我们之前的文章多次推荐过。其实,就是孩子们日常玩的“摸瞎子”,“捉人”,“老狼老狼几点了”……都非常适合。

游戏力工作室,致力于儿童情绪和适应力培养的研究。转发本文,右上角点击关注,点头像进入“游戏力工作室”主页,私信“游戏力”,领取“天天游戏力”线上体验课程。

干货,帮助“缺乏专注力”的孩子!有困惑的家长看过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