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男子网贷欠3万,逾期三个月变7万果断报警


四川一男子网贷欠3万,逾期三个月变7万果断报警


6日,王先生来到广元晚报社向记者反映,2018年10至12月,他通过40多个网络小贷平台先后借款3万余元,还款期限为7天、14天,由于手续费和高额利息“利滚利”到7万多元。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都会不停地接到催债电话或微信,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而经再三思考,无助的王先生找到媒体,希望能寻求最佳解决的方案。

资金短缺网贷3万 连本带利滚了7万多

四川一男子网贷欠3万,逾期三个月变7万果断报警


借款合同

2018年10月25日,王先生通过小贷平台首次在网上借款1200元,借款期限为14天,贷款到期后,每天的利息高达50多元。为了减少利息开支,王先生拆东墙补西墙,到12月22日,在40多个平台借款3万多元,按照“驴打滚”利滚利的算法,连本带利共应还款7万多元。

记者通过王先生手机上的借款平台看到,2018年12月28日,王先生通过网贷平台申请了2500元贷款,实际到账金额为1750元,另有750元为综合服务费。王先生向记者解释,在网贷每个平台借款,都会根据贷款金额不同收取一定金额的服务费、会员费,或者要求贷款者购买银饰品等产品。“一般商场卖价几十元的银戒指,网贷平台会买到500多元。”因此,在7万余元的还款金额中,应还利息仅少部分,大部分都是服务费和会员费。即便是根据借款协议没有任何逾期,也会支付高额的网贷手续费。

催款影响正常生活 同事接到催款电话

记者看到王先生手机上下载了蛋花花、喜马拉雅、急速快花、月光优卡、启动宝等近30个网贷APP平台。不到两个月时间,王先生先后通过这些网贷平台申请贷款40余次,贷款和利息总金额高达7万余元。为了信守诺言,按照网贷合同按时还款,王先生在新的网络平台继续借款,如期偿还已借贷款。

四川一男子网贷欠3万,逾期三个月变7万果断报警


王先生的网贷账单

到2018年12月22日,多个平台的5万多元的贷款已到期,集中还款矛盾爆发。王先生又拆东墙补西墙,继续在新的网络平台到款。可半月时间过去了,到元月3日矛盾再次爆发。

四川一男子网贷欠3万,逾期三个月变7万果断报警


四川一男子网贷欠3万,逾期三个月变7万果断报警


王先生收到的的催款信息

采访过程中,王先生不断接到外地催款电话,短短半小时里,甚至有同一个电话多次催款。近段时间的催款电话严重困扰了他的工作和生活。“要是不接电话,不回微信,催款电话就会反复打给同事和亲朋好友。”让王先生感到奇怪的是,他也不知道,网络平台怎们会有这些联系方式。最近两天,和他电话联系较为频繁的同事,已经接到多个平台的催款电话。

为老家修新房借款 反给父母帮倒忙

王先生是阆中市人,2006年毕业于广元利州中专。毕业后,在杭州先后从事过店铺管理、餐饮、商超开店策划等工作,工资也从2009年最初的1200多元,逐渐涨到四、五千元。由于手头拮据,一直未圆创业梦。去年回到广元后,一直从事销售工作,目前月薪4000余元。

去年四月,王先生老家实施危房改造政策,将茅草土坯房改造成一楼一底的砖房。由于父母在外务工收入微薄,目前的经济状况不足以支撑房屋的完工。刚修完第一层,因资金不足,难于继续复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王先生便想通过网贷解决一时燃眉之急,没想到反而给父母平添了乱。王先生的父母近期接到催款电话后心急如焚,近期,母亲担忧儿子人生安全,已从老家赶到广元整天陪伴。

希望回归正常生活 懊悔轻易网贷

31岁的王先生至今还是单身,婚姻大事已然让父母操碎了心。毕业10多年后,不仅没帮上父母,反到添了乱。面对多个平台的催款电话,王先生说,他真想就此了结此生,但想到父母的含辛茹苦,他又想到了坚强面对。早在外地打工时,他因为信用卡1200元未及时还款,出现了信用污点,也不能通过小额信贷解决燃眉之急。

近段时间,他先后求助过市政法委和市公安局多个部门,希望能通过正常程序回归正常生活。有关接待人员建议,可不予理睬,网贷属于非法借贷,不受法律保护,对方也不可能通过司法程序起诉。但亲戚朋友又会受到反复干扰,他也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王先生甚至还想得到民政部门和红十字会的资助,希望能有人伸出援手帮他渡过难关。“如果正常上班,省吃俭用两年时间可以全部还清。”王先生说,父亲已经通过亲戚借到了一万元,还有接近六万多元的缺口,若不及时偿还,雪球将会越滚越大,每月资金利息高达上万元,确实难于承受。此外,王先生还提醒不要轻易网贷,再走他的老路,否则将苦不堪言。

四川一男子网贷欠3万,逾期三个月变7万果断报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