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我国国土绿化现状

阅读提示

近年来,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国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2018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我国共完成造林707.4万公顷,森林抚育851.9万公顷,治理退化草原666万公顷以上,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期微信从林业生态工程、草原建设、防沙治沙、义务植树、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湿地保护、保护地体系建设等方面提炼要点,展现我国国土绿化现状。


全民义务植树深入开展

★ 开展了“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全国人大机关义务植树”“全国政协机关义务植树”“将军义务植树”“国际森林日植树”等活动。各地、各级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参加义务植树,为适龄公民履行植树义务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 全国绿化委员会批复山西、湖北、四川、贵州、新疆、青海等6省(区)开展第二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

★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2018年全国全民义务植树系列宣传工作的通知》,在四川、北京、内蒙古、湖北、陕西等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系列宣传活动。

★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绿化基金会分别与蚂蚁金服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积极推进

★ 2018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台《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

★ 各省(区、市)党委、政府以不同形式组织召开会议,对国土绿化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并印发省级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方案。

林业生态工程稳步实施

★ 

2018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完成造林27.3万公顷,后备资源改造培育11.2万公顷,中幼林抚育101.3万公顷,管护森林面积1.3亿公顷。

★ 2018年,退耕还林工程新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82.6万公顷,全年完成造林86.9万公顷。

★ 2018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造林19万公顷、工程固沙6300公顷。

★ 2018年,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完成造林80.5万公顷。

★ 新启动黑龙江松嫩平原、宁夏引黄灌区两个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启动雄安新区白洋淀上游、内蒙古浑善达克、青海湟水流域3个规模化林场建设试点。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

草原建设有效加强

★ 继续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草、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等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2018年完成退化草原改良17.3万公顷,围栏封育面积228万公顷,人工种草29万公顷。

★ 全国已划定基本草原面积2亿多公顷。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资金187.6亿元,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分别达到8043万公顷和1.7亿公顷。

★ 全国落实草原承包经营制度面积2.8亿公顷。

★ 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超过10.9亿吨,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超过55.7%。

森林城市建设扎实推进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制定《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国家标准。

★ 召开全国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座谈会和2018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持续推进森林城市群、森林城市建设。北京市平谷区等29个城市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国国家森林城市达166个。

乡村绿化建设步伐加快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召开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现场会,明确到2020年,全国将建成2万个国家森林乡村、森林人家。

防沙治沙稳步推进

★ 2018年,全国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49万公顷、灌木林平茬试点规模扩大到3.3万公顷。新增封禁保护区6个,封禁保护总面积达166万公顷。新增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7个。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共同推进荒漠化防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营造林面积26.3万公顷。沙尘暴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积极有效。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持续开展

★ 全国完成森林抚育面积851.9万公顷,广西、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安徽、广东、湖南等省(区)抚育面积超过48.7万公顷。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规范》,建立健全三级规划体系。完成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成效国家评估总结报告和成效监测报告,15个样板基地已建成示范林1.7万公顷、固定监测样地490个。

★ 各地建立省市县级森林经营示范基地975个。新启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30个。

保护地体系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持续加强

★ 2018年4月1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行使统一管理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职责。

★ 国务院批复11处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1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474处。

★ 新设立国家森林公园17处,总数达897处,总面积达1287万公顷。

★ 完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112处,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和功能区优化调整39处。

★ 贵州省梵净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新增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地质公园5处、国家矿山公园1处,全国共有自然保护地1.18万处。

湿地保护管理成效明显

★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省级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全部出台。

★ 2018年,全国共修复退化湿地7.1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2.2%。

★ 13个省份发布省级重要湿地名录541处,海口等6个城市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力度加大

★ 形成2017年度全国林地“一张图”数据库。首次开展国家级公益林监测。完成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第一次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

★ 2018年共发生林业行政案件18.3万起,查结17.6万起,恢复林地1.5万公顷、自然保护区或栖息地863.4公顷,没收木材20.7万立方米、野生动物17.5万只,涉林案件处罚总金额16.8亿元,处罚18万人次。

★ 2018年,全国草原违法案件立案7975起,涉及破坏草原面积7646.6公顷。设立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行政许可,对草原野生植物采集实行采集许可证制度和采集计划管理制度。

★ 2018年,完成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遴选并公布85株“中国最美古树”。

★ 2018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2478起,受害森林面积1.6万公顷,因森林火灾伤亡39人(其中死亡23人)。实施各类森林草原防火基本建设项目170余个,建设森林草原边境防火隔离带1.2万公里,森林航空消防正常开展。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建立年度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除治目标任务制度,下达并跟踪指导各地完成年度防治目标任务。

国土绿化政策机制逐步完善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放活集体林经营权的意见》,鼓励社会资本进山入林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印发《关于推进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的通知》,新确定分别承担试验任务的改革试验区33个。

★ 印发《关于规范有序推进国家储备林等林业和草原贷款项目的通知》,支持国家储备林等林业和草原重大项目建设。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交通运输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国有林场林区道路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连通林业局局址、保留居民居住的林场场部及林下经济节点的道路,总体纳入公路网规划。

(备注: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