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公安機關共打掉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21個

內蒙古公安機關共打掉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21個

大公網1月7日訊(記者王月)今日上午,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召開的“內蒙古公安機關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第二次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全區公安機關共打掉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21個,剷除涉惡團伙829個,抓獲犯罪嫌疑人5347名,破獲各類刑事案件3245起,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產31.9億元,一大批涉黑涉惡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嚴懲,對黑惡勢力違法犯罪形成了全面震懾態勢。

內蒙古公安機關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掃黑辦”的好評,郭聲琨書記在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會上充分肯定了內蒙古公安機關組建“獵鷹”突擊隊的做法和成效,公安部發出專電通報表揚內蒙古公安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階段性成效的有關做法。

在具體工作中,公安廳黨委在全國首創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掃黑除惡專項巡察,共受理群眾舉報有效線索1712條,下發立行立改通知書50份,及時推動了一批問題短板有效整改,確保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組織開展宣講活動等多種形式,廣泛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到專項鬥爭中來,踴躍提供身邊的違法犯罪線索,使廣大人民群眾成為這場專項鬥爭當之無愧的“主力軍”。去年,各級公安機關共收集涉黑涉惡線索近萬條,其中42%來自群眾舉報,有力地支撐了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不斷擴大戰果。迫於強大的宣傳聲勢,全區先後有211名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主動投案自首。依靠核查群眾舉報線索,全區已打掉涉黑涉惡犯罪團伙389個、破獲其他刑事案件591起;去年,全區公安機關部署開展了12次“2018掃黑除惡”集中行動,對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組織集中抓捕,迅雷出擊,剷除了一大批群眾身邊的黑惡勢力。公安廳直接提級偵辦了通遼市“3.15”涉黑專案,通過異地用警,專案攻堅,一舉打掉把持基層政權、侵吞集體財產,壟斷建材批發市場、欺凌競爭對手的馮某等人特大涉黑犯罪集團,落地核實刑事案件51起,抓獲團伙成員58名,已全部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此案被中政委列為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掛牌督辦案件。為進一步加大震懾力度,公安廳三次發佈了懸賞通報,對90名重大涉黑涉惡案件在逃人員進行公開通緝,目前已抓獲56人。

在全區先後組建了30支掃黑除惡“獵鷹”突擊隊,採取異地用警、指定管轄等方式,專門負責對重大疑難涉黑涉惡線索的核查和立線偵查。去年9月30日在全區部署開展了為期6個月的“掃黑打傘鏟基礎”集中攻堅行動,集中時間和力量偵破一批涉黑涉惡案件,集中打掉一批黑惡勢力“保護傘”,集中剷除一批黑惡勢力經濟基礎。三個月來,全區又打掉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8個,剷除涉惡團伙181個,進一步對黑惡勢力形成壓倒性震懾態勢。

期間,先後宣判4例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案件,分別是巴彥淖爾市五原縣蘭某某等人壟斷礦產資源、組織圍胡賭博涉黑案,興安盟崔某某等人把持基層政權、欺壓殘害村民涉黑案,錫林郭勒盟陳某某等人開設賭場、暴力催債涉黑案,包頭市賈某某等人打著金融信息諮詢公司幌子、採用暴力軟暴力手段替人討債涉黑案,有近百人被以“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罪名判刑。呼和浩特市紀委監委、公安局在聯合偵辦一起涉黑案件中,查實一名正廳級幹部涉嫌為該黑社會組織充當“保護傘”,現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開展專項鬥爭以來,全區公安機關共查處涉黑涉惡公職人員147名,其中國家工作人員102名、村嘎查兩委幹部45名,查處黑惡勢力“保護傘”15人,另有多人被紀檢監察機關立案調查。

專項鬥爭以來,各級公安機關把掃黑除惡與村嘎查換屆選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公安廳對全區“兩委”幹部開展了專題研判,共排查出2000餘名有違法犯罪前科人員,據此,組織、民政等部門依法取消1000餘名候選人參選資格,有力地把好了“兩委”幹部換屆選舉“入口關”。各地公安機關按照“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的總要求,堅持“邊掃、邊建、邊治”原則,深入開展打擊電信詐騙、緝槍治爆等專項行動,全區共排查出治安亂點地區267個、已整治194個,收繳槍支1648支、子彈鉛彈26萬餘發、炸藥4.4萬公斤,在全年命案全破的基礎上又破獲命案積案49起,迅速偵破了一批大案要案,帶動全區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大幅下降,有力維護了社會治安大局平穩,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有效提升,實現了掃黑除惡法律效應和社會效應“雙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