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应该怎样发展起来,又该怎样存活下去?

田园综合体是综合化发展产业和跨越化利用农村资产,是当前乡村发展代表创新突破的思维模式,是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是培育和转换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现有农庄、农场、合作社、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园以及农旅产业、乡村地产等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那么对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和实践者来说它应该怎样发展起来,又该怎样存活下去呢?

田园综合体,应该怎样发展起来,又该怎样存活下去?


一、田园综合体应如何建设

(一)八大功能分区

1、农业生产区——大田园农业生产空间

定位:生产性主要功能部分,为综合体发展和运行提供产业支撑和发展动力的核心区域。

功能:农业生产区主要从事种植养殖的生产活动,具有调节田园综合体微型气候、增加休闲空间的作用。

选址:通常选在田间水利设施完善,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的区域。

规划:结合我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遴选合适的种养品种,形成自己的特色农业生产内容。农业生产片区的规划要有规模效应,能最大化的尊重场地肌理,满足农作物四季种植的要求;尽量满足机械化种植的需求;同时考虑机耕道的要求与四季产业的耕作规划。

让游人认识农业生产全过程,在参与农事活动中充分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还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市民/团体认种田等项目。

田园综合体,应该怎样发展起来,又该怎样存活下去?


2、农业景观区——吸引人气、提升财气的核心田园空间

定位: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以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和优质农产品为基础的主题观光区域

功能:农业景观区是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不同特色的主题观光活动的区域。

要素:利用当地资源环境开发特色园圃等农事景观,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自然。此外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展示等也是构成农业特色景观要素。

规划:核心景观片区的规划布局要突出的景观主题,规划主体性景观及特殊的游览方式(线路、节点),依托观赏型农田、名优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山水风光区等自然景观区,使游人身临其境的感受田园风光和体会田园乡村休闲农业的魅力。

3、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延伸

定位:以农业产业园区的方式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

功能:农业产业园主要从事种养殖生产,及农产品加工、推介、销售,农产品研发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一般面积较大。农业产业园是田园综合体形成的基础。

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应发展循环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无土农业、外向型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生物工程技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可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创业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生产为主,也可包含部分农业科普教育及现代农业观光的内容。

田园综合体,应该怎样发展起来,又该怎样存活下去?


4、生活居住区——城镇化得以实现的核心承载片区

定位:城镇化主要功能部分,农民、工人、旅行者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

功能:生活居住区是田园综合体迈向新型城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农民在田园综合体平台上参与农业生产劳动、休闲项目经营,承担相应的分工,又生活于其中,不搬迁异地居住。

规划:重点考量由于田园综合体各要素的延伸,带动休闲产业发展,形成以农业为基础,休闲为支撑的综合产业平台,通过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引导人员聚集,形成当地农民社区化居住生活、产业工人聚集居住生活、外来休闲旅游居住生活等3类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从而形成了依托田园综合体的新人口聚集区,构建了乡村的人口基础。

5、农业科普教育及农事体验区——承载农业文化内涵与教育功能重要区域

规划:可划出专门的区域,设置现代农业博物馆、现代农业示范区、传统农业体验区、动植物园、环境自然教育公园、市民农场、创意农业展示区等。

上述园区均与休闲游憩体验相结合。其中传统农业体验区有乡野田园风光、传统农业生产活动、手工作坊、农家生活和习俗等,可利用保留的古村落。


田园综合体,应该怎样发展起来,又该怎样存活下去?


6、乡镇休闲及乡村度假区——满足游客农业创意活动的休闲空间

定位:创意农业休闲片区是游人能够深入体验农业创意的特色生活空间。

功能:满足客源各种需,使城乡居民能够更深入的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创意农业带来的生活乐趣。

规划:主要利用乡村的山地、森林、溪流、水库、湖泊、湿地、居民点及乡村文化等,开展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及娱乐活动,如登山、徒步、山地自行车、漂流、野营、垂钓、划船、园艺、拓展、CS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可设立专门的乡村自然游憩公园及户外运动公园。有条件的地区可建乡村度假村,包括乡村文化民宿、乡村酒店、小木屋、别墅、农业庄园等。农业庄园应体现“崇尚自然、高端文化、优雅生活、独立空间”的特点。乡村度假村应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归隐田园的需求。

7、产城一体服务配套区——提供服务、保障的核心区域

功能:产城一体服务配套区是田园综合体必须具备的配套支撑功能区,为综合体各项功能和组织运行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功能区域。

创新规划理念:

田园综合体,应该怎样发展起来,又该怎样存活下去?


8、衍生产业区——田园综合体高级发展模式试点区

创新规划理念:田园综合体同样可以在关注农业基础、关注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发展衍生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多元产业融合。

可发展的产业要具有农业及区域文化相关性,如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养生养老产业、农业相关文化地产业等,并可发展一些新兴产业,如互联网农业、体育产业、影视产业、科教产业等。

田园综合体,应该怎样发展起来,又该怎样存活下去?


(二)五大建设要点

1、强化产业基础

农业产业是田园综合体的基础,要做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护型的优势产业。

2、抓好规划设计

规划要将各元素高度关联,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突出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

3、树立示范典型

各级政府要打造典型的田园综合体,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4、加大政策集成

当前各级政府要整合相关农业、科技、财政、金融政策,导入田园综合体建设。

5、搞好宣传推广

利用互联网传播,推广田园综合体,形成市场认知。

田园综合体,应该怎样发展起来,又该怎样存活下去?


二、如何把田园综合体做活

1. 产品做新

产品创新是任何一个项目的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建设必须花大力度进行产品创新,将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产业、文化等要素与旅游所需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深度融合,做出特色、做出精品、做出品质。

2. 基础做实

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项目成功的基础,如便捷的交通、良好的通达性、优美的生态环境、轻松愉悦的旅游环境营造等,还有景区的水电管网、通讯、医疗、教育、金融等多方面。

田园综合体,应该怎样发展起来,又该怎样存活下去?


3. 营销做势

这是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因此即使你有好的产品也需要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推广。因此需要将线上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多种营销渠道相融合,通过多样化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活动的举办来提升项目和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塑造项目在游客心中形象,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

4. 服务做精

旅游服务也是田园综合体项目成功的关键一环,精致且细致入微的服务会给游客带来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必须重视项目服务质量的提升,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服务人员的和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服务技能、服务素养等。

三、 田园综合体发展关键

二、如何把田园综合体做活

1、空间聚合

在常规的发展过程中和国家所有的涉农项目中,都是空间割裂的。农村项目是农村项目,农业项目是农业项目,综合开发项目是综合开发项目,农村改革项目是农村改革项目,标准化园区是标准化园区。田园综合体便是将这些东西,从空间上聚合到了一起。

2、产业融合

以前发展农业园区只能就农业说农业,尤其是涉及到基本农田而没有建设用地指标的时候,只能考虑种植这种最普通的农业产业,导致产业非常低效,产值也无法大幅度提升,农民收入也增收乏力。产业融合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为农产品的提质增收提供了可能,产业融合是田园发展的基本形式。

3、业态综合

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休闲服务业等等产业融合到一起,就会带动农业文化旅游的同步融合发展,也就能够促进区域里面的商业业态的孵化发展,带来商品流通、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通过业态的综合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环境,得到社会资本的认可。

4、主体联合

田园综合体在项目设计之初就要求一定要为农,考虑农民和村集体经济,农民合作社应该是主要载体。同时需要在项目发展的过程中,考虑农户及村集体能够共进共享,所以这是一种经营主体共同联合的发展方式。

四、建设田园综合体的重要意义

建设田园综合体对于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推动农业农村实现历史性变革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核心是要提供一个机制创新和融合发展的新平台、新载体、新模式。


田园综合体,应该怎样发展起来,又该怎样存活下去?


一是田园综合体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搭建了新平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化“三农”发展动能的核心和关键是确立承载产业、集聚项目、融合要素的平台。田园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空间创新带动产业优化、链条延伸,有助于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现有产业和发展载体的升级换代。

二是田园综合体为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联动发展提供了新支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在农村找到新支点和新平台。田园综合体要素集中,功能全面,承载力强,是城乡一体化的理想结合点和重要标志,为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提供了支撑。

三是田园综合体为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统筹推进构建了新模式。

建设田园综合体,在发展生产、壮大产业的同时,为农民探索多元化的聚居模式,既保持田园特色,又实现现代居住功能,为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最佳空间。田园综合体的田园风光、乡野氛围、业态功能等,加之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循环农业模式,能够更好迎合和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态旅游和乡村体验的消费需求,使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互动发展。

四是田园综合体为传承农村文明,实现农村历史性转变提供了新动力。通过田园综合体,有助于实现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融合发展,为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农耕文化提供了契机,乡村治理也能获得更多的深层次文化支撑,助推实现美丽田园、和谐乡村。田园综合体将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方式、农村生活方式、乡村治理方式的深刻变化,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从而实现乡村发展历史性转变。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乡土田园农业规划设计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免责提示:部分内容来源网络,乡土田园整理,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