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评:多变的行情更需多变的策略

市场这一周可谓跌宕起伏,前面几天调整起来眼看就要回到熊市的节奏,而周五一根大阳线又让人看到了新高的希望。行情多变,变的是过程,不变的是结果,不管怎样变今年的机会比去年要多很多,大方向会是在曲折中前进,至于中途的变那是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应对策略的问题。对于中长线投资者而言,调整时是他们建仓的机会,甚至于可以越跌越买而非等涨起来后才去追涨。对于短线投机客而言,最重要的是跟随主线热点变化的节奏,尤其是踩对情绪跌宕起伏的节奏。这里主要侧重于短线分析,紧跟市场的脉络而行。

周五的大阳线走势化解了加剧下行的风险,但并未改结构性分化的状况。近几天个股每天都是冰火两重天之势,哪怕是周五大涨的行情下跌幅榜大跌个股依然是成批出现,就更不用说前几天指数下跌时跌幅榜的惨状。一部分人大赚一部分人大亏,机会和风险并存,这就是结构性大分化,至于普涨那是半个多月以前的事。展望未来,不以一天的大涨而盲目乐观,下周还会有结构性分化,这是由领涨的热点决定的。

周五之前的跌势源于工业大麻、燃料电池、科创和科技等题材的轮番补跌,近期强势题材先轮涨再轮跌,当中的强势股补跌风险释放的差不多后市场才迎来转机,可以说机会是跌出来的。问题在于这是新旧周期的交替还只是对旧周期的修修补补的行情,从主导热点来说更像是后者。一般来说一波行情会有一个主导热点,发动年后这波反弹行情的主导者就是大金融,然而今天的领涨热点依然是大金融,而前几天调整也是受他们拖累,这意味着主导热点没变,变的只是领涨个股,那就是对之前行情的修修补补。先调整的大金融先起,算是跌多了后的技术性反弹,再靠他们领涨的话反弹的空间就会有限,市场需要有新热点才会有新生。旧周期旧热点,新周期新热点,没有新热点就是旧热点轮番修复而新热点酝酿的过程。先调整的先起,后跌的完成补跌,当大家同在一个起跑线上时才是新的周期来临。不过后市真正的主线热点会提前预热,近些天出现的低位新热点就得重点留意,而前期那些资金介入深的热点也不会彻底退场,这就会形成新旧热点打架的格局。新旧热点能否共存,关键就看市场量能,若只是存量资金博弈就容易出现一个板块太强而其他板块受压制的情况,有持续放量才有多个热点板块共存的空间。

市场要向上拓展空间除了有大金融等权重出力外还得有新的风口,指望他们持续大涨有难度,下周可能就是权重搭台、题材唱戏的格局,不认为市场风向会彻底转向大蓝筹。热点的风向主要看政策预期推动及业绩或成长性驱动类题材,再结合下位置,大方向是得侧重于低位热点。政策预期推动类题材主要看好区块链、5G、芯片和军工等,业绩或成长性驱动类题材则看好季报预增及年报高送。区块链可谓技术变革类题材,今年以来起于技术变革的柔性屏、边缘计算和电力物联网等都涨过一波,而区块链论技术变更绝不亚于那几个,也是科技类题材中还涨幅还不大的一块,近几天政策面已是暖风频吹,从而有后发潜力。5G概念是去年以来中期趋势最强的一块,也是近期调整最充分的一块之一,在市场还未走出新热点的状况下这种调整充分的题材兼具安全性和爆发力。芯片则是近期科技题材的后起之秀,至于军工则包含资产证券化、南北船重组及海军70周年等多重驱动因素。3月底4月初都是一季报集中披露的时间,周五白马股行情实则就是业绩驱动,这个时间节点上短线选股要兼顾下业绩,业绩和题材双轮驱动的个股更容易走强。向来每年三四月都是高送转题材的黄金期,只是这两年有所降温,但并不会缺席,随着除权和抢权的时间点临近板块就会升温,需要认清的是高送转个股绝大多数都是高成长性个股,而非单纯的概念炒作。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稍后结合消息具体分析!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