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喜欢朱标?

人不范二枉少年_


历代打天下的帝王,都希望自己心中的接班人是一位理想的守成之君、仁孝之君,而太子朱标符合朱元璋心中的人设。

“文治武功”这四个字不是白来的,自古以来打天下用武,治天下用文,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而作为帝王的朱元璋当然明白他需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帝王来继续经营它的王朝。

明太祖朱元璋同样也是一个受礼教文化影响颇深的帝王,大明王朝推行儒家礼仪,那么势必就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而太子朱标向来以仁孝著称,这在朱元璋的心中是极大的欣慰。

朱标是在朱元璋27岁的时候出生的,这样的年纪对于古代人来说,讲真,已经是很大的年纪了,颇有“老来得子”的喜悦之感。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明朝正式建立。那时候的太子朱标13岁,此时的朱标作为最年长的孩子,有大把的机会和自己的老爸待在一起。而明朝建立之后,仍然是个内忧外患、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的局面,这个时候的朱标有了更多的机会替自己的老爸处理一些政务,太子监国的事情也让太子朱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朱标是马皇后的嫡长子,老朱与马皇后鹣鲽情深,这样的正统身份,无疑也让朱元璋对自己的这个儿子有了一份异于常人的宠爱,为了培养太子朱标,朱元璋给朱标配备了宋濂等天下名师组成的豪华帝王辅导班。并且朱标与朝堂中大臣的关系相处十分融洽,颇受朝堂大臣们的拥戴,在朝堂大臣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而朱标的性格也是他最大的优点,朱标这个太子,从小懂事、听话,而且对待自己的几个兄弟都是异常的疼爱,关键时刻敢于亮剑,保护弟弟,还曾经救过自己二弟的命,这样的仁义太子朱元璋怎么会不喜欢?

朱元璋一生拥有26个儿子,对于朱标,朱元璋自始至终是按照储君之位的方向培养的。而且单单从帝位的继承者来说,朱标是最合法的继承人,符合朱元璋对太子的几乎所有期待,我们只要看朱元璋在这些儿子身上所下的功夫就可见一斑。

再看看我们的老朱头朱元璋,打打杀杀了那么久,那些文臣武将一个一个整天胆战心惊,素以仁孝著称的朱标上台恰恰能够安抚一下大臣们的小心脏,这两个人,朱元璋扮白脸,朱标扮红脸,一张一弛,相得益彰。

朱元璋后期之所以那么强烈的打压群臣,朱标经常为那些受难的大臣们求情,说穿了,就是朱元璋为了替自己的儿子积攒人情,反正朱元璋也情知自己已经当了一辈子“坏人”,也不在乎这一星半点的差评,为大明江山计,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但是,在洪武25年的时候,被朱元璋辛辛苦苦培养长大的太子朱标突然病逝,朱元璋痛苦流涕,悲痛万分,给自己的这个好儿子赐谥号“懿文”。朱标病逝后,朱元璋明明可以从自己众多的儿子中选择一个作为后来的储君,但事实上,朱元璋并没有这么做,他选择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做了皇太子,这未尝不是对朱标在天之灵的一种慰藉。

不管从哪里,我们都可以看得出来,朱元璋对朱标的喜欢程度并不一般,朱标也的确对得起父亲对他的期待,假如不是英年早逝,后面的朱老四还真是蹦跶不起来。


历来现实


先澄清一下,朱标为何人所生.这个关系到朱标的身份是嫡出、还是庶出。曾有传言说,朱标非高皇后马氏所生,而为李淑妃庶出,后过继给马皇后。此言差矣,若李淑妃为朱标生母,淑妃父名李杰,至正16年,方投到朱元璋麾下效力,李杰当时年方26岁。

任李杰怎样,李淑妃至多不会超过12岁。12岁生朱标,可能么?最关键的是,朱标生于至正15年,莫不是李杰,将幼女11岁先行嫁过来,还会马上怀孕,过了两年,自己再投过来效力?所以,朱标为高皇后所生嫡出,应该问题不大。

那么,朱标深得朱元璋喜爱,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1.嫡出。这个原因,不是受到朱元璋喜爱的充分必要条件,但嫡出却是做为太子的基本条件,这是由明代承继排位法所决定的,具体的排位承继方法,这里就不展开了。

不过应该知道,这个承继方法由朱元璋制定,写入了指导历代后皇规范的《皇明祖训》之内。适用范围为,皇位和官位的承继。因为朱标是太子,而且是中国历史上,地位最为稳固的太子。那么,朱元璋的喜爱,一定是其应有的标配,这是无可置疑的人性逻辑所决定的。

2.共患难。朱标生于朱元璋起义的二年后,并贯穿了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朝的整个时期。至正24年,朱元璋被推举为西吴王(张士诚先称吴王,史书称东吴王),即立朱标为世子。这就从法律确定了,朱标对王位有最优先的承继排位。到了大明建立的洪武元年正月(即元历至正28年),朱元璋便迫不及待地,晋立朱标为皇太子,确定了朱标对皇位有最优先的承继排位。

这种迫不及待的动作,无疑是一种对朱标政治前途的极度肯定。朱元璋这种在政治上的夸张表现。除了患难与共,和极度肯定年仅13岁的朱标政治前途的远大之外,“剑雄品评”拿不出其它任何的理由,来说服自己对这个历史事件,所作的逻辑判断。

是的,做为杰出政治家的朱元璋,除了对朱标的治国能力极为看好之外,剩下的,也只有表示对朱标这些年来,与其患难与共的感谢。当然,对于雄才大略的朱元璋来说,患难与共,肯定不是定朱标为太子的理由,但一定是最喜爱他的理由。

所以,这里要再澄清一下,对于成熟的政治家而言,最喜爱的表示和立太子是不同的。喜爱儿子,是所有父亲都会做的事情;而匡定太子,这么严肃的政治行为,只有经皇帝和大臣的充分讨论后,才可以实施、并公示天下的。

3.朱标自身政治才能。确实,由于朱棣是撍越了承继法上台。出于对传统礼制的恐惧,明代正史的许多记录,都遭到永乐朝粗暴地篡改。这种干扰,使我们对朱标、朱允玟的政治能力,产生了巨大的怀疑。犹豫、寡断、忠厚、愚蠢,轻率,似乎成了朱标父子的性格历史标签。

那么,12岁的朱标,就被朱元璋派至家乡临濠祭祀祖墓。如果这还不是一个明显的政治信号的话。再请看,洪武皇帝在立国元年,为太子配备的豪华辅政团队阵容。以李善长、刘基、徐达、常遇春、汤和、冯胜、杨宪、邓愈等二十来位知名的文武官员,做为太子的文武教习老师,兼太子宾客。并不再于东宫之外,另设府僚。直接入宾,以利与太子监国。

什么意思?本来这些都是国家的重臣、大明之柱国。如果要辅政太子,可以,在东宫外另设府衙,以防外臣结为太子党,并对皇权产生威胁。这是任何一个思路正常的皇帝,所必做的防御动作。朱元璋,竞然倾尽一朝肱股之臣,直接资产注入东宫,并不要太子的对赌协议。

刚刚赶走元朝统治者,春秋正盛、脑容量超大的朱元璋,是大明的第一傻子么?如果不是,那就是朱标未来的政治能力会强大到,足以让朱元璋极度放心;当然,老朱对小朱的喜爱,也应该强大到同一个数量级。只有这样,才会让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为多疑,也极为睿智的帝王,做出如此疯狂的舐犊情深的举动。唉,识别篡改后的正史,并做出一定的判断,真的很麻烦。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剑雄品评文史经济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马皇后所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出生在太平陈迪家中。虽然也有的学者认为他并非马皇后所生,而是朱元璋的一个私生子,但毕竟现在还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嫡长子,是朱标的一个天然优势。

生于战乱之际的朱标,从小就跟随父母过着戎马倥偬的颠沛生活。一次,朱元璋被陈友谅打败,溃不成军,还是马皇后身背朱标夺马而逃,方才脱险。朱标对这件事感念颇深,后来让人绘了一幅《负子图》,时常带在身边。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后,年仅十三岁的朱标便被册立为世子,成为朱元璋的法定继承者。

对这位继承者的培养,朱元璋可谓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为了保证他的安全成长更采取了诸多措施。后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正式即皇帝位,朱标也由王世子转变成了皇太子。朱元璋于宫中特设“大本堂”,征召四方名儒教导太子及其他诸子读书,还选取一些才俊之士充当伴读。朱元璋也不时光临大本堂,赐宴赋诗,与诸子商讨古今,评论文字。洪武十年(1377)时,朱元璋又着手培养太子的理政能力,令国家政务都要先禀奏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朱标也在朱元璋的扶持下很快便成为朱元璋理政的得力帮手。

上图明东陵,位于孝陵以东,朱标葬于此

关于朱标与父亲之间的政见冲突,多为后人夸大与附会,说朱元璋由于不满太子的柔弱,曾萌生易储的念头而属意于和自已风格更为相近的燕王朱棣。这实际上是“靖难”之后,朱棣一派基于政治目的的穿凿附会。

事实上,朱元璋并非反对朱标的仁厚治国,他所倡导的“重典驭下”“以猛治国”也只局限于“乱世”而言。他知道仁厚的太子缺乏创业的才智,却不失为一位守成的君主。仁厚治国、传之万世,是要等太子即位后再去完成的伟业,当前自已的任务就是为太子扫除荆棘、奠定守成的基础。

上图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中的秦王、晋王、燕王

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家族内部,朱标似乎都是众望所归的继承者。朝臣们自不用说,就是在兄弟们眼中,朱标也是一位仁慈友爱、受人爱戴、可以和家睦族的兄长。秦王朱樉、周王朱楠等曾多次犯错,触怒朱元璋,都是朱标从中多方调解,才使他们得返封国。尤其是晋王朱棡,性骄纵:再国多为不法事,“或告棡有异谋。帝大怒,欲罪之,太子力救得免”。因而,无论从朱元璋自身,还是从朝臣态度与家族内部的关系来看,朱标都应该是最为合适的继承者。


陵西散人


朱标,是明朝开国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之子,也是“乞丐皇帝、布衣天子”朱元璋一心培养的接班人。可是天降横祸,让洪武皇帝幻想破灭了!


△朱元璋、太子朱标(剧照)


朱标宅心仁厚、宽容仁爱,秉性一点也不像他父亲朱元璋。那么,为何朱元璋铁了心 立朱标为太子?并对其呕心沥血、寄予厚望?

主要原因,有以下4点:

1、朱标是嫡长子,先天身份优势

△朱元璋、马皇后、朱标(剧照)


朱标,朱元璋和马皇后(马秀英)所生的嫡长子。古时继承礼法遵循“立嫡立长”。朱元璋做吴王时,年仅13岁的朱标就被立为世子,早早把朱标当成接班人来培养。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又立朱标为太子,并聘请当时饱学之士、名师大儒教授朱标,选才俊之士伴读,还培养锻炼朱标理政能力。明太祖朱元璋在接班人朱标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2、朱标是好兄长,兄弟诸王敬服

朱标对待诸兄弟爱护友爱,是一位受兄弟们敬重、和谐家族的好兄长,在诸兄弟之中人气威望都很高。秦王朱爽、周王朱楠、晋王朱網等诸王,都曾多次犯错,触怒了老爹朱元璋,多亏兄长朱标从中各种调解,才让兄弟们免于罪罚。特别是晋王朱網,在其封国骄纵、多行不法,朱元璋震怒,也是朱标挺身力挽得救。朱标当太子,兄弟们没话说,都心服。

3、朱标是好储君,群臣众望所归

△太子朱标



朱标的个人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被朱元璋呕心沥血培养多年,是把处理朝政的好手。朱标还经常被老爹朱元璋派到地方考察、历练,不仅引导朱标治国方略、思想理论,还在经常在协助朱元璋处理朝政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和实践。从太子朱标的种种表现来看,对大臣礼贤下士,对朝政处理妥当,对朱元璋敬爱孝顺,赢得大臣们一致肯定,是众望所归的好储君。

4、朱标是文治主,守成之君优选

打天下时,需要像朱元璋这样的雄主武力建功;而治天下时,却需要以文治国,建设国家。乱世打天下之所以“重典严猛”,只是因为战场上你死我活,严猛才能驾驭部将、凝聚战斗力。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明太祖朱元璋也明白,他在位期间为政过于严猛,到了儿子朱标即位时也该“松松些”了。他希望朱标做个守成之君,而朱标正是守成之君的好人选。

然而,世事难料。


△晚年朱元璋(剧照)


很不幸,明太祖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承受丧子之痛,打击巨大,不得不考虑另立接班人。随后,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明太祖死后,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朱允炆(剧照)


后来,建文帝“削藩”,燕王朱棣联合藩王们发动“靖难之役”,首都南京城破,建文帝焚宫后不知所踪,叔叔夺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朱棣就成了明成祖。

试想:如果众望所归的太子朱标不死,燕王朱棣还敢造反吗?又能不能当上皇帝?

【原创:峰子哥;点关注 趣史随时获得!】


峰子奇观


根据《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这本书里的描述,朱元璋在国事上更喜欢老四朱棣。如果不是因为皇帝的职业操守,立嫡立长,朱元璋很想立朱棣的。所以,我认为朱元璋在国事上并不喜欢太子朱标。但是作为朱元璋第一个儿子,他是非常疼爱这个儿子的。

朱元璋在政治上不喜欢朱标就举一个书中的例子。朱元璋在屠戮功臣的时候,太子朱标,一再为那些功臣求情,希望朱元璋能以慈悲为怀。朱元璋气的不行,他这么做其实是为朱标登基扫障碍,可以朱标并不懂。朱元璋把众人屏退后,往地上扔了根荆条,让朱标捡起来。朱标看有刺,就不想捡。朱元璋就跟他挑明了说,是为了给他扫除隐患。结果朱标回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意思说,大家好着呢,是你太残暴。朱元璋气的,拿起椅子就砸过去了。当然,朱标没有被砸中,朱元璋为此气的睡不着觉。

但是生活中朱元璋对这个儿子是非常疼爱的,对朱标的感情也很深。主要是因为,朱标是朱元璋还没有得天下时所生,当时正在攻打南京,家里传来老婆生了一儿子的喜讯,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上天告诉他,不怕后继有人了,对这个儿子所代表的意义,心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等朱元璋登基后,对朱标的教育非常重视,老师都顶顶有名的名人,像宋濂,徐达,李善长、常遇春等等。为了培养朱标,朱元璋还时常对其谆谆教导。朱元璋对自家人很是看重,这个儿子也没有让他失望,对弟弟妹妹们倒是颇有大哥的风范。可惜,从小受教育的朱标,向往的是仁义治天下的路子,和朱元璋心狠手辣的治国风范,完全相反。所以就出现了上面出现的事情。



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密斯时


无论是作为大明天子的朱元璋,还是作为父亲的朱元璋对朱标的确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尽管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但其中朱标和朱元璋的感情是最为特殊的,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的嫡长子——从中国传统的宗法礼仪制度而言:嫡长子本身就具有特殊的地位,几乎就是天生命定的继承人。就朱元璋个人而言:马皇后是他的结发妻子并且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贤内助的辅佐作用,对此朱元璋是心存感激的,这种感情自然也会爱屋及乌反映到朱标身上。

朱标和朱元璋是真正的父子——这并不是否认朱标的弟弟们和朱元璋之间的血缘关系,而是就心理情感所言。事实上就血缘关系而言:朱标和他的弟弟们都是朱元璋的亲生骨肉;所不同的在于:当朱标的弟弟们出生时朱元璋已是九五至尊,他们之间首先是君臣,其次才是父子,而朱标出生时朱元璋还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可以说朱标是所有孩子中唯一和朱元璋真正有过一段没受任何政治因素影响的父子之情的。在朱元璋看来:经历过打天下过程的朱标比起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弟弟们更能扛得起大明江山社稷的重担。当然也许有人会觉得朱棣的能力也很突出,可朱标在世时朱棣是否已崭露头角尚未可知吧。

朱标乃众望所归之人——身为嫡长子的朱标在朱氏家族内部始终扮演着协调父皇和诸位弟弟们关系的角色,每当弟弟们因过失触怒父皇朱元璋时朱标总是能尽力协调,维持着朱氏皇族的团结。如果朱标不死,应该说他的弟弟们对他是心存敬畏的,像靖难之役这种朱氏皇族的内讧应当是能够避免的。事实上敬畏朱标的不只是他的弟弟们,朱标对朱元璋交办的朝政事务也处理得恰到好处,他礼贤下士的作风赢得了朝臣们的拥戴。

朱标乃文治守成之君——朱标和朱元璋尽管是父子,但脾气秉性差异巨大。这点有一个故事可以佐证:朱元璋晚年大杀功臣之时朱标曾劝谏父皇,朱元璋扔下一根全是刺的荆棘让朱标去捡,朱标一捡就把手扎伤了,朱元璋说道:“你看这全都是刺,不好捡吧?现在朕所做的一切就是帮你把刺拔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朱元璋对自己这个太子的脾气秉性是充分了解的,可他仍执意让朱标继承自己的皇位是因为他深知:治乱世当用重典,自己所要做的就是打造一个太平盛世,然后将其交给朱标;而朱标所要做的则是以宽仁大度、礼贤下士的作风守住这份基业,这才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朱元璋喜欢太子朱标和他早年的经历有关。

1355年9月,正率军攻打南京(当时叫集庆)的朱元璋迎来了人生的有一个身份。他当父亲了。朱元璋获悉自己当父亲的消息,开心的跳了起来。下令在旁边的山石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这是与天下人共享喜悦的意思。


朱标是大脚马皇后所生。在朱标出生之前,朱元璋命运坎坷。元末的灾荒和瘟疫横行中,朱元璋几乎失去了一切亲人。不但自己做了乞丐,最后还当了和尚。在末世中当孤儿,那种举目无亲,孤独寂寞的心境,不了解的人,很难理解。朱元璋参加红巾军,不过一搏而已,生死贱命一条。

可这一切在马皇后嫁给他之后不同了。朱元璋有个家,有个女人包容他,宽慰他,温暖他。这就像久旱逢甘露,朱元璋突然觉得上天对他不薄。而他在外带兵打仗,始终悬念的,是妻子日间增大的肚子,那里有他的孩子,他第一个孩子。他对此充满了期待。


朱标就是在这样的期待中诞生的。让初为人父的朱元璋得到了巨大的心里满足和喜悦。对于朱元璋来说,老婆和儿子加上自己才是家。这和后边他成了吴王,大明皇帝后妻妾儿女成群所完全不同的感受。太子朱标给了他一个家庭的完整。甚至在朱元璋心中,他的家一直只有三个人:他自己,马皇后,太子朱标。

生的儿子之后,朱元璋的人生一路开挂,称吴王,打败陈友谅和张士诚,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王朝。站上了当年那个小和尚永远都没有想过的人生巅峰。为此朱元璋志得意满。他对自己满意,对妻子满意,自然对儿子更满意。


朱标六岁跟随宋濂等大儒学习经学,十岁成为吴王世子,十四岁做到大明太子。朱标在朱元璋心中永远第一位。虽然朱标不类朱元璋。但朱元璋却对朱标很满意。因为朱标仁孝,敦厚,对父亲亲近,恭敬,孺慕。朱元璋就像一个大英雄,他回到家里,不需要有一个和他一样打打杀杀的儿子。他需要的是一个有他所有想做做不到的特点的儿子,有个崇拜他的儿子。朱标简直不要太合格。

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悲痛欲绝,不顾反对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为此煞费苦心,不但将留给朱标的老班底一网打尽。还怕孙子受欺负,告诉别的儿子,一旦孙子身边有了不臣之人,立即清君侧。这句话被长的最像他的那个四儿子朱棣记住了。朱元璋死后几年。大明皇帝就变成了他这个四儿子。而他因为对太子朱标的爱,反倒害了孙子朱允炆!

我是君笺雅,偶尔也侃侃红楼以外的文学和历史。欢迎大家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悟空问答,寅哥解惑!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平民皇帝!汉高祖刘邦还是个泗水亭亭长来!朱元璋是实打实的八辈贫农!辛苦打下的天下肯定希望千秋万代的传下去,老朱选了朱标做太子,为什么老朱青睐朱标?这里头的原因又是什么?

1老朱是个坚持封建传统的人,比较可笑吧?一个靠造反走向皇位的人确是一个恪守封建伦理纲常的标兵!封建社会强调嫡长子继承制,朱标是老朱的长子,在马皇后没有儿子的前提下,朱标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老朱恪守的就是这个道!

2朱标本身的才能也是老朱青睐有加的原因。老朱以猛治国,以狠治国,洪武朝充斥着高压态势!但老朱深知这不是长久之计,国家的长治久安还要考朱标的宽以治国来维持。在大儒宋濂的调教下,朱标礼贤下士,宽厚仁慈,老朱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朱标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老朱心里有底。

3老朱是个极重家庭和睦的皇帝,对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子孙极尽关爱,他希望他死后朱家子孙一样的和睦,这就需要一个关爱兄弟的大哥来完成这个愿望,朱标又是首选,朱标对底下兄弟也是疼爱有加,弟弟们犯了错都是他为了弟弟们求情开脱,弟弟们也都服这个大哥,有这么个处处和自己心意的儿子存在,老朱心里能不重视他吗?

可惜的是朱标的英年早逝,如果朱标活到了继承皇位,那就没有日后的靖难了,老朱也就不会为了朱允炆操碎了心了!我是寅哥解惑,感谢阅读!欢迎大家关注!





寅哥解惑


1.贵为嫡长子

自周王朝起,中国历朝历代都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正统基本都宗法继承程序,朱标是正妻马皇后的长子,顺理成章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2.大臣一致意见

因为朱标是嫡长子,朱元璋很是器重可谓是精心栽培的对象,受儒学大师太子太傅宋濂的影响采用仁政处世赢得了很多大臣的支持,在淮西党和浙东党中威望也特别高,各派大臣的支持率很高。

3.为人仁爱宽厚

从小受儒学的耳濡目染,朱标和其子朱允炆都有一个特征就是仁厚,和父亲朱元璋的性格截然相反,但是朱元璋却很喜爱他的仁善之心,可能是因为朱元璋杀人太多却又不得不杀戾气过重,所以希望后世子孙以仁治国。

4.个人能力强

虽然正史中对朱标这个人描绘的比较少,但是他的个人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朱标也是位文武双全的英才,从小被朱元璋引导教育治国理政是把好手,而且经常被朱元璋安排到地方上和边关考察,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军事战略上也有独特的见解,个人能力很强。


纳兰谈史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第一个儿子,之所以朱元璋这么喜欢他,1.朱标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嫡长子,2.朱标性格仁慈宽厚,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对弟弟们十分友爱。

当时好景不长,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因风寒病逝,一下子打乱了朱元璋对于明朝未来的计划,最后讲皇位传给了朱标的二儿子朱允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