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中國人“發現”過美洲大陸嗎?

朱大可:中國人“發現”過美洲大陸嗎?

現在我們進入《山海經》的第三講:作為地理志的《山海經》。《山海經》所記錄的地理範圍有多大?這方面的爭論,歷史上一直非常活躍,雖然學者們爭得面紅耳赤,但目前尚無定論。對此加以概括,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種是華夏論,也就是說,它代表了整個華夏地區,即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第二是地域論,就是中國的某個局部地區。第三是世界論。華夏論毋庸多言,但我以為有必要介紹一下地域論。

地域論認為,《山海經》所描述的只是古代中國的局部區域。比如,一種著名說法是山東說,它認為《山海經》記錄的是夏代中國的山川風貌,其範圍大概以今山東省為中心,屬於齊魯文化的一部分。第二種是湖北說,即認為《山海經》記錄的是上古湖北的山脈、河流和物產。第三是雲南說。部分雲南籍學者認為,《山海經》描述了雲南西部的地理特徵,甚至把《舊約》裡所說的伊甸園也定位到了古云南地帶。第四種為四川說,主要由四川籍學者提出,他們堅持認為,《山海經》是由居住於蜀地的楚國貴族後裔,綜合古代歷史文獻來編撰的,在戰國初期或中期,這些文獻被集結成了以《山海經》之名流傳後世的著作。這種心理非常耐人尋味:每個地域的人都希望《山海經》是記錄這個地區的書。這種情況很多,不必再舉例。

朱大可:中國人“發現”過美洲大陸嗎?

下面介紹一下世界論。所謂世界論,就是把《山海經》放入全球地理的視野下。持這種觀點的,既有中國學者,也有西方學者。中國學者中,最具代表性者首先是章太炎,章太炎很早就發表了一篇《法顯發現西半球說》,開創了中國學者探討此問題的先河。之後,衛聚賢提出,殷朝被滅以後,部分人逃到美洲,像《山海經》這樣的文獻,可能就記載了一些美洲特有的動植物和礦物。此外,還有蘇雪林認為,《山海經》所描述的海,實際上是指黑海、裡海、阿拉伯海、印度海、地中海,她斷定此書是描述阿拉伯海與阿拉伯半島地區的地理書,而作者則來自古巴比倫,在戰國時期由波斯學者攜來中國。以上是1949年前部分中國學者的看法,五十年代以後,還有一些學者如凌純聲認為,《山海經》是以中國為中心,東及西太平洋,南至南海諸島,西抵西南亞洲,北迄西伯利亞的一本古代亞洲地籍。以上是來自部分中國學者的觀點。

另外,有一些西方學者,如法國學者維寧認為。《山海經》中有部分記錄是圍繞科羅拉多大峽谷而展開的,它敘述了包括北美洲、中美洲和墨西哥灣地區在內的美洲地理。與之思路近似的是美國學者亨利埃特·默茨,她根據有限的《山海經》英文譯本,進行了一些實地考察。她按照三華里摺合一英里的方式,考察了四條美洲山脈,發現《大荒東經》及《東山經》等章節記錄的山脈,跟北美洲地圖上的各山峰有驚人的對應關係,她把這些奇妙的發現繪成地圖,寫出了一本十分有趣的《山海》學著作,中譯名為《幾近退色的記錄》。

朱大可:中國人“發現”過美洲大陸嗎?

默茨認為,《山海經》相當精確地描寫了美國內華達山脈的黑曜石金塊,舊金山灣的海豹,以及會裝死的美洲負鼠。試舉一例,《大荒東經》裡的第一句話是,“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意即:東海之外有一個巨大的裂谷,“大壑”就是“大裂谷”,那裡是“少昊”的國家。“少昊”就是朝陽神,或者說,早晨的太陽。默茨認為,此處所指的就是科羅拉多大峽谷,“壑”即峽谷,“少昊”在此扮演的是一個象徵,指太陽昇起的地方。她甚至認為“扶桑”指的就是玉米,是中美洲特有的作物。

此外還提到,所謂會裝死的美洲負鼠,就是《山海經》中記錄的稱為“犰狳”的動物。這個犰狳,《山海經》裡是這樣描寫的,說它形似兔子,嘴巴很尖,像鳥一樣,黑色眼睛像貓頭鷹,尖細的尾巴像蛇,一見人就裝死。這可以說是精確地描寫了美洲負鼠的長相,分毫不差。更有意思的是,它下面還加了一句,“見則螽蝗為敗”。“螽”是螽蟲,“蝗”是飛蝗,實際上指的是同一種生物,即蝗蟲。“為敗”,通常釋作“為害”,其實不妨解釋成“為其所敗”,也就是被它所消滅。因為美洲負鼠以昆蟲為食,它專吃這些蟲豸,所以當它出現的時候,蝗蟲們就被消滅掉了。

另一個爭論點在於:中國人是否“發現”過美洲,這個命題如今也極具爭議性。剛才所講的,以衛聚賢為代表的部分學者堅持認為,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朝軍隊消滅了殷商,商的末代國王帝辛自焚。此時有一支殷朝軍隊,它的統帥叫攸侯喜,他所率領的二十五萬人的部隊,突然間全部失蹤,下落不明,成為殷周史上的千古疑案。有人據此認為,他們實際上逃亡到了美洲,成為那裡居民的一部分。這個說法得到了部分人的贊同。從這一方面看來,殷商文化,或者說,華夏文化和印第安文化之間,似乎存在一些耐人尋味的對應性。

朱大可:中國人“發現”過美洲大陸嗎?

舉個例子,第一:同樣類型或主題的多日射日神話。許多美洲印第安民族中,都流傳著天上有多個太陽的神話,由於太陽肆虐,造成災難,所以要將它們射下來。這類神話酷似中國的大羿射日。在另一個印第安神話中,天上曾經有十個太陽,後來,天狗吃掉了九個,只剩現存的一個。這個神話與中國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傳說也基本相合。全世界只有這兩個環太平洋地區的太陽神話中具有這一主題。第二,同樣的玉石崇拜。美洲各地的印第安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玉器,這顯示出印第安人在漫長的歷史當中,仍然保持著玉石崇拜的習俗,在世界各民族當中,中國人在這一點上與他們最為接近。第三,共同的雨神崇拜。中國人稱雨神為應龍,這是一種生有翅翼的龍蛇。《山海經·大荒東經》中說:應龍居住在南極,當年應黃帝之請,殺掉了叛亂的蚩尤,還殺掉了夸父,因此得罪了天帝。可見他原來是天神,“不得覆上”,就是不得再回到天上去了。這段文字接著說道,“旱而為應龍之狀, 乃得大雨”,意即他由於不能回到天上,所以不能行使行雨的職責,從而導致“天下大旱”。《大荒北經》又說,“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再次說明他是專司降雨的神祇。無獨有偶,雨蛇神在瑪雅崇拜當中,是專門帶來雨季的神,跟播種、收穫、五穀豐登有關,為人類帶來豐收。這是兩個文明共同的雨神崇拜。第四,共同的日神崇拜。在良渚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把梳子,梳子的背面是一個方面圓眼的太陽神像,而這個神與印加帝國的著名建築太陽門上的日神長得極為肖似:它的頭部是方的,很少出現頭部完全呈現為四方形的神;另外,神的眼睛是怒睜的,頭上戴有四面發散的羽狀帽冠,並且兩手向外伸出,握著某種棍狀物體。這兩個來自不同時空的圖像事實上表現了同樣的圖像學特徵,這種巧合絕非偶然,它必定是一種文化傳播的結果。

綜上看來,這些考古發現揭示了《山海經》記錄中所隱含的世界地理志特徵。它再次向我們表示,《山海經》有可能是上古時代全球化的證明,它是那些辛勤的移民、商人和旅行者的集體記憶的結晶。在後面的講述當中,我們還會反覆徵引它的文字。《山海經》是中國神話歷史的偉大靈魂。

本文配圖皆為三海經地圖

本文圖片皆來自互聯網

上傳與管理:傑夫

——————————————————————————————————————

朱大可:中國人“發現”過美洲大陸嗎?

首部中篇小說集《字造》《神鏡》《麒麟》

朱大可:中國人“發現”過美洲大陸嗎?

首部長篇小說《長生弈》

歡迎各位網友訂閱《文化先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