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程序员说开始大面积裁员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Connor520


2018年是互联网厮杀非常激烈的一年,经济增长缓慢,各大公司开始开源节流,控制人力成本。

市场环境

2019年,就拿我们公司来说,部分部门开始996了,公司开始执行末位淘汰了,日子开始过的紧凑起来了,今年是很多创业公司生死存亡的关键时间点,如果今年能把市场打开,日活提上去,那么后面的日子就好过了,反之就是九死一生。现在推广一个产品的费用非常高。可以这么说,想要创新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了,最重要的是把解决用户需求的产品快速让用户知道,所以就需要大量资金来推广。假设你的工资是10k,那么公司还要为你交五险一金,年终奖... ,一年总共在你身上花费大概20w左右,裁掉10个人一年就能省200w左右。

建议

其实大部分公司是不太愿意裁技术的,因为工资高,要赔偿不少呢?所以题主不用太过于担心,除非你能力太差。公司更愿意裁掉的是业务相关的人员。对于裁员这件事,我觉得不要太紧张,毕竟市场还是很缺技术人员的。就今年的情况来看,对于3-4月份想找工作的同学来说,千万不要裸辞,竞争确实很大,一个岗位可能上百人竞争。


修炼内功的程序员


作为一名IT行业的从业者,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结构化升级,目前不少互联网企业陆续开始进行人才结构调整,以适应下一个(产业互联网)发展阶段的要求,产业结构升级的背后必然是人才结构的升级,而人才结构升级的过程必然会出现裁员和招聘等情况,当然也包括对已有员工的培训。不少大型互联网企业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陆续进行了结构性升级,虽然市场上传出了不少裁员的声音,但是招聘新人才的脚步也并没有停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人才依然比较紧缺。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基本面还是良好的。

当然,2018年出现的结构性调整也与互联网行业整体的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2018年互联网行业的市场表现并没有达到一些预期目标,这也导致了市场对互联网领域未来发展的担忧,自然也就体现在了投资领域,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受此影响必然会做出一些调整,一些拖累业绩表现的部门往往会被适当的调整,这个过程也出现了一定的裁员情况。

对于程序员来说,要想在当前结构化升级的过程中,保持自身的职场竞争力,在做好岗位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积极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通常,在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况下,提升学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可以通过读研来提升自身的职场竞争力。

总之,从互联网领域目前的基本面来看,未来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值得期待,程序员作为互联网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的职业前景也是比较广阔的。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或者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谢谢!


IT人刘俊明


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别误导青年人,什么IT行业年龄大了就被裁掉,什么互联网企业不景气。各种负面消息。别总网罗身边的负面信息。好好研究一下中国的人口结构吧,现在日本就是未来的中国,日本从事IT行业的人,一部分中国人,一部分东南亚人,一小部分是日本人,而且都是年龄偏大的日本人。老龄化是各行各业不可回避的话题,IT行业属于新兴行业,本身发展时间就短,起初都是体力活,年龄稍大吃不消。而且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任你企业挥霍。当中国真正进入老龄化,IT企业如何保住人才,如何转型是该好好规划。

最后希望媒体,自媒体不要用老眼光看IT企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小鹏200303335


互联网寒冬吧。

近期经济不景气,互联网行业也难免说到波及。

而程序员这个职业一般薪资待遇也比较高,如果一个互联网公司没那么多研发需求,或者已经处于维护状态,那么,从节约人力成本来说,会进行优化。

随着年龄的增大,自身技术更新缓慢,精力的不充足,导致很多公司一旦出现“危机”,他(她)们便是走人的首选。

举两个案例

某互联网新贵极速扩张,出高薪挖人。某君原来月薪16k,40k被挖了过去,很High。

不到7个月,该公司又极速裁人。该君被挖4个月后成了被裁的对象。

无奈,该君赋闲在家,因为他只接受比40k更高薪水的工作……有价无市!

赋闲9个月后终又入职,18k的薪酬致使其一直闷闷不乐……

工作也提不起劲,经常跟同事抱怨:我以前多少钱,现在才这么点儿!

煎熬4个月后,又离职,觅40k工作。

--分割线--

“我们公司只要30岁以上的年轻人,超过30岁以上的人我们是不考虑的。”某互联网公司的HR说。

“可是超过30岁以上的人经验丰富,他们做事效率应该更好才是啊。”某32岁的互联网人说。

“他们是有一些经验,可是他们工资要的更高,同时他们还不能加班,给他们的工资,我们都可以招聘3个新员工了。而且这些新员工过来也听话,公司培训上几个月他们也能独自上岗,他们还能经常加班,你说这个“买卖”我划不划算?”某互联网公司的HR补充说。

听完这些,那个32岁的互联网从业者沉默了。



蚂蚁开源


其实技术人才是比较宝贵的,一个公司要裁员,一般也是裁行政、管理等部门的人,像技术、销售人才一般是不动的。程序员被裁,不一定是你的能力不行,而是你所在的产品、部门不是公司重点部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选择的重要性。

很明显的一个例子: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候,iOS、android开发者很吃香,往往培训出来的低学历者也能拿到优越的工资;但是行业发展到了瓶颈,进入成熟期,此时就进入行业正常水准,那些在行业发展巅峰进来的朋友,因为资历、经验等原因就被淘汰,同时那些工作多年,实战经验大幅缩水的人也很危险。因此,作为程序员,虽然赶上了互联网的发展,享受了工程师红利,但还是得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生于安乐,死于忧患,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一劳永逸的工作方向。


互联网一零哥


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作为一名不合格的北漂,一直在某个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里过着滋润的生活,工资还可以,最主要的是轻松,每天9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中午还可以跑到休息室偷摸地睡两个小时的觉。上午去了就是浏览一下电脑上的新闻,然后处理点杂七杂八的事务,下午睡醒起来工作,说是一天工作8个小时,实际上每天手里头的活两个小时就能做完。我还想呢,在一线城市没啥压力呀,那时候哪知道阿,轻松就是灭亡的前兆。


那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到了公司门口,就感受到了一阵骚乱,很多人都在收拾自己的电脑,组长跑过来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开会,开会。结果我想你也猜到了,很不幸,部门要解散了。组长跟我说,你去和用户们解释一下,我们不做了。


诶,平时我的工作就是和这帮用户聊天,都是熟人了,都不知道怎么开口,说项目不做了,跟用户们说的时候,以为他们会骂,会生气,但结果没有,他们觉得很可惜,他们舍不得我们这个项目被停掉。


别的地方有没有大面积裁员我不知道,但我确实是在寒冬中失了业,有啥可说的呢?敬佩,敬佩一个团队赔着钱还要把项目做下去的情怀,敬佩虽然已经伤痕累累但仍然匍匐前进的勇气,毕竟春天的时候,那些公司也经历过温暖。寒冬会过去的,倒下的总有一天会复苏。


电商EC


没有吧,工作很好找,离职的2个同事,不到1个星期都找到了工作,工资都加了


普罗米修斯会长


回答这个问题的 培训机构占了一大半人数,深圳这些不要脸的机构套路都是网上到处请水军忽悠人 忽悠到了就交高价学费没钱就忽悠你去贷款 一般都是高利的,学点皮毛就安排你去他们下线混几个月 或者直接鼓励你去社招 然后踢掉你接下来就不关他们事了


勝143365129


被裁说明还不够牛b


jjjjjjjjjjjjjhhhhh



大面积裁员是现在互联网寒冬造成的,还有是人员进行优化,招收其他人员进入公司。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不符合公司理念发展,或者达不到工作要求的员工,在这部分会进行人员的优化,导致人员的离职。


经济寒冬,互联网的打法是大面积烧钱,然后把量做起来,最终形成一定的用户规模后才开始收费,那这中间的损耗都是投资人的钱,战略锁紧,公司缺钱,那怎么节流呢?只有想到对公司人员进行优化。


比如有的公司在拿到 投资人的钱之后,为了发展会大规模的招人,这其中人员就会存在层次不齐的情况。当寒冬来临,缺钱的时候企业也就只能在这方面进行操作,让企业进行发展。


最近裁员大部分是互联网寒冬导致的,投资人不舍得再掏钱,企业的饼画不下了。


路虽远,行则必至
本文原发于 同名微信公众号「胖琪的升级之路」,回复「1024」你懂得,给个赞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