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说中考决定着你的高考?

灬辉辉


中考决定着高考,这话一点都不夸张,一起来看一下我们当地的高中高考情况就知道中考的重要性了。

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基本上90%被省内的几所顶尖高中包了 。

这几所学校汇聚了最优秀的学生,也配备雄厚的师资力量,整个校园学习气氛浓厚,有着考名校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再来看看除了几所顶尖学校以外的第二梯队的重点高中。也是汇集了大量的中考优秀生 ,考上一本线的比率也是非常高。

一般的普通高中,考上一本线就没多少了,有些学校甚至考上一本线的为零,一个都没有。

从以上这些可以看出,一个好高中的重要性。

首先,优秀的同学,心中都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要什么,勤奋,学习方法一个都不落下。

大家你追我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想偷懒的同学都不好意思,也会跟着学。

再是,好的学校配好的老师 ,当地的教育部门也很重视,不惜花重金给学校吸引人才。

现在高考不仅局限于高考分数了,特别是名校招考名额基本上就是自主招生考试和三位一体,而这些考得就是学生的综合情况。

好的高中很重视这一块,会有专门的培训班,而名校招生时也更青睐于好的高中。

事物总是一步一步地发展的,想要考上一个好大学,从一开始学习就不能松懈,小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到了初中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的高中,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了,然后一鼓作气终于考上心仪的大学。

当然了,如果在中考的时候发挥失误,进入一所不怎么样的学校,也不要心灰。

始终记住自己的梦想,不要被旁边的环境所影响。相信努力的孩子运气不会差。


24帧半


我的初中比较坎坷,今天说出来给大家乐呵一下。


  • 背景:我是县城的户口在市里读书,这导致了后面的很多事件。

当年我在东北某省会城市的工厂子弟校,在那个一个年级只有100多人的学校里,我的成绩很好。但是有一个政策是像我这种户口不在当地的学生,只有回到所在地参加中考。

当时我们的校长很希望我留下来,也跟我说过尽量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没什么后顾之忧,继续读书就得了。但是,到2003年的4月份,我知道了自己必须回到原籍参加中考的消息。

你可以想象,那段时间正值“非典”,人心惶惶。我却不得不经常穿梭在人群中,往来参加体育考试、实验操作考试等中考的必考科目。而且每次回来都要接受检查,测体温,隔离一天。

后来,我被折腾坏了。

经过多方打听,我觉得我的成绩足够考到县城的一中,索性从五月份开始没有学习了。等到六月25日,中考。

结束之后,我静静地等待通知书。也不出意外,成功考取。

  • 但是,原来我打听过的一中要等到高二才分重点班的规矩,在那一年打破了,因为新换了校长。变成一入学就分了重点班。

我以6分之差没有进入。

对于学习来说,一是自己努力、二是师资配置、三是学习的环境。

我的自控能力差,很难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三年之后,我只能考到华东师大,而重点班的学生,很多名牌高校。

经常在想,如果有如果。

我进入了重点班,现在的生活该是怎样呢?或许我还是喜欢安静的做个老师,不争不闹,图一份清闲,因为我不太喜欢勾心斗角的生活。如果说让我去私企里面虽然每天加班,工作在顶级写字楼,每天都西装革履、咖啡红酒,很辛苦但是能够那一份高薪。

我TM也很乐意啊!

所以说中考可能不仅决定高考,也能绝定生活吧!

当然,凡事无绝对,你还有考研,考博,考公为你提供救赎机会。

好好读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朱铁平


这个观点有点牵强,我举两个例子说明。

一个是初中和高中都是同一个学校的同学,另一个是我自己。



先说说我这个同学吧!初一初二并没有看出什么端倪,成绩也不差,属于中等水平吧!初三时我们学校共两个重点班,我在一个,他在另一个,所以我们并不是很熟。本来他就是默默无闻,突然其中一次模拟考考到全年级前三名,名声大噪。从此以后,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一飞冲天,任何一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最后顺利考入县中。高中的时候继续大展拳脚,高三又是重点班。我们一个年级一共十一个班,重点班两个,他是从高一开始一直到高考都属于全年级前十的那种,属于清华北大的料,遗憾最后只考入华中科大,即使如此也是全国前十的名校,比一般人高出n个等级。



接下来讲讲我的求学经历。我初一时在班上第十名左右,初二下学期分入重点班,我在班中也属于中等水平的那种,老师不管也不顾(老师会常鼓励好学生,批评差生,对于中间的这部分没什么好说的,因为对于进入县中还差一截,但又比差生强很多)。我没能一飞冲天,中考落榜,但通过择校生的身份进入县中,比考进去的学生要多花一倍还多的钱。那时候家里确实很穷,记得中秋节回家,老妈说多买几个月饼吃,老爸说,一人一个都不错了,哪还能多买几个,听到这话我就知道家里的现状了,因为我老爸人比较大方,说这话一定是已经到了很窘迫的地步。所以进去县中后,我只能努力学习,初中的很多知识是没有学好的,特别是物理和化学,高一时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我的化学都是六十分边缘。但有什么办法,只能继续啃,中午两个小时,别人吃完饭睡到两点上课,我吃完饭十二点半,回宿舍睡到一点起来,还有一个小时回教室学习。很多同学星期六星期天都去打游戏,我最多晚上去网吧看看电影,白天继续学习。就这样子到了高二下学期,我在班上冲入前十五名。然后分班,到高三第一次模拟考时冲入班级第四名,当然不是重点班,我不聪明,没有那么厉害,全靠努力。到高考时没有那么好,班里第十一名,顺利进去二本线吧,不算厉害,但初中的时候我根本没想过我可以考上大学。



同时我也见证了很多反面案例,从初中时考进来的佼佼者,到最后因为游戏荒废了学业而落榜。我记得很清楚,我们班里的多位同学在高考的那几天还翻墙出去通宵,早上又翻墙回来,游戏已经让他们疯狂到无法自拔的地步。



所以,我想说,关键还是看人,知道我那个同学为什么这么厉害了不?因为他比我狠多了,他的世界只有学习。所以,在这个多样性的世界,你想怎么样,全看你自己怎么做。你若不努力,好高中也是你的坟地,你若努力,基础差也不是大问题。


经典电影解读


说中考决定着高考的人,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中考的时候成绩考的好,高中的时候就可以进入一个重点高中进行学习,但是有的人其实反而不是太适合在重点高中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学习,比如我……

中考的时候,我以全班第五名的成绩,全县第一百六十七名的成绩考上了我们县城的重点高中,分到了重点班进行学习。

然而,在重点班里面,老师讲课的思路很快,其他同学反应也都挺好,但是我却跟不上节奏,渐渐的渐渐的,我上课要打瞌睡了,开始听不懂,然后然后我的成绩就成是班上最后一名了,应该算是我人生最低谷了吧……

其实说不定,我在低谷时期转到我们县城的另外两所一般的高中里面进行学习,可能还会有所提升,说不定还会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也许现在的命运也就大不同了!

二是中考的时候发挥失误,进入了一所普通的高中,然而因为你的真实水平其实是上重点高中的,所以说你在普通高中里面就是展露头角,备受学校同学老师重视的对象,反而你在普通高中的发展,比你的同学在重点高中里面的发展还要好……

总的来说,不管是发挥的好,还是发挥失误,总是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同的影响,也会影响以后的高考……


兰道说


现在已经毕业两年,初中学习很好,去重点学校基本百分之百,结果中考时候失利了,差1分吧。但是当时心中有一个信念,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事实告诉我是错的,应该花钱去重点的。去了二类学校之后,没有任何学习氛围,整天玩,第一次考试就从前几名到了很差,高一课程落下,后面就不好赶了,就破罐子破摔,最后要高考了,前几个月学了学,最后凭着初中的底子,去了一个二本院校,当然我是整个级部,文科第四名,最后除了几个艺术生,上本科的也就我们五个人。所以,中考决定高考。


啊哈哈219


其实我本人并不同意这个观点的,而自己则是个很好的例子。在上初中的时候可以毫不谦虚的说是一个学霸,每次考试都在年级前三。中考过后成功的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亲戚们都以为我高中毕业后可以上一个重点大学,但是结果却只上了一个普通专科,所以我是最有权利说中考并不一定能决定你的高考成绩的。

而说出这种话的人,只是主观的认为,初中的学习是基础,而且中考成绩决定着你在高中的分班,初中学习不好的人,因为基础没有打好,在上高中的时候学习会非常吃力,甚至跟不上学习的进度。而且这种人普遍在初中的时候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高中三年一定会因为基础差和别人有了差距,高考结果肯定也不尽人意。但是,说这句话的人应该没有考虑到一些个人因素,比如很多人在高中开始勤奋学习,可以很快的跟上别人的进度,所以,中考决定不了你的高考,只有你自己可以决定!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大话精神


坦白说我不这么认为:一步的胜利不代表下一步的成功。


女儿那年和二叔公的孙女同时参加中考,女儿成绩不理想,但二叔公家的孙女中考成绩比我们县中考状元分数还高几分,全家非常高兴,当地的几个名校也开始了抢生源大战,最后全家决定孩子留在当地一家可以提供物质奖励的学校,而我的女儿则独自到省城高中求学。

进入高手如林的高中,二叔公的女儿第一次考试成绩没有如初中般拔尖,心理受到很大刺激,竟然自己收拾了东西回家了!后经过老师反复做工作才返校学习。最后高考只进入了一所非常一般的一本院校。

而我女儿在经历巨大心理落差之后迅速调整心态,成绩稳步上升,最后考入北京大学。

比女儿早一届的我们县城的一中考状元(当年状元并列),高中时父母因为感觉孩子辛苦,大概高三的时候选择理转文,最后高考也一般。

……


只听说过一步输步步输,没听过一步赢步步赢。走好人生每一步才最重要。


我是妈咪老师72,我的观点是爱的对就不会累,欢迎大家关注我,共同交流家庭教育话题。


妈咪老师


我不太认同这个说法。

说一下我的亲身经历,我中考考的很不好,上了一个三流高中,班里前几的考上了重点高中,中等的考上了不上不下的高中

但是高考,那些考重点高中没的说,上大学绝对稳稳的,但是那些中等的,大多数是考不上大学的,最终上了大专,我从小就喜欢音乐,然后选择了走艺术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考上了一个1B的学校。

在学艺术的期间,我的一个同学,曾经中考630,高中颓废了两年,最终也选择了走艺术这条路,你们说他难道是没有学习的能力么?不可能吧。

所以,我感觉,中考决定不了高考,但是他能很大程度的影响高考。

原因一、好的高中,老师讲得好,同样一道题,但是解题方法却很多,那老师会给你讲解题又快又准的方法。好的老师比较注重方法!

二、如果考上了好的高中,首先不必担心,学习气氛这一说,学习气氛绝对好,即使你想玩,也没人愿意,没人有那闲时间陪你玩,所以,你就会受他们的影响,一起学习。但是一般高中就不一样了,主要靠毅力。那种学习气氛相对来说不是很好,只能自己考主观意识去学习!


阿土说事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觉得这个观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接下来我会说说我家孩子的经历。


1、进入好学校的较好班级上好大学的概率要大得多。

我儿子的高中生活是机缘巧合。那次,绵阳一所学校过来招生,我也没想太多,觉得如果孩子能出去读书还是很不错,于是就给孩子报了名。

谁知在那所学校招生考试是考得很不理想,但孩子还是想去那所重点高中读书。我就尊重孩子的意见,告诉他: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孩子满口答应了。

然后我再给招生老师联系时,老师因为工作忙没时间搭理我。我一着急就给老师发了个短信,告诉老师孩子中考成绩。老师马上就回信息了,孩子也就如愿以偿地分到了大英才班。是个二类班级。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中考考得很不错,不然就与好的班级失之交臂了。那么考好大学的几率又会小很多。


2、选择时不盲目跟风,要选自己适合的

当下有很多家长看见其他孩子选择了好的学校和好的班级,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也去。

中考或者自主招生考试的成绩往往会决定孩子跟什么孩子一起生活和学习让三年,这对孩子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的。

但是我们要选择适合孩子的能力等级的。孩子学习愉快、不拖后腿、自信,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我家孩子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是可以上小英才班的,但是考虑到孩子身体状况和学习氛围,我选择了让孩子继续留在大英才班。因为他们班氛围很不错,老师经常组织活动,孩子压力相对较小。

孩子的学习是一步步走下去的,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为孩子搭建更好的平台。至于结果,还是得看孩子的努力程度和考场发挥。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1977,热爱工作,热爱孩子。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为什么都说中考决定着你的高考?

先说说我自己吧。多年以前,我在一所乡村初中上学。我学习不能说不认真,可也不能说很努力,因为我们那个时期在农村大家学习基本上靠自觉,可总是会有不自觉的时候的。

中考结束,我在我上的这所学校(只有两个班,一百号人左右)排名第二,考上了县重点中学。看起来结果还不错,可是分数并不高,而且已经落下了偏科的毛病,120分的数学仅有55分,100分的物理也才70分。这样的成绩让我高中无论怎样努力,也只能选择文科,后来考上一个末流的本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能考上本科,哪怕末流,也算不错吧,只是这末流本科比不上那些考中专学校的)。

不能不说,我的中考决定了我的高考。

说中考决定高考,最直观的当然是中考考得好,就能上好的高中。那些越是有名的中学,招生时越是随心所欲地挑好生源。上了好的高中,就更能够触摸到好大学的门槛。尽管我们常说,就算上个普通高中,只要努力,是能考出好成绩的,我们也能举出一些能够逆袭的例子,可是这真的是太少了。

往深里追究,说中考决定高考,是有很多理由的。


首要的是,中考考得好,这表明你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初中的知识尽管不算太难,可是科目多,要想学好考好,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从小学升上初中,身上可能还有许多顽劣之气,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这个时候需要自律与他律,而他律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高考要如何考好?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能让人受用终生。

其次,便是基础。中考决定高考,在于中考考得好,为高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起来自然轻松无比,在高中学习中占据优势。你到各个学校去打听,高中成绩拔尖的人,有几个不是初中成绩出色的呢?

第三,中考考得好,进了好高中,学习氛围就浓厚多了。和一大批成绩优秀的人一起学习,不自觉的都要变得自觉了啊。竞争意识也会变强。谁心里不想要超过别人呢?

第四,中考考得好,上了重点中学,师资和办学条件都是比普通中学好得多的。都说学习靠自觉,靠自己,可是有好老师指点陪伴,学习起来也要轻松得多。

不必再多说了,各位亲爱的们,如果家有初中生,一定要趁早管理监督好,须知中考决定高考,决定着人生的大好前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