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这种“黑色”美食筋韧爽口,1天能卖500碗,想吃要排队


图片上这位中年人名叫师世荣,今年46岁,他是山西省临猗县师家村的一位农民,腊月的南赵村年集上我们发现他卖的一种当地特色美食小吃,特别的火爆,摊位上坐满了食客 ,摊位前站着等座位的人,我们看看他卖的究竟是一种什么美食这样诱人?

师世荣卖的这种特色美食小吃叫做“羊肉饸饹”,在晋南黄河岸边的孙吉,荣河沿线50里的几十个村子的人们都非常喜欢吃这种美食。据当地一位老者讲,这种美食小吃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古代叫做“河漏”,在清朝康熙年间,被皇帝把“河漏”改为“饸饹”。

师世荣说自己在当地小镇上卖羊肉饸饹已经24年了,是跟着自己的老岳父学习的手艺,当年自己的老岳父是这一带卖“羊肉饸饹”的名师,自己经过刻苦学习继承了老人的厨艺,目前在当地自己也小有名气。

这种美食的饸饹是用荞麦面加工制作而成,黑色的荞麦饸饹,筋韧爽口,荞麦面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有降血脂、降胆固醇、降低血糖、软化血管、保护视力和抗菌消炎的功效。夏天可以凉调,冬天就是这种和羊肉结合在一起的热锅子吃法。

师世荣说自家的“羊肉饸饹”有着独特的一种做法,首先羊肉羊汤是经过秘制而成,其次荞麦面饸饹也是自己压制而成。所以做出来的美食羊肉饸饹以“面筋滑爽口,汤味美鲜香,肉肥而不腻”闻名当地农村。图为做好的一碗“羊肉饸饹”。

师世荣的“羊肉饸饹”摊位就在小镇子的十字路口,这是个固定的地摊,赶集上会的人们来了后通常都要吃上一碗解解馋过过瘾,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它还有暖胃去寒的作用,吃上一碗吃在嘴上,美在心里。图为站着等座的食客。

师世荣的生意相当的火爆,他说每天多的时候能卖上500多碗,一碗10元。忙的他和妻子顾不上吃饭休息,腊月这几天儿子放假了也来到摊位上帮忙打下手,自己才能松口气。他说前年最忙的时候外地来了一个旅游团,几十个人排队等着品尝“羊肉饸饹”。

当地人把制作“羊肉饸饹”叫做舀“羊肉饸饹”,这个“舀”字便是关键,先把饸饹放进碗中,然后用秘制的热羊汤反复浇在上边大约五六次,这样羊肉的味道和饸饹面充分结合,最后在上边放上羊肉和葱花香菜,拌上羊油辣椒和各种调料,一碗香喷喷的“羊肉饸饹”就“舀”好了。

怎么样你吃过吗?要不要来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农村来享受一下这美食“羊肉饸饹”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