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八号解忧铺


其实李渊建立唐朝远比杨坚建立隋朝容易得多,却不知为什么史家评论杨坚是当皇帝最容易的人。换在杨坚当时的处境,十个里面九个都得失败,偏偏杨坚成了,这得赞叹杨坚的手段和厉害,而不是说他容易。

一、先说说杨坚当皇帝为什么一点也不容易

这可以和李渊比较比较。第一、从天下大势看。李渊起兵时,天下已然大乱了,杨家天下土崩瓦解,人人都认为该换皇帝了。而杨坚篡位时,北周的天下至少从表面看是稳固的,而且北周刚刚灭了北齐,正是兴旺之时,换皇帝可不是理所当然。第二、从人心上看。李渊起兵后,与当时群雄相比,他的身份最高贵,而且与隋朝那些官员的关系都不错,打入关中后,很多人投降了他,是阻力最小的。而杨坚呢,当时是八柱国十二将军各家的小字辈,很多人比他资格老,尉迟迥、韦孝宽等人的名头都在他上头,人心不齐,稍有不慎就粉身碎骨。第三、从地利上讲。李渊有较为稳固的太原基地,即便打仗稍微不顺,也有退路。而杨坚呢,只有一个京城长安,不成功便成仁。第四、从实力上讲。李渊有他忠心的李家军,而杨坚虽然号称掌控北周的军队,实际却是他宇文家的,杨坚能够真正控制着些军队,更可见其超凡的能力。第五、从用人上讲。李渊和他两个儿子分掌大军,至少不怕背叛。而杨坚却没有什么杨家人可用(杨素都是远亲),他得担很大风险,居然能任人不疑,成就大功。

通常认为,杨坚在周宣帝(杨坚女婿)死后掌握北周大权,自己不用出征,短时间就平定了尉迟迥等人的叛乱,几个月时间就当了皇帝,因此认为他容易。其实呢,统领大军出征的李渊远比留在长安的杨坚安全,也容易得多,认为杨坚容易的,那是只看表面现象。

二、杨坚怎么当上皇帝的?

第一,当然是身份。杨坚是周宣帝的岳父、周静帝名义上的外公嘛!这其实不值得一提,皇家为了巩固统治,多方联姻,其亲戚多了去了,为何单单是他杨坚?这不得不说,杨坚在北周官场上的功力。按理说,他是北周权臣宇文护的敌人,宇文护弄死了北周两个皇帝,偏偏就弄不死杨坚?你以为杨坚靠运气吗?星火辰可以负责任的说,绝对不是。偏偏呢,周武帝是宇文护的政敌,杨坚做为宇文护敌人的名声恰好让周武帝看重,加上杨坚他老爹出众的战功,于是杨坚才当了以后周宣帝的岳父。他这层身份的得来,绝对不是狗屎运,而是杨坚极为圆滑的处事得来的。

第二、关键朝臣的支持。周宣帝一死,两个负责机密的朝臣刘昉、郑译就请杨坚出来辅政,朋友们认为这是偶然吗?绝对不是。由此可以看到,在不知不觉中,杨坚在一些关键位置的大臣身上,他是下了极大功夫的。历史上不去记载杨坚是怎么下功夫的,嗯,一是没必要记,二是杨坚不愿意提,三是杨坚的神话故事中若是多了这些就不神话了,四是让大家多费些脑子,也是一种趣味。

第三、主要实力派的支持。杨坚在那么短短几个月的篡位过程中,做了大量的事儿,其中就是争取实力派的支持。我们可以看到,比他名望要高的韦孝宽居然替他去打尉迟迥,又可以看到,掌控的幽州的于家支持了他,掌控河东的李穆家族也支持了他,甚至作为北周附庸的江陵梁朝余部也支持了他。这些人名望,很多远处杨坚之上,他是怎么做到的?这既是个迷,也可以看出杨坚非凡的能力。其实,杨坚决定执掌北周大权时,他的一些好朋友认为这是必死之路。为什么呢?你杨坚虽然出身还行,但是没实力啊,但杨坚居然能够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从没实力到掌控天下,居然有人认为他容易。这其实远比手握重兵打天下要难得多。

第四、北周宇文家的内斗当然也很重要。周宣帝到底有多淫荡这不好说,但他的昏庸呢,普遍认为是他削夺了宇文家诸位王爷的兵权,让他们成为杨坚的案上肉。其实,北周几个皇帝兄终弟及,让周宣帝忌惮他那些叔叔也是很正常的。即便周宣帝削夺了他们的兵权,他们若是比杨坚能干些,夺回兵权岂不是名正言顺。这恰恰证明,宇文诸王或者不及杨坚,或者宇文家已经失去了那些关陇实力派的支持。

第五、杨坚非凡的整合各派势力的能力。从杨坚当皇帝后,屡屡退出在后来证明极为有效的新政,乃至于解决了几百年来造成分裂的大问题,促成了隋唐的全盛来看,杨坚这个人有极强的洞察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杨坚篡位,虽然是大肆屠杀了宇文家,但很多实力派都围绕在其周围,支持他的行动。这些人,不但有关陇贵族、还有北齐的旧臣、其妻独孤家的势力、被宇文家灭掉的北魏元家的势力、乃至于他的敌人宇文护的残余势力等等,杨坚这人,能够将这么多利益不同的人整合一体,实在非同凡响。

三、一些人将杨坚奉为大帝,是看到了他的大格局

杨坚的隋朝,最大的问题是太短,杨坚被史书中提到的最大问题,是刻薄。然而,隋唐的很多制度确实是杨坚首创,哪怕隋唐长安城都是杨坚所兴建。杨坚从根本上解决了数百年的导致分裂的深层次问题,包括剥夺地方中正的权力、大肆削减地方建制,把用人权集中到了中央,这些其实大大得罪了地方实力派,然而却是长治久安的办法。没有杨坚刻薄去得罪人,恐怕唐朝的皇帝得在开元盛世之前,就去面临地方分裂势力的威胁,说杨坚是大帝,其实没什么不对。像杨坚这样有创见性的皇帝,从西晋到隋朝统一,几百年间,一人而已。


星火辰


三国两晋南北朝,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589年隋灭南陈,历经405年,中间仅有西晋十余年的短暂一统,其余时间中国长期处于战乱分裂之中,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结束这一混乱割据的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的500年分裂,建立的秦朝只延续了14年,杨坚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建立的隋朝也是个短命皇朝,存续了38年。

史书说杨坚出自名门弘农杨氏,先祖杨震担任过东汉安帝刘祜(hù)时期的太尉,位列三公。杨坚的父亲杨忠辅佐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被赐鲜卑姓氏普六茹,封为随国公,因此一些史书中也称杨坚为普六茹坚,后来掌权后为了笼络汉人恢复了杨姓。

杨忠死后,杨坚继承了爵位,他为人谨慎,在当时北周武帝宇文邕面前小心慎微,得到了宇文邕的新人,一路升官。后来北周宣帝宇文赟(yūn)即位,娶了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做皇后,杨坚的权势更大,引起了宇文贇的忌惮。为了自保,杨坚主动要求离开都城,此时他已有取周自代之心。宇文贇只想做个如意皇帝,公元579年主动让位给6岁的儿子宇文阐,自己做了太上皇,自此逍遥快活。可惜好景不长,纵欲过度的宇文贇“积劳成疾”,病危之时臣下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命杨坚回京辅佐朝政。

580年5月,宇文贇死后由北周静帝宇文阐即位,杨坚掌控了北周实权。不久,北周宗室起兵反抗杨坚,被一一剿灭,同时又拉拢了很多鲜卑贵族,稳定了内部局势,为取代北周做好了准备。次年2月,杨坚被封为隋王,同月接受了宇文阐的禅位,建立隋朝。杨坚的父亲最初被封为随国公,杨坚后来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公元589年,杨坚的儿子杨广率军攻下南陈,陈后主及其宠妃被生擒,隋朝统一了中国南北,成为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

杨坚在位23年,时间不长,他的很多措施,比如三省六部制、选人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且由于儿子隋炀帝杨广名声太大,虽然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的“开皇之治”,但无论是历史书还是影视剧,杨坚经常属于被遗忘的人,长期生活在杨广的“阴影”之下。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杨坚时期设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和内侍五省,其中秘书省掌图书典籍,职任较轻;内侍省掌侍奉宫掖,委以宦官,尚书、门下、内侍三省是真正的中枢权力机构,内侍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官员任免考核、税负财政、礼仪外交、军务、刑律、交通水利工程等事务。从隋唐到清末,三省多有变迁并最终取消,但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有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选拔人才方面,杨坚废止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初期设诸州岁贡,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后来杨广时期增设进士科。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到唐朝对这一制度进一步细化,形成了科举制,一直到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晚年昏庸是很多皇帝的惯例,杨坚也不例外。当了多年皇帝后日益猜忌多疑,听信谗言,到了晚年更是滥杀功臣,无视自己之前订立的发迹,肆意枉法,甚至颁布了诸如“盗一钱以上皆弃市”、“三人共盗一瓜,事发即死”之类的苛刻刑法。杨坚还热衷廷杖,“每于殿廷打人,一日之中,或至数四”。

杨坚的大儿子杨勇在隋朝初立时就被立为太子,可惜他自己放纵妄为,到嘴的鸭子被他弄飞了。杨勇好色,他对其中一位妾室的宠爱、待遇与正室不相上下,正室元妃更是一气之下身死,她的母亲、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是个尊崇“男女平等”的主,对杨勇的好色专宠不满。杨坚也是个惧内的,架不住独孤皇后的枕头风,再加上大臣杨素在其中使坏,杨勇自己也不争气多有怨言,后来杨坚废了杨勇太子之位,改立二儿子杨广为太子。

杨坚与皇后独孤伽罗之间的恩怨情仇也算是中国历代帝后之间少有。独孤是北周时期的大家族,独孤伽罗14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杨坚,无论是家族还是她自身,在杨坚称帝过程中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隋朝建立后,独孤伽罗深度参与朝政,杨坚推出的很多政策都有她的意见在其中,对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当时甚至并尊帝后为“二圣”。独孤伽罗不光在治理朝政上对杨坚影响极大,对后宫管理也是非常严苛,杨坚也因为不置嫔妾。后来,晚年的杨坚宠幸了宫女尉迟氏,独孤伽罗盛怒之下命人打死了尉迟氏,杨坚也是一怒之下离家出走,也算是中国皇帝中的头一位了,独孤伽罗也由此背上了千古第一奇妒之名。

公元602年,独孤伽罗去世,604年,杨坚病重,因发觉大臣杨素与太子杨广勾结并且为他死后即位做准备,恼怒之下想重诏长子杨勇,被杨广、杨素命人围困皇宫,不久后杨坚去世,杨广继承了帝位,也就是有名的隋炀帝。


Fire烈如火


杨坚可以顺利当上帝王,第一决定要素是他的出身。

他的先祖出身于后世称为关陇集团的代郡武川镇,这个集团里出了北周隋唐三代领导班子,当时杨坚的父亲杨忠是西魏十二将军之一,因为军功等受封为随国公。杨忠死后,杨坚便世袭了父亲的爵位,成了北周的随国公。

而他的妻子和连襟,就有西魏的八大柱国,独孤家和李家之人…

第二决定要素是杨坚的外戚身份和个人能力。

北周年间宇文护掌权时,因为杨坚为宫伯,曾有拉拢之意,但杨坚当时选择了中立,因此得罪了宇文护,几次险些被害,并且一直没有被重用。

北周天和七年,也就是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北周武帝诛杀了宇文护掌权,也开始奖赏当初这些没站错队的人,之后他聘了杨坚之女做了太子妃,杨坚因此成了外戚。

建德年间,北周诸王的力量日渐强大,宇文邕为了平衡诸王自然而然需要启用外戚势力,杨坚也越发被重用。

杨坚本人的文治武功不差,但在当时应该没有齐王之类的出众。

不过杨坚生而有帝王之相,为此差点招来杀身之祸,多亏有来和在宇文邕面前美言才让他逃过一劫。

平齐之战中,杨坚曾统领水军,又在破邺后随齐王平定信都残余的齐国势力。

这些军功也为他积累了人脉和影响。

最后一点助力,我想便是天意了。

北周武帝死后,最有威望的齐王宇文宪被宇文赟所杀,一些忠于武帝的臣子也先后被新主害死,诸王也陆续前往封地。

杨坚作为国丈,当时的势力越来越大,宇文赟曾因为后宫几个皇后的话想杀他,可杨坚会忍,又一次逃过劫难。

而后,宇文赟让位给了儿子,做起了太上皇,本欲伐陈,却不想因为挥霍无度,英年早逝。

当时杨坚负责筹伐陈事宜。而宇文赟曾经信任的小伙伴们,竟然伪诏让杨坚进宫辅政。

新帝年幼,杨坚自然而然的手握大权。

而后,北周内部处于几种状态,老人们年事已高,很多只为了保全自己,所以就中立或投靠了杨坚。

赵王宇文招等人想杀掉杨坚,但没抓住机会。还有一些起兵的皇亲,如尉迟迥和司马消难,还没闹多久就被杨坚派人打压下去了…

英主英王早逝,臣子们多为身计,忠臣们失败被杀,朝廷上孤儿寡母…

天意至此,杨坚上位已是必然之势…



唐时星光


杨坚出身弘农杨氏,是把杨氏推到极致的人物。父亲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十二大将军之一,北周武帝时官拜柱国大将军,被封随国公,因为和孤独信关系很好,独孤信把自己的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坚。



杨坚少时就有帝王之相,被父母送养般若寺,祈求平安。14岁就开始借父之势走上仕途,后来承袭了父亲的随国公,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宣帝时刑政苛酷,人心溃散,宣帝死后,作为外戚的杨坚被封左丞相辅佐7岁登基的静帝,利用宇文招嫁女突厥之机,诏五王进京果断限制了他们。杨坚施政宽和,精简苛政,躬行节俭,天下归心。


当时不乏有不服杨坚得势辅政的藩王,相州总管尉迟迥带头叛乱,勋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响应,杨坚平了他们,接着又平了宇文胄、石愻等在各地的叛乱,消灭了宇文贤等鲜卑族的反对势力,并拉拢元谐、元胄、宇文忻等贵族,稳定了局势,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以隋王杨坚众望归心,下诏禅让。杨坚三让后称帝,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

从此结束了西魏宇文泰鲜卑化政策,恢复汉姓,废黜九品中正制,改五省六部制,修订《开皇律》,开启了“开皇之治”。虽然隋朝短暂,但是隋文帝杨坚对大统一功不可没。



墨梅逸清寒


清朝有位著名的学者在评论杨坚称帝时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这大概是指出北周最后一个皇帝即位时很幼小,且是杨坚的外孙。此时杨坚作为外戚,已然除掉了所有的竞争对手,然后所谓的禅让工作做到位后,成功登基。

我想题主大概就是想让各位答主说出杨坚称帝是如何容易的事。但是事实也并非如此,如果单看杨坚从自己亲外孙这边夺权,其实并不能完整地看出全过程。

在宇文邕、宇文赟父子在位时,他们虽然对一些具体的政策有些分歧,但有一点都是对杨坚充满着仇视和敌视。如果不是杨坚相当机警,一边积蓄力量一边隐忍,杨坚是等不到自己外孙称帝,然后自己上演禅让的好戏。

事实上,虽然各个王朝的开创者登基大业有难易之分,但是如果说有些皇帝很容易就当上了,事实上也是对历史的无视。杨坚在北周时期压力很大,而选择的方法到位,最终才成就了大业。


张杰谈史


首先是出身,杨坚出身弘农(今山西华阴)杨氏,从两汉到隋唐,是中国士族制度最兴盛的时候,这与当时的用人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官员大都是从当地的名门望族中推举出来的,所以一个好的出身是为官的先决条件。

比如孔融让梨的孔融就是鲁国孔氏,孔子的后人。袁绍是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还有东晋的谢氏。杨坚的起家就源于他有一个好的出身。再加上他为官之后,政绩斐然,又体恤民情,再加上北周统治者荒淫无度,上至朝堂下至百姓,都拥护杨坚。后来有用平叛的名义消灭掉了大部分北周贵族,所以他当皇帝已经木已成舟的事了。



想感受到你的存在


造反成功的也是因为其实人家有很大的后台,这正如西游记中的妖怪吗?有背景的犯了事也被后台救走了!没后台的再牛逼也被打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