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雙臂的“勵志妹”咬定人生,無臂“口書”書畫家是這樣煉成的


我見到尚秋的時候,她正在用毛筆寫書法和作畫。和別人用手寫字不同的是,尚秋用嘴銜著毛筆寫字作畫。仔細地凝望她,原來她是一位“折翼”的女子,她的一雙手臂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

在好友菲菲的陪同下,我採訪了青島黃海學院的無臂心理教師尚秋女士,她放下口中銜著的毛筆,和我談起了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

尚秋出生在四川資陽一個貧困偏遠的村莊。高二那年,由於交不起學費不得不輟學。為了掙錢以繼續學業,她隨著同村姐妹進了城,找到了一份保姆兼家教的工作。因為環境不熟悉,第一個週末帶孩子出去打羽毛球的時候,為了撿回被打在房頂上的羽毛球不慎觸到了高壓電,不幸失去了雙臂。

出院3個月之後,尚秋以積極的人生態度用嘴銜起了毛筆,她要證明自己的殘而不廢,想要掙錢讓同時輟學的小她5歲的弟弟重返校園,想給身心俱碎的父母以安慰......因為從那時起,她明白了活著不僅僅是為了自己。

就這樣,她頑強地堅持著。口銜毛筆,尚秋在鄉村的集市上寫過春聯,在街邊賣過童裝和涼鞋,在殘疾人藝術團當過演員,最難忘的,就是到城市的商業街擺地攤賣藝,從成都到上海,從上海到北京,從北京到丹東鴨綠江畔,3年的賣藝生活曾讓她一度徘徊和迷茫,夢想那麼高遠,可要實現一個想法卻太難了。


她很苦惱,她開始不斷地問自己,我是誰?我現在在做什麼?我將來要做什麼?用了三天時間找到問題的答案,我是一個無臂女孩,我現在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將來,而我的將來,一定是能體現我的人生價值的將來。於是她不再迷茫了,眼前的困難也不算困難了,經過與母校的聯繫,她得以重返夢寐以求的高三課堂。捧起書的那一刻,她不禁失聲痛哭!

從高中二年級交不起學費輟學,到外出打工意外失去雙臂,再到學習口書外出賣藝,尚秋離開學校整整4年零9個月,她終於回到了她該回的地方。

尚秋用了3個月時間複習,沒有設特殊考場,與當年的高考生一起,參加了對她來說遲到了4年的全國統一高考,順利考上了青島的一所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之後,她開始學習心理學,自然而然地就去印證自己的心理成長過程。

她很慶幸,她沒有因為經歷了人生重大轉折而產生過心理上的疾病,反而激發了她的潛能,磨練了自己的心智,建立起了完整的自我體系。

說起練書法,尚秋很有心得——練書法,不僅能讓人靜下來,還要求你在靜的同時還要專注,專注於那個獨特而美好的世界裡,不能帶有一絲雜念。無論你帶著什麼樣的心情走進去,你都要將美好透過你的筆尖表達出來,當你放下筆,環顧周圍的時候,你之前所有的情緒可能都不復存在了,你如此的安靜與清醒,身、心與靈魂靈合一,這,就是書法的另一種魅力。


尚秋告訴我和菲菲說,她只是一個普通的,熱愛教育的工作者,教育是她的摯愛,也是她一生的追求和理想,她深知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她個人是一種挑戰,她也期盼更多熱愛教育的人與她同行。

如今,尚秋已經成家。同時,尚秋的口書得到了人們的肯定,成為遠近聞名的無臂口書書畫家。

臨別的時候,尚秋告訴我和菲菲:感恩磨難給了我堅強的意志,讓我有了才能與尊嚴;感恩真善美,讓世界變得更加溫暖;感恩教育,帶給我成長與心靈的富足……

我含著眼淚為尚秋拍下了這組圖片,當我遇到困惑的時候就取出這些照片看看,我從尚秋身上,看到了向上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