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事情都不可能被写在书里,因为能够告诉我们的都不是真相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庄子》原文

重要的事情都不可能被写在书里,因为能够告诉我们的都不是真相

与人为徒,不如以天道为宗师

我以前在文章中讲过,一个人只有见过好东西、接触过好人、自身的品位上去之后,才能够不被普通的东西所迷惑。

所以,庄子在讲《大宗师》的时候,会特别把自己认为的真人状态描述出来。比如,卓而不群但不坚执,心智开阔但不浮华;一举一动貌似迫不得已,但内心充实面色可亲;精神辽阔犹如世界般广大,但沉默不语,呈现封闭的状态;不用心机的时候似乎忘了要说的话。(你有过欲言又止的体会吗?心里面有很多感觉,可是话一到嘴边,甚至刚刚说出一两句,就知道这并不是自己想说的。语言是如此苍白无力,以至于不如沉默。)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活成这样的状态呢?庄子在这一段的结尾处点题:“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这段话好像绕口令一样,然而恰恰就高级在这里。因为世界本身是一个整体。你喜欢它,它是一体的,叫作“其好之也一”;你不喜欢它,它也是一体的,叫作“其弗好之也一”。

无论你认不认同它,反正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也就是“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

以前,我有个朋友叫“王也一”。当时听到这个名字后,我觉得好高级啊。他的父母应该是读过《庄子》的,因为一个没有读过《庄子》的人,实在没有办法取出如此好的名字。

庄子接着说,当你承认自己和整个外部环境或宇宙是连成一体的时候,你就是上苍和大地的学生,叫“其一与天为徒”。否则,你就是“与人为徒”,只能够成为普通人。

为什么这样理解呢?因为此处正是回应“大宗师”的主题。

庄子认为,世界上并没有老师,向任何某个人学习,或者说做某个人的学生,其实都是不究竟。因此,最终还是要向天学习,以“天道为宗师”。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从本质上来说,皈依佛的目的是把其作为介质,向背后运作的体系学习;皈依僧是把其当作介质,皈依天地之间的游戏规则。从这一点上来说,皈依佛与皈依僧倒是一样的。我们拜师并不是拜某个人,而是拜他身上的世界观和宇宙一体的体验感。

讲到此处,我觉得庄子已经特别清楚地告诉了我们,每个人最终可以向谁学习。

重要的事情都不可能被写在书里,因为能够告诉我们的都不是真相

向大自然学习的力量

那么,你的困扰在哪里?你的困扰是不是你的老公不像别人家的老公那样长得帅、能挣钱、感情专一、出门帮忙拎包、回家帮忙扫地,甚至父母都过世了没有公婆的管束?

如果这些是你的问题,那么你可以向谁学习解决方案?你会发现,在你的身边根本找不到一个足以让自己学习的朋友。这时候你可以向世界和天地学习。比如,云和风。假如它们是一对伴侣的话,云被风推着走,而风可以用自己的力气行乾道,云可以用自己的美貌行坤道。如果你是一个对自己的婚姻状态不满意的人,你可以向云与风的状态学习。无论有没有风,云都保持着自己的美丽,一旦风来了,云也可以随着风走一段;如果很糟糕的风吹来了,云就化开,找一个合适的机缘,再重新聚成一片美丽的云。

向天学习,这就是《大宗师》的本意。

有很多人的困扰是,找不到合适的男人托付终身。你可以看一下,一朵花绽放的时刻是很美丽的。如果它运气好的话,被做成标本,然后被珍藏了起来。但是,大部分花只不过是按着时间开、随着时间落。当明白大部分花只需要该吸收阳光的时候吸收阳光,该归于尘土的时候归于尘土,你就不会那么强求找到一个采花人把自己做成标本了。

这就是向大自然学习的力量。

这两个例子看似风花雪月,却指向了一个很残酷的现实——不要等待别人为自己做什么。一旦心里对于有人会来拯救自己抱有幻想,等着别人来成全自己,那么无论这个人出现与否,你都不会快乐。

就像一片云和一朵花一样,这就是庄子观察自然之后发现的人世间的真相。

我们每个人都只不过孤零零地活在世上。在现实生活中,你会用某种奇怪的方式,瞬间了解到自己一直以来羡慕的人,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

所以,庄子在最后一句说,如果你能够理解可以效法的是天地,自己就是一片云或一朵花的话,那么祝贺你,你已经开始接近真人的状况;如果你还是要向某个人学习,或在别人身上才能够找到人生经验的话,那么你还只是一个普通人。

重要的事情都不可能被写在书里,因为能够告诉我们的都不是真相

重要的事都不可能被写在书里

我非常不建议父母给孩子讲励志的人生故事、英雄人物故事或名人传记。曾经,我写过别人的传记,也读过别人的传记,甚至想过写自己的故事。但当沉静下来去看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发现,重要的事情都不可能被写在书里,因为能够告诉我们的都不是真相。

谁能够告诉你,告诉你的都不是真相这个事实?

别人的故事,我不懂也不能够理解。起码我可以告诉你,正安之所以成为正安中医,并不是基于多么宏大的理想,只不过是因为小梁的痛风。我不想到处求人看病,也不知道该怎么插队塞红包,这才不得不自己开了一家医馆。

想想《国学堂》节目的开播,也是因为起初我想采访徐文兵老师。不过我觉得徐老师自己开的课太贵了,与其去上他的课,不如请他来录节目。后来我发现我们聊得还挺愉快。如果去听徐老师讲课的话,不能够插话、不能够随时提问,因为他有自己讲课的完整体系。假如在他讲课的时候全班同学都插话,他该怎么讲下去?但和他做节目的时候,我随时都可以提问。

其实,很多后来被描述为挺有意义的事情,起初都基于微不足道的原因。

从本质上来说,《梁注庄子》就是在喜马拉雅的两个创始人朋友——余建军和陈小雨的撺掇下完成的。那个时候,他们需要做付费的知识栏目,就想找我和吴伯凡做《冬吴同学会》,而做《冬吴同学会》的机缘还不成熟。于是,他们就想先做一个“阉割版”的东西——由梁冬一个人做。因为当时吴伯凡老师已经签了“得到”平台。

因此,《梁注庄子》是由做别的事情而诞生的一颗种子,再加上我曾经有过借由讲《庄子》去学习《庄子》的想法。因为如果不是要讲的话,大概我也没有机会去认真学习《庄子》。

当知道很多事情的开始只不过基于荒诞甚至无厘头的原因时,你就对所谓的人物传记开始充满怀疑。因为在书里面,好像那些人的伟大都是经过上天的加持、个人巨大的愿力、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中间各种跌宕起伏的故事贯穿而成。起初,他们同样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也许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能够达成今天这个样子,甚至不太确定将来会怎么样。

我之所以说这些,就是告诉大家不要去读所谓的人物传记,不要以别人的故事作为模板,更不要简单地向某些人学习,因为那些都只不过是一个个片段。

庄子告诉我们,要向自然学习、向环境学习,在每天与整个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随机而变。

重要的事情都不可能被写在书里,因为能够告诉我们的都不是真相

以自然为师,而不是以人为师

很多做企业的朋友,学习了太多BP(商业计划书)、学习了太多骗骗他(PPT)的做法,然后去忽悠一些VC(风险投资),这些都是当代人类的故事。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做企业只需遵从两个丛林法则:第一,你只要足够强,就可以吃掉别人;第二,你只要小到微不足道,就可以躲在幽暗的角落里自生自灭。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禽兽型的人格,就不要创业,除非你已经决定自生自灭、尽可能活得长一点儿,且不太具有攻击性,但也不怎么赚钱,以至于别人连吃掉你的愿望都不会有。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找一个幽暗的山谷,在那里保持“野百合也有春天”的状态。

其实,做人也是这样。想想看,嫁一个特别好的老公,该多操心呐。有一次,我们几个同事一起去吃烧烤,其中唯一的女同学说:“只有我一个女人跟你们一起吃烧烤,感觉真好。没有攀比,也没有暗中的比较。”我深以为然。

重要的事情都不可能被写在书里,因为能够告诉我们的都不是真相

以自然为师而不是以人为师,这就是《大宗师》在“真人”这一段里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

如果你能够让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大自然的游戏规则保持一致的话,你就是真人了。作为真人,到了晚上只能做一件事情,就是当一只蚊子飞过来的时候,“啪”地一声,你扇了自己一记耳光来驱散蚊子的偷袭,然后心满意足地安然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