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討論汽車安全時,最應該關注什麼?

娛哥有話說


我們說討論汽車安全的關注點,是隨著社會進步而會發生遷移的,在今天,我們早就從最早對車輛的安全關注,轉到對“人”的安全關注了。

目前世界上有兩個非常知名的汽車安全測試,但兩者的安全等級評定卻是截然相反的:一個是Euro ––NCAP測試,另一個則是IIHS測試。

  • NCAP測試

NCAP有E-NCAP和C-NCAP,前者是歐盟新車安全評鑑協會;後者則是中國新車評價規程,因為C-NCAP缺乏部分標的的明確細則,我們以E-NCAP為準。

NCAP的評定是分星級的,而這個星級並不是車輛的損傷度,而是以人為本的。

如下圖,早在15年的評分標準中,就從多方面涉入了諸如成人保護、兒童保護、行人保護、安全輔助等方向。

並且,其中的附加加分項就是安全輔助技術程度。

很明顯,我們從E-NCAP中可以看出,歐盟對於汽車安全是在於“人”的安全。

  • IIHS測試

IIHS則是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而IIHS則更重視車輛的損壞程度。

尤其著名的便是它的副駕駛25%小重疊碰撞測試。

為什麼著名?因為他的評定規則尤為苛刻:


以上,就是兩個著名安全測試的趨向問題:人和車。而細分下去,對應在車輛的安全性上,又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前者是預防性的安全,後者則是即時性的安全。


對照著這個標準,我們其實很容易找到國內安全性比較好的SUV,那就是VV7.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在主動安全性上,主要是依賴各種電子輔助程序。比如:

(該有的VV7都有)


當然,大多數車輛只要搭載這些配置很容易完成“成就”,很多難度就來自於副駕駛25%小重疊碰撞測試(雖然這玩意也能造假,但這裡就不談了)。

國內很多廠家,都弄出了很多“噱頭式”的碰撞測試,但內行都懂,無非是營銷策略,而正經的能在美國IIHS中達到優秀評級的車卻不多-----VV7就是其中之一,筆者覺得這就夠了。



總而言之呢,我們在關注車輛安全的時候,一定要雙管齊下,注重車身結構的同時,也需要在主動安全配置上有所側重,正如開頭所言,社會在進步,人的價值比重更大,“生命安全”指的是人而非車---------這就是為什麼現在車輛都在“預防性”上下功夫了。


無聊到巔峰


個人在買車的時候還是非常關注安全性這一塊的,車輛安全雖然聽起來是很虛的概念,但是的確是通過安全配置積累起來的。一般來說,安全配置分為主動安全配置和被動安全配置。所謂主動安全就是在事故發生之前,車輛主動介入的配置,實際上我們在購車的過程中接觸的比較多的都是主動安全配置。說到題主提的SUV車型,SUV本身重心就比較高,所以安全性格外重要。因為我買的也是SUV,所以買車的時候在主動安全上花了很多心思。

購車過程中我就發現,目前合資品牌的SUV,為了節約成本,很多主動安全配置都沒有配備,20萬左右中低配的合資品牌的SUV,一般都沒有主動剎車系統,也沒有ACC自適應巡航系統。但是像自主品牌WEY VV7就搭載了這些安全配置,比如全系標配ACC自適應巡航、FCW前碰撞預警、AEB自動剎車系統,為駕駛者可能發生的失誤,提供了科技的保護,同時標配的ESP車身穩定控制系統、BA智能剎車輔助系統、HHC上坡輔助系統、HDC陡坡緩降系統、TPMS智能胎壓監測系統等安全模塊,在駕駛者存在失誤風險時候,給予足夠的控制,防止駕駛意外導致事故的可能。

我在開VV7的過程中,也有過體驗。有次下班在擁堵路段,等紅綠燈靠近前車的時候,車輛明顯有一個主動點剎,避免與前車的碰撞,所以這一塊兒在開車過程中是非常有用的。VV7這麼多的安全配置,就是為了在行車的每一個場景都做到安全,這也是當時我個人感受非常深刻的地方。

後來仔細研究了VV7的主動剎車系統,具體功能是當車速超過50km/h時,AEB自動剎車系統首先會用聲音提醒駕駛員,如果沒有反應則會自動剎車,避免碰撞。VV7可以在0-40km/h範圍內,對靜止車輛完全剎停。其中整套雷達系統和傳感器皆來自博世,攝像頭來自於德爾福,關鍵的芯片則由自動駕駛前沿廠商Mobileye提供,都是一些知名供應商,本身就提升了安全性。

再就是流媒體後視鏡通過外部攝像頭直接取景成像,基本杜絕盲區問題。還有自動泊車,像我老婆開車的時候經常用這個功能,跟隨系統提示操作換擋,車輛就能自動停進車位。


科技跑車


說起安全,我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吧。我在購車的時候,當時對比的VV5、領克01還有馬自達的cx-4,最後買了VV5。我購買VV5的原因,除了考慮品牌,主要是考慮安全性。因為我家有兩個寶寶,所以很看重安全。

其實我對比的這幾款車裡面,只有 VV5一直在以安全為賣點。而此前,我曾在網上看到一段VV5的測試視頻。在VV5的上市發佈會上,進行了震撼人心的,天津“箱”見,集裝箱壓頂真人測試。

當時是用兩個非常大的集裝箱壓在VV5車頂的正上方,然後通過集裝箱給車輛頂部施加壓力。而車裡還坐著WEY的CEO嚴思,最後超過6噸的力加在車上,車輛沒有明顯變形。當時看到這個測試的時候我就覺得VV5很厲害,VV5也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除了這種直觀的印象外,在用車過程中,我感受到VV5的主動安全配置也非常實用。VV5配備了Collie智慧安全系統,Collie是“柯利牧羊犬”的意思,寓意該系統像牧羊犬一樣聰明、機智、可靠,包含了主動安全,常規安全,被動安全,還有3DP安全車身,12年防鏽穿保修等。像車輛上配備的FCW前碰撞預警、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CC自適應巡航系統、LCA併線輔助、LKA車道保持和LDW車道偏離預警,都能在這個系統下協同工作,還能實現遠程救援。

個人應用比較多的還有自適應巡航。VV5的自適應巡航是全速型的(0-150km/h),在任何路況都可以進行車輛跟隨。自適應續航和定速巡航不一樣,自適應巡航能跟隨前車自動的調整車輛的速度。我覺得在開車的過程中,能夠節省很多精力,保證開車過程中行車的安全;特別是跑長途的時候,上了高速非常方便,緩解駕駛疲勞。

還有就是我開車的時候有個習慣——經常變道。VV5的LCA併線輔助功能這時候就能發揮作用,比如我變道不安全或者隨意變道的時候,車能夠報警提示我;併線的時候,這一點對新手比較適用,LCA併線輔助功能能夠幫助進行積極併線,從而保證行車安全。

除了對駕乘人員保護之外,VV5還加強了對行人的保護。VV5還運用了大量被動式行人保護技術以減緩可能的傷害。在車頭位置,VV5設計了專門的吸能空間,以降低對行人腿部相對脆弱的膝關節造成的傷害,這些都是WEY從安全角度入手的。一直以來,合資品牌在安全上做的就差一些,特別是在主動安全配置上,同價位的合資車型幾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配置,但VV5在安全上做的確實令我很滿意。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我覺得車輛安全這一塊兒不是語言能描述清楚的,還得通過實車的試駕來體驗。像我開車的時候,覺得有這些主動安全配置會比開其他的車更放心。購買這樣一臺安全性比較高的車,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庭和行人的負責。


DIOS車評


安全還是安全

我覺得安全應該關注幾個方面,從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兩方面。

主動安全方面:主要是有主動剎車系統,例如斯巴魯傲虎的Eyesight系統,這個系統目前在國內測試還是比較不錯的主動剎車表現。但是這個系統對環境要求較高,雨雪霧天氣,就可能失效。目前沃爾沃採取的時單目和雷達相輔助,這個缺點是準確率或者響應不及時的問題。反正目前的主動安全系統,還是比較不安全。只能說很多時候還是要看事情發生時候的各種因素,不然誰也不敢保證系統真的在關鍵時候有效。

ESP算是駕控方面,給駕乘車輛帶來更多的安全保護。但是這個也不是絕對的,必須要在安全駕駛的前提下。

全時四驅算是在ESP基礎上,保證車輛在各種極端情況下,能給車主更多安全駕駛的信心保證。為車主增加更多的出行可能,為車輛增加更大的脫困能力。

被動安全:被動安全主要是車身剛度方面,要保證車輛在碰撞時候,留給駕乘人員足夠的安全生存空間。還有安全氣囊,這個當然是越多越好。這個主要安全氣囊需要配合安全帶使用。否則不但不能保護成員,還可能造成二次傷害。我覺得比較安全的保護,至少六氣囊+兩個覆蓋前後排的氣簾,以及膝部氣囊。

國產SUV車型,我覺得可以推薦就是吉利的領克配置比較不錯,

長城的魏 VV7造型不錯,

其他的再是沒有啥可以推薦的。


張敬醫


最應該關注的當然是配置。

一分價格一分貨,買車買頂配,站在安全的角度,是完全正確的買車指南。一輛車,要想在安全上達到一定水準,光在車身結構優化上下功夫是不夠的,還要增加一些必要的安全配置,這些配置配合合理的車身結構,一起協同合作,去最大程度的提醒,防止,減少人們在交通事故中受到傷害。

一輛車都要關注哪些安全配置呢?首先是駕駛員安全氣囊,前排乘員安全氣囊,這些是最基本的,一般車型全系都會標配。然後要關注有沒有側氣囊和側氣簾,安全帶還不能是普通安全帶,要帶限力功能,最好還要帶上預緊功能。這些配置都是目前市面上較普及的安全高配,當然,這些也只在高配或頂配車型上才會出現。另外還有些錦上添花的配置,如膝部氣囊,後排乘員氣囊,前行人保護氣囊等,會不同程度的較少碰撞傷害,只是目前國產車上很少有這些配置。

另外,在安全提醒方面,疲勞提醒,前後雷達,全景攝像頭,夜視攝像頭,變道輔助等等配置,都是已經很成熟的產品,掂量著自己錢袋子裡的銀子,能選的都給他選上。

主動安全這一塊,這幾年,國內各主機長都很重視,紛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研究,AEB系統,即緊急剎車系統,也有不少車型應用到高配車型上。

總之,配置能最大程度的決定一輛車的安全性能。當然,還要看錢袋子,畢竟最後都是錢袋子決定這一切。


烈火奶奶啊


我們討論汽車安全時,大家通常關注的是車輛安全,忽視了人的安全。其實,人安全才意識是最應該關注的。

人是車輛的駕控者(無人駕駛普及後另當別論),只有不安全的人,沒有不安全的車。舉個例子來說,一輛車以時速超過120公里的速度撞上路旁的水泥牆,無論是奔馳、寶馬、勞斯萊斯,還是大眾、豐田、本田,或是吉利、傳祺,一樣都是車毀人亡,再安全的車都是浮雲。


所以,在強調了人的安全意識後,才來普及車的安全。

車輛安全可以從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兩方面來說,主動安全我們瞭解的比較多,是預防性的措施,控制危險的發生,一般是有助於我們安全自如的控制汽車,通過一系列安全配置,來保證行車的安全性。比如說防抱死制動、防碰撞預警、變道輔助、主動防追尾、電子制動分配、牽引力控制、電子穩定、360度全景影像控制等等。

被動安全是車輛在發生碰撞時,顯現作用的一層保護,屬於事後防護措施,比如說,車企在打造一款車時,會採用高強度、高安全的車架結構,可以承受全方位的撞擊,通過分散作用力保證駕駛室不會變形從而擠壓車內人員,在車內人員脫困時,經過撞擊的車門可以輕鬆打開等等,多配置安全氣囊,減輕碰撞時人員受傷幅度等。(鹿鼎記)


DearAuto


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不同於那些由政府機構組織實施的強制性安全認證,它是一個民間組織百度百科給出的詳細介紹


2017年國內的C-NCAP汽車碰撞測試前十的suv車型下圖

(國內的碰撞相比歐洲和美國的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怎麼說呢碰撞實驗只是一個標準,這麼說把奔馳smart碰撞實驗接近零分,不還是有人買嗎,沃爾沃安全性能高吧,出事故也一樣死人!

國產suv上圖我列舉出來供你參考,希望能幫助到你!


汽車維修流程


感謝提問!我是知識問答百科,我來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汽車安全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因為這個關係到各位駕駛員的生命,那麼安全性哪一部分最重要?汽車安全性分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先來說一說主動安全。

今天小編想說的主動安全不是什麼主動剎車,車道保持之類的,最重要的主動安全就是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對路況的判斷能力,這才是我們避免危險最重要的地方,什麼主動剎車之類的,這些日子因為主動剎車失靈出過的事故還少嗎,而且僅在低速行駛時有用,高速行駛基本無用。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的主動安全系統都沒用,只是駕駛員的安全意識更重要一些。



再說一下被動安全,我們自己安全駕駛不代表別人也能和我們一樣,也有很多事故都是被動發生的,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車架的設計和剛性,不是什麼鐵皮厚薄,鐵皮的厚薄只跟低速碰撞的損失大小有關,高速碰撞鐵皮再厚也無濟於事,這點是大家需要了解的。



以上為小編個人觀點,如有不正請各位指出,同時歡迎各位在評論區分享自己的觀點,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一號車評人


汽車安全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

被動安全是車輛在發生碰撞時,顯現作用的一層保護。比如說,車企在打造一款車時,會採用高強度、高安全的車架結構,可以承受全方位的撞擊,通過分散作用力保證駕駛室不會變形從而擠壓車內人員,在車內人員脫困時,經過撞擊的車門可以輕鬆打開等等;

主動安全我們瞭解的比較多,一般是有助於我們安全自如的控制汽車,通過一系列安全配置,來保證行車的安全性。

比如說防抱死制動、防碰撞預警、變道輔助、主動防追尾、電子制動分配、牽引力控制、電子穩定控制等等。

當然,說回汽車安全,汽車本身必然需要極高的安全性,但一定程度上,駕駛人員也應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開車不犯迷糊,也是行車安全的基礎。(文/老車主說車)


老車主說車


汽車,作為交通出行的重要載體,從某種意義上說,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所以,汽車的安全至關重要。一般來說,我們討論的汽車安全,主要指車輛的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其中,主動安全方面,我們應關注車輛是否配備了ABS、EBD、ESP、ACC等安全系統,這些安全系統的特點是提高汽車的行駛穩定性,並盡力防止車禍發生。其它諸如高位剎車燈、前後霧燈等也是主動安全領域常見的設計。

而被動安全方面,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車輛的架構是什麼材質,高強度鋼的使用比例,還有底盤、發動機、變速箱這三大件的質量和可靠性。此外,安全氣囊的位置和數量也在被動安全考慮的範圍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