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男孩兒三歲多了,還不會說話,這正常嗎?

美好的回憶50000417


看了問主的問題和描述,知道這個三歲多的男孩,竟然連一個字也不會說,我建議,儘快帶孩子到正規大醫院看看,以免耽誤治療,造成孩子永久性的問題。

很多問題,在開初發現的時候,及時的介入治療,是能夠有很好的效果的;如果發現了,治療很晚,就回天無力了。

不管男孩女孩子,一歲以後,會說一個字,兩個字,這是正常現象;到兩歲的時候,會說少量通順的句子,三歲開始,至少要達到能夠完全理解我們大人的話,但也會一些通順的句子,至少能夠幾個字幾個字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這才算正常的語言發育。

如果三歲以後,一個字也不會說,那這問題很大了。

第一,是不是孩子聽力有問題,影響了語言的發育;第二,如果聽力有問題,是不是發音器官有問題;第三,如果前兩個都沒問題,那就考慮是智力發育或者大腦損傷了。

但每一種,都經過早期干預,能改變現狀。


董江波


誠邀,我是一名特教老師,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孩子三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是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

一般來說,1歲到一歲半是孩子的單字詞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主動言語不多,但是理解大人意思的能力逐漸提升。比如用一個詞語來表達一句話的意思,也會出現三四個詞的短語。

到了一歲半到兩歲的時候,大部分孩子已經能夠出現電報式的短語了,比如“媽媽飯飯”,用這些詞語表達一個意思的時候,是斷續的,不完整的,猶如發電報一般。

到了孩子兩歲之後,就會出現複雜的句子了,能夠說出由幾個結果詞彙連接組成的短語了。所以,當別的孩子已經能夠說出完整句子的時候,如果孩子還是不會說話,說明孩子的語言遲緩現象已經很嚴重了。

有的人說“貴人語遲”,其實不然,現在受視聽產品的影響,很多的孩子都有發育遲緩的現象出現,如果我們不給予孩子適當的言語環境和引導,極有可能讓孩子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現象。

所以建議你查一下孩子的聽力,智力方面有沒有問題,如果沒有問題,那應該就是發育遲緩的現象,作為家長要配合醫生對孩子展開語言的教導,儘量讓孩子遠離視聽產品,給予孩子完整的語言刺激和環境。一般的孩子都會在學齡前隨著年齡的增長恢復到正常水平,加油!

大家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有時間的話我會一一回復。


育兒伐木累


我周邊有個快四歲的小男孩兒,只會叫“爸爸”“爺爺”“哥哥”,還有,指著自己的鼻子會說“鼻鼻”,其它的不會說,但能聽懂別人說話,讓他幹什麼他都能幹,就是語言發育遲緩,這個正常嗎?

去醫院檢查了,醫生說孩子沒有什麼毛病,就是說話晚,因為孩子接觸的人太少,沒跟小朋友們玩兒過,在樓裡圈著,又因為爸爸媽媽都很忙,一天只跟爺爺奶奶待著,家裡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所以,孩子說話就晚。

現在孩子去幼兒園了,跟小朋友一起玩兒,雖然不會說太多的話,但孩子還挺願意去幼兒園,不哭也不鬧,跟小朋友相處久了,也許很快就會說完整的話了。


愛心輔導媽媽


三歲多的孩子還不會講話,一個字都不說,按照這個情況來講,我覺得,還是有點不正常的,有的人會說,男孩說話晚,但是一般到兩週歲左右,男孩子肯一般都會開口,至少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我覺得不說是病理性的,但是有可能是,環境引起的,比如說家長沒有適當的引導,或者是孩子,比如說只用發出一個單音,父母可能馬上就能夠滿足他,所以孩子不需要說話,他就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所以他就更不想不願意張口說話了。

我親戚的一個小寶寶,今年也是已經四歲了,然後他三歲的時候也不願意講話,但是他平時會講一些簡單的稱呼,但是其他的話他就不願意開口,後來去檢查,發現是就是因為平時父母包辦的太多,所以寶寶去哪裡他都不用開口說話,就能到滿足,所以就更不願意張口講話了。

檢查過後,然後她的媽媽就再也不敢再包辦所有的事情,適當的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慢慢的現在從三歲多到四歲之間,孩子已經可以講兩三個字兩三個字的蹦出來了,現在,也願意講話了。

家長可以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適當的時候還是也要帶孩子去稍微做一下檢查。適當的調整,平時和孩子交流的方式。

圖片源於網絡


三寶的快樂成長號


我來舉個例子吧,

前陣子在家附近見到一女孩,和我女兒站在一起,差不多高,她父母170.180,聊了一會兒,知道是同個幼兒園的,我問他們是不是讀小班的,他們說是,我說你們長得可真高啊

其實我判斷他們孩子是小班的,是因為孩子相比我女兒,不怎麼愛說話,感覺她也不是不愛說話,就是有種說不大利索的感覺,主要就是,去年我女兒也是這樣的,

所以我覺得不用緊張,像我女兒現在中班了,相比小班的時候說的話就多了很多,表達的東西很多了

當然了,我女兒讀小班的時候,班裡有一個男孩子,說話倒是很厲害,為啥我記得呢,因為讀幼兒園了,大家在一個水平,如果有別的小孩比較出眾,我就注意到了,

那年過年,小男孩三週歲半,他媽媽錄了視頻,小男孩可以一口氣說,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但是班裡別的小孩幾乎是說不出來的,就算說得出,也就是孩子高興的時候才說得出的,不能像小男孩他媽媽那樣還能錄視頻,

可是也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小男孩以前說話太好了,反而沒什麼特別要好的小朋友一起玩,我們幾個家長總結是,,可能太會說話,別的小朋友不懂他意思,或者他覺得人家不懂他意思不想跟人玩了哈哈😄


婛妮


三歲多一個字還不會說,應該去醫院看看了,你自己先觀察他能不能聽見,排除是不是聾子。再就是你看他能不能說有意識的簡單少量的字或詞,比如有對人的稱呼,吃,喝,睡……等等!排除發音器官是不是有問題!我兒子說話就很晚,比同齡人晚幾個月到一年,一直到兩歲四,五個月說話才有進步,開始大量的說話,並且進步很快,沒有人教,自己就開始說!在這之前他會說的詞不超過20個!當時我也著急,但是看到他能聽見,會發音,所以也就沒專門去看醫生!現在我兒三歲兩個月,已經會說很多很多話了,話還特別多!希望我兒子的經驗能對你有幫助


女人是老虎1111111111


多數2歲的孩子已經能用簡單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意思了。可有的孩子都快到3歲了,確還遲遲不肯開口說話,真讓父母著急。

\n \n

由於語言的發展與大腦的發育,聽覺器官及發音器官的發音密切相關,所以,對於說話比較遲的孩子,首先要看看他的理解能力和聽力有沒有問題。如果別人的話他全能聽懂,那智力和聽力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反之,如果反應遲鈍甚至無反應,或者不能按照簡單指令行事,則應懷疑智力和聽力有問題。

\n \n

對於聽力確實不好的孩子,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儘快給孩子配戴助聽器,以幫助孩子改善聽力。對於發音不清者,還應去檢查一下口腔,看看有無異常,如舌繫帶過短的孩子常伴有口齒不清,尤其是捲舌音更發不清楚。但是,有些家長一味地以為自己的孩子不說話,就是舌繫帶的問題,而不願意接受孩子智力落後這個現實。事實上,舌繫帶短可能影響孩子的發音,卻不會影響理解力和詞彙量。 當然,孩子說話早晚還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比如,一般說來,女孩比男孩開口早,性格活潑、外向的孩子較沉靜、內向的孩子話多等等。生活中,我們也曾看到,有些孩子說話確實比較遲,有些甚至到了3歲還不怎麼會講話,而事實上他們的智力都是正常的。

\n \n

此外,孩子所處的生活和教養環境,對語言的發展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父母自己或其他照看者性情沉悶,平日裡沉默寡言,又很少帶孩子出去與人交往,這樣,孩子學說話的機會就非常有限,語言能力自然要比其他同齡兒童落後了。還有相反的一種情形,就是照看者善於察言觀色,經常不待孩子開口,就把孩子想說的說了,想要求做的做了。這其實也是對孩子練習說話機會的一種剝奪。孩子不需要說話,自然地就不說或說得少了。

\n \n

專家建議,不管怎樣,在瞭解了以上所說的各種因素之後,做父母的應該有的放矢,儘自己的努力幫助孩子早日開口。


小雨育兒教子


教嬰幼兒學會說話,是很多家長關心的一件大事。如果孩子到了某個時間點還不會說話,家長往往會很著急。為了消除家長的擔心,或者早日發現是否存在問題,家長應該瞭解如下一些常識:

第一、即使是健康正常的幼兒,其開始說話的時間也有早有晚,甚至有孩子到了三歲多都不會說話,但後來的發展證明,他們各個方面都是健康、正常的。所以,孩子說話晚一點,並不意味著孩子的發育就有問題,這可能是個體差異所致。

第二、但是,如果孩子到了兩三歲還不會說話,家長還是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並要結合孩子的行為表現、情緒反應等因素來判斷孩子有沒有問題。如果家長心中有疑問,應該帶孩子去醫院,由專門的兒童發育專家做出孩子是否存在語言發育遲緩或其他問題的判斷,這樣一來可以消除家長的擔心,二是如果孩子真有問題,也不會耽誤及時治療或矯正的機會。

第三、許多時候,單單憑孩子不會說話,不能判斷孩子是否存在問題。比如,有的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他聽得懂大人的意思,能夠執行大人發出的指令,這個孩子可能是沒有問題的。他不會說話,可能只是因為他不愛說話,或者大人沒有對其進行足夠的訓練。但是,如果孩子既不會說話,也聽不懂大人的意思,或者對大人的指令表現得若無其事,這樣的孩子可能存在問題,比如可能有自閉症傾向。

第四、特別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幼兒的語言能力也是需要訓練的。健康的嬰幼兒要學會說話,離不開大人的指導和訓練。如果大人不教孩子說話,或者不讓孩子說話,孩子長到多大也學不會說話。教嬰幼兒說話,父母要真教。什麼意思呢?就是要結合生活情境,和孩子進行有情感的互動。有人說,我們家一天到晚開著電視,為什麼孩子還學不會說話?記住:光有聲音是不行的。只有父母和孩子帶有情感的交流,才是有益於孩子學習如何說話的互動。


超級爸爸




按常理來說應該算不正常。因為三歲的孩子正是語言發展迅速,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希望和要求,或是反映自己的意見,並能說出周圍事物的形態和名稱。並且發音也應該是非常清晰才對,才算正常。記得我孩子十個月開始走路的時候,老一輩人都說走路早了,說話必然很遲。結果還是不到一歲就開始講話了。孩子三歲的時候,語言已經非常豐富了。如果你的孩子三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我建議最好還是去大醫院做個檢查。平時多對孩子講講話,教孩子講話的時候,慢一點,讓孩子看清楚你的口型。天天,經常,在孩子沒有學會講話之前一直要堅持。有意的向孩子問話,引導孩子回覆你的問話。這樣下去如果孩子身體沒什麼病,應該很快就能學會說話了。


王子書童


我認識的鄰居家孩子剛開始就是以為是“貴人語遲”,沒太在意,三歲以後還不會說話著急啦,去醫院檢查沒有聽力,家人竟然沒發現,後來做了人工耳蝸,還在醫院做了很長時間的言語康復訓練。

所以,不要抱著僥倖心理,好不好去醫院檢查一下就知道了,否則錯過孩子最佳開口說話的時間就不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