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成都地道小食?川味美食隱藏在“蒼蠅館子”


尋找成都地道小食?川味美食隱藏在“蒼蠅館子”


要我說的話,“蒼蠅館子”才是舌尖上的成都,比起堂而皇之的餐廳多一份地氣,而且更為誘人!是成都美食的代名詞,上篇介紹的“麻辣”是很私人的味道,因為每個人能吃辣的度都不一樣,而真正的四川風味不全然都是辣,林林總總的“蒼蠅館子”讓你吃的不是蒼蠅,只不過是對川味美食的特有稱呼,通常是指那些髒亂又簡陋、衛生環境一般的小餐館,卻藏著很多川味美食!吃的是它的老味道,還有那種年代感的氛圍,說白一點就是像我們香港大牌檔、煎釀三寶般的地道美食。

必點肥腸粉最佳配角“冒節子”


尋找成都地道小食?川味美食隱藏在“蒼蠅館子”



尋找成都地道小食?川味美食隱藏在“蒼蠅館子”


經過很老舊的住宅社區恆德街附近,多棟舊大樓的電線橫飛,又有拉繩掠衣服,生活景象亂中有序有一種凌亂美,步行到馬鞍北路的甘記肥腸粉,門前有個老兄正在用竹箕撈粉瀝湯,被湯鍋冒起的濃濃白煙撲面而來,筆者第一次光顧的蒼蠅館子,就什麼都想吃吃看,有我最喜歡的拌肥腸、拌牛肉,點個少辣也是嘴邊麻麻帶點後勁,夾些菜來吃沒那麼大負擔,還有仔肺紅薯粉也很入味,非常好吃!後來知道它有個響亮名號叫“成都最好吃的肥腸粉”,肥腸粉是招牌中的招牌,為什麼當初沒有點來吃呢!


尋找成都地道小食?川味美食隱藏在“蒼蠅館子”



尋找成都地道小食?川味美食隱藏在“蒼蠅館子”


後來二訪成都到別家的楊記肥腸粉,同樣有典型髒亂的蒼蠅館子風格,這次再也不能錯過肥腸粉了!小夥子先在碗裡鋪料,有菜子油、芫荽、芹菜、芽菜、幹辣椒等,把滾好的紅薯粉端起瀝湯在碗裡,再放入豬大腸的肥腸,這次額外加點“冒節子”,原來是綁結好的豬小腸,咬下去會咇出清甜的湯汁,這時再來幾口麻辣香的紅薯粉,味道層次升一等,果然跟著當地人點菜準沒錯,實在回味無窮超好吃的!

軍隊食糧“鍋盔”演變平民小吃


尋找成都地道小食?川味美食隱藏在“蒼蠅館子”



尋找成都地道小食?川味美食隱藏在“蒼蠅館子”


見當地人一邊吃肥腸粉,再一口鍋盔好不滋味,旅人也不輸蝕買塊牛肉餡鍋盔!“鍋盔”源自彭州市軍屯的軍隊食糧,以頭盔作為炊具制餅,又稱為酥油千層餅,主要是因為把揉好的麵糰搓成薄薄的長條,塗上油酥、再鋪上不同的餡料如鮮肉鍋盔的豬肉餡、花椒牛肉等,此外也有紅糖、白糖、椒鹽、蔥油的多種口味選擇!之後捲起來把旋渦狀的側面朝上,再用錘揼平成餅狀,便製成一層一層包覆餡料的酥餅,然後油炸、再斜放在頭盔炊具烘烤,使之逼出油分而變得更酥脆。酥皮一咬下嗞嗞聲非常脆,鍋魁層層都夾住牛肉,肉汁都鎖在裡面,加上有烘烤過吃起來不油膩,配吃肥腸粉真是好配搭,且絕對是實惠又美味的平民小吃!


尋找成都地道小食?川味美食隱藏在“蒼蠅館子”



尋找成都地道小食?川味美食隱藏在“蒼蠅館子”


再試試別家的嚴太婆鍋盔,鍋盔餡料大多都是薄薄一層牛肉或豬肉,這裡最特別的是,酥脆外皮並非傳統鍋盔的油炸,而是用類似窯爐灶去烘烤,外形跟軍屯千層鍋盔完全不一樣,且以四川南充市的鍋盔夾涼粉做法制成,餅皮反而更像中東的Pita Bread、肉夾饃,同樣切半剖開,再夾著薄薄一整塊牛肉,還有其他餡料大推川味涼菜的拱嘴、豬耳或燻蹄等,以及萵筍、紅蘿蔔絲等拌上川味辣油,一大堆餡料,比起傳統鍋盔有更豐盛澎湃的口感,且同樣酥脆美味又不油膩,大大口很是滿足,巴適得板(四川方言:太棒了)!

美食隱藏民居 好吃不過牛餃子!


尋找成都地道小食?川味美食隱藏在“蒼蠅館子”


“你好,我是來找牛水餃餐廳的!”牛餃子聽起來很平民,筆者卻從來沒吃過牛肉做的水餃,通常都是吃豬肉或韭菜餡,來到偏僻民居的猛追灣東街,到達民宅社區的一個屋苑,一度懷疑是否來錯地方,乘涼吹風的老人家,一臉茫然看著我這位外來客,一問之下才發現餐廳就在樓上,要深入民居才能找到,蒼蠅館子就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來這裡就像鄰居作客,要不是幕名而來都不會吃得到,超平民價的紅油牛水餃、甜水麵,以及粉蒸牛肉等,先是吃到一種叫“風味”,然後牛肉作餡的餃子,與紅油抄手的雲吞又不盡相同,一咬下咇出肉汁,我在後來在西伯利亞吃到餃子湯,也是以牛肉作餡的,個人覺得比豬肉餡好吃太多了,愛上牛肉加餃子這個組合,或者在家裡會試試改成碎牛肉包餡吧!


尋找成都地道小食?川味美食隱藏在“蒼蠅館子”



尋找成都地道小食?川味美食隱藏在“蒼蠅館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