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技術配方-天津青醬肉


小吃技術配方-天津青醬肉


在老天津若說吃醬肉,一準會有人推薦給您:“到天盛號呀。”清朝的時候,天盛號的醬肘子就在北京城出名了,皇親貴族,達官顯宦皆視其為上品美味。辛亥革命的到來不僅讓清帝退位,也讓天盛號沒了生意,因為眾多遺老遺少都在亂局中跑到了天津。有位原在天盛號中姓季的夥計很敏銳地發現了商機,於是聯合老朋友在天津最熱鬧的北門外開辦了天盛號醬肉鋪,時在1921年。天津天盛號嚴格秉承老傳統,選料上乘,製作精細,口味絕佳,很快便贏得了天津人的交口稱讚。天盛號的生意迅速擴大,又相繼在東北角金鋼橋口、單街子、國民飯店樓下等處開設了分號,不僅僅是醬肘,就是國民飯店那裡專售的醬雞醬鴨也是顧客盈門,獲利頗豐。


小吃技術配方-天津青醬肉


天盛號最高級的美食是青醬肉,它從選料到製作極其嚴格、講究。先說肉,專選香河一帶的肉型豬的後腿,皮細肉嫩,肥瘦適中。再說“醃七泡八”的過程,寒冬時節開始購進生肉,剔骨刮浮油去蹄爪後將肉整理成圓塊,每隻6斤左右很規整。肉入缸時需層層加入花椒末、細鹽等,要醃7天,晾3天,再次醃製時加高級醬油,浸泡8天。“醃七泡八”過後,把肉掛在不通風的屋裡晾,直到轉年出了暑伏才將肉洗淨再煮制,方成佳味。經典美食的到來有時就像這青醬肉一樣,需要靜心期待。1952年以來,時斷時續的生豬供應困擾著醬製品行業,青醬肉也因此停產。但天盛號不斷挖潛,後來製作的燻雞、烤雞、扒雞、燻魚、酥魚等也是別具風味。


小吃技術配方-天津青醬肉


配方:豬肉五十公斤。

輔料:食鹽四公斤,花椒麵250克。放入優質醬油中浸泡。


小吃技術配方-天津青醬肉


加工方法:先將豬骨頭剔除去掉子模上的肉,在肉面上撒上大鹽末,醃製二十四小時,濾乾肉內血水。取出放在木案板上,用手擠壓排出水和氣。堆碼四層,上面加木板用石塊壓十二小時後,把肉取出。拭去血水,然後逐層撒上鹽和花椒麵,用手把肉拍實。每天翻動兩次連續七天即可醃製好。把醃好的豬肉用麻繩穿起。晾掛在通風處兩到三天後取下來再放在大缸裡。用醬油侵泡。每兩天翻動一次七天後取出量掛在通風處涼幹後即成。


小吃技術配方-天津青醬肉


特點:肥瘦均勻色澤鮮豔,紅白分明,肉質細嫩食之不膩,清香適口。


小吃技術配方-天津青醬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