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有哪些利弊?

偏偏喜欢你85539354


我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什么叫做易地扶贫搬迁。

易地扶贫搬迁跟拆迁是不一样的。拆迁一般是指你家住的地方被政府征用或者开发。被政府征用的地方他不但要陪你的拆迁款,另外还要赔偿你的住房以及门面。异地扶贫搬迁是指将缺乏生活条件贫困人口安置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两年中国一共投入了大约56亿的资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试点。所以目前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会有很多地方的人都会被进行易地扶贫安置。我们就说一下,哪几种情况可能会被进行易地扶贫安置?易地扶贫安置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以下几种情况很有可能被称为易地扶贫安置的对象。

第一种、缺乏基本的生活条件。比如;医疗、上学、住房、等问题得不到改善的地方。

第二种、只有一个小村庄居住在深山地区,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地方。像这种地方,国家不可能给你修一条路进去修进去的话也收不回成本。还不如直接把你安置到外面来。

第三、在某个地方或者某个村庄,存在重大自然安全隐患的。比如有可能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这些情况的。

第四、生态环境脆弱,交通又不方便。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这种地方。



那么异地扶贫搬迁到底好不好?我们当地就有一批易地扶贫搬迁的我来说一下他们的真实情况。

易地扶贫搬迁,不管对国家还是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可以说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对于国家来说,将各个地方的人聚集到同一个地方,更加的便于管理。比如很多人住在深山里面,要是出点什么事的话警察也不知道。再一个就是批量性的把贫困人口安置在县城附近。即解决了部分农村人口无事可做。同时又能解决了一些劳动资源缺乏的问题。

对于老百姓的好处。我们随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以前在交通不方便的地方,你要上个街的话,可能你走路都要走一两个小时,然后你去坐个车还要花个十几块钱,但如果政府把大家安置在一起以后人口比较集中了,那么政府会在这条线路上开通一趟公交车,你进城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还节省车费。以及小孩子上学,行动不便的老人就医都方便了很多。

最重要的是异地扶贫搬迁的房子,都是免费给老百姓住的是不会收你的钱的。不但不收钱,另外,政府还要补贴一些相应的安家费用。我们当地就来了一批外地的安置人口,每家都有6000左右的安置费。这笔费用是政府给你用来买基本家庭用品的。而且你完全可以放心,虽然你被搬迁了,但是你以前的田地依然是你的国家不会收回去。另外,政府免征个人所得税。


大家好,我是黔北青年,喜欢的话请点个关注哦。


黔北青年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制定的一项脱贫政策,利绝对是大于弊的。

扶贫搬迁,扶的是贫困线以下的贫困户,搬的是家,迁的是人;贫困户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统一搬迁至能够养得起一方人的地方,环境变了,生产条件变了,接受的事物变了,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说明搬迁的好处:

1.住房:首先来讲,搬迁后与搬迁前的住房条件将得到大大的改善,目前搬入地均是在一个地区的行政中心,住房均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修筑的高层建筑,给予贫困户的都是免费入住的条件,部分地区还配备了适量的家具生活用品,特别是一些地方搞的跨区域易地移民搬迁,房屋的市价基本上在20万元以上。

2、教育:搬迁不光搬的是这一代,更多的是为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说实话很多贫困户想都不敢想要在城里有套房,更不奢望让孩子天天跟自己在一起坐在自己的房子里接受着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我们不是批判农村教育,但实际上通过移民搬迁后孩子在搬入地接受的教育比搬出地要好很多,我们送孩子读书的目的是让他有个好的蹦头,如果没有好的教育那以后的路想走好绝对是困难重重。

3、医疗:搬出地一般都处于山区农村,医疗条件也就是完全依靠村医,稍微重一点的病不得不花几十元车费去城里看,但是如果我们搬到集中安置点后,医疗条件就完全有了保障,就医成本减少,急病得到救治的机会更多,并且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就医更方便。

4、就业:未搬迁前农村人只有两条路走,一是离开家人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二是父母在不远游在家务农,前一种人生活条件相对来讲较好一些,但是我们去农村看看,很多打工的人在外面拼搏了一辈子,回乡修了一坐房子,但是真真自己在家住的时间又有多少,一辈子都在劳碌奔波,从未谈及享受;后一种靠在家务农的,虽然现在也在通过产业发展来带动大家脱贫致富,但是在一步就能够搬迁脱贫的情况下少去花多少精力与时间创造,给予家庭给予家人更快更实惠的生活。如果搬迁之后基本上能够实现就近务工或者做点小生意,如果有点小手艺就更没有问题了,这样一来一家人能够随时团聚在一起,基本的生活有有了保障。

5、环境:搬迁过后的环境有了根本上的改变,小区基础设施完善,生活在一个卫生、城镇化、便利的环境中,跟多的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

6、搬迁过后原有的承包地承包属性不变,山林、土地、宅基地都还属于本人,当村里有发展需要占用自己的土地时,搞发展能得到分红,征用有征用费用;搬迁时能够得到一笔不菲的搬迁补助,各地各种搬迁标准不一样。

因此个人觉得搬迁的利是大于弊的,你的家乡在搞移民搬迁吗?你觉得如何呢?


微视三农


易地扶贫搬迁,主要就是把居住在自然条件严酷、生存环境恶劣、发展条件严重欠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他们自愿的基础上,由政府统一组织贫困户搬迁,主要搬迁去向是中心村(农民新村)、小城镇、产业园区、生态旅游区等,政府统一建房、统一配套基础设施、统一制定脱贫措施,房子建好后直接交给易地搬迁贫困户使用。

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了贫困户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是一项利大于弊的民生工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解决了贫困户的安全住房问题。以前有的贫困户居住在危房之中,或居住在地质灾害频发或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这给他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隐患,易地扶贫搬迁后,可以直接的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的生命财产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是解决了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薄弱问题。集中安置,这些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也相对容易,节省资金,惠及的贫困户也更多、更有效果。

三是节约了扶贫资金。在农村有些地区,贫困户居住的比较分散,如果政府投入资金给他们改善基础设施的话,势必会花费大量的资金,扶贫成效也可能不明显,易地扶贫搬迁后,大家集中居住,政府可以集中力量、资金,统一建设,相应的就节约了开支,而节约的资金还可以继续的投入到扶贫之中,最终的扶贫成效还是由贫困户来享受。

当然,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住进安置房后,他们的居住地变动了,但他们的土地这一生产资料是不能移动的,还留在原来的地方,这就会造成生产上的不便,如果想耕种土地的话,就有可能会涉及到交通运输上的问题,这也是易地扶贫搬迁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但不管怎样,易地扶贫搬迁是实实在在的解决了贫困户的实际问题,很受贫困户的认可及称赞,至于存在的问题,各地也在通过产业带动,转移就业等举措,能够有效的化解。


农村一山货


异地扶贫搬迁有哪些利弊?

当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时候,你是选择搬走还是固守家园?

没有谁希望自己和后代子孙一直住在没有希望的穷窝子里,没有明天。国家启动的异地搬迁工程,是一项兜底扶贫的好政策,目的是把贫困农民的穷根子扒掉,换个好的环境安居乐业。

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说人往好处走水往低处流。为了早日脱贫致富,见异思迁有何不好呢?

但是很多的农民心有顾虑,还是实际情况,这点大家心里都要有个谱,有掂量。其实国家想得已经很周到了。该有的还给你,没有的也给你,看看异地搬迁有什么好处。

拆除旧房子,住进新高楼。原来的土窝棚就不要了,大家集体上楼,很多地方都是免费入住,贫困户很少出钱就能住进几十万块的国家盖的房子。

集中一个社区,孩子受教育方便了,不再像冰花男孩子一样的要翻山越岭上学,而且师资力量雄厚,能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上得起学,未来有更好的奔头和前程。

看病吃药方便了,农村人在贫困地区缺医少药,异地搬迁后会有社区和城镇医院作保障,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能够得到及时治疗,报销也很方便。

远离穷山沟,就业门路更多。那种靠山不能吃山靠水不能吃水的情况不再有。在人群密集的社区就业机会更多,国家也会发展乡镇企业,优先安排异地搬迁人员。在家门口就业打工,一直都是打工农民的梦想。

还是农村户口,自己的承包地还是自己的,如果嫌远不想耕种,可以流转出去获得流转金。如果遇到征地情况,该有的赔偿一样也不会少。

总的来说,异地搬迁利大于弊的,土地,福利,医疗教育,就业等只会更加的好,我们期望的不就是这样吗。

当然,在实际的异地搬迁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不平等对待的问题,只要自己据理力争,该享有的肯定不会少,这个是国家大政策,没有几个人敢胡来的。

你认为呢?


农村老俗话


右上方红色“关注”点一点,更多涉农政策、惠农消息早知晓。

笔者所在的地区,近些年先后建成了4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安置了将近3000多人,下面,就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好的一方面

最为直观的就是居住条件改善了。搬迁的大多数农户以前居住在深山区,房子破旧、以土木结构居多,交通不便,大多通家的道路是土路或者砂化路;有些地方甚至会有山体滑坡等危险。而搬迁之后砖瓦房、二层楼,自来水、动力电,门前出来就是宽敞的大马路,居住条件改善了很多。

子女上学、老人就医更为方便了。在山区,孩子上学需要走好几里的山路,早晨天没亮就去上学,晚上太阳落山了才回家,虽说最近几年都到乡镇或者城里学校读书,但还得一个家长去陪读,无形之中丧失了一个劳动力。搬迁之前,老人生病就医只能赶紧租车拉往医院或者接村医来治,但是搬迁之后,乡镇就有卫生院、距离城市大医院交通也方便、距离也近,不仅有了病能及时治,父母还可以定时到卫生院去体检。

不好的一面

以前农村的地种起来不方便了。虽说现在的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不种地了,但是,老一辈的农民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要说让舍弃土地不种地,很难。而搬迁之后,距离自己的土地比较远,就会导致种起地来没有以前方便了,才有了易地搬迁的新家在寒冬腊月人气很旺,农忙时间大门紧锁的现象。

家里开支比以前打了很多。在以前的农村,包括笔者的老家,吃的蔬菜是自己门前地里种的,过年时杀的鸡是自己家里养的,许多家庭老人会养几只羊或者牛,全用村里的草、玉米秸秆来喂养,长大后卖了补贴家用。可是搬迁之后,吃的用的都要花钱,而且没有了土地种菜、没有了地方养殖,在家庭支出方面会多了很多。

但是,总体看来,易地扶贫搬迁,还是利大于弊的,更何况,在搬迁的时候,都会有相应的补贴政策,或金钱补助,或土地优惠,等等。

以上就是笔者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分享,更多涉农政策解读、更多农村现象诠释,请关注“农策分析”。


农策分析


现在全国各地这几年异地搬迁的都很多,特别是对于一些山区农村的来说,很多住在山上的,现在都搬下来了,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很多老百姓也都愿意搬下来。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肯定是好的,因为搬到一起,便于管理,统一规划等等。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就有利有弊了,当然还是有利的多。

异地搬迁之后,基本上都是一些交通方便的地方,国家都是统一规划的,这些地方,交通好 而且医疗,卫生等等都很方便。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当然也是更好的,有一些地方是搬到了城边上,虽然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比在山上好多了,下一代的教育也能跟得上了。特别年轻人来说,当然是愿意的。也都希望国家这样做。

但是对于一些农村老人来说可能就不是那么愿意了,最主要的还是舍不得世世代代耕种的土地,很多老人也是不愿意搬下来的,宁愿在家种点菜,种点田,养几只鸡也不愿意搬到山下阿里,即使每天走路上去也都愿意。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而且搬到山下来之后,农民的土地没有了,在这些地方之后什么东西都要买,农村人毕竟不是城里人,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每天看着这个花钱,那个也要花钱,心理自然不会好受,压力也会增大很多。

不过不管怎么说,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异地搬迁肯定是利大于弊的。也希望国家能够早日繁荣起来,我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三农帝国


我作为贫困村第一书记,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就自己和村民交流所发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易地扶贫搬迁在我们这里是属于“八个一批”扶贫措施之一,即统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也就是把那些居住条件,自然环境条件相对较差的贫困户,特别是山区难以发展的搬到山外的移民搬迁点或者叫安置点。优点是环境条件好,水电路,学校,幼儿园,卫生医疗,超市等条件都比较好,因为这些安置点都是政府选址并建设。这种情况对于相对年轻有能力长期在外打工的人是好事,既保证了他们的居住,又方便了子女入托上学等,所以对这部分人而言是好事。

但对于年龄较大,无法在外打工,只有依靠原有土地才能生存的这部分村民,就难以适施。这些人恋土恋乡情结比较重,尤其是山区,自家的土地就在身边,自种自食,优闲自得,清静惯了,而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土地,失去了土地就耐以生存。比如说在山里靠吃山泉水,不要钱。而搬不去,住楼不习惯,用水,买菜等都花钱,而在村里就不需要。再加上搬出去以后,离自家的地比较远,一般几十公里,有的甚至上百公里。所以我们在执行移民搬迁过程中,动员起来非常困难,这就是实情。尤其是那些60岁以上的,甚至有的80多了更是如此。


扶贫下乡982


异地搬迁是国家精准扶贫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预计在2020年实现全国脱贫。所有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全部脱掉贫困的帽子。

异地搬迁主要针对的是,生活环境恶略,经常发生地质灾害,交通不方便,资源严重短缺,特别是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特别贫困落后的偏远山区实施整村搬迁。

对于没有劳动能力,平困残疾人,孤寡老人,五保户实施异地搬迁集中供养的方法。

异地搬迁最大的困难就是国家政府最重视的,迁得出留得住。

所有搬迁户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牵出去如何生活,靠什么来维持生活。离开住了一辈子生活的地方,在新的居住地,老百姓没有了田地,吃什么喝什么,没有工作怎么活,孩子的教育方面,医疗,交通,购物等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

异地搬迁是扶贫攻坚战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能不能把这件好事做好,根本就是能不能解决农民最基础的根本问题。


刘老实大实话


国家的政策是非常好的,易地搬迁的利,上面已经从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回答了。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现实问题:存在这么一个问题,农户的儿女都在远离老家几十公里的县城工作,按照要求,老年人搬迁过后要求拆除老房子🏠,每人享受25平米的安置房,两人就是50平米,也就是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一个客厅,一个卧室。那么,当儿女回老家看望父母亲的时候,住宿怎么办?住哪里??这是其一。其二,农村大多数人养猪🐷,养牛🐂,养鸡🐔,养鸭,安置房没有猪圈牛圈鸡圈,没有菜园子,生存咋办??


濺铯銀哘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关键在稳得住上面,不可能所有搬迁点都有适合他们的产业与工作,搬迁群体的素质本来就偏低,而产业是需要有效益的,两者难以走在同一条轨道上,如果硬要坚持最后不是他们失业就是产业倒闭。弄不好出现了难民甚至造成一个地方的动乱,改变他们命运的不是搬迁而是中国教育,教育的福利及健康教育的制度才是让他们摆脱贫困的重要良方。农民思想改变了素质提升了他们自会跳出大山跳出贫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