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从来不给宝宝买一分钱的东西,还天天说疼宝宝,这种疼是真的吗?

勇敢的大马路


不好说,得看爷爷奶奶的具体行为,有些老人没有退休金,生活本来就勤俭节约,自己都舍不得买吃买喝,在孙辈上花的钱自然就少,可平时照顾孙辈尽心尽力,给父母减轻了许多压力,这种方式也是一种疼爱啊。

其实,这个问题还有很多种情况:

有的爷爷奶奶不给宝宝花钱,但是真心的疼孩子。我表姐家的公公婆婆就是这样的,因为表姐和姐夫工作的关系,爷爷奶奶帮带孩子的,一家人住在一起,姑婆两老人都是退休教师,教导孩子是非常端正的,几乎你溺宠孩子,钱都是花在家用或者老俩口自己出去游山玩水。

有的既舍得花钱,又心疼孩子。比如我父母,逢年过年红包不断,买玩具买新衣服毫不手软,两个小外孙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坏了,我觉得幸好没跟他们住在一起···

还有的既不花钱,还对孩子冷眼相待的;有的即使花了钱,也不是真心的疼,只是做样子。

我认为,爷爷奶奶也好,外公外婆也好,与年轻父母各有各的生活,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有的老人出力,有的老人出钱,都是他们的情分。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是一种幸运,多一点体贴和相互理解,家庭相处更和谐。


甜甜圈伐木累


爷爷奶奶从来不给宝宝买一分钱的东西,还天天说疼宝宝,这种疼是真的吗?

跟你说一说我朋友的真实事吧!

小A的公公婆婆就是像题主说的这样。老两口收入不高,平时的生活也是特别简朴,小A的儿子出生三岁了,用小A的话说:"连一块布头都没见过,更别说给孩子买东西给钱了。”虽然小A心里不舒服,但好在离公婆远,也没产生什么矛盾。今年孩子高烧不退,发生了抽搐,把人吓得不行,公婆听了,就立马坐车赶来了,还给小A带了省吃俭用的8000块钱,当时小A说什么也没要,老两口走的时候把钱悄悄留下了。

小Y的公婆自己没什么钱,但是生活水平可不低,每顿饭菜都挺好,婆婆喜欢打个牌子,公公爱喝个酒,没钱了,还会找小Y两口子要。小Y说,老两口子才50多岁,这就在家享福了,从没想过我们的负担,我们养孩的压力。孩子长这么大,没见过他们一分钱,就嘴好,天天嘴疼孩子。

对于爷爷奶奶不给孩子买一样东西,是不是疼孙子孙女,这要具体情况具体看待,要是像小A的公婆,你还真不能说他们不疼孩子,只是方式不一样。而小Y公婆是属于享受型的人,他们是不是真疼孙辈,只有他们自己明白。

小羽妈是国高级育婴师,有十年的母婴护理经验,学前教育专业,多网络平台撰稿。关注妈妈健康和宝宝成长,同时也是二胎妈妈,育儿路上我们在一起!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银花育儿


这个问题有点扎心,我宝贝只有奶奶,没有爷爷,她奶奶条件不错,每年房租可以收到十万左右,还有其他的投资之类的一年20万左右,可是她奶奶从来不给孙女买任何东西,孩子现在1岁半了,就是办周岁的时候封了2000红包,也从来不帮忙带一下,有时候我想出去买个菜,想让她帮忙看一下,她都不愿意,可是逢人就说她在家带孙女。家里的大大小小开支她从来不管,哪怕纸巾也不会买一包。我和老公结婚她都没有帮老公出过钱,婚礼所有费用都是老公自己挣的,我婆婆就给了660块改口红包。记得婚后老公想买车,钱不够就想问婆婆借,婆婆说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没钱就不要买车,她的钱都是她自己用来养老的,老了她也不用我们管,现在也别想她帮。可是老公哥哥每次要钱她都是几万几万的给。不给就不给吧,可是在外人面前就说她对孙女多好多好,有时候真想拆她的台。再坚持两年搬出去住,和老人住一起总是会有点不舒服的。


文琳


我来扒一扒我自己奇葩的奶奶和姥爷吧,爷爷和姥姥都是正常人。

奶奶是旧地主家庭出身,不过已经没落了。又加上从土改到文革,土地是没有了。爷爷是入赘的,可惜没碰上好运气。由于地主家庭出身,非常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怕干累活,而且很馋,完全不是那种传说中的大家闺秀,倒像是周扒皮一样的坏婆娘。爷爷虽然聪明,但是太宠爱我奶奶,什么事都惯着她。甚至因为她的任性错失两次进城落户的机会,终生待在农村。

奶奶对于自己的子女没有什么感情,经常对别人说子女的坏话闲话,常常引起我爸我大伯我大姑们的不满。你爸给她跑腿买菜,她回头就对别人说我爸克扣她二两;过中秋对别人说我家没给她送月饼,这可是明明送的;串门对人家说我家命运不好,因为不听她的话……类似的事情就更多了,好像奶奶天生就对子女有很大的仇恨。别人的奶奶都是有什么好东西留着给孙子孙女,而我奶奶正好相反,见我们去耍赶紧把好吃的藏起来。有些东西没吃完,坏了喂鸡喂猪也不分给我们吃。甚至还跟邻居炫耀说,她家猪吃的东西都比我家好。

那个年代的农村人都很勤快,而我奶奶怕干累活,才过40岁就不下地了,故意装病,躺在炕上,没事就喊腿疼腰疼胃疼。为了掩人耳目,就开药吃药。一晃三十年过去了,还是这样子。也就是说,装病装了30年,吃了30年的药。直到我二姑带她去大医院检查,医生说没什么大病,倒是吃药过多有严重的药物中毒。一直到我健壮的爷爷突然脑血栓去世后,我奶奶竟然都活得好好的。下地干活说累说疼,但是串门聊天去外村赶集倒是杠杠滴。

再来说说我姥爷。我姥爷当年算是知识分子,参加地下革命活动。解放后,因为有点文化,被留在县城当市委秘书。本来前途无量,惠及后代。只可惜反左运动被打下去,平反后怕了再也不愿回去,就留在镇公社干了一辈子的财务主管。退休后享受国家干部待遇,八几年的时候就三千多,而且住院吃药全额报销,也算是福利不错。

但是我姥爷怪就怪在脾气很倔上,没几个人能对得上他的脾气。包括他的子女在内。由于我姥爷闲在家里,所以很盼望子女能没事来看看。但是,那时候我家真穷啊,我记事起,我爸妈晚上七八点才从地里回来。我中午有时都是自己泡方便面吃的。干活这么累,哪有闲工夫去天天看姥爷啊。渐渐地,姥爷就对我家不满。有次过年,我爸妈让我去,姥爷看了看我带的礼品都是些便宜饼干,就不再跟我说话,直接回里屋去了。


以上是我的奶奶和姥爷,不代表所有的老人都如此,光我村里就有不少很好很好的老人。各人有各人的脾气和性格吧,只怪我命不好,没碰上慈爱的老人。这也成了我的遗憾,导致我很渴望这种爱,但是今生是没有福气了。


我是一只荒漠猫


我家的情况也一样,儿子4岁了,爷爷奶奶,一双袜子也没给买过,一口饭也没给喂过,什么都是我自己来,他们闲着也不帮忙,我忙着也得腾出手去照顾孩子,只是过年非要孩子去陪他们,见着面了倍亲热,我这个亲妈也不及他们亲热,有时候把孩子扔给他们看一下,明里暗里絮絮叨叨的说你这妈当的自己孩子都不管,我看孩子一不留神磕着碰着,我婆婆那脸拉的和45鞋底子一样,能把你骂死,看着表现是比我对孩子亲热,但你看人家对孙子不管不顾那劲,又不像爷爷奶奶该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也一直有这样的疑问,这样的爷爷奶奶是真的很心疼自个孙子?还是做做样子?


花开无息36519378


我来说说我公婆吧,我孩子现在两岁半了从来没打过一个电话问过孩子一句更别说买东西了。孩子满月老公办好酒席全是自己掏钱,请家公过来喝喜酒他说他身体不好不来了,当时我老公气那个气呀。 因为我公婆懒在家是什么活不干的,整天跟人说他们身体不好不能干活,我穷我骄傲。老公是从小很懂事型的,学习成绩很好当时重点高中通知书下来了,家公以家里没钱为理由要500块卖掉录取通知书(九几年500块很值钱),老公很生气撕了录取通知书去打工,辛辛苦苦赚的钱舍不得花拿回去给家里建房子,自己一分钱没存。一直家里的开销弟弟读书都是老公的钱,后来我们结婚因为是自己谈的就没有彩礼什么的,老公那边彩礼是非常高的。也没办酒席,裸婚的。因为老公说他妈把家里搞的跟垃圾堆一样,而且每年回家家里的被子衣服都被老鼠吃掉,老公心寒,要自己买房子。我们奋斗了要七八年在广东这边买了房子付了首付才要孩子,当时买房子找婆家借两万一分都没借到啊,后来怀孕生孩子带孩子装修还房贷,日子过了紧巴巴的还欠了几万块的卡债,我公婆硬是没帮我们一下的,知道我们没钱电话都不打给我们,过年过节也不让回去,跟村里面人说家里的房子是他小儿子的,大儿子在外面买了房子,要别人给他小儿子介绍对象。老公说心寒了,我都不知道要怎么维持这种关系。必定老公那里的人就认为我们不孝,过年不回家,什么什么的,其实真正的原因确是他们知道我们在外面没钱怕你回去找他们要钱,干脆不闻不问,有两年都不联系我们了。就更别说给我儿子买东西什么了,但是别人不知道原因,我真的好想解释给全村的人听。


锦鑫铄


哈哈,这个问题让我一点也不意外。我家后婆婆看到我儿子喜欢得不得了,就跟自己孙子,不,孩子一样。我也在暗中观察,她给儿子买啥呢?结果两个例子让我彻底放弃了。第一个是她到我家里来,儿子要过生日了,正吵吵着要什么生日礼物,想要谁给他买礼物。我让他自己想了,再去找大人说。婆婆那天恰巧在那里,于是就被儿子逮住了,眼看着儿子要开口了,婆婆身影一闪,到厕所躲起来了,儿子刚喊了一声奶奶,为了避免她的尴尬,我把儿子叫回来了。第二件事,正月初一,我们出门拜年回来,婆婆在门口看到儿子了,说,某某,你没喊我呢?然后两只手在口袋里摸索,我以为,好吧,真的是我自作多情了,我想正月初一,婆婆又这样说,我说话没过脑子,说奶奶要发红包了,儿子爽快地喊了一声奶奶!结果那叫一个尴尬,年轻的后婆婆摸索了半天说,呵呵,奶奶没有红包,呵呵,呵呵呵。


紫藤萝59


这样的爷爷奶奶哪都有,我家就有,孩子小的时候一分钱都不给,到中考和高考时也是一分钱没给,可是到了我女儿大了结婚了就给她爷爷奶奶买吃的,我也不知道他们吃这些东西能咽的下去不?我女儿上六年级时老师让写一篇作文,名字是我希望……,结果她写的是我希望有这样一个好奶奶,她说在她上二年级时她跟表妹放学了去奶奶家吃饺子,刚拿起筷子奶奶就说你妈不是在家吗?你还上这来吃饭?当时放下筷子就走了,在门口等妈妈,后来妈妈回来了就给我煮了泡面,吃完就上学去了,)后来过了好长时间我看见了女儿的作文本我当时泪流满面,她爸也看了也流泪了,当时我真是宰了她奶奶的心都有,她让外孙女吃不让家孙女吃,那时候是九几年,也有的是粮食,后来女儿结婚了我问她你干嘛给你奶奶买吃的?她说她在给我们做积德的事儿,过了二十多年了我小姑子也就是女儿的大姑跟我说她奶奶想孙女儿了,她奶奶得了神经病了,她得病是另有原因,我跟她大姑说,你妈早一会干嘛去了,这会想孙女儿,不是不让我们吃饺子的时候吧,我把我女儿写的作文跟她说了一遍她也哭了,我问她,要是你的婆婆能这样干吗?她无言以对,所以说年轻的父母们不要指望公公婆婆怎么样,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现在我都有外孙子了,我老公我们俩自力更生,买了楼房,还把老家的平房给翻盖了,我也退了,老公下月退,我公公婆婆给两个小叔子一个盖了五间砖的大北屋,老小叔子给盖了九间房,能生气吗?不能!我生我女儿的时候我婆婆41周,她一天饭也没给我做,现在她快75了,也是神经病了,我没有资格伺候她,老二给她生了大孙子,她给做了一个月,所以说我不用管她,谁得的家产多谁管!


顺其自然6055103681296


考虑一下老人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

还是考虑一下老人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比如有的老人一辈子节俭惯了,可能不是不买,是确实舍不得,一分钱都想存起来,花出一点钱都觉得心疼,是有历史因素。

我爷爷就是挺节省的人,平时吃饭穿衣都舍不得花,他以前自己做生意,相当于自己一点一点省吃俭用攒起来的钱,但是因为历史原因,攒的钱也都没了,其实对他打击蛮大的。

还有爷爷的子女很多,不管怎么样,每个子女都要吃要喝,生活缺一点都玩不转,也可能是这个原因造成爷爷很节俭。

貌似在记忆里也没有给我买过什么好玩好看的东西,但是我爷爷还是很疼我的。

我奶奶经常说,小时候你就是个小黄毛,你爷爷整天背着你到处走。

那时候小,也没啥太大的印象,只记得有个地方免费放电影,当时我姐姐腿出了点问题,我爷爷就背着姐姐去很远的地方看电影,背过去又背回来。

我跟在后边,记得爷爷背一阵子就很累了,中途要歇气,可是下次有好玩的地方,爷爷还会背着姐姐去。爷爷确实没给我们买过什么东西,但是那种疼爱的感觉也确实萦绕在心头。

也看实际情况

看有些人反馈,虽然不愿意给孙辈花钱,但是自己吃的用的穿的却是都很好的,不亏待的,这种情况只能说那他们的性格就是这样了,也不必费心在上面理论了。

自己把日子过好了,过得红红火火的,也就不在意这些了。

认识一个人,小时候是继父养大她,虽然养大她,却是什么都没有给过她好的,即便是对自己老婆,也是这个人的母亲,也是很设防的那种,有点钱都会藏起来。

但是当事人没有计较那么多,自己拼命努力拼搏,现在嫁的很幸福,有自己的事业,也经常会回去看母亲和继父,同时并不因继父当年那样对自己而记恨,也是一种人生格局吧。

格局大了,视野宽了,路也就越走越顺了。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在育儿路上不断学习修行,听说关注我的都是长得好看的。来,一起修行吧。


jason妈咪有办法


疼不疼宝宝,和买不买东西,给不给钱没关系!关键在于行动上是否对宝宝好!

我家的爷爷奶奶,也几乎不给我家孩子买东西,宝宝需要的东西,几乎都是我买的。但是,我家的爷爷奶奶是真疼我家两个孩子。我是儿媳妇,连我都觉得老人是真心疼两个孩子,别人就更完全可以看出来了。

我家的爷爷奶奶,没钱,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生活,靠着种菜卖为生。所以,我婆婆公公不给孩子买东西,我完全能理解他们。很多时候,我特心疼他俩,六十多岁的人了,为了不给我们添麻烦,这么冷的天气,还在地里种菜。

尤其是昨天上午十点多,我家小的幼儿园老师微信群里发通知,说冰冻天,为了以防万一,通知家长提前接孩子。所以,我打电话回去告诉我公婆。起先打家里座机,一直没人接。后来我打公公手机,响了好久,公公才接,说他俩在地里弄菜。然后说到他昨天半夜三点多起来去卖菜,卖到五点多,实在太冷了,卖了18块钱,没卖完,只好又拖回来了。听到这话,我特心疼他们,我说:“爸,跟你们说了多少次啊,让你们别这么累着了,少种点菜。现在冰冻天,别冻着了,那就麻烦了。家里也不差这点钱,你们专心在家带好小壹,养好身体就成了!”我公公说:“没事,我们还能做,我们的身体我们清楚,好着呢,你们别担心!”

这就是我的公公婆婆,就为了不给我们添麻烦,在湖南现在下雪,冰冻的天,凌晨三点多起来出去买菜,买完菜回来还得继续去地里弄菜,忙孙子!

老人赚钱这么难,我们好意思让老人给孩子买东西吗?

我家的爷爷奶奶,孙子孙女爱吃什么,他俩完全记在心上,能做到的,肯定给孙子孙女弄了。家里种了几颗果树,丰收了,自己舍不得吃,全留着给孙子孙女,儿子儿媳妇吃。

这样的老人,我作为儿媳妇,没有任何一句埋怨他们不给孩子买东西的理由,因为我知道,他们是真疼宝宝,只是经济能力有限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