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中山路上的中山堂、冶山和欧冶池

中山路,中国许许多多大城市的版图上都留下这条街名。福州也不例外。

福州城的北部,就有一条中山路。路的尽头,有一座飞檐斗拱的大门楼,门楼里,矗立着一座古洋结合的二层土黄色建筑。这就是“孙中山纪念堂"。福州中山堂的前身为明清贡院,即开科取士的地方。清道光七年(1827)贡院重建,称为“至公堂”。1904年,科举废除后,至公堂被改为福建省谘议局。1912年4月1日,为了促成南北统一,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到各省游历。到达福州,在“至公堂”大厅,孙中山会见了福建都督府的官员,并发表了演说。1932年,贡院埕大街改名为“中山路”,“至公堂”改名为“中山堂”。1950年为“中苏友协”,抗美援朝时为“和平大会”所在地。

福州中山路上的中山堂、冶山和欧冶池

1956年,这座有着100多年的建筑以及建筑的周边悄悄发生了变化。这就是,福州军区的成立,后勤大院进驻这里。从此,这里换了主人,成了部队大院。大名鼎鼎的孙中山纪念堂成了部队的办公室和小礼堂。

当时的中山路是一条断头路。中山纪念堂建筑后面无路了。从中山路往北一直延伸到福州的“三山”之一的屏山,均被福州军区各部门所用。从南往北依次是:后勤部、政治部、司令部、炮兵司令部和工程兵部。当年屏山上的老镇海楼被称为“林森纪念堂”,炮司的一个无线电通信站在此驻扎,我们经常爬上去玩儿。可惜1970年镇海楼被拆了,九十年代又重建。

由于军区后勤大院的入驻,中山路的格局也改变了。中山路被拦腰截断,建了大门加了岗亭。大门上的门牌是“中山路23号”。这就是我们当年的部队大院,儿时的家。诸位究竟在这个23号院里生活了多长时间,有长有短,各不相同。1969年,为了战备需要,后勤大院搬离了中山路23号,来到福建农学院。为什么选择了农学院,当然有诸多因素,这是后话。总之,我们离开了中山路,来到了梅峰。满打满算,我在中山路住了10年。

中山路后勤大院虽然不大,但绝对是福州的一块风水宝地。说不上虎踞龙蟠,至少藏龙卧虎。除了刚才说的孙中山纪念堂,还有中山路上的林则徐出生地,还有“一山一池”,山就是冶山,池就是欧冶池。

福州中山路上的中山堂、冶山和欧冶池


冶山,又名泉山,将军山。《八闽通志》中记载:闽越王故城即此,并取名“冶城”。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冶山一带是最早的福州城。2000多年前,战国后期的闽越王,在福州冶山建起了福建第一座王都—-冶城。之后的历朝历代,围绕着冶城展开建设,冶山成为福州建城2200多年的文明标志。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福州最有历史的地方。

福州中山路上的中山堂、冶山和欧冶池


欧冶池,俗称剑池,相传为春秋时期越王允常聘欧冶子铸剑处。唐元和年间造剑院,元代又建三皇庙和五龙亭。清道光八年(1828年)又将池面扩充几倍。光绪十八年(1892年)立欧冶子铸剑古迹碑。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修复欧冶亭、凌云台、喜雨堂、剑池院等。1982年,福建省财政厅拨款重浚,池岸砌石,池内泉涌如潮;还在池北建剑光亭、石舫、池心亭等仿古建筑。欧冶池可追溯历史久远,被认为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一口池。

福州中山路上的中山堂、冶山和欧冶池


这就是我们的后勤大院,有这么多人文古迹,有这么些历史遗存。小时候,我们经常上山游玩,下池捕鱼,我们都称呼其“小山”和“池塘”。可谁也不知道,这么简单的一座山和一汪池水,竟然藏着如此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浓郁的文化。

整个23号院,可以分为四块。以中山路为界,辟为东区和西区(含中山路12号),然后就是河(欧冶池)边区,还有就是办公区。每个区域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区域里的食堂所定。西区是第一食堂,东区是第二食堂,河边区是第三食堂。孩子们为了体现自己的存在,把自己的区域加以命名。西区先声夺人,起名叫作“第三野战军”(可能是后勤部新四军较多的缘故)、东区也不甘落后,起名叫作“第四野战军”(有拾人牙慧亦步亦趋之嫌),河边区也不甘落后,因为在池边,取名为“河边大队”。河边的孩子们想象力稍逊,”大队“肯定比不过”野战军“呀!怎么也得整个”兵团纵队“什么的。

后勤大院的中心在办公区的大门外。这里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广场。广场的正北是中山纪念堂大院的院门,南面是中山路,西面是冶山,东面也是一个门,水泥的;广场中央有一棵大树,树干很粗,每到大院放电影之时,树干上总会挂出一个写着电影通知的小黑板。广场树冠巨大,如同一把伞,遮住了广场的五分之一。广场最大的功能是放电影。

广场北面的纪念堂大院原来的门楼很漂亮,飞檐斗拱,黄墙绿瓦,门楼两边是两座不大的厢房,东边是直工科,西边是管理科。管理科,后勤大院孩子们的克星。管理科科长”王成民“(莫须有)绝对是调皮孩子的凶手恶煞。当年,就是从这个不大厢房里走出的人,经常会让那些做了坏事的孩子们”筛糠“;如果你被管理科抓住后叫家长,你的噩梦就开始了。

后来这座门楼拆了,时间是196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