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电影插曲总是那么的好听呢?

胜145579104


老电影插曲好听的根本原因在于歌曲本身具有优美的旋律!

歌曲一般有“歌词”与“曲(乐谱)”两部分构成。

抽去了“曲”的“歌曲”,剩下的只有“歌词”。

而“歌词”除了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和音量的强弱之外,是没有什么“好听”与“不好听”之分的!

歌曲之所以“好听”,恰恰是因为在演唱歌词的同时,必须按照“乐谱”规定的优美旋律演唱歌词!

这正是与单纯的“歌词”朗诵的根本区别之处!

也是本问题的答案。

当然了,良好的嗓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歌曲的演唱增色。

但这种增色首先是建立在歌曲本身就具有优美旋律的基础之上的!

试想一下,同一个具有良好嗓音的歌手,演唱具有优美旋律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自然是优美动听!

如果演唱没有旋律的《一封家书》,任凭你的嗓音再好,唱出的歌声仍然也不会“好听”!

因此,歌曲本身的旋律优美与否,是其好听与否的根本原因!






千枝万叶74080886


这得从现在歌曲为啥不好听说起.这个现代歌说的就是现在泛滥成灾的所谓流行歌曲(其实真正好的流行歌曲也不算太难听).好多所谓歌手.做曲家艺术歌曲做不来.又唱不上去.但还要挣钱就唱无旋律的歌因为音域窄.就三四度音无限重复.比念经还难听.而且就一两句谁也不懂的歌词无休止地唱下去.能好听吗?而且嗓子越破越敢唱.低门坎.高收入.真正艺术就被边缘化了.国家宣传阵地被一些不懂艺术的人把持着.好歌就没生存空间了音乐要有旋律.诗歌(歌词)要有韵律.才有好歌听!


手机用户61924812976


这是个误论。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对于我们听到电影插曲以外的那么多好听的,甚至更能打动我们的歌曲,怎么解释?

其实,作为歌曲好听,有词美,曲美,唱美。衡量标准,在于受听者的感受,并不局限在具体的电影插曲之中。

说到感受,电影歌曲显得好听,多了一个视觉美。普通歌曲,受听者,少了这个视觉感受。

别小看视觉,电影故事已经先插曲之前打动感染了你,插曲出来的时候,欣赏者还沉浸在被打动过的情绪里。感情共鸣,同频震荡,即加深了对电影中插曲的词曲理解,又拓展了欣赏者的情感诉求,怎么能不好听?!

如果再加上作者的亲身体验,就更可以解释电影插曲魅力所在。作曲家万隆上过老山前线,他写的歌曲<老山情>唱哭了多少人眼睛,更是因为,创作者的真情实感最先刻录在歌曲中。

那好,老电影插曲相对新电影好听?

如果是确定的,还算比较属实。原因也是有解:1.时间。现在电影欣赏者,再也不是老电影那个年代,那个时期的思想,情感,心悦,那么困乏。2.空间。今日电影观影者,再也不是每年只一两部电影,而是高达十几倍,几十倍多。同时还有大量的话剧,戏曲,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观摩,间或又有电子游戏……丰富的文娱扑面而来,今日电影插曲还像过去一样,打动我们,不难吗?





(近些年发型的电影个性化邮票)


植草牧童


因为现在的新电影,总是不切实际,而且全是一帮乱七八糟明星。说白了就是商务套钱。而不像以前那样演的比较实在,然后以前那些感觉,总比现在的好多了。那电影看了又想看从2016年到现在,除了吴京演的。其他的一些大明星演的简直就是乱来的。而且是不是哪个明星演的倒是无所谓。主要演得好一点吗?我靠。现在最想演电影了,只要男的长的帅,女的长的漂亮。都可以当演员我的天哪。而且他演的电视剧就出了一部射雕英雄传,其他的我都不知道是在看电视还是在看人呢。大秦帝国1 23也挺好看的在网上听说要出第4部还挺挺期待的。


一切随缘56704866


电影插曲好听有很多原因:

一是这首歌本来就很好听,那么它是不是电影插曲你都会觉得很好听。比如《天空之城》的插曲“天空之城”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在电影外,只要旋律一想起,就会把人带到另一个宁静的世界里。

二是这首歌搭配电影剧情、场景会更有感觉,也会让人觉得更好听。比如之前大火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插曲《只要平凡》,如果脱离电影只听这首歌,是很低沉很压抑的歌曲。

但放在电影里去听,就觉得十分符合电影的基调,听完之后久久不愿离开电影院。




大J的小世界


首先原谅我的不请自来,关于这个问题我有点自己的想法想表达。


关于“为什么老电影插曲总是那么的好听”我个人认为,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的插曲都比如今的要好点,因为那时候的歌手是用唱片销量说话的,大家都是硬实力,不像现在都是靠流量。


当然除去歌手个人的实力外,还有我个人认为的其他几个原因造成了这个老电影插曲比现在插曲好听的结果,我这就来分享下,希望大家会喜欢。


其中一个是歌手乃至这个歌坛的大环境变了,以前真正爱创作音乐的人能熬出头,大家虽然辛苦,但只要你写出了好歌整个行业就会很尊重你!


可如今大环境下,歌词的意境不重要、旋律也可以抄,只要是流量明星唱的就可以,想想方文山的歌词水平,如今的歌普遍歌词庸俗。


还有个客观的原因就是,你现在能在网络、电视、街上听到的老歌曲都是大浪淘沙后的精华,经过岁月的淬炼留下的经典,在某种层面来说她至少是脍炙人口的好歌。


老电影的插曲更是这样,那时候电影的钱不是请演员的,是花在各种该花的地方上的,或许插曲就是很重要的花销,如今呢电影的大头全给明星了,插曲?都拿了那么多钱了,你随便唱唱,靠百万调音师就搞定啦!


还有最最最重要的一点,老歌曲好听,那是我的青春啊!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于“为什么老电影插曲总是那么的好听”这个问题的一些见解和想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意见,还望分享出来,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最后,祝大家:猪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幸福健康!


大表哥时尚日志


关于这个问题,我说一下我的观点!

一些老歌曲都是我们小时候听的,小时候的歌曲本来就是非常简单,没有现在音乐做的这样的好,但是就是因为简单,给我们留的印象才非常深刻,同时比如电视剧的主题曲一响起,就会让我们幻想剧中的男女主角和故事情节,所以非常喜欢!

比如: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音乐一响起来我们就会想到郭靖黄蓉,西游记的主题曲一响起来我们就会想起孙悟空等等,这些是我们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些歌曲也会让我们联想到小时候的事情,所以,歌曲非常经典,非常喜欢听!


电光火石乐队


黑白战斗故事片《(铁道游击队)插曲(微山湖)》我曾从事放映行当20余年也认为电影插曲比流行歌曲好听些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file_sign": "76b575f198909a5b0bb29174934367c1\

钝拙缘己G


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看电影《小花》,当刘晓庆演的小花抬着受伤的哥哥,跪着双腿一步一步艰难的往上爬,台阶上留下一串串血印,这时李谷一演唱的插曲《绒花》优美的旋律与画面溶为一体,使人终身难忘。再往后就是电视剧《红高粱》九儿牺牲的时候的画面与主题曲《九儿》旋律有震撼力。


孟庆平6


首先,电影歌曲的词和曲都是艺术家的作品。今天的词曲作家,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或者七、八十年代的词曲作家相比,原本水平就有差距(例如乔羽的歌词,雷振邦的旋律,都是今天的词曲作家望尘莫及的),再加上那个世代的词曲作家都能深入生活,他们的作品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今天的词曲作家哪个再去深入生活?哪个还能写出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好作品?另外,受港台歌曲和西方流行音乐作品的严重影响,现在的电影歌曲基本都是“快餐”式的、无持久生命力的东西,所以,尽管现在的演唱水平和录制水平都有很大的进步,依然难有好听的电影歌曲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