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和西湖有关系吗?

金陵唠哥


扬州瘦西湖的名字来历与杭州西湖有点关系,不过称为瘦西湖似乎有点委屈了。无奈当时西湖的名声太大,只能屈居西湖之下了。

总的来说,江南美景都有相似之处。扬州瘦西湖也不例外。瘦西湖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炀帝时期。争议很大的隋唐大运河开通后,原本只是类似护城河的瘦西湖,因为与运河相贯通,船只可以方便出入,命运就此得到了很大改变。

有了运河,促成了隋炀帝杨广三下扬州的历史典故。上图这座桥据说与杨广的巡游也有关系。杜牧有一首很有名的诗歌,“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其中二十四桥是上图的这座桥。这么孤单单的一个桥洞的桥,为何被称为二十四桥呢?话说杨广当年巡游时,船到此桥后,刚好随船有二十四位嫔妃,即兴取了这个名称,也沿用至今。

瘦西湖过去并不叫瘦西湖,自隋唐开始一直到清朝,不同时期的护城河连就了现在的瘦西湖。至于过去叫什么名称并不重要。瘦西湖的兴起根本还是源于扬州的盐商。出手阔绰的盐商为了美化家乡环境,不断对瘦西湖进行维护清淤修整,一直保持了很好的江南特色的园林景观,到乾隆下江南的时期,瘦西湖已经被誉为甲天下的园林,可见在瘦西湖里,人工雕琢的痕迹还是非常多的。

据说乾隆年间有一位有名的杭州老乡兼诗人来瘦西湖旅游,看到了瘦西湖的美景后,不禁当场即兴朗诵了一首诗歌,“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至此以后,瘦西湖的名称便传开了,加上乾隆皇帝在此也修了很多亭台楼阁,瘦西湖变得非常有名了。下图的这座白塔,传说就是因为乾隆的一个梦而起。乾隆皇帝南下扬州时,住在这附近,梦到了一座白塔,然后就说这里应该有座塔。下面的盐商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一个晚上就用盐堆起了最早的白塔。。。

总之,扬州瘦西湖自身的历史和故事很多,美景也自有特色,虽然因为一首诗获得了跟西湖挂钩的名称,实际上没有太大关系。


褔拉圈


你好,是没有关系的。

当年西湖的名气很大,而瘦西湖原名叫做保障湖。

由于乾隆没事儿就喜欢去江南溜达,所以江南的富商都争相去巴结皇上,就在大运河沿途修各种花园建筑,比拼哪儿的更美。瘦西湖这一段就是其中风景最好的一个区域,也是乾隆最喜欢的一个地方。

关于瘦西湖名字的来历,也有几个版本。最常见的版本就是诗人汪亢拿西湖和瘦西湖做比较,然后写了一首诗:"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有扬州堪称瘦"。这个诗人用美人来对比,杭州西湖是杨贵妃,扬州瘦西湖是赵飞燕,一个肥,一个瘦。

也有一个版本,说的是三个富商喝多了,要给保障湖改名,因为在扬州的西边,所以有个人说就叫西湖吧。另一个人首,你不是去过杭州西湖吗,这个不行,杭州西湖比保障湖大多了,保障湖太窄了。旁边的一个读书人听到以后说,那干脆就叫瘦西湖吧。

不过,瘦西湖确实“挺瘦的”,长4公里,宽不超过100米。而瘦西湖旁有大量的园林建筑,在康乾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规模,现在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由于名字上比较相近,所以瘦西湖比较倒霉,因为西湖是不收费的,好多网友就会多瘦西湖收费的看法比较多。其实,瘦西湖跟西湖的性质是不太一样的,前者是公司化运营的,其次是大量的古建筑,运营成本很高,而后者是政府运作,不允许涨价,是靠着周边的配套服务赚钱和贴补。

西湖早早就做好了全域旅游的规划,而瘦西湖正逐渐开展,目前也算是全国做的比较好的。淡季门票30块钱,也算是一种信号,未来也有可能会以配套的形式去赚钱运营。

瘦西湖的船娘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远方雪的世界


瘦西湖和西湖并没有任何关系。

就好比扬州和杭州,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是完全是两个地方。

瘦只是表明了该湖狭长的特别,扬州人崇尚精致秀丽,除了瘦西湖,还有小金山、小玲珑山馆等等。

瘦西湖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清初吴绮《扬州鼓吹词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1988年瘦西湖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区;2007年入选国家首批5A风景区;

来扬州没来过扬州瘦西湖园林群,算是没来过扬州。


小画匠Dee


扬州瘦西湖景区闻名全国,到扬州不去瘦西湖等于没到扬州。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区西北,是清朝盐商为迎接康熙,乾隆游江南而出资兴建的景区。因其水道狭长,有十余里之多。又因其景色秀美可比杭州西湖,故有“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有扬州堪称瘦”之说。

清朝诗人汪沆有诗赞瘦西湖:“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瘦西湖风景优美,景点众多。有乾隆码头,白塔,徐园,小金山,长堤春柳,二十四桥等,景区游船上的船娘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景区旅游淡季门票30元,是很值一游的,名字与杭州西湖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