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非贫困户的人争着当贫困户?为什么有些贫困户不愿意住安置点?

用户3643200560258


为什么有些非贫困户的人争着当贫困户?为什么有些贫困户不愿意住安置点?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为什么在农村,做贫困户成为了一种光荣的事情,大家都去挣着当这个贫困户,归根结底是有人认为贫困户有利可图,说白了,就是有一些人受不得穷人吃馍馍。



一、贫困户我们从字面意思就可以了解,肯定家里有这样那样的贫困原因,导致家庭生活水平和本地区其他农户有着巨大差别。在农户被识别为贫困户以后,政府就会按照贫困户户内实际,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这些帮扶措施涉及产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方面面。总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帮扶,让这些贫困户有一个稳定的的收入来源,能够住上安全的住房,孩子受教育、家里人看病有保障。当然,对贫困户还少不了慰问,发放一些生活必须品等,通过这些帮扶措施,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达到和本地区其他农户一样的生活水平。



二、我们现在说的贫困户是指2013年以来的建档立卡户,也就是对农村贫困户统一建立了档案,统一管理,精准帮扶。在2013年对贫困户建档立卡的时候,主要就是对户内收入、吃穿、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指标进行一个核查,对没有达到指标的户,在经过层层审核公示后,就会纳入建档立卡管理。从2014年以后,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始大力的帮扶,然后每年10月份,会对贫困户脱贫指标达标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按照贫困户脱贫指标达标情况退出脱贫管理。从13年建档立卡之后,每年都很少再纳入新的贫困户,对没有纳入建档立卡的户,由于家庭变故出现某一项指标不达标的,都会由相对应的主管部门单项解决,而不再纳入贫困户管理。



三、贫困户不愿意住安置点,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故土难离,舍不得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我们有好些贫困户,思想比较保守,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差,总觉得搬迁到新地方以后,没有地种,没有活干。其实树挪死人挪活,对于贫困户来说,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区,在政府的帮助下,更有利于脱贫致富。


新农人散耕


为什么有些非贫困户的人争当贫困户?

为什么有些贫困户不愿住进安置点?

这个问题可能只有驻村干部的体会才最深,我自参加工作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被组织选派到基层驻村,从16年开始国家加大了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力度,对已经被评上贫困户的家庭加强政策扶持,评贫困户的标准就是一达标(收入达标)、两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三保障(教育医疗住房)。所有贫困户的子女只要是上学的都可以享受教育资助,所有贫困户生病了医疗保销都达90%以上,收入不达标的政府还要想法设法增加收入,住房不达标的政府也会出钱维修房子或者搬迁。哪一项有困难政府就着重扶持哪一项,而且还有结对帮扶干部一对一的帮扶宣传政策上门服务,这么优质的待遇试想谁不愿意当个贫困户,所以群众就在各种调查中隐瞒自己的收入和住房争当贫困户。

而对于身份是贫困户却又不愿意住安置点的大有人在,基本上都是比较守旧的老年人,年轻人出过远门,眼界相对较远,知道一辈子待在大山里面就永远出不来了,而且房价那么贵却能靠贫困户的身份就能轻轻松松得一套房子,睡觉都要笑醒。我帮扶的有一户就是儿子要搬老年人却坚决不搬,为此他们父子俩还闹了好久的别扭。老年人认为生于此地活于此地就要死于此地,有强烈的故土情节,再有一点就是想到到了安置点生活诸多不习惯,已经习惯了农村生活,还有一点就是在农村能种菜养鸡可以自给自足,而到了安置点吃一棵葱都要花钱买对于他们来说舍不得。

这就是非贫困户争当贫困户,有的贫困户不愿住搬迁点的原因。驻村工作有苦有乐有喜有悲,当看到大家一步步富起来走出贫困,摘掉贫困的帽子,再多的苦累也是值得的。如果你也是驻村干部或者对基层工作感兴趣欢迎交流!








龍遵公子


为什么有些非贫困户的人争着当贫困户?依我看,这正好说明了国家扶贫政策之好以及扶贫力度之大。贫困户在扶贫政策中享受到的各项优惠待遇,真是让非贫困户觉得羡慕嫉妒恨,就因为是贫困户才使得这部分人员在不费吹灰之力下拥有了一切,医疗保险、社会保险有人代缴,孩子上学有补助,修建住房不用花钱,发展种养殖产业还有财政补助资金,住院报销比例也比非贫困户高。

而非贫困户呢,由于自己很努力,睡得比狗还要晚,起得比鸡还要早,就因为辛勤劳动收入高了点,就与扶贫好政策擦肩而过,有谁知道自家的难过呢!银行贷款一年续到下一年,又有谁过问过呢!所以,虽然当贫困户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是,只要能享受到优惠政策,人们还是宁愿厚着脸也要争取。

为什么有些贫困户不愿意住安置点呢?做为农民,能住到安全的房屋里只是一方面,各种农具及粮食总得有个存放的地方,牛羊等牲畜也得有圈养的房子。可是,这些基础设施安置点有吗?没有。当贫困户搬到安置点以后,依照“一户一宅”规定,原来的旧房子全部要拆除复垦为土地的。



那么,上面提到的农具、粮食、牛羊等问题如何解决呢?农民终归是农民,又不是市民,是农民就要进行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只有住房是不行的。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贫困户才能放心的住进安置房里。大家说呢?


农村行家


当不当得上,需要数据和民意说话,有具体的操作流程。只要符合条件,应纳尽纳,否则就是漏评错评。至于有些贫困户不愿意搬迁,最大问题是家里土地确权后,住处和地里距离太远,耕种来回不方便所致。要是身体条件不行,土地可以流转出去,或者改善技术和品种,或者委托乡亲亲戚耕种。一般情况下,身体条件好的,也懂耕种技术,家里条件会好些,不会被列入贫困户。多数贫困户致贫原因是缺技术,还有部分是因病、因学、缺劳力的问题。


hongnongxiao


国家政策决定的。说实话,当开始没人愿当贫困户,怕影响自己家孩子娶媳妇,嫌名声不好听。从2016年开始,国家的各项政策都开始倾斜,而且力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于是乎贫困户一下子成了香饽饽,因为可以享受各种政策带来的益处。可以说,国家的政策是好的,遗憾的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定下政策,而是半道添加,这让开始进入贫困户本来就不精准的矛盾一下子暴露出来。


舜土影像


还用说吗,都是钱💰钱的鬼,你不看那贫困户和低保户村上搞公共不想出一分钱,修路用到一点地要给钱,天天跟别的老人比钱多,说什么我是贫困低保户国家不敢少我一分钱,有本事你们去弄一个,气死人了,懒人有懒人福


永为大众


贫困户就是牛,所以人们都想当贫困户。同时贪困户一年的各项补贴远远超过一个青壮年一年打工的收入。当然争看当贫困户,既不劳动还有高收到入。


南山4014


因为安置点分配不均


上善若水3550


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农村自在一点!


罗琳斌


简单的说就是,对国家政策不了解,所以做不到实事求是的心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