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宗祺:“語文素養”的內涵、意義及影響


巢宗祺:“語文素養”的內涵、意義及影響

巢宗祺,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研製組組長


第一個問題:“語文素養”的內涵是什麼?

“語文素養”是2000年修訂版“大綱”提出的一個概念。過去都提“語文能力”,“課程標準”改成了“語文素養”,而且放在四個基本理念的第一條。許多老師對此有些陌生,有些不習慣。那麼,什麼是‘素養’”詞典解釋為“平日的修養”。這裡的“語文素養”,指學生平時在語文方面的修養,包括對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語言的積累、語感、思維,也包括一些語文能力,如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另外還有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這些都涵蓋在語文修養的範圍內。在此,我著重談談語言積累和語感。

對於語言積累,從“修訂大綱”提出這個問題之後,現在已經引起了廣大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過去的語文教學之所以搞得不好,效率不高,就是忽視了語言的積累。對於“語感”,蘇教版小語教材編寫組的老師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編寫教材時把“朗讀和背誦課文”放在首要地位,我們在修訂“大綱”時也把“語感”放了進去,現在我們又將之寫進了“課程標準”。對此,有人表示歡迎和讚賞,也有人表示不理解:語感是什麼?看不見摸不著,而有些能力通過訓練卻往往可以立竿見影。在這兒,我想講講這個問題,主要講語感的兩個方面。

一方面,語感包括人對語言的結構模式和運用模式的掌握。光有結構模式還不行,還必須掌握運用模式。我們e巴說漢語說慣了也許不覺得有什麼,其實漢語包含了許多規律在裡面。除了結構以外,還有一些背景(上下文背景、文化背景等)。最近從報紙上看到一則趣聞,一位日本學生到中國考託福,一些題目讓他們很困惑,如:這個歌星最近很?後面提供了四個選項,分別是紅、黃、藍、白。這位日本留學生選了個“白”。因為按他的理解,“白”就是很純潔,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緋聞,可標準答案卻是“紅”。這就是文化背景的問題。所以,語感既有結構模式的掌握,也有運用背景。另外一個方面,語感還是一個語言反應機制。有的人語感好,想到什麼馬上就能流暢地表達出來,沒有任何障礙,語言與語言的組合非常通暢,往往不加思索就說了出來;有的人雖然記憶了很多東西,但一般說來不能很快地反應出來,表達跟不上思維。這就是語言反應機制的差別。語感就應包括這兩個方面。我們的語文教學如果能重視語言的積累和語感的培養,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將會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巢宗祺:“語文素養”的內涵、意義及影響


巢宗祺:“語文素養”的內涵、意義及影響

編委會:朱慕菊 張民生 崔允漷 楊向東顧問:王寧 巢宗祺 方智範主編:陸志平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要用“語文素養”:這個提法?

首先,我要說一下“修訂大綱”與“課程標準”的關係。2000年“修訂版大綱”頒佈,為什麼接下來又要搞“課程標準”?其實,“教學大綱”是研製“課程標準”過程中的產物,是階段性成果,所以,“大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課程標準”的思想,而“課程標準”又比“大綱”更詳盡、更具體、更成熟。

現在來談語文教育。過去的語文教學,強調的是知識與能力這兩條線,但語文教育中有些東西是無法納入這兩條線中去的。比如“語感”,它就不僅僅是一種能力;又如,過去將“語言積累”放在“知識”一塊,也是不妥的。因此,用知識和能力還不足以概括語文教育的全部。過去強調“語文能力”,包含了一個思想,就是偏重於“用”,即解決實際問題的實用,所以大家都重視這個‘能力”。“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的“工具性”也是這個思想,也是強調“實用”。我們這個民族很久以來就非常講究“實用”,“學以致用”便是一例。比較一下,古希臘則不同,她追求的是“真、善、美”,具有“唯美”傾向,至於有用與否則不加考慮。對於這一點,我們就顯得很薄弱。

而在教育上,如果一味偏重實用、追求功利,就會導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只能塑造一批精於技能、文化淺薄的工匠。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不是始於今天,前北大校長蔡元培就不贊成大辦職業教育,而是主張提高學生素質,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今天強調素質教育,也是出於這種考慮。“課程標準”衝採用“語文素養”,就是出於對學生整體素質在語文方面的表現,以及對這種目標的追求而提出來的。

巢宗祺:“語文素養”的內涵、意義及影響

第三個問題:提出“語文素養”的意義及影響

提出“語文素養”這個概念,它的範圍自然比“語文能力”變廣了,增加了文化品位及修養,體現了語文的特點,體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體現了現實能力與前瞻能力的綜合性的追求。這種提法的改變,並不僅僅侷限於範圍的增加,它意味著語文教育模式的重大突破與變革,是非同小可的。現在“課程標準”中提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已經綜合了這樣的思想,並嘗試在當前的課程改革中構建語文教育的新的模型。

近幾十年來,語文教育經歷了由“知識利益”向“能力利益”的教育模型發展的階段。在“知識利益”模型階段,語文教學追求的目標是知識,重視的是知識的記憶。而死記硬背那些“關於語文”的知識,對學習語文益處不多。在對這種現象進行反思之後,有人便提出對“能力”的追求。“能力利益”的教學模型,其重要特徵便是重視訓練,它是在行為主義、結構主義心理學背景下產生的“刺激—反應”的教學模型。

這次“課程標準”的出臺,就是要在上述兩種模型的基礎上建構起“語文素養”的教育模型。記憶與訓練仍然需要,只不過記憶的目的、內容和地位與原來不一樣。這應該說是教育範式的一種根本性的變革和突破。原來“大綱”中提語感、感悟、薰陶,許多人都不能接受,現在接受的人多了。像蘇教版教材編寫組的同志在使用蘇教版教材的地區,他們就感到這種提法非常符合語文教育的規律,他們早就在編寫的教材中體現了這樣的精神。

“課程標準”系統地提出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也就立體地構建了語文教育的模型。過去的兩個階段,記憶也好,訓練也罷,構建的是一種線性的模型;現在是三個維度,構建的是立體的模型。目前,在建構新模型的過程中,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注意和考慮:

第一,語感、感悟、積累仍是語文教育的基本點。對此,不要害怕有人指手劃腳,要理直氣壯地讓孩子記憶對他們的終身發展有用的東西,要讓學生廣泛閱讀,要加強誦讀,包括背誦。拿誦讀來說,許多人想不通:外國的“標準”中不提“背誦”,為什麼我們的“標準”要如此重視?這個問題我們不能跟在外國人後面跑,我們提倡“背誦”,注意的不僅僅是一種結果,我們還注重過程。“課程標準”中不是提出了“過程和方法”這個維度嗎?在讓學生記住一些內容的同時,使他們形成一定的語言反應機制,“背誦”是一個重要途徑。另外,在背誦過程中,還讓學生經歷了審美體驗,受到了情感及文化的薰陶。因此,背誦,是一種體驗的過程、感悟的過程和接受薰陶的過程。為什麼那些書讀得多的人,其言談舉止跟別人不一樣呢?道理就在這兒。我們中國語文的學習過程,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這一點。

第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問題,是語文課程本身應有的目標。語文課程不僅包含語言、文字、文章、文學這些東西,其情感態度價值觀我們也要關注。在實施的時候,我們不能脫離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進行,不能搞思想道德的說教,應跟語文實踐緊緊結合在一起。因此,有人擔心,強調了情感態度價值觀,便可能會在課堂上大講特講,這種擔心不是多餘的。

第三,“課程標準”對我們觸動最大的是“過程”,即我們要關注過程。過去,我們並未將“過程”看成是一種目標。現在,我們明白了這一點:關注“過程”,就是關注隱性的目標、長遠的目標。對於小學教師而言,對此尤其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小學生不可能一下子將學習成果呈現在你的面前,很可能要在幾年以後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表現出來。因此,我們不要奢望立竿見影,不能急功近利。

有人要問,上課的時候,學生積極參與了,但方法一種也沒掌握,怎麼辦?我覺得,學生處於學習階段,有一些方法掌握不了並不奇怪,只要他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了,嘗試了一些方法,一段時間之後,他自然會有所收穫,甚至還會創造出新的方法來。現在我們老師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送“魚”給學生,“魚”吃完了就什麼也沒了;另一種就是教會學生“打魚”。從我們這次“課程標準”所體現的精神知道,我們僅僅教“打魚”還不夠,還不能超越時代,因為我們教的方法也很有限。如果我們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說不定還會有所創造。因此,方法不一定要靠傳授,我們不妨用“課程標準”的精神來審視這個問題,立足於讓學生積極參與,因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方法的體驗和創造要比教師的授予有意義得多。

第四,注意觀念、方法、情感的體驗。“體驗”具有多重涵義,語言的運用需要體驗,光靠講規則不行,必須在運用的實踐中領悟。我們自己在教學中也碰到這個問題,研究生們常說研究課題找不到。過去呂叔湘先生跟年輕的研究人員也探討過,他讓他們去跟外國人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自然就會發現關於漢語的很多問題。因為外國人是帶著自己的規則來學習漢語的。我們的孩子很小就學會了語言,這是為什麼?是因為語言不僅靠習得,也要靠在實踐過程中體驗,有對生活的體驗,對思想、觀念的認識也靠體驗。剛才我在看課本劇的時候,就想了很多問題。按過去的觀念,崇尚理性分析,會覺得花這麼多的時間、添置這麼多設備、投入這麼多精力搞課本劇實在沒有必要,一講不就懂了嗎?但是我們問問學生,他們參與課本劇的排演,所得到的就不僅僅是對課文字面的理解,收穫是多方面的:他們參與其中,很多方面得到了鍛鍊,表現欲得到了滿足。不經歷這樣的過程和體驗,他們站到臺上也許會瑟瑟發抖;現在他們扮演了某個角色,他們會全身心地投入,盡力演好自己的角色,這對學生來說不是難得的表現機會麼?因此,我們的語文老師在這上面應該走出幾步,多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情境和機會。

“課程標準”強調,不要用唯一的答案去限制學生、束縛學生。有些老師片面理解了這一點。不是說不要用唯一答案框住學生嗎?他就想兩個答案、三個答案,還是想讓學生往他那個“圈套”裡鑽。為什麼不讓學生把他們的想法都說出來呢?學生所要的不是你所給予的一個答案,而是要在與老師的交流中經歷一次語言實踐的過程。老師完全沒有必要苦思冥想現成的答案,也不能居高臨下,而應將自己視為學生中的一員,與學生展開平等的對話。這時,學生會在與老師的對話中得到提升。

第五,“課程改革”必須重視學生的“探究”。實施新的課程以後,不是不要訓練。但是,訓練的地位、訓練的目標設計與原來的理解大不一樣。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教育的時代,那種“能力中心”的時代已經過去,已經不再適應今天教育的發展。現在我們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許多問題都應該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他們自己探索出來的方法,有的跟老師傳授的一個樣,有的可能不一樣。這裡的“探究性學習”,有的地方走入了一個誤區:一提到“探究性學習”,就要求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去搞研究課題。他的目標是什麼?是希望通過一學期或一年搞下來,能夠在“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評比中獲獎。因此,老師就帶著幾個學生在那裡做課題、搞攻關。這是“研究性學習”中的一個誤區。這種做法,把一部分乃至絕大部分學生撇在一邊,只用了幾個學生,有的甚至這幾個學生也是做做樣子的,大部分事情實際上都是老師在做。因而,這種“探究性學習”沒有什麼價值。

“探究性學習”的價值取向應該是讓我們的孩子將來個個都有探究能力,個個都有探究的習慣,這是關係到我們教育質量的問題,關係到我們全民族素質的問題。因此,“探究性學習”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不是面對少數學生。“探究性學習”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探究的意識。探究的習慣,並讓他們在探究過程中體驗。摸索“探究”的方法。對此,我們的教育觀念必須有一個轉變。

第六,課程改革要注重跨領域的學習。自語文課設置以來,經歷了由重知識向重能力轉變的發展過程。如果向前追溯,古人重什麼?古時候沒有專門設語文課,但古人仍去讀很多東西、背很多東西,實際上這裡面就有個跨領域學習的問題。他們去考秀才。考舉人、考進土,雖然只是考一篇文章,並不是像我們現在考《校園一角》《我的老師》之類的文題,他們要寫好文章,必須運用各方面的知識,有語言的、歷史的、文學的,有的甚至涉及國策的討論,這不就是跨領域的學習和運用嗎?用現代學科分類的目光來看,在這個學科學的東西到那個學科用上了,它就是超學科的。所以,如果用原來的目光和觀點來看現在的語文課,就會發現很多的語文課都不大像心目中的語文課了,有了非驢非馬的味道。我覺得這是正常的,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在課程中體現了國家的意志。我們這次的課程改革也正是要體現跨領域的學習和運用。在語文課上安置一些原來我們認為不是語文該做的事,讓學生做一些綜合性的學習,這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也是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其實,各門學科裡都有一些超出自己學科、與其它學科有~定聯繫的東西,在學科與學科之間搭建相互溝通的平臺,這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是大有好處的。

巢宗祺:“語文素養”的內涵、意義及影響

第四個問題:構建“語文素養”的教學模型,對我們的語文老師提出了什麼新要來?

過去,我們注重的是老師的教學技能;現在進行的課程改革則要求我們將關注的目光轉移到教師的教學素養上來。過去我們常講“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有些老師認為這太原則了,教學中無法進行具體操作,說到底還是“素養”有所缺陷。在語文課程發生了根本性變革的今天,對我們語文老師的素養要求就大大提高了。

首先是觀念的轉變,要有現代意識和創新精神。我們要求學生必須具備創新意識,老師自身首先要有創新意識。其次是語文老師自己的功底。我們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我們老師就應該既要有良好的語感,又要有理性分析的能力,這樣才能很好地指導學生。因此,語文老師就要有語言功底、文學功底,有豐富的積累,有寬闊的視野,有良好的悟性。第三,在情感、態度上也應該有所發展。這種“情感”就是我們對發展主體所具備的愛心,是我們對新課程、對主體發展過程中的行為、問題的情感和態度。“課程標準”強調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就是要求我們在情感、態度上有所轉變。還有,對如何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需要老師去為他們創設一種好的氛圍,因為學生的創造性靠我們“訓練”是訓練不出來的。

現在有許多書籍談“訓練創造思維”,外國人就迷惑不解:能夠被訓練出來的“創造思維”還叫創造嗎?因此,歸根到底是要創造一種利於創新的氛圍和文化。對學生的思維成果,我們要給予理解、寬容。為什麼要寬容?因為你要讓學生有所創新,使他們敢於標新立異、樂於標新立異,就必須給他們鬆綁。你想,其所標之“新”中很可能99%是沒有多少意義的,但假如你不寬容他的這個沒有意義的99%,也許就不能產生那1%有價值的創新的成果。小孩有時做出不可理喻的舉動,無非是想表現得與眾不同罷了,其中包含了一些合理的、積極成份,我們對之就該持相應積極的態度。

我們這個社會對創新。標新立異的行為,有時是不夠寬容的。如:上海某一高校裡有一個女孩剃了光頭,許多女孩紛紛仿效她,結果引起了社會的一片譁然,老師來教育她,報紙上也展開了討論。這個女孩嚇壞了,趕快套上了帽子。我雖然也不贊成女孩的這種行為,但我想:她為什麼做出這樣的舉動?無非是嘗試一下與原來不同的模樣罷了!法律並沒有規定不許她這樣做,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寬容她一下呢?我們這個社會表現出的創新能力不強,應該說缺少寬容是個重要原因。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做出超出成人想像的事情,我們就應該多寬容一些。

第四,語文老師應該有生活的情趣。現在,我們的老師工作很忙,壓力很大,非常辛苦。學校領導能不能寬容一些,解放一下老師;老師自己也寬容一些,既解放自己,也解放學生。在自己的工作以外,老師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愛好,應該尋找生活的樂趣。一個有生活情趣的老師,其審美能力自然會高別人一籌,在教學中不自覺地就會派上用場。最後,就是要優化教學方法。一方面,我們必須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這樣,各人有各人的特色,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會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在這次的課程改革中,我們的老師任務很艱鉅。我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語文課程改革一定會搞成功。我們中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也就在今後的一二十年內;如果錯失這麼個機遇,我們的國家將會扮演替發達國家打工的角色。因此,這次的課程改革意義非同尋常。而要抓住機遇,最根本的就是靠教育。我們的國家在面臨的經濟轉型中能不能濟身世界的前列,關鍵就要看我們的教育。

本文來自網絡,略有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