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不“文化自信”都難


中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不“文化自信”都難

中國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了。

從“文化自信”這個提法出現後,甚至出現了英語課是否由“必修”改為“選修”的大討論。

這是國民大眾重新審視東西方文化,尤其是重新認識自我,重新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開始。

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有哪些呢?

琴、棋、書、畫、詩、酒、茶,歌、舞、戲、教、儒、佛、道。

而在儒文化裡,我們有仁、義、禮、智、信,和溫、良、恭、儉、讓。

前不久,國家教育部出臺了“取消中學學業水平考試大綱”,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國家正在發力改革教育方向,正在使用一系列組合拳扭轉“以考為綱”的教育現狀。一手發力改革教育,一手提倡“文化自信”。

“以學為綱,以考為輔”的大路線正在形成。

中學,包含初中與高中階段,這也是一個人求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學習階段。“大語文時代”將在這個時期重點進行培養。

學生們的學習面不再受教科書限制,而重視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同時,如何培養出一個“有文化”的人呢?

這就要求學生們廣泛涉獵和掌握我們祖國的傳統文化。

中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不“文化自信”都難

琴,代表了樂器,當然是我國的傳統樂器而非西洋樂器。在諸多樂器中,讓孩子掌握1-2門樂器使用,同時可一精旁通對其他樂器有所認知。

中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不“文化自信”都難

棋,這個聚集“大智慧”的古玩法,代表性的有象棋,圍棋,五子棋,軍棋,跳棋等,而象棋和圍棋被奉為國棋,至少要會一門棋的學問。

中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不“文化自信”都難

,書法。這個傳承了上千年的文化傳統我們不能丟。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在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人書法家的沿襲下,誕生了一批又一批我們的書法界泰斗。我們是漢字,漢字是象形字的演化,寫好漢字,如同需要做好人一樣,見字如見人,書法即是人道。

記得在電影《天下》這部影視裡,有一個趙國書法先生,這樣說道:“趙國可以滅,但趙國的字不能滅,只要趙國的字在,趙國的精神就在”。可見書法與國道,是多麼的緊密相連。讓孩子學書法,是不忘國本。

中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不“文化自信”都難

,作畫。這個與書法一樣,又好像與書法的兄妹,是夫妻,書畫不分離,畫家多為書法家。會書法也就會懂畫畫,一脈相通。讓孩子學會書法,也就懂了畫的鑑賞能力。

中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不“文化自信”都難

,詩詞歌賦。這是古人智慧的聚集池,也是我們挖掘與傳承古人智慧的重要依據。我們今天超過一半以上的文化傳承,就是靠古人的詩詞歌賦流傳下來的。因此,孩子們學詩詞歌賦,就是學習古人文明與文化的最直接途徑。

中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不“文化自信”都難

,這個古今中外都如影隨形的飲食文化,一代代傳承下來。它是有非常深厚的人文氣息與民族特質的。我們今天的孩子雖然不提倡飲酒作樂,但是對這個領域的文化,不可不知。懂它,就是有文化,不喝不飲也不懂,可以說就是一個沒文化的人。

中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不“文化自信”都難

,如同酒一樣,茶酒不分家,有酒的地方便有茶,茶能醒酒。茶文化也如影隨形般地隨著我們的歷史傳承了下來。但是,茶又與酒不同,古今中外有酒,但是有茶的,卻只有中國。茶文化,欣欣向榮,也是由中國開始傳播至國外。例如日本的茶道,源於我國的唐朝時期。

茶文化博大精深,有“茶如人生,人生如茶”的說法。另外,茶作為最具健康性的飲料,從古至今,一直被中醫認可並廣泛應用,沒有之一。

茶,茶道,茶藝,茶文化。會喝茶,懂茶道,對一箇中學生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文化素養”。茶是素的,酒是葷的,茶能修身,茶也能養性。懂茶,會喝茶,也就懂得以茶養性之道。


中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不“文化自信”都難

,歌曲,民謠,詩歌。歌與詩詞本是一家,詩歌即是以詩為詞,賦以曲調,便成了歌。一個會唱歌的人,總是受歡迎的人。

中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不“文化自信”都難

舞,舞蹈。這裡的舞蹈不是現代舞、街舞、霹靂舞,更不是“慢三”、“快四”、“搓二步”和“一步搖”。傳統文化的“舞”,是民族舞。能歌善舞,是絕對的“加分”項。

中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不“文化自信”都難

,戲曲。戲曲作為國粹,被廣泛流傳併發揚光大了。作為一名中國人,不懂戲曲,算不上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就算不會唱,起碼要懂幾個劇種的區別,能聽得出來。

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河北梆子、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

中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不“文化自信”都難

,宗教。宗教文化一直是我國接納並保護的對象。宗教文化是體現一個國家“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胸懷廣大的東西。學生們要知道一些,懂一些。比如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比如最近疫情嚴重的意大利國家,就是一個全民信奉天主教的民族,天主教就屬於基督教的一個派系,信奉上帝的,相信上帝會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類的。

中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不“文化自信”都難

,儒家學說,儒道,孔子的學說。我們今天奉行的“仁、義、禮、智、信”,與“溫、良、恭、儉、讓”,就是孔子學說,儒家思想。可以說,儒家文化是影響著中國幾千年的最大的傳統文化,作為中國人,作為一名大家公認的“好人”,就必須要懂得儒家思想,與人為善。

中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不“文化自信”都難

其次我國還有佛教文化與道教文化,我們雖然不能精讀其中要義,也要有所涉獵才行。

當一個人具備了以上這些素養之後,我們還能說這個人沒有“文化”嗎?

當一個人具備了這些“素養”之後,對我們的文化,能不自信嗎?

當一個人具備了這些“素養”之後,對外還有列強敢小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