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閱讀法》:讓你一年讀完幾百本書的真正祕訣

《洋蔥閱讀法》:讓你一年讀完幾百本書的真正秘訣

讀書筆記

早在兩個月前就開始了讀這本書,讀完這兩本書我花了兩天的時間,受益匪淺。接下來的這兩個月裡,我就開始運用了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來讀其他的書籍,覺得特別有效,總算能捕捉到書中的重點了。

接下來我就介紹一下書中說到並可行有效的閱讀方法。

01 碎片閱讀

在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下,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特別的寶貴,碎片閱讀無形當中就成為了我們當代人的主要閱讀方式。那如何把我們平時學習到的碎片知識為我們所用,卻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書讀得再多,如果沒有真正用到實際生活中來,就不能發揮它的真正作用,和白讀並沒有什麼區別。

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我們隨便點開手機裡的一個平臺,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文章內容,那在網絡上看文章的時候如何快速地找到我們想要的內容又能日後寫作的時候能用上呢?

在碎片化閱讀中就有一個方法叫做:閱讀概念法。什麼叫做閱讀概念法?指的就是在閱讀過程中通過找概括性的名詞以達到學習的目的。

有了概念法,我們在碎片閱讀的時候就有了目的,不至於分神,比如說:讀到某段的時候比較難理解,但比較難理解的內容裡就出現在我們知識領域裡極少碰到的概念,這時就可以把它記下來,統一寫在一張紙上。在等車,地鐵上,我們都可以運用自己的碎片時間去學習我們想學的知識,把概念記下來了,我們在一個比較集中的時間裡就可以把這些概念進行整理,看看概念之間存在什麼聯繫。

碎片化閱讀的重要一步:學會找概念詞

02 快速閱讀

快速閱讀一般是適用於我們對這本書不瞭解的情況下就需要做到快速閱讀,用最快的時間去找出我們感興趣的書。說到興趣,又不得不說的就是,在閱讀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應該讀的就是自己感興趣的書,而不是說這本書的人氣很高,我也去讀讀,讀了之後發現,這本書自己壓根就喜歡不起來,卻還要硬著頭皮讀下去,其實往往這樣做的結果只有一個:讀完了一本書,什麼也沒學到。

俗話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解決問題顯得被動,而提出問題卻顯得更主動,因為提出問題是根據自己的情況提出來的,自己哪裡懂,哪裡不懂,心裡都有數。

在選擇了感興趣的書之後,我們要做的就是提出問題,從這本書中我需要獲得什麼知識,帶著問題去閱讀,事半功倍。

很多事情都有一個過渡的階段,讀書也是一樣,根據自己的興趣從入門級的書讀起,才更容易在讀書的時候與書本內容形成心流。不管是在讀書的時候,或者是在實際生活當中,我們往往最容易記住的就是別人在敘述關於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因為我們的關注點就是在自己身上。這就是所謂的心流,與心達成一體後,能記住,能思考,能運用。

快速閱讀的重要三步分別是: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書、提出問題、與書中內容形成心流。

《洋蔥閱讀法》:讓你一年讀完幾百本書的真正秘訣

讀書筆記

03 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圍繞一個主題去讀書,就像在碎片化閱讀裡說到的“概念”一樣,我們找到了概念,但概念又會有很多種,我們需要把它分類,而想要在某一個領域裡做到專業卻還要慢慢尋找概念之間的聯繫,站在知識的最高端,與別人分享更多的知識。這就是主題閱讀地意義所在。

在這一階段裡我們會拿到很多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但它們都是來自不同的領域,我們就需要通過主題閱讀來把它們分類,建立自己的書單和圖書庫。

有了自己的圖書庫之後,就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領域,然後再在這個領域裡長時間的研究,閱讀這個領域的更多書籍,慢慢成為這個領域裡的牛人。

主題閱讀的重要步驟:圍繞主題收集信息、建立書單和圖書庫、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

04 深度閱讀

什麼書需要深度閱讀?一種是經典名著,而另外一種則是我們讀了很多書之後,但仍然還有很多問題不懂,這時候就需要深度閱讀了。

而深度閱讀的前提是建立在我們對某個知識有一定的初步瞭解,有了對某個知識點多次“實戰”的經歷並且能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個知識點。有些人可能又會問,把一個知識點能掌握到這三層也差不多了吧,不要要求這麼高,可你如果真正想不斷突破自己,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的話那深度閱讀真的很有必要。

深度閱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某一個知識點,讓我們發現自身還有很多不足,從而充滿好奇心去發現更廣闊的世界。

深度閱讀還可以幫助我們就某個概念而發現很多與之關聯的概念,就像我們寫一篇文章一樣,最開始總要先確定一個主題,有了主題之後才慢慢去想如何去開展這個主題,慢慢形成一篇文章。概念也是一樣,我們知道了其中一個概念,就會尋找下一個與之關聯的概念,最後形成的知識網絡。

深度閱讀的重要步驟:發現概念之間的聯繫、學會多場景應知識

05 記筆記、製作讀書卡、向朋友分享知識

一份幸福,和別人分享,你就會收穫兩份的幸福;而一個知識。你和別人分享,你也會收穫兩個知識。

在寫下這篇文章之前我也經歷了這三個階段,首先是記筆記,再到製作讀書卡,最後是分享,我覺得這是一個階梯式的過程。

記筆記的最初是給自己看,讓自己記住,是輸入;製作讀書卡,是讓自己對這個知識點有個更清晰都認識,也是方便記憶,還是輸入;而向別人分享,是自己對這個知識點有了一定打開了解,向別人介紹,是輸出。

有句話說:溫故而知新。通過記筆記,製作讀書卡,分享去溫習知識,而發現更多我們之前不懂的知識,這也算是一個進步的過程了。

有很多人都說,讀了書之後不容易記住,每到想要寫一篇文章的時候卻還是用不上,很有挫敗感,其實讀過的書能記住除了與書中知識形成心流的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做筆記。

我們的記憶做不到過目不忘,而“記筆記”卻是做到過目不忘的好辦法。筆記可以讓我們知道哪裡是知識的難點,趣點,還便於我們讀完這本書後再回頭看時,不至於沒有頭緒。

寫在最後:

《洋蔥閱讀法》:讓你一年讀完幾百本書的真正秘訣

讀完書後製作的思維導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