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史之晉楚邲之戰

晉楚邲之戰,發生在周定王十年,晉景公三年,楚莊王十七年,即公元前597年,主持這場戰役的,晉方為荀林父,楚方為楚莊王和令尹孫叔敖。結果是楚軍勝,晉軍敗。

此時,距晉文公稱霸已經過去三十五年,天下形勢已然發生變化。楚國自楚莊王繼位以來,勢力日漸膨脹上升,而晉國勢力則有日趨衰落之勢。楚莊王以孫叔敖為令尹,乘晉國勢力衰退之際,準備再度入侵中原。楚國現在內部國富兵強,外交方面,西面聯合秦國,東面與吳越結盟,在中原與魯曹結交,征服了鄭,宋,陳,蔡,耀兵於王城,問九鼎的大小輕重,自城濮會戰以來,楚國入侵中原的勢力再度進入鼎盛時代。此時如果想囊括中原,首要的作戰目標就是鄭國,鄭國位於中原腹地,也是晉國爭霸中原的必爭之地,控制鄭國,也是晉文公以來歷代一貫的方略。楚莊王九年之中六次伐鄭,每一次出兵晉國必然也出兵協助,實為地理形勢所在。

楚國此次伐鄭,是因為之前已然與鄭國盟好,鄭襄公反覆無常,又與晉國通好,於是討其叛楚通晉之罪,這只不過是個藉口而已。於是在周定王十年,以令尹孫叔敖為帥,沈尹為中軍,公子嬰齊為右軍,公子側為左軍,興兵伐鄭,進圍鄭都,至是年三月,鄭國力戰不支,鄭襄公投降楚國,以其弟子良為人質,表示不再背叛。楚莊王於是移師向北,駐軍在廩延,此地對晉則封鎖黃河渡口,以掌握作戰主動之權,對鄭,宋,陳,衛,則示形勢以威服之。

而此時晉國在鄭都被圍時來不及相救,及至鄭力戰城破之時才以荀林父為中軍元帥,出兵救鄭。晉軍到達黃河北岸溫縣地區時,獲知鄭已經投降楚國,以子良為人質,楚軍駐紮在鄭廩延地區這些情況。荀林父以為現在已經失去了救鄭國的機會,不如等到楚軍撤兵後再進兵伐鄭。這樣既不會與楚國作戰,仍可對鄭國恢復控制之權。這也是晉十年來與楚爭鄭的一貫軍事策略,因為鄭國離晉國近,而離楚國遠,正可運用"弱則攻之,強則避之"的戰術。但中軍佐先谷反對,徑自率其部屬,渡河南進。荀林父聽了司馬韓厥之言,於是決定全軍在衡雍渡河,選擇在衡雍西南的邲地駐軍,並自西至東依上中下三軍的順序排列駐紮,前臨敖、鄗二山,後背大河,與楚軍隔著滎澤原野列陣。

而楚軍在晉軍渡河時自廩延向南移動,抵達管地時,楚莊王採納伍參的建議,選擇在此地區與晉軍決戰,於是掉轉行軍方向,轉而北向面對晉軍駐兵。之後晉將魏錡、趙旃相繼偷襲楚軍,楚令尹孫叔敖誠恐晉大軍隨後來攻,立即下令佈陣,等到佈陣已畢,隨即轉為攻勢,下令越滎澤向晉軍猛烈進攻。

楚軍全面向晉軍進攻,首先與楚軍遭遇的是荀林父的鈍車,當即被楚軍殲滅,荀林父見楚大軍如潮而至,此時才感到前臨大敵,後阻黃河,又沒有禦敵的準備,又恰逢黃昏的時候,驚慌錯亂中更無主宰。晉軍措手不及,車不及馬,人不及甲,中下軍皆在混亂中湧向黃河沿岸潰退,潰不成軍,擁擠在河岸附近,爭舟渡河,自相殘殺。晉上軍因有所準備,利用伏兵襲擊得手,得以全身而退。邲之戰宣告結束。

邲之戰,原為晉楚爭霸控制鄭國而起,鄭之得失,實為兩國霸權消長的關鍵,此戰楚國已然戰勝,下一個目標就是宋國,周定王十二年九月,楚莊王興兵伐宋,於次年五月方才攻破宋國,於是中原的形勢,盡為楚國所控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