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单位为员工买社保?

用户3117850033375


劳动者应当用头脑和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用工成本,无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定,不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是违法行为。职工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职工相对于就业方面来说属于弱势群体,一般不敢对抗用人单位的做法,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这样做:

首先,充分熟悉岗位,看看岗位的适应性,自己是否愿意长期为这家用人单位效劳。如果说用人单位承诺几个月或者一两年之后给大家缴纳社保,大家可以暂且观察一下。

劳动监察的维权有效期限是这样的,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结束之日起两年内,职工可以维权。比如,职工2014年入职,用人单位2018年1月才为其缴纳社保,这样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从2018年1月开始中止,如果到2020年1月之前,职工仍然没有提出维权,那么相当于放弃了自己申诉的权利。

当然,我们的社保征缴行为并没有两年的有效期,如果我们跟用人单位协调好,认为我们在这家单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有补交保险的必要,可以通过确立劳动关系、提供做账的会计凭证等资料,申请社保部门补缴社会保险。这种情况下保险也是可以交上,但是用人单位需要承担5/万的滞纳金。大家也该清楚,如果是商讨阶段,可能职工就站在弱势地位,甚至需要自己承担相应的费用。这就是超期对劳动者带来的不良后果。



第二,如果我们不打算在用人单位长期工作下去。

那么,我们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要求缴纳社会保险费,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职工可以提出辞职。辞职之后,然后向劳动监察部门申请维权。

维权的内容主要有两项,第一,要求用人单位补交从入职开始的社会保险费。第二,索要经济补偿金。这是职工主动离职也可以要求补偿金的特殊情形。

而且用人单位缴纳社保之后,劳动者仍然可以依法享受失业金待遇。

不过,需要明确的事项是提前收集好有关材料。最重要的是通过发放工资的凭证材料,比如银行卡的发放记录等等。由于很多单位,尤其是个体老板心眼儿特别多。他是要么发现金,要么私人方式转账,这样是很难获取凭证,证明劳动关系的。遇到这样的单位还是赶紧走吧,然后向劳动部门进行投诉。能不能维权就有劳动部门决断了,拖得越久,利益损害越大。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社会保险虽然费用很高,但是保障也是很全面的。如果我们不缴纳社保,按照法律规定,是应该有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的待遇,不过相应维权起来就非常麻烦了。

不过国家也是越来越人性化,推出了医疗和工伤方面的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规定,但确认用人单位不给付相应待遇的时候,社保基金可以先行垫付,由社保部门向用人单位索赔,确保在用人单位逃逸或者倒闭的情况下,劳动者利益不受损。

最后,还是对所有劳动者一个建议,能缴纳社保,尽量缴纳社保,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一项保护。


暖心人社


按国家规定,企业给员工上保险是必须的。

现实中,不少中小企业不给员工上保险,有个别企业甚至在试用期快满时,以各种理由辞退员工,为的是躲避给员工上保险。

首先,员工无论是试用期还是转正后,企业都应该给员工上保险,一旦用工,就应签用工合同,按合同办事。

另外,应有监督机制,不能任由企业自行其是。

只有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才会为企业尽职尽责,企业才有发展。

望企业的领导有长远眼光,不要因小失大。



诗佩细语


2019年即是社保改为税务代扣的一年,那么对企业如何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也就成为摆在现实的社会问题啦。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企业做到为企业员工积极买社保也同样是每个企业对社会保险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至于怎么样要买,当然有劳动法的具体实施要求及各项缴纳办法。这里就不多说了,也就是按劳动法的所有要求应该作为企业就应该为企业员工而买社会保险,从而是劳动法所规定,必須严格执行。

然而对于改为代扣的问题,可能还会出现少数微型企业对为员工的社保问题出现漏缴或者是不缴,我个人观点,这是不对的,尤其是对拒不执行的企业可能会受到一定压缩,己至于整顿,发出追缴通知,还有罚款...等相应的措施。

尤其是2019年是新的调整年,同时也是社改税务代收年,对于少数企业即应该自觉遵守劳动法的所有规定,按障办事,同时也是为了合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从而不能等待税务部门的追缴通知书下发后才去缴纳社保。所以还是哪句话,大家自觉遵守劳动法,才能回归自然,否只这会走向...

希望我的个观点,会给劳动者的一个合理诉求。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顾云孙


用工单位为员工卖社保虽有规定,但并没有人去对各单位实行检查强制,如何你所在的单位不卖,建议换一家合适的单位就业,如果你为这事和单位出现争执,再呆在原单位也没意思。这是个普遍现象。


杨永湘203


首先应与单位签订为个人缴交社保的劳动合同。


晴雨31573053


买社保是强制规定,如果单位不买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