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斬濰河-50多年前峽山水庫建設珍貴照片

濰坊市峽山水庫是山東省第一大水庫,位於濰坊市東南部、濰河中游,膠濟鐵路以南9公里昌邑、高密、安丘3縣交界處的濰河河道上,現隸屬於峽山區。水庫南北長30公里,東西寬10公里,流域面積4210平方公里,總庫容14.05億立方米,興利庫容5.5億立方米,水面面積144平方公里。是一座防洪、城市及工業供水、農田灌溉、水力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Ⅰ)型水利工程,設計防洪標準為1000年一遇,校核防洪標準為10000年一遇。水庫樞紐工程主要由主壩、副壩、溢洪閘、溢洪道、放水洞、水電站組成。

腰斬濰河-50多年前峽山水庫建設珍貴照片

峽山水庫於1958年11月6日正式動工興建,1960年10月竣工。當時修建這座水庫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濰河下游兩岸的洪澇災害、農田灌溉和沿海群眾吃水問題。修建由昌濰地委和專署直接領導,組織昌邑、高密、安丘、濰縣4個縣的民工參與建設。水庫由山東省水利勘探設計院負責設計,邊設計邊施工,開始時上陣勞力36000人,最多時達到73000人,加上後勤人員超過10萬民工。1958年11月到1959年春,施工的主要任務是大壩清基。1959年2月到年底,重點是修築大壩,同時建溢洪道、發電站和水閘。1960年春,先是搞原河道合攏,然後開始大壩合攏,整體合攏於6月份完成。然後是大壩石頭護坡,到10月基本完成。至此,峽山水庫建設基本完成。

腰斬濰河-50多年前峽山水庫建設珍貴照片

1959年,峽山水庫修建現場:民工用手推車運送土方場面

峽山水庫是濰坊市暨半島重要的防洪工程,防洪保護對象有濰坊市區和昌邑、高密、平度縣市的300萬人口、400萬畝土地及膠濟鐵路、大萊龍鐵路,青銀、濰萊、榮烏高速公路, 206、309國道等多條重要交通幹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防洪任務作用巨大。建庫以來,水庫安全運行,為周邊和下游地區提供了可靠的防洪安全保障。

腰斬濰河-50多年前峽山水庫建設珍貴照片

現在峽山水庫是濰坊市的主要水源地,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承擔著向濰坊中心城區、寒亭、昌邑、濱海、高密等縣市區居民和濰坊發電廠、濰柴集團、海天生物等大型工業企業供水任務,供水區域覆蓋大半個濰坊,年實際供水量2億立方米以上,為濰坊市經濟和社會提供了可靠的水資源保障。

近年來,峽山水庫依據檔案資料,進行了一次較全面的除險加固、達標建設,水庫的現代化、規範化和科學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工程、人文、景觀與庫區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形成了一個生態安全、持續發展的水生態系統,面貌煥然一新,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腰斬濰河-50多年前峽山水庫建設珍貴照片

現存於濰坊市檔案館的峽山水庫檔案主要是1958年水庫開建之初到2005年所形成的紙質文書檔案、基建檔案、照片、圖片、音像等檔案資料,內容涉及修建水庫申請、立項、可行性報告、開工建設、防汛、供水、灌溉、檢修等方面。這些檔案資料是峽山水庫最原始、最直接的歷史憑證,真實記錄了當時修建峽山水庫的歷史起因和建設施工全過程,在水庫日常管理和科學安排供水、發電、汛期調度,水庫維護、改擴建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