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为什么要反美?

昇公子


伊朗反美这个事情,我的个人看法美国是属于被坑的,在伊朗巴列维国王时代,美伊两国,不是一般的友好,在五次中东战争里,也没有伊朗的身影,然后伊朗就发生了政变,原教旨主义的什叶派领导人霍梅尼上台,对美关系急剧恶化。很多人对伊朗可能有误会,觉得这个国家在中东,而且也是穆教国家,所以伊朗也是个阿拉伯国家,不是的,伊朗其实是波斯人国家,虽然后来也信奉穆教,但在历史上,确实是阿拉伯人的死敌波斯人。



而近代跟阿拉伯人誓不两立的以色列犹太人,却与阿拉伯人是由同一民族的闪米特人所分化出的两支。中东战争伊朗作为地区人口大国,共同信仰,却没有参与,跟伊朗当时亲美有很大关系,所以我始终认为,伊朗原世俗的巴列维政权被反美的宗教政权颠覆,背后有所谓温和的逊尼派的身影,美国被拖下水了,当时霍梅尼上台后开始,伊朗简直就是为反美而反美的一个存在,弄到美国不惜在边上伊拉克也扶持出一个萨达姆政权,并立即朝伊朗开战,然后我一直很好奇,打了八年的两伊战争,伊拉克是有美国支持的石油大国,而伊朗,据说巴列维下台,就是因为国内经济搞到大家要造反的程度,石油有是有一点,但还不足以支撑经济,那一帮狂热宗教者,是怎样支撑过八年战争,还养活过亿人口的?


年青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事,现在感觉里面有许多名堂,我的感觉,就是阿拉伯世界,背着美国,在自己内部有一系列小动作,让一个地区里非常亲美的伊朗,突然变得极端反美,因为在霍梅尼之前,美伊两国的渊源上看,完全找不到需要如此反美的理由。


李三万的三万里


如果要在当今世界上选出一个最反对美国的国家,伊朗绝对算得上一个。

有人可能会说,俄罗斯也是反对美国的。其实世界上很多和美国“杠”着的国家,基本上都不是因为反美才对抗美国,而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才和美国对抗。而伊朗却是因为反美才对抗美国。

伊朗反美 ,不是为了世俗的利益,而是为了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而反对美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大家都知道,伊朗是在波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霍梅尼发动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伊斯兰教教义首次上升为国家主权层面的信条,伊朗也成为中东地区,乃至世界上伊斯兰教的倡导者。

(伊朗前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

伊朗反对威斯特伐利亚秩序,倡导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国家关系

大家都知道,西方社会是以基督教及分支宗教为信仰的社会。但在经历了30年战争后,现代西方社会是以维护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秩序的世俗社会。而伊朗坚持伊斯兰教教义为国家主权的最高层面,认为20世纪的中东地图是“帝国主义者”和“自私的的暴君”制造出来的非伊斯兰产物,“国家间的关系应以宗教信仰为基础”,不应建立在国家利益的原则至上。因此,伊朗的使命就是要推翻伊斯兰世界的所有政府,代之以“一个伊斯兰政府”。

2013年春,在中东地区发生“阿拉伯之春”时,伊朗领袖哈梅内伊宣布:通过宗教信仰、知识、道德和不懈的斗争,伊斯兰文明会给伊斯兰乌玛和整个人类带来先进的思想和崇高的行为规范,让人们摆脱西方文明的物质主义、压迫观念以及腐败的行为规范。

2011年,伊朗领袖哈梅内伊再次宣称:现在我们的伊斯兰共和国是各民族觉醒运动的中心。

(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

伊朗这样的表态,无疑会被认为是对现代国际社会秩序的挑战,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的极力打压。伊朗与美国在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异,导致对抗也就在所难免了。


秋叶观之


木叔和以色列人聊天的时候,当地人也这么问:伊朗为什么要反以色列。其实他们对中东历史很了解,这么问只是一种无奈的表现罢了。同样,在特朗普强硬以对伊朗的当下,美国人应该心里也很清楚,为什么伊朗人要反美。

木叔从历史和现实两部分来回答一下:

先说历史:

其实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前,也是一个独裁政府,巴列维王朝时期对老百姓的权利压制很深,但该政权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好,算是一个在经济上自由开放、在社会生活方式细化,在王朝上层走亲西方路线的一个君主专制国家,比如今的沙特主要就是强在老百姓的生活没那么宗教色彩,比如女性甚至可以穿短裙在大街上溜达,海滩上的比基尼更是到处都是。

但是伊朗人毕竟是穆斯林,长期以来的思想宣传对这个还是发自内心抵触的。再加上巴列维王朝腐败不堪,老百姓生活却水深火热。私下很多反封建的组织层出不穷。


他们认定没有美国和西方的支持,巴列维王朝早就倒台了。正是美国人助纣为虐,伊朗人才如此贫困,而女性才如此腐化堕落。

事实上,美国人一点也不冤,确实对腐败的巴列维王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为了满足伊朗作为美国盟友,处在对抗苏联前线地位的战略需要而已。长期忽视伊朗社会不满情绪的集聚。


结果1979年伊朗革命爆发,巴列维王朝不堪一击,国王先是去了突尼斯后来逃到美国。

伊朗人对美国人的愤怒化成了行动。革命后违反国际法,占领了美国大使馆,将上百名馆员绑架成人质,提出的条件就是美国人要交出巴列维国王。美国人始终没答应,国王后来病死。但这么严重的事件,让美国和伊朗政权结下了梁子太深,伊朗从此被美国人认定是邪恶政权。

再说说现实:

这个就比较简单了。因为两国长期对峙,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涉及到方方面面,伊朗人就觉得美国目的是要推翻政权,所以把美国当成头号敌人。

同时把追随美国的以色列和英国等也牵扯进来,甚至与美国结盟的同宗国家沙特,也被伊朗拿来泄愤。每次的抗议集会上,都会烧毁他们的国旗,特别是美国,被宗教领袖霍梅尼定义为“大撒旦”,因此伊朗人对美国的仇恨,已经被定义为“宗教战争”了,很难有很好的回旋余地。

这也就是为什么特朗普始终想直接与伊朗人谈判,但伊朗人根本不理的原因——你都是大撒旦了,我怎么能和魔鬼对话?


你了解这个问题的背景了吗?


木春山谈天下


伊朗是个文明古国,只是到了近代19世纪的后期,成了英法美奥俄等国的殖民地,这种现象持续到20世纪初期巴列维上台,与美国的关系好到了顶点,伊朗现在的F14战机就是那个年代从美国获取的。巴列维和美国的关系遭到了伊朗的宗教领袖霍梅尼的反对,巴列维逮捕了霍梅尼,然后把霍梅尼驱逐出境。到了1979年,霍梅尼回国,巴列维逃往美国。美国自此结束了它在伊朗的好日子。

这年的11月4日,伊朗发生了近代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一群伊朗学生攻占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留了52名美国人质。美国还曾派军队乘2架直升机进入伊朗,企图救出被扣人质。不料,“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坠毁了一架直升机。美国总统卡特因此影响了连任,只到里根上台,才解决了这些被扣了400多天的人质。美国在这件事上颜面尽失,美伊关系也从此跌到了地狱。如今39年过去,美伊关系如旧,美国是老人政治,特朗普,博尔顿都是年过七十的人,很清楚美伊关系的来龙去脉,反伊是意料中的事。伊朗不用说,被美国制裁近40年,天怒人怨,从民众到官员反美有深深的基础。

前几年伊朗纪念这件事,在美驻伊朗使馆前竖起了一枚射程为2000公里的导弹。美伊的相互仇视到了特朗普上台更进了一步。本来伊核协议签署后,伊朗有意愿发展同美国的关系。美国国内一部分人却对伊朗仍抱有敌视的态度。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后,企图在经济上困死伊朗,狂妄地宣称不让伊朗出口一滴油,话虽落空,但给伊朗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伊朗不是天生就反美,它们之间也有过好的时候,伊朗有与美国恢复关系的意向,但美国的立场是非常顽固的。“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伊朗除了和美国对抗下去,难道还有什么出路?


天太2


让历史告诉当下,昭示未来。

19世纪初,欧洲列强不请自来,沙俄从北,英国自南,先以战争施压,最终迫使波斯王室签署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包括1813年的戈莱斯坦条约让俄国控制了波斯在高加索的领土。1901年,一个英国人获得堪称“奇葩”的租借权力,租占波斯129.5万平方公里、占其国土80%共60年开采石油,回报是每年2万英镑+等额股票,以及石油红利的16%。1907年,英俄正式划分在波斯的南、北势力范围,并一再出兵干涉其内政,拥有悠久历史的波斯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1925年,巴列维王朝建立,波斯开启现代化改革,包括政教分离、置产兴业、发展教育、文官制度等,对外坚定地维护民族权利和国家利益。1935年,波斯正式更名伊朗,继续实施西化(世俗化)改革。二战爆发后,伊朗以“中立”地位暗赌德国获胜,以便借力驱逐英、苏。1941年8月,两国又一次从南北出兵,逼走老国王,21岁巴列维继位。二战后,美国助推英、苏势力退场,自己填补“真空”。1953年,CIA策动政变推翻代表民族主义的摩萨台政府,伊朗成为美国推行中东政策的中坚,美默许伊朗研发核技术,出售当时最先进的F-14战机。巴列维在国内实施“白色革命”,大力推进国家现代化,实行土改,赋予妇女选举权等,70年代,伊朗成功举办亚运会,GDP达到与西班牙相仿水平,波斯繁荣昔日重来?

福兮祸所伏,急进的现代化、世俗化严重触犯宗教势力和地主阶层的利益,对美“一边倒”伤及民族感情,伊朗人素以浓郁的宗教感情、强烈的民族热情著称,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家经济停滞,社会矛盾激化,异族离心显现,流亡国外的宗教领袖霍梅尼振臂一呼,国内应者如云,军队变“中立”,美国露暧昧。1979年2月,霍梅尼与巴列维地位互换,世俗伊朗一朝而成宗教国家。美国也为西方干涉史付出代价,住德黑兰大使馆52名外交官被扣444 天,国家颜面丧尽,在伊利益归零,“一次别离”长达近40年仍看不到尽头。

伊朗反美,一个重要因素是后者坚定支持以色列。巴列维时代伊朗以色列“眉来眼去”,但伊斯兰时期两国视若水火,不共戴天,“仇敌的朋友”自然是敌人!


ruixuezhaofeng


反美谈不上。只是不亲近美国。

毕竟伊朗还没有叫板的实力。

这事得从两伊战争说起,当年美国支持伊拉克 ,自然伊朗就不会给美国好脸色看。

后来伊朗要发展核武,美国肯定不干,各种打压甚至差点兵戎相见。结果伊朗手快,直接炸响一颗,这下美国老实了。来不及了。

其实美国并不怕伊朗的核弹,毕竟跟他们的比,伊朗的算小儿科级别。真打核战,就伊朗那点纵深,估计一轮下来也平了。

美国最怕核技术扩散,毕竟他的敌人太多了。要是人人都会造核弹,这会要了美国人命的。不过谁让他们坏事干得太多了呢。

目前没看出来么,波斯湾虽然战云密布,各方都是保持高度克制,嘴炮为主。

别觉得美国海军真的不敢进波斯湾,只是暂目前没有这个打算。

伊朗也极力控制局势,以警告为主,因为它明白,真打起来,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事,伊朗政权就会挺不住。剩下的,就成阿富汗了,无休无止的游击战。

但阿富汗没有核技术,所以美国说打就打,伊朗不行,核技术一旦扩散,这才会要了美国的老命


善良之子86


全世界没有那个国家要反美!包括俄罗斯,伊朗在内。美伊关系曾经多年的蜜月,如胶似漆。今天的伊朗许多武器装备,f14战机等全是美国货。伊朗人知道,跟美国人作对没有好果子吃!从80年代开始的制裁已经让伊朗损失惨重,银行资金被冻结。国家发展停止不前。伊朗人还在等着那天美国开恩。

30多年来,美国对伊朗经济制裁已经让伊朗痛苦不堪,许多国际贸易业务偷偷摸摸进行,被美国冻结的几百亿美元只有在奥巴马时期解冻了一部分,用于人道或听话的奖励。这一切不能全赖美国人。79年之前的美伊关系亲密无间,伊朗的神职领袖霍梅尼推翻了巴列维国王,国王逃到美国避难,霍梅尼要求美国引渡巴列维国王,遭到拒绝后,伊朗的无数学生冲击了美国使馆,把50多名美国外交官抓来作人质。



这个事件的性质非常恶劣。引起全世界的一致谴责。伊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激进革命,开历史倒车的狂妄,引起了世界的反感。美伊人质事件已谈不好。加之80年美国特种部队德黑兰营救人质失败,美伊关系陷入冰谷,直到1981年才以武器换人质而结束。那时候的伊朗人依仗阿亚图拉的狂热,悍然发动了两伊战争,伊朗人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精神要扩大到整个阿拉伯世界,第一步就是伊拉克两河流域。

霍梅尼的狂妄政治抱负不小!但是8年的两伊战争,让伊朗人从地主身价打到贫农行列。解放科威特,伊朗人看到美军的风采,打下巴格达,伊朗人更懂得什么是实力。伊朗人的反美情绪不外乎是一种讨价还价的把戏,一旦美国开恩,伊朗人屁颠颠赶紧抱住美军的大腿!

美伊关系的好坏不是由伊朗人决定。这个世界必须要有美国的敌人!没有敌人.美国就寿终正寝。美国军火商们不高兴,他们的命运也许就是破产下岗再就业。所以,在布什总统时期就给伊朗定性~ “邪恶中心”!并进行了更严厉制裁。


逼得伊朗几次扬言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既然伊朗要实行伊斯兰革命,也符合美搅动中东的战略,其实伊朗早就内外交困,美国的制裁让伊朗只能维护自尊。

美军占领了阿富汗,解放了伊拉克,对伊朗已经形成两面夹击,对伊朗的震慑相当强力。要不是伊阿两场战争打穷了美国,伊朗的国土已经插满美国国旗。今天的伊朗虽然抛弃了神圣的伊斯兰革命,已经开始反思今后的道路和生存。奥巴马时期的伊核协议已经被特朗普枪毙,好在伊朗这几年已经有了强大的武器导弹装备,美军对伊动武已不可能。

国家的发展需要高瞻远曙,轻重取舍,伊朗的手里十万导弹,有俄罗斯背景。特朗普的大喇叭已经喊出制裁,法国人提前撤退。伊朗还有一线生机,特朗普是全面开火,得罪了许多经济体,伊朗的石油贸易无法全部堵死,俄罗斯站队,印度、土耳其不会放弃,日本、韩国已经求情,只要不放弃美元交易,特朗普就是恐吓目的 。一旦伊朗封锁了霍尔木兹海峡,引起全球危机,特朗普也承受不起,要对伊朗动武?美国人的头脑一定出了问题。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谢谢。


老游59


伊朗社会的反美情绪,很大程度上是被霍梅尼的煽风点火搞起来的。众所周知,在巴列维王朝时代,伊朗是美国在中东的坚定盟友,从官方到民间对美国态度普遍非常友好,当时在伊朗反美才是不折不扣的“非主流”。

但由于巴列维王朝时代伊朗国内社会矛盾突出、贫富差距加剧、下层民众普遍难以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结果致使各种反政府运动层出不穷,并最终演变为统一的伊斯兰革命。霍梅尼本人推崇伊斯兰教传统思想、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文化上侵蚀伊朗非常不满,因此对美国自始至终保持敌视态度。

这种态度也影响到了其在治国策略上的选择。在推动伊斯兰革命时,为尽可能多地争取下层民众支持,也自然在宣传上着力将美国营造为巴列维王朝的幕后指使,这使得伊朗民间的反美情绪迅速提升。建立伊斯兰共和国后,伊朗当局继续推崇反美政策,则与伊朗面临的国际形势有关。

美国在中东盟国众多,其中犹以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与其关系最为紧密,而偏偏这两个国家又是伊朗的劲敌,因此反美立场在伊朗具有了“先天”的正义性。反过来,美国对伊朗长期予以封锁和制裁,这又使得伊朗民众对美国的观感更加差劲。因此,伊朗选举时候选人大打反美牌、同时民间也对美国印象不佳,其实并不奇怪。


军机图


伊朗为什么要反美?这个问题得修正成这样:当今的伊朗为什么要反美?

在今天政教合一的国家出现之前的伊朗王国,那可是一个美化到极点的波斯国家:国王以美国为马首是瞻,发展的模式也是美国的,电影必是好莱坞大片,青年人以说美式英语为荣,姑娘小伙个个美式打扮……神不神奇?但那却是伊朗革命之前的真实存在,甚至直到今天,伊朗空军还有美国人当年卖给王国空军的F-15战斗机(只是能飞起来的只有一两架了)。

不过,伊朗王朝倒台,国王远走他国之后,这个新的伊朗政权就反美了:

1、首先,当年革命起家的时候,现在的政权就是以打倒美国及美国支持的国王政权为口号和号召的,这也是当今政权的立身之本,所以当然不会轻易废除。况且,那个时代如利比亚的卡扎菲,叙利亚的阿萨德,伊拉克的萨达姆,都是清一色以美国为反对目标,然后告诉本国国民:如果不反美国,那么“邪恶的美帝”不仅会侵略文化,还会占领国土,破坏民族与信仰的纯洁性。

2、美国要当中东地区绝对的霸主,完全控制中东的油源。这让具有恢复波斯帝国光荣与梦想的伊朗政权非常不痛快,而且伊朗试图扩大自己的中东影响力,并且通过能源来左右世界。双方的战略利益自然发生冲突,进而让反美成为战略必然。

3、伊朗所处的战略地理位置也让美伊冲突成为必然。伊朗始终有能力影响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全,从而威胁中东石油重要通道。这对于美国来说当然不能接受,因此,双方的地理战略利益冲突也是无可避免的。

4、信仰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伊朗政权政教合一,这必然与美国推行的价值观发生冲突,这样冲突也可以说是文化冲突的必然。

这四个最基础的原因综合起来就让伊朗当下政权的反美是必然。


邱永峥


在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和美国曾经有过一段甜蜜的交往,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后,美伊矛盾激化,而伊朗人质危机事件以后,两国彻底断交,从此两国分道扬镳。今天铭苏先生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伊朗和美国交往的这段故事,他们是因何而相爱,又因何而生恨,以致于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

最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关注伊朗,因为在那个时候伊朗还是恺加王朝时代,当时的处境跟中国的大清差不多。由于国家实力衰落,政府腐败,导致伊朗成为西方列强瓜分的对象,而这时一个关键人物礼萨·汗在民族危亡之际拯救了伊朗。

礼萨·汗原为恺加王朝的军官,对伊朗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痛恨各列强对伊朗的瓜分。当时英国在伊朗的势力比较强大,想迫使伊朗签订英伊协定,规定英国在军事、财政、关税等方面享有完全控制权,把伊朗变成保护国。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伊朗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时英国觉得这条道路行不通,于是想通过扶植代理人的方式达到这一目的。

礼萨·汗在军中的地位比较高,成为英国拉拢的对象,而礼萨·汗也有借英国人的力量夺取政权的打算。于是,礼萨·汗在英国的支持下通过发动军事政变夺去了军队领导权,其后通过通过一系列的战斗平定了各地割据和分裂势力,废黜国王,建立了巴列维王朝。

礼萨·汗上台以后,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使伊朗逐步摆脱英国的控制,并从政治、经济、法律、土地政策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使伊朗的实力逐步壮大,成为伊朗历史上实力强大的王朝。

伊朗由于境内蕴藏着丰富石油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通过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大力扶植巴列维王朝,使伊朗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这也是美国和伊朗蜜月的开始。

然而,这种蜜月期持续了没几年,伊朗通过选举产生了一位具有王室背景的总统——穆罕默德·摩萨台。这位摩萨台总台是一位实干家,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就包括将外国控制的石油资源收归国有,而英美两国的石油公司就在没收范围。

这惹恼了英美两国,于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了一场阿贾克斯行动,在1953年8月19日推翻了摩萨台政府,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这引起了伊朗人的不满。

1963年伊朗巴列维国王实施白色革命,按照美国的蓝图进行国内改革,并且给予美国人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激起了宗教领袖霍梅尼的反对,结果巴列维国王逮捕并驱逐了霍梅尼。

后来伊朗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巴列维国王进行武力镇压,最终引发了伊朗伊斯兰革命。革命的结果就是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宗教领袖霍梅尼上台执政,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由于霍梅尼走得是反美路线,所以这时伊朗和美国的关系开始恶化。

此后,由伊朗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病引起伊朗人民的不满,认为这是美国在跟伊朗做对,因此德黑兰穆斯林群众愤而占领美国使馆,扣留使馆人员,要求美国将巴列维国王移交伊朗,史称伊朗人质危机,自此美国与伊朗断交。

其实在美国的中东战略当中,伊朗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石油供应者的角色。由于美苏冷战,而伊朗作为亲美国家却背靠苏联,成为美苏对抗的前沿阵地。虽然有美国的援助,伊朗实力大幅增强,但是面对强大的苏联,伊朗还是承受了巨大的地缘压力。

美伊的分手,是在这种巨大的地缘压力下,伊朗不得不通过改革来使自己强大。然而白色革命的理想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在面临内外部环境都不佳的情况下,巴列维国王一意孤行强力推行,引起了社会动荡,大量利益受损者向政府展开了激烈的反击。

改革失败,亲美的巴列维国王下台。在内外交困之下,伊朗怎样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同时还能使国家发展壮大?最终,新生的伊朗伊斯兰政权根据国情选择放弃了美伊联盟。

后来美国为了打击伊朗,支持伊拉克发起两伊战争,使得伊朗和伊拉克两败俱伤。在拉夫桑贾尼(1989-1997)和哈塔米总统(1997-2005)执政时期,伊朗曾试图和美国和解,但是由于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导致了关系恶化。后来因为伊朗核问题,美国制裁伊朗,并把伊朗作为邪恶国家,两国水火不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