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为什么能横扫东南亚,为什么那里的殖民地军队战斗力这么低?

本木月


日军的山本五十六精心策划了偷袭珍珠港,日本陆军也花了一年的时间做准备。当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的同时,日本陆军发动对东南亚的进攻。因此,日本是在准备非常充分的情况下对东南亚发动突然进攻的,东南亚的殖民地军队根本措手不及。

进攻东南亚的日本陆军共出动十一个师团和二个飞行集团,海军出动第二舰队、第三舰队、南遣舰队和第十一航空舰队,其中陆军航空队的第一线飞机七百架左右,海军进攻飞机一千六百多架,总共约四十万人。日军进攻东南亚的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悍,如日军的甲种师团第五师团,该师团是从中国战场调往东南亚战场的,殖民地的军队根本不是其对手。

由于日军计划周密,加之是发动的突然袭击,日军很快摧毁了殖民地军队的飞机和军舰,制空权和制海权都掌握在日军的手里,在菲律宾的麦克阿瑟都丢下自己的部下坐潜艇跑了,不然也会成了山下奉文的俘虏。

日军进攻东南亚的时候,英法等国自己都自顾不暇,哪里还能顾及殖民地呢?特别是在缅甸的英军和英缅军,他们只想放弃缅甸而退守印度,在日军面前根本不敢为之一战。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就与盟友的出卖有关。


历史军魂


1942年2月18日,中国远征军代理司令长官杜聿明及其司令部机关乘坐的专列刚刚开出腊戌,就因为道钉被松开而脱轨了,杜长官被摔的七荤八素负了轻伤,差点就“出师未捷身先死”,这还真不是日本特务干的,而是远征军官兵嘴里所谓的“缅奸“。



(英军韦维尔总司令)

中国军队首次入缅作战时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日本军队,还有为数不少的缅甸“革命群众”,他们给日本人引军带路,破坏中国远征军和英军的辎重运输,发信号搞情报,让人生地不熟的杜聿明很吃了些苦头。无它,缅甸人不甘被英国统治,把远道而来的日本鬼子当成“救星”,自然也把英国人的盟军国民党部队视为敌人。

从1941年12月到1942年5月,日本“南方军”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横扫东南亚诸国,在此殖民的西方国家军队一败涂地,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缅甸发生的事情不过是个代表,它深刻诠释了二战期间东南亚政治局势的复杂,也直接影响到军事上的成败。



(南方军总司令寺内寿一)

在二战爆发之前的数百年间,东南亚多数国家遭到过西方的入侵,有的甚至被几个国家先后侵占过,比如今天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是英属殖民地,菲律宾被美国统治,而印度尼西亚是荷兰殖民地等等,因此面临日军侵略时,美英等国既是反法西斯的主力,同样也是被当地人民痛恨的殖民者。

日本侵略军也有效的利用了这一矛盾,他们鼓动各国的民族主义者借机恢复主权,间接上成为日寇的帮凶。比如缅甸的民族运动领袖人物巴莫,就是被日本人从监狱里放出来后建立所谓政府和军队,并且对英美宣战,包括现在的昂山家族也曾经如此,因此西方军队面临的局面就是内忧外患,免不了手忙脚乱应对无章。除此之外,在军事上美英军队也受到几大问题的制约,所以在开战初期迅速溃败。

(麦克阿瑟)

一、美英领导的殖民军队成分过于复杂。

比如驻守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英军,虽然在帕西瓦尔中将指挥下的部队名义上有10万大军,而实际只有三个师的英国军队,其他都是澳大利亚、印度和马来军组成等英联邦部队,几乎就是个大杂烩。其中印度军队数量最多,但部队训练很差装备落后,“军官与士兵的团结意识又几乎等于零”,所以用这样一支军队与日军对抗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菲律宾群岛,由麦克阿瑟统一指挥的美菲军纸面上拥兵13万人,然而其中的美军数量只占六分之一,比如最后在巴丹半岛投降的75000人当中,真正的美国兵只有9300人。麾下温赖特少将所指挥的北吕宋部队,则主要由民兵正规骑兵和童子军混编而成队,训练和装备更差,一群乌合之众面对作战经验丰富的日军精锐,战败实属正常。

(温莱特将军)

二、美英受“先欧后亚”的整体战略所限。

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这一点上是高度一致的,他们均认为纳粹德国才是法西斯阵营中最凶恶的敌人,因此二战的核心是打垮希特勒政权,无论是兵力兵器还是战争资源,全部优先保障欧洲和苏联的作战,所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在亚洲战场暂时采取的是战略守势,在这里的盟军部队一时还得不到本土的大力增援,确非士气正盛准备充分的日军之对手。

事实上,中国远征军和驻缅英军在1942年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具备空中优势,那么印缅战区的英国战机都哪里去了呢?几乎全部调往北非去对付隆美尔的德国非洲军团,驻缅英军则一味撤往印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英军在阿拉曼的胜利是用牺牲缅甸战场的中国远征军换来的。



(山下奉文)

三、美英在突然袭击下丧失了制海权和制空权。

太平洋战场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大多是岛屿作战,离开了制海权和制空权是难以为继的,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短期内无力支援陆军作战;而英国海军远道而来的新太平洋舰队(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和护航舰只等组成的Z舰队)也被全歼,致使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美英军得不到任何兵员物资的补充,而孤立无援的岛屿作战是很难坚持的。

由于间谍工作的出色,1941年12月8日起起,日军航空兵对马来半岛机场和新加坡航空基地进行多次精准突袭,英国空军很快损失殆尽。同时在12月8—9日期间,日军战机摧毁了美军一半的重型轰炸机和1/3以上的战斗机,为登陆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由此,日本陆军在海空优势的保障下得以顺利推进,而盟军方面则因此士气更为低落,且缺乏空中侦察后无法确实掌握敌军和战场情况。

(新加坡英军投降)

说白了,对东南亚的部分国家来说,维护领土完整和反对侵略是正义;而部分没有主权的地区,则把驱逐西方的殖民统治视为最迫切的目标,种种因素叠加一起,使东南亚的二战历史确实是错综复杂的。

直到1943年下半年,美国海军彻底夺回太平洋制海权后,陆军部队在亚洲战区转入反攻,麦克阿瑟才敢得意洋洋的说:“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麦克阿瑟杀回菲律宾)


度度狼gg


你好,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二战日军为什么能够横扫东南亚,为什么那里的殖民地军队战斗力那么低?

1、首先我们来说说日本南进决策。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太平洋舰队,使美国一时间无法喘息。这个日本海军进攻东南亚创造机会进攻东南亚国家。

2、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后,海军迅速南下东南亚各国,说白了日本相当于偷袭,殖民地军队没有丝毫打仗的准备,给日军打个措手不及。

3、英国主力在欧洲被德国打的不得分不出东南西北,这个时候日本进攻东南亚英国殖民地,肯定是相当成功的。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短时间内无法支援东南亚美,何况还有日本海军进攻中途岛,伸不出手来帮助东南亚。

4、日本进攻东南亚各国事先是有准备的,而且进攻东南亚的日本陆军是从中国战场上抽调出来的甲种师团,战斗力非常强悍。殖民地军队在没有准备情况下肯定不是日本的对手,加上日本动用最强大的海军进攻,日本能不横扫东南亚吗?

5、中国10万远征军的出现,使日本侵略的脚步缓慢了许多。这时候美国英国请求中国派兵抵挡住日本侵略的步伐,中国国民政府应邀请,杜垏明将军亲自率领远征军出国作战。


6、其实日本能够横扫东南亚,列强们主要打击力量在于欧洲,德国才是首要威胁世界。所以列强们一直收缩兵力对付德国,无心和日本作战,这给日本非常好的机会。加上殖民地很多都反对列强殖民者,他们很配合日军的军事行动,这就很好说明日军为什么能够横扫东南亚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谢谢!


一帘席梦


旧日军战斗力的问题,每一个军事爱好者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我也来说说我的看法,请大家指正。

首先,我并不认为在东南亚的殖民军都是无能的,他们同样具备良好的战斗力。日军在中南半岛的战斗进行的比较顺利,是各种原因造成的。

日军在泰国兵不血刃得到胜利后,立即准备发起马来战役。日军为此投入的部队是25军,辖四个野战师团。指挥官山下奉文。实际投入战斗的分别为5,18和近卫师团。看到了吗,全部是日军精锐。第五师团本身就被誉为钢军,又在中国战场打了四年,能征惯战。第十八师团是丛林战专家,同样在中国战场参与了杭州,广州等多次作战行动。近卫师团不用说了,皇家亲卫,是老牌野战部队了,中南半岛作战时近卫步兵第三联队配备自行车机动,给西方记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8师团在登陆哥打巴鲁时就遭遇英军顽强抵抗,一度陷入苦战。但是,日军歼灭了英国远东舰队(著名的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战列舰被击沉),英国丧失了海空掩护,陆军终于崩溃撤退。此后,山下搞出所谓电钻战,将英军围困于新加坡。在新加坡战役期间,英军打的有声有色,十分顽强。布基帖马高地战斗,双方交战时间不过两天,但英军一直压着日军打,甚至与日军多次发生白刃战。但是,英军被围后,枪弹药品短缺,无法维持十三万多人的大军持续作战,最终投降。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菲律宾,美菲部队缺乏训练,但并不缺少勇气,巴丹半岛的失败,也是因为美菲部队缺乏粮弹,军心已乱。

中南半岛英军被认为战斗力差,很大程度上是在缅甸的表现。不过我是这样认为,英国实际上早已定下了放弃缅甸,力保印度的方针。缅甸不过是英属印度的一个缅甸省,无足轻重,印度却是英王王冠上的宝石,是阻止日本与德国在中东会师的关键。既然如此,英军当然不会在缅甸和日本硬拼,不断的撤退才是正理。但是,缅甸在英国人看来是手纸,用完就扔不可惜,对中国来说缅甸却事关重大,国际援华物资都从缅甸通过滇缅公路送达国内,失去缅甸,中国将被掐断国际生命线。因此,中国组织远征军入缅作战。中英两国对作战战略目标的根本不同,导致了缅甸作战中国军人的悲剧,英国人从心里只把我们当炮灰,并不视为盟友。同古作战中国200师苦战日军,伤亡巨大,实际被打残,说好的英国援兵杳无音信,等来的是英军早已撤退的消息。仁安羌,曼德勒,东枝,一次次作战,英国人只是要求中国对它进行掩护,自己跑了却完全不管中国死活,物资宁可烧掉也不留给中国!远征军固然顽强勇敢,但死伤无数仍旧无法保证缅甸,最后撤回中国没有路,在大山里扔下无数官兵的生命,来到印度,还要被英军缴械按难民对待才肯接受入境!

笔者每次读书到此处,不禁泪流满面,西方人的骄横无耻和中国人的屈辱,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说的远了,在中南半岛作战中,英美殖民军并非全无战力,英美在东南亚的失败,在于战备不足,指挥不当,骄傲轻敌,以及英美欧洲优先政策。日军的胜利,则在于准备充分,战略明晰,海空配合,士兵用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先辈的经历,绝不能再次重现,中国强大,不仅是造福当下百姓,也使我们可告慰先辈的英灵!


飞扬列兵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尽最大努力详尽透彻的回答每一道问题。(当然有时可能篇幅有点长)。希望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上方的“关注”。


二战日军为什么能横扫东南亚?为什么那里的殖民地军队战斗力这么低?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东南亚殖民地部队的战斗意志不是很强。对于驻守在东南亚殖民地的列强军队中的白人

来说。东南亚只是殖民地,不是自己的家乡,丢了虽然对国家来说损失很大,但那是国家的事情,没有必要把命丢在这里。而殖民地军队中的本地人,则认为自己没必要为殖民者的利益打生打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时的法属印度支那,没放一枪就被日本占领了,虽说当时法国以向德国投降,但是不还有自由法国流亡政府吗!

而且西方人,对于打不过就投降这种事看得很开。君不见,二战中,法国打了38天就投降了吗!

二,东南亚本地人:日本狼子野心,但我们更恨殖民者。二战前夕,东南亚地区除泰国为形式上的独立国以外,其他各国均为欧美各国的殖民地。当地百姓常年被殖民者压迫,对殖民者很值入骨。这导致当时有不少东南亚国家民族主义者把独立的希望寄托在日本身上,认为日本是他们反抗西方殖民统治的同盟军,幻想借日本之力来推翻欧美殖民统治。因此日本南下东南亚时,出现了不少带路党。


举个例子,英国的殖民统治在缅甸早已不得人心,再加上日本的欺骗宣传,所以对于日军,缅甸当地民众最开始是持欢迎态度的,认为日军是来帮他们赶走殖民者的英雄,是真正的解放者。连带着,入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军也成了缅甸老百姓眼中的“帮凶”、“狗腿子”,所以,当时的缅甸老百姓,不但对中国军队实施坚壁清野,更是争相把中国远征军的情报通知日军。

三,日本军队准备充分。日本首先以间谍不遗余力地向东南亚渗透。1941年初,日本以“调停”印度支那和泰国的纠纷为由,偏袒泰国,促使泰国倾向日本,为日本向缅甸和马来半岛进攻准备了条件。

同时日本利用谈判拖延时间。偷偷为南下做准备。1941年3月~12月7日,美日两国进行了长达9个月的“马拉松”式谈判,这为日本发动战争赢得了时间。利用这些时间,日本完成了南方作战兵力的部署和战争准备。

而且,日本为了作战万无一失,还大量抽调在中国战场上有过做经验的老兵,充实南下部队;并根据东南亚的气候和地利特点,着重进行了山地丛林作战的训练。太平洋战争初期,欧美在东南亚殖民地的军队,往往打阵地战还能和日军打一打,可是日本军队一进入丛林对其后方进行包抄,欧美军队的防线很快就被攻破了。

四,盟军制空权、制海权完全丧失。1941年12月7日,日本出动飞机约360架、军舰55艘,由南云忠一率领偷袭了美国海空军基地珍珠港,美国军舰和机场,击沉、击伤军舰19艘,其中有战列舰8艘,击毁、击伤飞机260余架,美军猝不及防,太平洋舰队主力几乎全被摧毁,死伤3000多人。

日军在偷袭了珍珠港数小时后就轰炸了棉兰老岛的达沃城,接着又轰炸了克拉克机场和卡维特海军基地。

1941年,12月9日英国战列舰“威尔斯亲王号”和战列巡洋舰“反击号””为了消灭在关丹登陆的日军从新加坡出航,10日晨,在接近关丹时遭到日本轰炸机和鱼雷机的攻击而沉没。至此,盟军完全失去了东南亚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五,德国装甲军团席卷欧洲,欧洲列强自顾不暇。1940年5月10日至6月22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德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欧洲,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相继战败。英国只能收缩兵力,保卫本土,这也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非常欢迎大家来吐槽!!!


东斯坦因


第一,日军士兵可以坐在移动的卡车里,轻松击中百米外的目标,这可是移动靶,可见日军单兵射术很强。

第二,武士道精神的原因,导致日军士兵不怕死。

第三,日军虽然重武器装备少,但是兵种齐全,训练有素,配合默契,而且日军基层军官素质高,指挥能力强,在中国战场,日军的小队长,联队长之类的军官很少犯战术级别的错误。



所以日军确实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尤其擅长近战,白刃战,而东南亚除了我国军队外,其他本土军队很菜的。英美列强在东南亚殖民地的驻军本来就不是精锐部队,战斗意志远不如日军,而且日军横扫东南亚期间,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英国的怂包军队更别提了,除了投降和逃跑撤退,再没别的。至于后期美军频频的手,确实是装备和火力碾压的结果,因为现代战争中,装备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战斗意志的。


毒刺剑客


日军横扫东南亚,一方面有制海权制空权,另一方面当地殖民军素质连国军都不如。

自从珍珠港之后,日军在东南亚连续获得多场海战胜利,例如泗水海战,打趴荷兰,英国,美国,澳洲四国联合舰队,把整个东南亚列强海军赶走了,获得整个区域的制海权。

日本航母的航空兵素质远远高于当地殖民军的空军,普遍装备零式战机,性能远远高于美军的f4f,英军的飓风等战机。日军陆航还有轰炸机,不但对地轰炸给力,而且还用鱼雷炸弹炸沉了英国的乔治五号和声望号两艘战列舰,彻底打趴列强海军主力。

日本海军陆战队和日本陆军战斗意志极为坚强,完全不惧热带丛林带来的麻烦,还可以快速适应战场,只有几万人横扫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当时列强在东南亚殖民军多达几十万,装备也不逊于日军。但是由于制空权制海权丧失,加上殖民军从小兵到将军战斗素质远远低于日军,所以那么快就崩盘。

殖民军人员组成,要么是国内过来混资历,度假的少爷兵;要么是文盲的当地人。有知识的少爷兵怕死,没文化的当地人根本不会打仗。

日军打殖民军,好像壮汉打小朋友。


红羽翼骑兵


东南亚基本上是美英法荷的殖民地,进攻东南亚基本就是对着四国宣战,而美军的太平洋舰队是横叉在进攻道路上的一颗钉子,日本内阁决定拔出这颗障碍。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军发动了对美国珍珠港的袭击,造成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4艘战列舰和2艘驱逐舰沉没,炸毁飞机188架,约有2400美军死亡,美军太平洋舰队丧失了主动进攻的能力。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签署了对日本宣战声明。但是,当时的美国还没有做好发动战争的准备,并且其太平洋舰队的实力是不如日本海军的。就在美国准备战争的半年时间里,日军开始疯狂进攻东南亚。

就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同一天,日军突然进攻英国控制的香港和美国殖民地菲律宾。由于当时英美军队毫无察觉,日本军队进攻也毫无预兆,被日军打得节节败退,没多久就丧失了菲律宾、马来亚、苏门答腊、新加坡等地。由于英美两大强国毫无招架之力,日军的进攻更加素无忌惮,甚至开始威胁印度和澳大利亚。

德国在欧洲战场的疯狂进攻无形之中帮助了日本大忙。

当时的德国在欧洲战场势如破竹,仅仅用3天的时间打得波兰全国投降,用39天将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陆军击溃,并且苏德战争中直接打到苏联首都莫斯科。德国的军事力量受到英法美的着重考虑,攻打德国成了首要目标,而在东南亚地区只能收缩兵力撤回欧洲,保卫本土,战争投入的逐渐减少给了日本可乘之机。更可笑的是英美法还请求中国方面派出远征军支援作战,可想而知,英法美已无心与日本在东南亚作战。

日本军队能够横扫东南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法美荷的殖民统治相当残忍,由于疯狂的剥削、压榨殖民地资源,当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反对殖民统治情绪日益高涨,甚至出现缅甸军队积极配合日本军队进攻英法美的现象,例如:缅甸就很欢迎日本打退英国的殖民统治,对于日本的入侵相当热情,甚至将日军视为“解放英雄”。


临城战史


文化的传播需要时间,新鲜事物的出现到被人接受更加需要一段非常残酷的经历,就像人类的起源一样。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步步的从人猿到如今的人类。而曾经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现的时候,被各类学者进行排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让曾经嘲讽与笑话达尔文的人。都闭上了嘴巴,就像那句台词一样“打败我的不是天真,而是无知”。惜花从人文知识、地区形势等等方面为大家一一解惑。

一、人文知识

在长期被中华文明的熏陶下,整体处于一个小农经济时代,一个个都是以家天下为主思想。上至君主,下至百姓,以农为主的田园生活。而后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各类新鲜物件的出现,让其各地区意识与西方的差距。然而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西方殖民着,代表本地区的权贵们都失去民族气节。而是选择与其同流合污,与外来合作一起欺负自己人。大部分的穷苦人为了能活命,就毫无尊严的出卖着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其除了有一把子力气外,什么都没有。面对新式武器及各类新鲜事物除了机械式的学习外,就在无任何的想法。其大部分人都非常懒惰,更加是出了名的懒惰。在家国上的思想的人又非常的少,于是就造就其被人肆意欺负的局面。

二、地区形势

在日本法西斯还未侵略东南亚的时候,东南亚大部分地区都是其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其在对当地的统治与治理上,靠着扶持本地忠实自己的势力。而对当地进行统治。除了从当地大把大把的捞钱外,就没有什么其他。东南亚地区被奴役了更长的时间后,其大部分的人已经习惯这种情况。在面对新的统治与老统治的决斗中,除了更加的丢人外与边缘化外。其他在无任何作用,不是其不够的努力与不中用,而是其长期统治中让大部分的人心里产出非常多的积怨。

自身的不团结,外部的各种剥削与压迫。让本地人都丧失曾经的那份荣誉与尊严,日久天长的各种积怨,让大部分的当地人都是敢怒不敢言。不是其军队武器装备不行,而是没有任何的人心,怎可爆发出超人般的战斗力。


惜花公子


二战中,日本的主要对手是中国。在中国土地上,中国打败了日本,所以中国人认为日本不如中国。而欧洲美国和苏联在二战后比中国强,所以日本不如欧洲美国和苏联。这个鄙视链逻辑有问题。

其实二战轴心国,最强的国家就是日本和德国。在传统思维中,德国远超日本,因为德国对手是欧洲国家。这个传统逻辑是否正确有待商榷。

二战本质是资源掠夺战。当时的优势资源有:石油,钢铁,粮食,土地和人口。战争末期,科技因素突显。在这些优势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日本最强优势在于人口优势。日本的军队素质极强,是世界各国无法比拟的。曾经中国在台湾的国军说,中国军队如果有日本的装备,中国军队不怕日本。这个话是否正确有待商榷,但是日本当时也有这种类似的话:日本如果有美国或者德国的装备,日本能统治世界,因为日本士兵的素质是最高的。

日本内部的话所言不虚。因为二战真有一支装备着美军的制式装备的日本军队,它的战力远超传统美军,能和德军正面对抗。他们被美军戏称土拨鼠军队,却是德军眼中的无敌小铁人部队。他们就是美军442步兵团,战力强到德军害怕。因为他们也有万岁冲锋,是德军不敢想象。

德军对付盟军,用的是1:3的战力布置,唯独对付这支美军的日本军队,是1:1军力,否则就会被这支美军把德国的防线击溃。明白了日本的战力,让我们重新来看亚洲战场。

德军打欧洲军队摧枯拉朽,日本陆军能和德军陆军正面对抗,那么日军陆军打亚洲的欧洲军队也不是太难的事情。何况当时日本海军还很强,英国海军还有美国海军在战争初期都是被日军正面碾压,这样情况下,日本碾压亚洲就是情理之中的。

所以,从中也能看到我们八路军的在抗战中伟大作用。国军还说需要美国装备才能和日本对抗,我们八路军靠的都是缴获的装备,就能和日本正面对抗。二战只有两次军队元首的暗杀事件,一次是美军刺杀山本五十六,因为日军海军强大主要依靠山本,不杀山本,美军没有胜算。一次就是日军偷袭八路军总部。日军攻打英国法国美国在亚洲的地盘时从没考虑过刺杀,因为他们军力太弱,不值得暗杀,正面对抗就能碾压。其实二战后不久中美就在朝鲜正面对抗过,对战双方就是二战精英,中国物资补给还跟不上的情况下,就能和美军打的不相上下。况且中国参战时,美军就在鸭绿江附近,中国把势力范围推进到三八线,这就是中国战力。而日本当时需要同时对付美军中国军队两线作战,这就是日本的真正实力。不是原子弹这种科技突破,日本不会那么快投降的。毕竟美军参战,前期不敢打日本,就是害怕日军战力太强,这也是老罗斯福总统硬捧中国的主要原因,美国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国,再不会有第二个国家敢和日本陆军正面对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