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為什麼在一個皖北小鎮留下諸多遺蹟

伍子胥,為什麼在一個皖北小鎮留下諸多遺蹟

伍子胥主修的蘇州城盤城

伍子胥,為什麼在一個皖北小鎮留下諸多遺蹟

歷代流傳的伍子胥戲曲

伍子胥,為什麼在一個皖北小鎮留下諸多遺蹟

無義春秋多戰爭,

楚吳父子皆死忠。

子胥剛毅血性在,

於今遺事說伍明。

在安徽省阜陽市的伍明鎮,有諸多與伍子胥有關的遺蹟,如現在尚存的有七十二眼古井、飲馬池、射箭臺等遺蹟。這裡有每年舉辦的伍子胥文化節。伍子胥文化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張名片。

伍子胥作為春秋末期的著名軍事家、謀略家,一生傳奇很多,如"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急白了頭髮"。在追兵迫近,無法渡江時,一位陌生漁夫渡他過了江,伍子胥為感謝他將隨身寶劍解以相贈時,漁夫說幫他渡江是因為他是忠臣之後,身負國難家仇。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心,便自溺而亡了。以及他後來他幫助吳王伐楚滅越,使吳國確立春秋霸主地位。但是吳國稱霸之後,放鬆了對被越國的警惕,致使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興兵伐吳。吳國滅亡,伍子胥也因為忠言被殺,化為濤神等等。在春秋末年,伍子胥在吳越楚激烈的更霸戰爭中,留下了諸多的歷史傳奇。

以上傳奇,大多數人都知道,但在人們的印象中,以上歷史都不是發生在偏僻的皖北小鎮的,而是發生在江南的蘇杭之地。就是作者沒到伍明鎮之前也是這樣認為的。

那麼,這位叱吒風雲,血性剛毅,在中國歷史上富有傳奇色彩的軍事家、謀略家是卻是出生在皖北的一個小鎮。據《阜南縣誌·古遺址》載:"焦邑城址,位於阜南縣城23公里焦陂鎮東1公里。楚大夫伍舉食邑。"伍舉,曾封於椒,又名椒舉,是楚國名相。伍子胥的爺爺伍舉是一個敢於直諫的官員。楚莊王即位三年不理國事,他冒死諫楚莊王,因此在歷史上形成了"一鳴驚人"的成語。

伍舉的兒子伍奢也是個剛正不阿的人。伍舉死後,楚平王為嘉獎他敢於直諫的美德,封其子伍奢於連,號為連公。伍奢在治連期間,克己奉公,後被調往城父(今亳州市南)輔佐太子建,卻遭到太子少傅費無忌的嫉妒。費無忌長於阿諛奉承,在平王面前誣陷他和太子建在城父操練兵馬,暗結齊、晉,有謀反之心。平王大怒,隨召伍奢問罪。伍奢當著平王的面,直言不諱地說,"大王輕信奸佞費無忌之言,納子婦為妻,已恥笑於天下,今又信費無忌之言,陷害忠良,楚國危矣!"平王聞聽惱羞成怒,便殺害了伍奢。伍奢被平王殺害後,屍體運回到伍奢駐地(今伍明鎮)安葬。所以。於今伍明集東北還有叫伍奢冢的地方。

伍員是伍奢二子,為逃避楚王的追殺,經宋國、鄭國、晉國,到了吳國。幫助吳公子闔閭奪取了王位,闔閭拜伍員為將,整軍經武,國勢日盛。後伍員聯合唐、蔡,攻破楚都。伍員攻破楚都後,扒開平王墳墓,鞭屍三百。以告慰父兄的在天之靈。就這樣,"吳以伍子胥、孫武之謀,西破彊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成為一代霸主。

伍子胥伐楚時,曾聯合齊國駐守於楚國的東北邊境(也就是現在的伍明鎮)。據1987年《阜陽地區名勝古蹟》載,伍員(伍子胥)故居就在伍明集西頭,後人為紀念伍子胥,在其舊居處建廟,取名伍明寺。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輔佐楚太子建,也曾在伍明一帶屯兵。他居住的家宅背面是一片窪地,比較荒蕪,每逢多雨季節,莊稼受澇,農家受苦,他的宅子也常常被水圍困。他帶領著軍民挖溝排水,治理澇地。後人為紀念此事,稱此溝為伍名溝(現名阜渦河)。明朝《正德潁州志》記載:"伍名溝,在州三十里,溝以伍子胥宅近,故得名。相傳伍奢為楚相,日開此溝,以洩潦水,以利其家。"

由於歷史上伍明鎮是伍子胥父子屯兵駐防之地,至今伍明鎮有不少村子都帶"營"字,例如鄭營、呂營、於營、四姓營、后王營等,據當地群眾說,這麼多叫營的村子都與該地當年屯兵有關。

公元前484年,吳王夫差受讒賜死伍子胥。作為當年駐軍之地,此地人聞知其蒙難,默默地悼念他,對他的家園遺物特別愛護。他家門前騎馬射箭的地方,至今仍叫作馬場;他飲馬的池塘,至今仍叫飲馬池;他練習射箭的箭臺,至今人們還稱三里箭臺。後人在他居住的地方修築廟寺以祭,稱伍名寺。據清道光《阜陽縣誌》記載,當時有廟堂十間。解放前期,經歷代修復的廟寺尚存。

伍明鎮也因伍名廟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