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炮发展史有哪些具有里程碑的关键战役?

用户7363392879422


火炮发展的历程中,确实有很多里程碑意义的战役,这里我只说到19世纪,因为后面的,我就知道的比较少了。

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不仅是中世纪规模最大的水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舰炮作战,从这以后,水战的重点逐渐开始转变为火炮直接的对射,古老的中世纪水战进入了被淘汰的倒计时。

为了这次战争,朱元璋针对陈友谅的巨舰首尾连接、不利进退这一特点,将己方舰船分为20队,每队都配备大小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神机箭和弓弩,下令各队接近敌舰时,先发火器,次用弓弩,靠近敌舰时再用短兵器进行格斗。

战斗中,朱军大将徐达身先士卒,率舰队勇猛冲击,击败陈军前锋,毙敌1500人,缴获巨舰一艘。俞通海乘风发炮,焚毁陈军20余艘舰船,陈军被杀和淹死者甚众。

之后朱元璋利用火攻,一举消灭了陈友谅的大军,成为了东南地区实力最强的军阀。


君士坦丁堡陷落

公元1453年,土耳其苏丹默罕默德二世带领10几万大军进攻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面对君士坦丁堡坚实的城墙,奥斯曼采用了铸造重型攻城大炮的办法来应对。

5月29日,奥斯曼大军的乌尔班巨炮轰开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土耳其的大军顺利进入了城内,从此,火炮彻底的取代了投石机弩炮等攻城器械的地位,成为了攻城拔寨的首选武器。


格拉沃利讷海战

1588年,西班牙为了报复英国对自己的运输船的掠夺,决定动用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当时西班牙战舰的主力火炮在舰首,而且多是射石炮等重炮,而英军已经采用较为轻便的蛇炮,并且采用侧弦攻击,不仅可以拥有更大的火力密度,而且火炮射程也要更远。因此在这次海战中,英军凭借风帆战舰的灵活性和火炮射程的优势,成功的击败了无敌舰队。此役之后,欧洲各国舰炮基本统一换成蛇炮,古老的射石炮从此进入了博物馆。


马里南诺之战

1515年,法军和瑞士军在马里南诺发生了一场决定了日后炮兵陆战地位的战争。在此次战争中,法军以野战炮阵地成功击垮了瑞士不可一世的长矛方阵。野战陆军火炮成为了陆战中不可缺少的一换。

布列敦费尔德之战

这是发生在三十年战争中的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参战双方为瑞典和天主教联盟军。此次战役中,瑞军的炮兵已经独立成军,并且火炮数量和种类众多,凭借9磅炮和4磅炮的优势,瑞军一次又一次的撕开了西班牙方阵的口子,还击退了神罗骑兵的冲击。因为炮兵独立成军后指挥方便,因此使用4磅炮的炮兵队在古斯塔夫二世的指挥下不断变化阵型,击退了来自右翼的威胁,为赢得战争做了铺垫。

此役后,炮兵成为了陆军战场上可以决定胜负的重要一环。而且轻便的陆军加农炮,也取代了笨重的中世纪长管炮。

旷日持久的七年战争

1756年,普鲁士同法、奥、俄展开了欧洲霸权的争夺战,其中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增添的普军的炮营编制,并且购进了70门10磅榴弹炮,还开创了骑炮营编制,使得炮兵凭借轻型火炮可以迅速配合骑兵作战,一最大限度发挥骑兵的机动性优势。

在七年战争中的罗斯巴赫之战和罗伊藤之战中,普军凭借骑炮营的高机动性和整体火炮火力的优势,成功的赢得了战争初期优势,缴获了大量的法奥军备。

这次战争之后,陆战火炮的范轻化和机动性成了火炮改革的大方向。

土轮战役以及拿破仑战争

土轮战争不但成就了拿破仑在法军中的地位,还确定了炮兵从此成为陆军战场的主角。

在之后的拿破仑战争中,军事天才拿破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不再是白刃战,而是谁的火炮优势更强。在第三次反法联盟和拿破仑于汉诺威和意大利对战之际,法军以286门火炮急行军600公里,突然出现在奥军乌尔姆阵地附近,然后凭借火力优势,直接击溃奥军。整个战争过程,法军共伤亡1500多人,而奥军阵亡5万多人。随后法军占领维也纳,完成了此次会战的目的。

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中,法军早已不再是当年拿破仑时代的火炮强国了。相比之下,新崛起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就要更在乎火炮技术的革新了。在会战中,普军以射程为3500米的后装线膛炮,炮弹是开花弹,而法军依然是最大有效射程2800米的前装加农炮为主,所以在战斗开始后,法军的火炮够不到德军,而德军却可以大面积火力覆盖法军的炮兵阵地。

此役之后,传统的前膛火炮正式退出人类战争,后装炮和退管火炮的时代到来了。


火器工坊


图注:“铜斑蛇”末制导炮弹攻击坦克瞬间

土伦战役

土伦之战以及随后拿破仑对欧洲的政府战争,正式宣告了人类战争进入了火炮时代。在这以前,虽然火炮在战争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各种技术战术也不断成熟,但在战争中,火炮还只是步兵的附庸,没有真正成为一支战争的主角。拿破仑对炮兵的作战理论做了全新的阐述,提出了“战斗决定于炮火,而不是决定于白刃战”的新观念,认为“制造战争的就是炮兵”,无论是在攻城战还是在野战中,担任主角的都只能是炮兵。

图注:土伦战役中的拿破仑

旅顺口战役

日俄战争旅顺口战役是火炮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战役,这个战役使火炮的攻坚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日俄旅顺口战役重型火炮首次大规模参战使得火力战诞生。这场战役提高了火炮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枪弹、堑壕、铁丝网使阵地正面逐渐变得无法加以攻击,所以火炮参战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炮兵征服,步兵占领”成为当时军队的基本作战指导思想。日俄旅顺口战役展开了炮兵火力战之先河。尔后,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火炮的大量装备和质量的提高,大大增强了其军队的火力打击能力。

图注:旅顺口战役中,日本陆军二十八厘米榴弹炮正猛烈开火

斯大林格勒战役

苏德战争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持续了200天。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交战双方的火炮多达上万门和十余种型号。激战中,迫击炮兵、加农炮兵、榴弹炮兵、反坦克炮兵发射的弹药达到300万发以上。弹药种类也由单一的榴弹发展为爆破弹、穿甲弹、发烟弹、燃烧弹、破坏弹、宣传弹、毒气弹等多种炮弹。苏德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火炮形成专业分类的阶段性标志战役。

图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喀秋莎”火箭炮阵地齐射

伊拉克战争

在伊拉克战争地面作战中,美军野战炮兵的火力突击行动贯穿全程,再现了炮兵主宰地面战场的景况。美军炮兵的各种榴弹炮、火箭炮、迫击炮和反坦克导弹基本都是在自动化指挥系统支持下参战的。美军地面炮兵的指挥已经从自动化迈向了信息化。战争中,美军地面炮兵部队使用的“阿法兹”野战炮兵战术数据系统, 和“塔克法”战术指挥系统,可直接接收炮位侦察 雷达、自动化气象台、目标定位指示仪以及无人机、校射机等提供的数宇信息,自动完成目标情报处理、火力计划、射击指挥、射击分队状况及弹药统计等任务。其指挥所从接到火力呼叫到向火炮发送射击诸元不超过15秒。而且炮兵的战场信息获取能力也很强,其炮位侦察雷达作用距离达50 千米,使用无人机可达150千米。美军利用这一优势,不仅在第一时间向地面突击部队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而且大多是在伊军还没有发现实施的,即使被发现,也能够通过强大的火力压制,使其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火力反击。炮兵的信息化水平成为了决胜的关键。


兵工科技


题主所问涉及范畴很大,小编姑且拣选较有代表性的几场战役、战争简单聊两句。

【1】英法百年战争

战争前期,英军长弓手给法国重甲骑士以沉重打击(1364年克雷西战役),英军及其盟友的炮兵(发射石弹)也在一系列围城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而战争后期转入反攻的法军已经拥有当时欧洲最先进的火炮技术与最强大的炮兵部队,动辄就能出动多达300门火炮投入战斗,1年时间就连续攻克英军100多座坚固设防的城堡和要塞。

在1453年的卡斯提隆战役中,法军凭借猛烈炮火与密集的火绳枪攒射,打得英军血肉横飞,后者引以为傲的长弓手在法军火炮面前几无还手之力,此役法军以伤亡仅100人的微小代价歼灭英军达4000之众,一雪前耻。

可以说,百年战争显著地促进了欧洲火器(从火炮到火枪)的发展,法国陆军的炮兵优势由此一直延续到拿破仑时代。

【2】歼灭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为击败西班牙的重型战舰,将速度快、机动灵活的私掠船改造为战舰,并为其配备可发射4至8千克圆形弹丸的中远程火炮,不仅命中率高而且射程较远(可超过2000米)。此役标志着以舰炮对轰方式的新型海军战术时代已经到来,而旧式的跳帮接舷战逐渐被淘汰,西方列强海军都开始朝着“大舰巨炮”的方向发展。

【3】三十年战争

主要是参战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创建的新型炮兵体制与火炮技术的影响最为重大和深远。古斯塔夫将炮兵由临时征募的雇佣军变成了一支正规化的常备兵种,并着力通过口径标准化、减轻重量等方式提升火炮性能(特别是强调机动灵活),同时他在训练和战术上加强步、骑、炮3大兵种的协同配合,由此形成了一整套新型军事理论,其核心思想(线式机动作战)被一直沿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4】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对于火炮的贡献主要在于战术层面,是他创造性地将炮兵用于巷战(平叛),后来他又将开创了“大炮群战术”——每次战役集中数十乃至几百门火炮猛轰一处敌方目标(部队集结地或某个战术要点),力图以短促、猛烈的炮火将对手一举击溃。比如在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中,部署在普拉岑高地的法军炮兵就集中火力猛轰山下的冰湖并将冰面击碎,导致正在湖面逃命的数千敌军葬身湖底。

【5】普法战争

此役,德军装备有克虏伯兵工厂制造的钢管线膛炮,有效射程可达3.5公里。而法军仍在使用青铜制造的前装炮,射程、发射速率都赶不上对手,结果被虐惨。战后克虏伯钢炮一举成名,采用高质量钢材制造火炮也由此蔚然成风。

【6】日俄战争

首先是旅顺要塞争夺战。当时为了有效反制日军的堑壕战,沙俄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维奇将47毫米海军臼炮改装成世界上第一门现代意义的迫击炮,实现了火炮技战术上的一大飞跃——从此步兵也有了可靠的支援武器,因其弹道弯曲、操作简便,能有效杀伤躲在遮蔽物后方的敌人。

其次是日俄对马海战,是20世纪第一次“大舰巨炮”的交锋与较量,这次海战证明了大口径舰炮的精确性与毁伤威力,进一步推动了舰炮朝着更大口径发展。

【7】第一次世界大战

主要是陆上巨型火炮得到了较大发展,比如大贝尔塔攻城炮、巴黎大炮等,为二战多拉巨炮以及上世纪80年代“布尔大炮“的出现开创了道路。同时,用火炮发射毒气弹也促进了炮弹技术的进步。

【8】二战

最大的亮点是喀秋莎多管火箭炮诞生并被广泛应用于战场。同时,机关炮开始被作为防空、地面压制火力支援武器投入战场。

【9】半岛战争和越战

这2场战争都让世界军事强国认识到了机载航炮的重要性,同时促进了武装直升机(还包括AC-130炮艇机)的技战术发展。

至于制导炮弹和电磁炮的发展,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有实战纪录或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此不赘述。


网言军事


:日俄战争|9O4年至19O5年的日俄战争在大口径火炮的应用方面,具有里程碑方面的实践,俄罗斯利用:赂卖国贼李鸿章签定东清铁路,占领了从满洲里到绥芬河广大地域。又利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出兵十万侵犯东北全境,事变后赖在东北,气坏了甲午侵犯辽东半岛又被赶走的日本,双方大打出手。先是日本联合舰队零肆年二月八日夜袭旅顺击穿三条俄军主力舰装甲,天明联合舰队主力围殴旅顺港区,但沙俄黄金山白狼山的炮台可不是吃素的。沙俄花费了八百多万卢布精心构筑了一堆高配炮垒,首次刚正面,就给了东乡的联合舰队一个下马威:黄金山的电岩炮台十寸炮两炮击穿了旗舰三笠的上甲板和主桅。把日军军旗马上当鱼网兜用了。但日舰的12英寸主炮也击中了俄战列舰胜利号战舰上甲板。战至中午,馒头山炮台的1O寸炮又击中日舰富士号,击穿几层甲板后造成十余日军官兵死亡另一个6英寸炮弹击毁了无线电桅杆,。以后联合舰队同俄军舰队与炮垒发动了一场伟大炮兵史诗般的对决,但双方战果都扩大多少,联合舰队要不是靠头夜晚的偷袭搞掂俄军三条主力舰,〈鱼雷攻击〉还是形不成对俄军的优势。(待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