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 甘溪山上,有個三巴掌和尚


利川 甘溪山上,有個三巴掌和尚


利川有座甘溪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和尚。

這和尚叫啥名字?

大家都忘了。

這和尚住在廟裡很久了,後來大家都叫他懶和尚。

因為,他真的懶。

懶到什麼程度呢?

懶到寺廟外的地,裡面雜草比包穀苗多,比包穀苗高,比包穀苗密,密到後來把包穀苗全都擠死了。

和尚看到包穀苗被雜草擠死了他一點都不著急,反而還很高興,因為不用再去給包穀苗施肥了。

和尚的肥料是自己的排洩物,俗話說“人窮糞臭”,不去弄樂得清閒。

和尚不種莊稼了,但是和尚要吃飯。

於是,和尚開始去化緣。

每天早上太陽從破爛的瓦縫中鑽進來照射在和尚的肚皮上,暖烘烘的,和尚感覺到餓了,翻身爬起來,拿著從忠路小河碗廠坡弄來的土碗和一個布口袋,開始出去化緣。

寺外的農戶開始一家一碗給他大米土豆玉米紅薯。

和尚很高興,收穫滿滿一布袋。

扛著布袋往回走,已經日上三竿,和尚光頭上冒著汗,就像牛鼻子上的汽水,一粒一粒的很分明,後來結成串,沿著耳朵和鼻樑吧嗒吧嗒往下滴。和尚抹了一把,想著這一袋糧食可以吃好幾天,樂了。

樂了,他要唱歌,唱了幾段山歌,他覺得沒味,就唱《小寡婦上墳》。

回到寺裡,肚子餓得呱呱叫。

急忙下廚房。

進了廚房,和尚嚇一大跳。

鍋蓋已經被老鼠咬了一個大大的洞。

大概是寺裡沒東西吃了,老鼠也餓慌了,以為鍋裡有東西,就咬了,當咬開洞發現裡面啥也沒有,於是,一生氣,又在邊上補咬了一圈,成了一個大洞。

和尚舀了一瓢水,洗刷了鍋,倒進糧食開始煮飯。

熱氣沿著鍋蓋上的洞直通通往外冒,飯半天不熟。

和尚急忙去柴火堆裡找了半截包穀芯,塞在洞裡。


利川 甘溪山上,有個三巴掌和尚


吃完飯,這天的天氣很暖和,和尚坐在寺裡院壩條石上脫了衣服,一邊曬太陽一邊捉蝨子。

那蝨子不僅怕見光,更怕見太陽,六腳並用,使勁往線縫裡面鑽。

和尚手疾眼快,一抓就是一隻,兩個大拇指甲擠著蝨子按,“啪”,一個可惡的生命就到此終結,暴屍荒野了。

抓一隻按一隻,他開始覺得不過癮了,於是捉下來放在光滑的石板上,捉了一堆,和尚趴著,居然看得津津有味,那些小生命在他一掌的範圍內,拼命地跑,跑了半天,還是在他的掌握之中。

和尚感覺到有點無聊了,伸出大拇指,用指甲蓋按蝨子,“噼噼啪啪”直響,像過年時節的煙花爆竹一樣清脆。

暖烘烘的太陽照在背上,很容易犯困。

和尚披上衣衫,釦子也不繫,躺在石板上敞著肚皮曬太陽睡覺。

天天都過著這樣的生活。

後來和尚覺得化緣糧食回來自己煮飯吃太麻煩。

就每天逢著村民吃飯的時候去,化緣熟食。

吃完飯,再回寺裡躺在石板上翻著肚皮曬太陽。

這樣一來,可把寺裡的老鼠給餓瘋了。

老鼠把他一個鍋蓋上咬出十幾個洞,可能還不解氣,把下面的灶挖得像蜂窩一樣。

和尚看了也不生氣,反正也不用了,隨它咬去。

後來,村民見和尚化緣的次數頻繁了,就開始避著他。

見和尚來了,趕緊不吃了,把飯菜悶在鍋裡,蓋上鍋蓋。

餓了的人鼻子都特別靈,和尚心中暗喜。坐在屋裡和主人閒聊,話聊完了,沒話找話聊,開始聊主人家的灶臺好看,鍋蓋漂亮。

主人被聊的無奈,熬不住了,只得揭開鍋蓋,喊和尚一起吃飯。

和尚吃完飯,又回去寺裡翻著肚皮曬太陽。

再後來,村民全都關著門吃飯了。

和尚再也化不到緣了。

“和尚”兩字前面被村民加了一個“懶”字。

就成了“懶和尚”。

一天夜裡,月亮很黑,風很高。

甘溪山上靜悄悄的。

懶和尚白天沒有吃飽,傍晚時候肚子餓得很難受,心想早點睡,睡著了就忘記了飢餓。

在床上翻來覆去肚子裡在唱戲。

到了深夜,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寺廟裡的老鼠早已餓得前心貼後背,脊樑如刀薄了。

老鼠餓瘋了,也被氣瘋了,生起氣來,就趁和尚睡覺的時候,在他的屁股上恨恨地咬了三口。

肚子餓瞌睡本來就容易驚醒。

懶和尚一翻身就爬起來,屁股上火烤火燎的疼,嚇出了一身冷汗。

幸好自己瞌睡驚醒,要是睡得太沉,豈不是整個人都被咬來吃了。

幡然醒悟:不能再這樣懶下去了。

——人太懶了,不僅村民看不起,就連這些老鼠都來欺負自己。

於是,大徹大悟。

一改往日懶惰作風,從此勤勞,名聲四播。

被老鼠在屁股上咬了三口這件事,終究是不光彩的,後來被傳成:“睡夢中,一雲遊高僧路過此地,在其後背上猛拍三巴掌,助其大悟!”

後來,村民把他“懶”字去掉了,改稱“三巴掌和尚”!

(此廟又名“淨慈寺”,位於利川涼務甘溪山,距利川城區約7公里。此寺修建於清朝中期)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來源:笑打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