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儿的包子好吃?

爱吃烤鱼的安纯


包子那真是北京人的最爱,我和孩子都爱吃。

本人宣武住家,我印象里最好吃的。

一天津包子是早年间的美芙琳,珠市口路西挨着景德镇瓷器门市部,家里老人都叫他老名字,美芙琳。天津包子是面肥发面放碱,水打馅,外形漂亮,面发的充分,一口香。再者,就是九十年代后期,沙子口斜街靠近北冰洋汽水厂,老爷子与闺女新开了包子铺炒肝就是,炒肝赵,从味道看是天兴居的传承,没有聊过。后来北口又出来一家冒牌的 ,再后来就只剩北口了,包子已经风韵难存了!那年头好成宿打麻将的,第二天早上去炒肝赵,半斤包子来碗炒肝,香啊!不上班的,再来个小二。至于虎坊桥,天桥德具南边,凯琳等都是后起之秀一时而兴,但都是上述的八成味道。

二说京味包子,这京味是我封的。主要是烫面或说半发面,我不会和面也许露怯了,这包子肉馅肥瘦偏肥,油大解馋。首推西四把角,二友居,西城人一提起来肯定是那儿。

三说南味儿包子。南方除了小笼包还有一种鲜肉大包。北京最好吃的鲜肉大包,就是西单玉华台与菜市口的上海餐厅小吃部。玉华台是全天售卖。上海餐厅小吃部只有早上才卖,每个一毛一,里面的肉丸足有小四喜丸子大,鲜香微甜,弹劲多汁,配上三分一大碗的阳春面,整个一个上海早晨。记得八三年左右我上高中,冬天骑车到哪里,买个包子揣兜里,到了教室慢慢吃。每天中午这里就改卖水煎包,也是远近闻名。可这两处大约九五年以后就没了。玉华台随着西单改造搬到马甸,上海餐厅隐约搬到白纸坊又二次搬了。原址吗?有考证癖的可以试试,前者在现君太百货东南角,后者在14号地铁线西北口。

四说牛肉包子。首推教子胡同路西,叫不出名字了。

五说素鲜包子。因为太爱吃肉了,真不记得了!好像香菇油菜是前门那有一家。有个朋友补充说是功德林,是也不错,但我说的大约是前门大街的老正兴。功德林是纯素菜馆,八十年代末营业在珠市口南路东,现搬到台基厂南口。老正兴菜馆没了,卖寿桃的小卖部在两广路见过。

老百姓最近的吃食,也是最有记忆的美食。

怀念味道也是对逝去时间的念想,物与人的回味,自我经历的发酵。

二月十一日再记


北京先农坛李欣


现在北京真的没有好吃的包子了,记得1980年那时候,菜市口有一家上海餐厅小吃部,那里面的生煎包真的好吃,铁门胡同的小笼包也不错,那时候西单地铁口的庆丰包子铺也还是真的不错呢,现在不是没了就是坑爹了。再也找不到以前的包子了。


1970年以前在北京西四路口的西南角有一家包子铺,里面的面积不大,摆有6张桌子。卖的包子炒肝真是好吃,每天很多人都排长队等着买,要说包子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东风市场吃过的大包子,满嘴流油,还有南小街的门钉肉饼,第四路口西南角的饺子。


怀念老西单东南角的庆丰包子,那才是满满的回忆,现在的庆丰根本没法吃,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如今的食才和二三十年前的食才还能一样吗?即便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做法也做不出来原来的味道了所以大家都觉得没有好吃的包子了,再加上现在的人肚里不缺油水口己很高了红烧肉都没觉得香何况一个包子了。


商丘身边事儿


您好、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我是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尤其是包子,从小就喜欢,儿时和爸爸的一次吃包子经历让我至今难忘,三个一两的包子我一个人吃了一斤,花光了父亲身上所有的钱,最后我们四十多里路走着回家的。

从那以后我和父亲出门就不敢再要吃的,但是那个包子的味道确一直记在我心里,长大后参加工作赚了钱我每周都会去那家包子店买二斤包子带回家和父亲母亲一起分享,后来因为城乡改造那家包子老店被拆迁了,新店里没有原来的老师傅在包子也就变了味道。

我心里一直怀念那个味道,于是遍寻京城寻找和原来那个包子相似的味道,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三祥包子店的聚会让我吃到了久违的老味道包子!



明厨明档显得非常干净卫生,餐厅里干净明亮,颇有些老北京茶馆的味道,包子薄皮大馅十八个褶就是讲究,三鲜馅包子,汤汁鲜美,完全不油腻,比别的包子店讲究的地方在于五块钱一两的包子里每一个包子里都有一颗完整的大虾仁,肉馅口感很细腻,鲜香味美,加入木耳让包子更加的清爽。




老北京人吃包子讲究配炒肝,几百年流传下来自然是美味的,大肠口感软糯,猪肝鲜嫩细滑,芡汁稀稠合适,蒜香而不刺激,配包子吃完很是舒服。


它家的包子之所以好吃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店家还原了古老的包子做法,老肥发面加水打馅,包子好吃不在褶上这句话说的太对了,用顺时针方向搅肉馅,同时先慢后快地缓缓加水,使之成为肉滑。所以馅料吃起来很是清爽,包子里的汤汁也更多更鲜美。


好了关于包子的回答就到这里了,更是美食资讯做菜窍门请关注我的同名头条号 谢谢大家 。


面点师耿彪


在我人生记忆当中,第一位的就是西四包子铺,小时候的记忆,就是觉得那的包子炒肝最好吃。后来西四包子铺在75年左右关张了。其实以前北京很多地方的小饭馆包子都好吃,因为那时候都是国营,从配方到用料都有保证,那时候的人不敢胡乱弄,做买卖赢得是口碑,要保质保量,不好好干是最丢人现眼找打架的事,那时候的人不会这么做。

一进包子铺,就能闻见猪肉大葱的包子香,一个个鼓鼓溜溜的肉包子外皮上渗着一点肉汁儿,装在长长的竹笸罗里面,上面盖上白色棉被保温。

新出锅的热包子,咬一口,露出里面的一个肉丸子,还能控出半勺油汤,香!

现在炒肝赵的包子也行,还有以前白纸坊桥东北边一条马路里有家北京包子炒肝,做的也好吃。

最意外的是我在一家大型超市的主食区发现了猪肉大葱小笼包,就和我小时候吃的一个味,我真的挺激动,很多年都没有这个滋味了,我和他们的工作人员聊天,这个负责做包子的阿姨原来在国营店干过后来让他们聘来了,那阵我老是跑到那里买包子,后来吃着吃着不是那味了,跑去一问,老师傅不干了换人啦


联盟7839


庆丰刚出来的时候喜欢吃,现在不行了,硬邦邦的。

近两年喜欢姚记炒肝的包子,很大,而且特别像小时候吃的包子,大肉,大姜大葱的,哈哈哈。

但是最好吃的还是小时候在小脏摊吃的大包子,皮薄馅大的。

只能说,虽然国内飞速发展挺好,但是商业化也带走了我们很多儿时的回忆和味道~


末奇


不请自来!


北京的包子铺,好吃的还是有的;但北方包子和南方不同的是,我们的不属于灌汤包;我自己吃过的北京包子铺而言,我觉得好的有这么几家:


1、小胖包子 (十里堡店)

价格便宜,皮薄馅足,重点是口味好,绝对的甩庆丰包子N条街道。

2、丰源包子铺 (杏坛路)

包子口味很好吃,人多,需要等。

3、鼎泰丰

典型的南方包子风格,主打灌汤包。

4、庆丰包子

皮越来越厚了,关键是口味一般;也就吃个怀念吧。

5、天兴居(前门鲜鱼口大街)

作为百年老店,它家的三鲜包子不错,值得一尝。

6、洪记小吃店 (牛街)

主打牛肉包子,很好吃;


以上就是我吃过的北京包子铺,就个人而言觉得还是小胖包子好吃一些。


以上供参考!


DQ视角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日子,按理说和吃包子还真靠不上,吃饺子才是正题。不过,看到你这个问题,我还真想包子了,作为圈里的“主食达人”,俺还有个“包子哥”的绰号,见了包子没够,去餐厅吃饭,如有包子,必须打包,所以,北京哪有好吃的包子,我的意见还真值得你参考一下,哈哈。

包子种类繁多,肉包子、生煎包、灌汤包……荤的、素的等等,在这,我也不管分类了,只管挑好吃的写几个吧,主要说餐厅里的,街边摊也有好吃的,但没准哪天就没了,不稳定。

以下推荐餐厅,避免广告嫌疑,恕不提供地址,请自行搜索。

鼎泰丰:对于大多数吃货来说,这家餐厅应该耳熟能详,以卖包子起家,世界闻名,亦入选米其林餐厅指南。特别推荐他家的蟹粉小龙包、黑松露小笼包,对了,清鸡汤也是一绝,和小笼包绝配。

淮扬府:听名字就知道这是家淮扬菜餐厅,在北京,吃淮扬菜,我首选他家。特别推荐蟹粉汤包;另外,其子品牌游园京梦也已经开业,生煎包也绝对值得尝试一下。

美味斋:这家餐厅可以说是我从小吃到大的餐厅,小时候在菜市口长大,美味斋门口有个售卖生煎包的饼铛档口,排队的人络绎不绝。后来店搬到了白广路,每年春节家人也都会在这定一桌。去年餐厅又从白广路搬回了菜市口,虽说没有了饼铛档口,但生煎包依然牛X,水准和游园京梦不相上下。

小胖包子王:连锁店。主营炒肝包子,不错,中规中矩。天津包子范儿。

天兴居:北京老字号。可谓是百年老店,主营包子炒肝,比小胖包子王历史悠久得多的多。

除了以上这些,北京还有N多好吃的包子,估计有些也是我没吃过的,欢迎大家补充。但我确信,上面我说的这些店,你去吃包子,绝对不会失望的。


胡元骏的美食空间


嘿嘿,谈谈我吃过的包子。

北京的包子其实主要分三类,一类是发面包子,一类是半发面,还有一类是灌汤包。

我们这里只谈肉包子,因为素包子很少吃,没有啥发言权。

发面包子我比较爱吃的是天兴居的包子,喜欢的是因为其肉质鲜嫩多汁,油多不腻。这个可能现在很多人不能接受了,因为健康原因,但是我偏爱这种包子,有童年的记忆。不过现在的味道还不错,就是皮越来越厚了,少了一口咬下去的满足感。还有就是原来的西四二友居的,那个是上学时候改善生活的地方。不过现在拆迁重建后,据说味道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半发面的爱吃小胖包子,也是肉质鲜嫩多汁,不过由于半发面,所以包子的外观不好看,而且面皮的口感不如发面。不过最近,包子质量也有下降趋势。

灌汤包爱吃贾三灌汤包,这个来自西安的包子从平安里搬到了天宁寺。皮包多汁,味道鲜美的牛肉包子是我的最爱。

当然,还有很多地方的包子由于口味问题,也得到大家的青睐,不一一介绍了。


想听我就说007


过去老北京有名的包子铺大多是在南城,尤其是七八十年代,我举几个例子吧,鲜鱼口儿里边的(天兴居),炒肝儿确实是不错,包子稍微差了些。珠市口儿南边路西(美福林)包子铺的包子是最好吃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消失了呢?体育馆西路路西(庆春包子铺)的包子好吃,西单路口东南角的(庆丰包子铺)也还是可以的,西四大街的西四包子铺也是挺好吃的,虎坊桥路西工人俱乐部南边的(凯琳)现在没有了,咱就不说他了,这俱乐部前边还有家(京天红)包子铺,(京天红)的包子开始是挺好吃的,他是以天津包子起家的,过去可没有什么(耳朵眼儿炸糕),不知为何包子越来越不好吃,反到是(耳朵眼儿炸糕)卖出了名,现在北京说起吃包子,肯定是绕不过去(庆丰包子铺)的,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可这炒肝儿实在不敢恭维,(天兴居包子铺)也还存在,除了鲜鱼口儿的总店,别的地方也是有分店的,可各家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参差不齐,(京天红)的包子已经不能吃了,东城鼓楼边上的(姚记)包子和炒肝也还能凑合着吃,我首推的是沙子口路上的(炒肝儿赵)家的包子,这(炒肝儿赵)家的包子和炒肝儿比别人家的都贵,随然说是好吃,可这60块钱一斤的包子,13块钱一小碗的肝儿着实是贵了点儿,各位您还是自己个看着办吧,谢谢!


雨真迎贵


八十年代,天坛西门,双坛包子铺,有谁还记得吗?

第一次在双坛包子铺吃包子时的味道,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吃到嘴里太香了,姜味儿真浓,第一次吃还真有点儿不习惯,不过以后越吃越上瘾,几天不吃啊还真想。

当时包子铺做包子是当大家面做,包括各道工序,店里员工把新鲜的猪肉放进绞馅机,同时把整水桶洗的干干净净的老姜,随着肉一起绞进肉馅里的,现在想起来都流哈喇子。

后来为了漏出天坛的红墙,把双坛包子铺给拆了,悲哀呀!

还有您别忘了,当时吃包子可是要粮票的,一两三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