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介祺(1813-1884),清代金石学家。清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字寿卿,号簠斋,晚号海滨病史、齐东陶父。山东潍县(今潍城区)人。陈介祺自幼勤奋好学,随父在京求学。19岁即以“诗文名都下”。1835年(道光十五年)中举人,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中进士。此后10年间,一直供职翰林院。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854年(咸丰四年),借母丧返归故里后,专心致志从事金石研究,到处购求文物,每得一器一物,必察其渊源,考其价值,解奇释疑,一丝不苟。收藏的文物以青铜器最多,其中的“毛公鼎”驰名中外。此古器铭文多达497字,极为罕见。所作《毛公鼎考释》,对于研究西周时期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藏有商、周古钟11件,取其整数,将书斋名为“十钟山房”。又因集有三代及秦汉印7000余方,名其楼曰“万印楼”。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和文物收藏家陈介祺先生诞辰二百周年。4月28日,陈介祺纪念馆隆重举办了纪念活动。陈介祺纪念馆珍品会展中心一厅,二厅同时开放,将展出陈介祺先生的珍贵藏品,包括乾隆玉玺,汉文帝玉玺,陈介祺手书,拓片,印信,翟云生手书,老陈家文房四宝,端砚,笔洗,刘墉手稿,金农对联,朝玮,乾隆鼻烟壶,秦宫廷玉壶,唐三彩,(宋)招安圣旨,清宫廷檀香大日历代皇帝拓片等,有些是首次向公众展出。

提到陈介祺,不能不说到万印楼,万印楼是陈介祺于清道光三十年创立的,因为它珍藏过万余件文物珍品,故称万印楼。万印楼建筑群具有典型的清代潍坊建筑特点,并有清代宫廷建筑风格。这里的东楼,就是闻名海内外的万印楼,东楼二层十间,陈列介绍收藏情况,学术成果,西间大厅各三间,大厅陈列仿古品,收藏编钟11件,取整数名斋号“十钟三房”。收藏稀世珍品有:毛公鼎、曾伯霖簋。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提到“万印楼”很多人自然会想到它是一座楼,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它是因藏有秦汉古印章7000余方历代帝王王妃玉玺300余方,总印数超过万方。将这些印竖起来像一座楼一样。所以人们习惯地叫它“万印楼”这是一种称谓,而不是指建筑物。其实“万印楼”的真实“身份”现今很少有人知晓。各种说法不一。在陈介祺先生诞辰二百周年之际,笔者采访了潍坊陈介祺纪念馆馆长、陈介祺先生五世孙陈树亮先生。陈先生给我们道出了“万印楼”的真实由来。

“万印楼”(原名东楼藏宝)号称东楼之主,“万印楼”始于清道光年间(1850年),陈介祺自幼随父陈官俊在京求学、任职(现在称官二代),陈介祺是太子的伴读。他勤奋好学,聪颖强记,19岁即以“诗文名都下”。

他学其文,习其武,经常陪太子出宫,游玩于京都各处。尤其常出没于天桥附近集市。他性情刚烈,有一身好武艺也好打报不平。当时朝廷的官二代很多,在京常出现欺男霸女的事情,有的官宦霸占良田,欺压百姓,弄的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这种事情一旦让陈介祺和太子知道必然出手相助,百姓很是感激,但百姓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在官宦那里他们当然知道是陈介祺和太子所为。他们不敢对太子怎样,只想找机会对陈介祺报复。因为陈介祺有一身好武艺,他们明里也不敢对他怎样,便将怨恨放在心里,伺机报复。

道光三十一年(1851年)秋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有一叫韦纪的宦官到道光帝面前告状说:“有人称陈介祺是‘陈东楼’”。话说明朝有一丞相颜嵩之子叫颜东楼。在京掳男霸女,无恶不作,处于奸臣之子,百姓听其名就心惊胆战,无不恨之入骨。奸臣们就把“东楼”嫁祸于陈介祺之身,奸臣们奏本于道光帝说,陈介祺就是清朝的东楼,陈在京名声不好望万岁明查。一日道光召见陈介祺,道光神采休闲,若无其事地问陈介祺“听说你在京城有东楼之称”?陈介祺何等聪明,马上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灵机一动就说:“我在潍县家中修建了一座东楼,做藏宝之用,本人曾篆刻一章名曰:“东楼藏宝”,道光听后很自然地点头,“噢!那好,没事了你退下吧”。陈介祺退下后越想越不对,心想皇帝不能无缘无故问他此事,必须想对策。刚才自己告诉皇上在潍县建造了一座东楼,其实根本没有此事。这是犯了欺君之罪。如果皇帝派人核实如何是好。所以他昼夜潜伏在出城通往潍县的必经之路的驿站中(廊坊驿站),当潜伏到第三天时见一官员骑马到驿站换马小息,那官员让店小二泡上茶水,便和店主人攀谈起来。当陈介祺出现在官员面前时,把他吓了一跳,心想他怎么在这儿,因为他们相互认识,陈介祺官位高于他,陈问“你这是准备到哪里去”?那官员支支吾吾说不清楚,陈介祺心里已明白了三分,说“你今天不说实话就别想离开这里”,这官员便实言相告说:“万岁差我到潍县你老家看看是否有座东楼,如有让我给绘一张图带回交圣上”.陈介祺一听笑了,说“好,就这事呀,你还隐瞒什么,没事”。说着就从袖里拿出来50两黄金交给了此官员,说“不用着急,路上走的慢点,好好玩玩,到了潍县给我家捎个口信就说我在京城一切都好”。那官员谢过陈介祺便上路了。那官员走后,陈介祺派了一匹快马日夜兼程,不到三天便到了潍县陈府,传书信一封,府上的人看了陈介祺的亲笔信后吓出了一身冷汗,信中提到“十万火急!!!必须在十日内建造一座坐东朝西的楼房,越快越好,要不然以欺君之罪杀之”。陈介祺在信中简单的画了张草图,让家人在哪个位置盖都一一标清(草图所标的位置,建楼的样式就是现在所谓的“万印楼”)。

全家上下总动员,放下一切事情,建造东楼,因为时间紧迫,东楼建造非常仓促,用大砖,毛石,没有雕刻,没有栏杆,窗户都没来得及做,只好用砖砌起当窗户,楼梯在室内,没有凉台。不几日一座大砖青楼便盖起来了,里面挂上字画,门上横匾写着“东楼藏宝”。其实按惯例,陈氏家族盖任何屋都是用小砖磨砖四面净,六面光,盖楼要有栏杆凉台,栋梁,画柱,唯有东楼是仓促上阵,所以也就没时间那么讲究了,建的粗糙也就在所难免了。

东楼建造完不多日,钦差大人到了潍县,看过东楼绘制图纸后进京交于道光帝。话要从头说,因为此官员去潍县之前收了陈介祺的好处,只好按陈的说法行事所以等他回到京城已有一月有余。当道光帝责问他为何才回京时那官员编话说路上不知道吃了啥东西闹肚子,看郎中所以耽搁了行程,就这样瞒过了道光帝,此事总算平静了下来。此事之后陈介祺借母丁忧不再理政。回到潍县后专心从事文物研究,收藏。1884年陈介祺病逝于潍县,享年72岁。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其故居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单位。潍坊市政府重修“万印楼”并建了“陈介祺故居陈列馆”。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写了馆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 介 祺 简 介

陈介祺(1813.5.3----1884)字酉生,又字簠斋,号伯潜,晚号海滨病史,齐东陶父,是中国清代金石学家和文物收藏家,清五部尚书天子之恩师(咸丰帝师)陈官俊之子,山东潍县(今潍城区)城里人。

陈介祺出身世宦望族,自幼随父在京苦读,承父训,绝嬉娱,无妄言,对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均有研究,十九岁就显现才华,“以诗文名都下”1835年(道光十五年)中举人。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中进士,咸丰三年因任捐四万两被皇帝恩赏戴花翎,芹加待讲学上衔。他不惜巨资收集文物,仅三代秦汉古印章一项就有7000余方。历代帝王王妃玉玺308方。他精于鉴赏,尤擅墨拓技术,其手拓铜器,陶,玺,石刻等拓片享有盛名。他一生精于金石文字考证及器物辨伪,其《簠斋金石文考释》一书对较重要的青铜器均进行了精审的考据和释读。

他收藏的文物青铜器最多,其中的毛公鼎(因其铭文为世存青铜器之最而被推为“吉金之冠”,此古器内壁铭文多达497字极为罕见。所作毛公鼎考释对两周时期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藏有商,周古钟十一件,取其整数,因而“万印楼”又称“十钟山房”。因收藏古玺印过万方,名其楼曰“万印楼”被金石界誉为“南有西冷,北有“万印”声望极高。

他一生极为丰富,著有《十钟山房印举》,《封泥考略》《簠斋古金录》等十余种。一九三一年鲁迅先生曾说过“论收藏莫过于潍县的陈介祺”。郭沫若和商承祚认为“陈介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宗师”。 他锲而不舍,沉浸于金石砖瓦,文字学的鉴藏研究之中,最终在金石学是道路上将自己的造就成一代杰出的金石大家,名扬海内外。

陈介祺是我国陶文发现,鉴定,考释第一人,故有“陶文之父”之称。其所著《簠斋陶释》成为我国陶文研究的最重要文献。陈氏一生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代皇帝。为官时,已是干戈四起,内忧外患,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过渡的转型期。陈介祺目睹其父忽贬忽擢,升贬难料,战战兢兢,人心叵测,宦场险恶的宦海沉浮。故陈介祺对官场感到厌倦。咸丰四年(1854年)他借母丧,返回故里,再不复仕。

光绪10年(1884年)陈介祺在潍病故,享年72岁。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其故居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潍坊市政府重修“万印楼”并建立了陈介祺故居陈列馆,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写了馆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郭味蕖(1908.2--1971.12),当代 。男,汉族,山东 人。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随家乡 丁东齐、刘秩东习画。192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习西画,毕业后曾任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教师。1937年入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研习 。得 指导。擅花鸟兼及山水,所作融会诸家,以工带写,画风清丽活泼,生动自然,1951年受 之聘任职于 研究部,后相继在民族美术研究所、 从事理论研究。1960年任中央美院 讲师,1962年任 国画系花鸟科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潍坊看潍城,东风西街百余米内拥有两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