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买房的人和未买房的人,可预期的3-5年内,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一诚不染


分享一下我自己和我朋友的经历,

我(属于未来买房的人)

我和男朋友现在两人都在上海工作,打算今年入手一套300-400万的房子,按照上海的35%的首付来看,首付在115万-140万之间,加上其他杂七杂八应该130-155万之间的首付。

我们再来说一说房贷每月需要还多少,我们去中间值,350万的房子,首付122.5万,房贷按照30年来算,我和我男朋友可以用公积金贷款100万,其余均是商业贷款:

每月还贷款如下,每月需要还贷款11118.83元,

这个压力是非常达的,如果两个人其中有一个人失去工作,或者没有上班,这段时间对于另一方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我朋友,上海人,有三套房

我硕士同学,上海人,一共三套房子,目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月收入大概14K,日子过的很自在,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想买什么就买点什么,因为他不用担心房子和车子的事情,也不需要还房贷的事情。

之前很多人也和我说,你看你足够幸运,毕业之后就落户上海了,是上海人了,可是我们外来上海人和本地上海人最大的差别就是没有房子啊。

你们说呢?


轩逸箐风铃


说说我家的情况,和我老公04年在一起,08年底结婚,期间一直租房,结婚没买房子,相当于裸婚,那会真的很穷,穷到10年生娃都需要借钱,08年底结婚后我开始着手二手房,自己攒了几万加上娘家借了7万,09年七八月份看上一套三居的老式多层,唯一不足的是最高层7层,那会年轻爬个楼梯也很容易,当时想的就是如果没钱就住一辈子,有钱了就换个大点的带电梯的,10年生娃后整天抱着娃上下楼,那个辛苦不是言语能表达的,老人给带娃更是辛苦不行,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换一套大的带电梯的,过了三年我和老公的工作都有点起色,因为第一套房子贷款少一个月800多块钱,就想着再买一套,谁知道我脑子一抽抽买了一套郊区的,合同价41万,当时付了21万,贷款20万,一年后问婆家借了点钱加上自己挣的就把贷款还完了,因为离市中心太远,15年交房就一直空着,也没装修,刚好赶上那几年房子不景气,也卖不出去,杂七杂八算下来45万就压到了房子上,直到今天还在后悔为啥脑子抽抽去郊县买了房子,还有就是既然买了为啥还要提前还贷,利息又不高。去年打算要二胎,想着现在住的这套不合适了,第二套又远,就想着再买一套,看了一年有个四室的挺不错,可售楼说我们贷不出款,没办法又耽误一年,没想到17年西安房价大涨,4月1号我们又在南三环边上看了一套四室的,9000多一平,贷款95万,五六月份开始还贷款,压力不是没有,但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和我老公一刻都不敢松懈,苦点累点,给家庭带来好的生活条件我们无怨言,关键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今年十月份就在我生二胎不久,现在住的老房子因为规划要拆掉……最早明年七八月份,最晚后年,你们知道我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心酸吗?如果拆迁的消息今年年初就知道的话,也不会再买第三套房子,可以在现住的这套加钱改成大的,现在的我们是骑虎难下,想把拆迁的房子变大,因为这套房子附近配套设施齐全,从个人感情来说还是愿意在这住,并且孩子还在这边上小学,但是我们又没有多余的存款,第三套还有将近100万的贷款,明年6月底交房还需要装修,本来打算年底提前换一部分的,这个想法现在只能想想,想来想去,实在不行,明年把郊区那套卖了,填补这两边的……回想这几年我啥都没干,就一直为这个房子的事情折腾来折腾去,还没折腾出啥来,手里的钱我不愿意存银行会贬值,我又做不了投资理财买股票基金,前几年买啥赔啥,本想在房子上赚一把,可我折腾了一大圈还是没赚到,无车,因为我和我老公都是属于那种对车不敏感的人,宁愿打车,车对于我来说是庞然大物,驾驭不了……我老公是个只管给家里拿钱的主,房子这些事他不掺和,就是买的时候让他看看地段户型就可以了, 想想别的女人都是买买买衣服化妆品等等,我特么省吃俭用买房子,还没落下点什么……总的来说就是折腾了快10年了我还是没住上带电梯的大房子,想想真是讽刺!


快乐的二宝妈妈


讲讲我租房6年和买房8年的对比经历吧。

2003年大学毕业后,居住在公司分配的大学生公寓里,与4个一起招来的大学生居住,大宿舍,经常睡不好,也就不说了。

两年后,我离开以前单位,应聘到现在单位,干实习生,没地方住了,因为一个月工资没有保障,只好租住在这个首府城市一个城中村民房地下室,阴暗潮湿,一个月房租100元,在那里住了半年,工资由800元涨到1000多元后(2006年),就搬走了,换到居民楼里租住,房间可能就四五平方米,刚好能放下一张单人床,一个月200元。

住了三个月后,又换地方,和朋友一块租房子,一起当二手房东,房子一共两间,为了把其中一个单间租出去,朋友和他女友住大卧室,我住阳台,用窗帘拉上,小房子租给一个女孩,还想给同租的女孩发展成女朋友呢,结果女孩拖欠好几个月房租,直接被朋友女友轰走。

合租期间,朋友交不起房租,我给他垫付900,至今没还给我,都过去了12年,那可是我当时一个月三分之二的工资啊。

半年后搬走,在一个老家家属院住了三个月,再次搬走,住三个月,又一次搬家,算了下,不到两年年时间,我搬了6次家。

记得第六次租房搬家的时候,当时是冬天,我一共家具各种三大包,出租车司机见到我,就绕开走,我在零下十几度,等了半个多小时,最后是一个新跑出租车的,停下来把我拉走。

从这一次开始,我就发誓,不买房之前,不搬家了。一直到两年后,买房,我才结束租房经历,最后一次搬走。这样算下来,从2005年到2009年,我搬了7次家,其中,从2005年6月到2007年2月,我搬了6次家(分别从乌鲁木齐八家户——碱泉一街——东后街——东环路——人民广场——五星北路)。

2009年买了房子后,生活稳定下来了,结婚、装修、生孩子,到4年前,再次买了一套房子(如图,房子整整盖了四年,两个月前才交工)。

总结没有房子和买房子的区别在于:

1.有房子就有家。没有房子,永远就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宿感,得四处搬家、四处流浪,那种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的生活,真是够了!有房子,就有家、才有家的温馨,一天再辛苦再累,到温馨的家里,心灵就会变得平静,哪怕一天被领导骂成狗,回来就消气了,不想那么多了。

2.有房子,找媳妇有底气。你想啊,没有房子,谁跟你过啊(当然了,我是没有房子,甚至当时连房租都交不起的时候,是媳妇把大学生活费替我交的),有房子,找女友有底气,也才好结婚,你租房结婚,即便女友同意,家人、亲朋好友、同事、同学,又会以另外一种眼光看你。

3.孩子上学更方便。结婚生子后,孩子上学也是个问题,如果你没有房子,孩子户口不在这座城市,没法落户,就属于外来务工人员,孩子不能就近按照学区入学,只能上那种农民工子弟学校。即便能上好点学校,也要找关系,打破头才能进去。

甚至上幼儿园,也享受不了当地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我们这边4岁娃娃,在幼儿园一个月有600元到1000元不等补助),孩子上小学、中学,也很难上就近入学,甚至上好学校。

4常年租房,甚至会被亲朋好友看不起。不要说世俗,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如果你工作三五年、十年八年还没买房,就会被人认为,你没本事,你租房请一群同事到家都是个问题。中国人还没有思想开放到外国人那种以租房生活,依然过得快乐的地步,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思想还是世俗的。

5.有房子,也许会救你一命,有本钱有底气。如果有两三套房子,就更有底气了。说个难听的话,哪天你真的得了一场大病,没钱治疗,至少,你还有一套房,可以卖房治病,如果是两套房,你卖掉一套还有一套可以居住,如果你一套都没有,得了大病,没有人来免费给你治疗,两眼瞪瞎,只能等死,所以,也许有时候,一套房两套房还可以救你一命。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说一下我家的情况,从没房到有房的区别。

我爸妈从没生我之前就一直是北漂,从北京到山西再到山东,近几年因为爷爷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就开始南迁到广东。哦,对,我家是湖南的。

在北京的时候,我爸妈开过洗衣店,亏了。最困难的时候,妈妈街边擦过皮鞋。后来爸爸当过包工头,据说是曾经北京四环内的建筑工地。当时因为工程问题,上面给不出钱发工资,我爸因为是包工头,工人们都来找我家讨工资,那个时候是最艰难的时候,我妈妈说起那段时间,我看到不仅是她眼里的泪光,还有曾经的热血的光芒。

重点来了,实在在北京待不下去的时候,我家里找我妈妈的一个远房亲戚借钱,有情谊的那种,亲戚实在想借,但是也没有闲余的资金,但是他家里房子多,就提出,可以让我爸妈一直住在房子里,相当于送给我爸妈,以后再还,说先在北京定下来,再找新的出路。

然而,我爸妈拒绝了❌离开了北京,另谋出路。我的天!北京的房子啊!


我听我妈妈说要这段故事后,真的久久不能平静。但是谁又知道呢,今日它会如此值钱。打拼一辈子的钱。

这还不算完。

在山东青岛的时候,爸妈的朋友邀请他们一起在青岛买套房,安居下来,毕竟在青岛打拼了八年了。这时候我出生了,在青岛待过四个暑假,我是留守儿童。我亲眼看着青岛从没有地铁到有地铁,高楼大厦平地而起。但是那时候,因为保守主义,我爸妈老是想着不可能在离家乡这么远的地方生活的思想和手里的钱想存着的思想。再次拒绝了❌


结果就是爸妈的朋友在青岛买房,坐等升值。而我爸妈从北漂变成了南漂。

终于因为我弟要上初中,他从小跟着爸妈从北到南,转学转来转去,成绩不错,小学一直前三名,也很聪明。不忍心让他在广东的农村里接受教育,然后也因为户口问题,以后总要在湖南参加中考和高考,只能考虑让他回家读书。

所以就买了长沙梅溪湖某名校的学区房。


终于买房了!!!!!!!!!!!!!


在这买房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爸妈考虑到我工作的事情。

2015年年底买的房,现在2017。我家在长沙梅溪湖的房子,房价涨了一倍。未来可能还会涨,因为这是国家级湘江新区。

我爸妈都说,没买房子的时候,一套都不想买,只想把钱放在手里。买了房子后就是买了一套还想再买一套。这就是区别。


盼盼羊羊


大学同学,毕业三年,09年买了第一套房子,记得很清楚,当时的感觉就是必须买房子结婚,租房太折腾了,不敢看超过三十万的房子,买了期房,老公死活纠结买不买,担心钱打水漂,当时我们俩还在大街大吵了一架,当时我的心理就是要不钱合一起贷款买个大一点的,要不我就自己贷款买一个四五十平小的。总之买了个三室,多层,11年孩子三个月交房,装修和房子余款都是娘家借的钱,装修半年时间每个月俩人收入都折腾装修上了,住了半年才陆续安装了好看的灯(之前就是每个屋一个节能灯)防盗网之类的。09年刚买过这个房子,老公单位福利房可以报名,实在没钱,果断放弃了。然后到16年12月开始盘算买第二套房,本来相等三期福利房,后来发现老公单位福利房说第三期给另外一个城市的同事了,已经没有了。所以,我就盘算再买一套商品房,一直到四月份,在一纠结到了12月份,后来因为一直想着俩套房一碗汤的距离,方便和公婆分开住,便于照顾他们,买了第一套房子距离一站路的小区,高层。72万,当时只需要付首付,17年七月才签合同。付完首付,手头还有小十万,想着后期能在借点在付一部分,剩余可以公积金贷款。今年三月份,突然接到老公单位通知还有十几套福利房,还是现房,符合条件的可以选房,当时的心情是各种都有。结果抽了一个复试大房子。福利房比较便宜,还好手头挤挤够首付,现在的状况是,第二套房子借了十几万,贷了二十多万,第三套也贷了二十多万,突然间,所有的所有都紧张了。买个包包也老犹豫了!也不知道几年后房子到底会怎么样?


仙子52677


嗨!我是大熊。。。

我们先聊聊你后面补充的那个问题吧。

我一个朋友前两年买了房.顺便简单装修了一下就入住了,面积不大70方..那是在珠海西区的房子还算便宜。
今年他把房子卖了,卖了80多万,然后自己一家人回到了四川老家再用40万在家里镇上买了一套110方的,剩下的钱用了25万做一个小孩子的游乐场,一般般那种,现在生意还不错。。

早两年买房子如果位置好的话,现在基本都翻了一番。。。

我另外一个朋友买在里市区近一点的地方,买的时候8000多一方,现在基本要15000..但是别人也不卖,留着自己住,所以对于他来说有着一套自用着就好了,没想过要卖。
但是心里还是很高心,毕竟涨了这么多,会觉得自己很明智有远见。

而现在已买房的和没买房的人.....生活肯定不同啊

买了房的可以专心赚钱,存钱,理财、还可以考虑买车压力就比没有买房的人小很多了。。

而没买房的看见现在的房价基本都是绝望,因为我就没有买房。。所以未来几年要么继续努力买房,要么干脆不买房,断了这个念头!

我是大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熊林L


说起买房与不买房之間,我覚得是心态不一樣吧!我第一套房子,当时手上只有二万块,然後心想租房一個月都一千块左右,為什麼不去供一套房子呢?我就去看了不少房子,最早是看市区,当時二手房都要5千多6千一平方,首付都要十几二十万。我手上只有二万,就算再借也最多也就10万。所以从市中心看到城区,再看到镇区。最後在離市区不远的镇区买了,79平方,28万特价,首付就8万左右。月供就1200左右。可能买了房,安全感也有了,心态也就变了。就想拼命赚錢还房貸。可能就是所说的,有压力才有动力吧。我花了二年时间还清了借款6万。然後还有存款2万。

然後说我的第二套房子,当時,刚好附近又有一個小区楼盤搞活動,首付有活动,首次给2万,其他首付分二年给,就是每年给5万6。当時我想,反正我单身,又沒什麼经济负担。不如也拿去买房吧。我又借親人的名字买了套100平方的房子。然後租给公司办公。相当這套房子不用我还房貸。我花了二年时间,终于还清了首付。這时我己30了,心想,要找个人结婚了,就想有钱换一家大点的房子。

一年後,我炒股赚了一些钱,然後碰到房产低迷。跟朋友喝茶,无意中听说有一套200平方才80多万。于是我拿着全部身家十來万,还借朋友十來万,交了首付。

這几年还房貸虽然很辛苦,但是很滿足,很充實。最近房價升得历害,身邊每個人都羨慕我,说我有這麼多房产。其實,当初,我所有的首付加在一起才50万。但是房價却升了不少。假如我当時沒买房,我也许存款才五六十万。但是現在五六十万能做什麼呢!我覚得买了房,心裡有了安全感,有了屬于自己的家。這個是很重要。


宝妈BB


抱歉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能有资格在一二线城市买房的人那可能这真是一种幸运,我有一个导师在2015年北京买了一套房子做投资600万左右结果2016年就翻了一倍,辛苦在北京打拼了一大半辈子结果还不如房子涨的钱,一套房子给自己带来多年的收入,身份和格局瞬间逆袭,至少不用在这么拼命的努力了,也能让自己的孩子平台更高,家庭就会更幸福,找个老婆生活水平就更高,家长晚年就更幸福他们就有能力养老,有能力去全世界玩。



在三四线城市如果买房那也有会不一样的预期,但是可以预计的是至少买房子的钱都会翻倍甚至翻几倍,同样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样的生活同样的教育,买房以后所赚到的钱就可能是前后一大半辈子辛苦赚来的钱,从此身份和格局就甩同龄人一起奋斗人的老远,以后娶个老婆孩子的平台也比别人高很多,这种祖辈的距离就一代一代拉开来的,当然不买房前期一定很爽没有什么压力,没有什么负担也不用操心太多,不用负担房子贷款什么的,但是越后来这种差距就会逐渐拉开,如果看到这落差再想买房那房价可能又长了很多,这时候通常是很难受的到底买还是不买,结果还是没买那差距也只会越来越远,自己的起点很低了结果孩子的起点还比别人孩子低,就这样贫富差距就拉开了!


转识成智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明,已买房的人和没有买房的,3到5年里有什么样的区别。

我的感受就是这个区别应该会很明显的,首先是每个月的定期月供会让很多买房的人,基本上不是说消费降级的问题,而是根本就很难有消费了,每天都要考虑的怎么缩衣节食。我现在就是每天想着多赚钱,如何开源节流。

现在只要在一些大城市,尤其是热门的一线城市等,买一套基本的三居的房子的话,正常月供都要1万上下是基本上都是妥妥的,那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也意味着要占据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比例。

更何况很多人在首付的时候还是借款过来的,所以他要在还月供的同时,还要考虑着把前面首付的欠款给还了。所以他这个除了月供要还之外,还有更多隐形的债务压力,再加上生活上的必要支出和子女的教育支出,还有老人的赡养支出,所以可见的这种家庭支出和负担是很沉重的。

但是比起没有买房的人,比较大的区别是内心会比较安定一点,毕竟有了自己的一个小窝,生活上会比较安居,没有这样的不稳定感和漂泊感。我以前就是租房遇到了各种奇葩的合租者的,同时还有不靠谱中介等等,搬来搬去真是太累了,真的是实在不想忍受了。

对于没有买房的人,虽然也有房租的支出,以及有家庭的不断的搬迁不稳定的因素,也是比较折磨人的,很难在城市里面有安定感和安全感。

这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非常大的影响的,所以才会促使很多人无论如何都要买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是相对来说,他的经济压力会没有那么大一点。

总而言之,一套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有房子的人,意味着有很大的压力;但没房子,也意味着有很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在城市里打拼、想要立足,真的是太难了。


水禾田


你买房和没买房的人在未来3到5年内可能心态会有所反转。具体的国家政策,你可以查一查相关政策说明,或者国家的一些说明视频,内容说得更清楚,这就不再详述。我就以你提出的问题来举例说明一下。

其一,买房用于增值。买房由于房市的见顶,可以预见对房产的变现也有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那么钱对于房产价值的预期和他变现的预期可能会受挫。比如说如果我已经买房,但是往往买房的人现在价值到顶,可是二手房市场比较难开,并且你的贷款有可能还没有还完,同时国家还有限售政策,买房人需要有当地的居住证身份证等等一些条件,而同时首付也在控制,还有房产税的政策,已有住房的人就不会想要再买房,那这种情况下二手市场就会相对萧条。对于想通过买房卖出而增值的你,想达成预期就比较困难了,反而容易负债累累。

其二,买房用于自住。按照目前的房价,若题主只是工薪阶层一定会花大笔资金,并且贷款才能购买房。目前国家主导的政策,租售同权、开放租赁,包括国家主导的租赁,以及回家创业政策,那么对将来置业安家或者其他的安身立命的成本会有所降低,稳定性有所提高,同时权益更有保障,那么目前买房用于自住,则会不划算。

而没有买房的人则可以更加期待于未来的租赁市场的降低,国家的资本投入,以及政策完善,甚至国家可能推出两年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长租计划。需要做的也许就只是等待,以及目前,对于手头上资金的一理财规划和合理的增值的方案。

因此,从生活的角度上来看,己买房和未买房的人在心态上以及生活质量上,在未来3到5年时间,都会有明显的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