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姬路城天守阁

日本有一种建筑很有意思,不管是他的基础架构、还是榫卯斗拱都是用的中国的传统技术,但是却是日本特有的建筑。在受中国建筑影响的国家中,也没有类似的建筑。这就是日本的天守阁。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最早的安土城想象图

天守阁出现在日本战国时代中期,约在1467年-1668年。在安土桃山时代得到了发展,几乎每个封建领主的城中都有天守阁作为主体建筑。最兴盛的时期日本全国有200多座封建城池,天守阁的数量也很多。在1615年,江户幕府下令废除“一国一城”,大多数的封建城池。1871年明治维新的“废藩置县”又拆了一些。到了二战之前,全国剩下的天守阁只有20余座了。看来拆拆拆不止是一家的事情,大家认为保护古迹很好的日本也不免大拆特拆啊。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松本城天守阁

二战时期,又有名古屋、大垣、水户、福山、广岛、冈山、和歌山、松前的天守阁毁于战火。现存的天守阁有弘前、丸冈、松本、犬山、彦根、姬路、高梁、松江、丸龟、伊预松、宇和岛、高知十二处。其中松本、犬山、彦根、姬路被列为国宝建筑。这十二座之外的天守阁还有,例如大阪城(1930)、熊本(1960)、名古屋(1959)的天守阁,都是括号里面重建的假古董,都是用钢筋水泥浇筑的,全然不是以前的那回事了,修建假古董也绝不是一个国家的事哦。其中熊本城还是个豆腐渣工程,2016年地震时给震塌了,打算今年重修,预计20年后修完,看吧,不要迷信日本的建筑。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大阪城天守阁

现存所有的天守阁中姬路城和松本城的天守阁规模最大。姬路城在二战中被轰炸,可惜炸弹没有爆,就留下这座精美的建筑,2015年刚刚完成大天守的维修,还挺不错的。

日本的城和天守阁不是一种东西。一般的城都有好几重,起着守卫的作用,最内的叫“本丸”,往外的依次叫“二之丸”“三之丸”,天守阁是其中的主体建筑。城根据建的地方不同,分为平城(建在平原上)、山城(建在山上)、平山城(占着山地和平地)。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姬路城天守阁

小编以姬路城为例,给大家展现一下天守阁的概况。

姬路城位于日本兵库县姬路市,依姬山而建,因为姬山不高,只有45.6米,姬路城就要占着平原的地界,因此就是平山城。姬路城城墙外面都是白色的,加上卷檐欲飞,因此得名“白鹭城”。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姬路城平面图

姬路城共有三重城,就是咱中国人说的三进院子,东北角上是“本丸”,里面有大天守,高46.4米,周围还有 东小天守阁、西小天守阁、乾小天守阁三座小天守阁,还有渡橹这种建筑,渡橹类似中国的复道,就是《阿旁宫赋》里说的“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那个复道,是亭台楼阁中间的过渡性建筑,大小天守阁通过渡橹连接。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渡橹

东小天守阁是三层三檐,外加地窖一层。乾小天守阁是三檐四层,外加一层地窖。西小天守阁与大天守阁西面二层齐平,通过两道渡橹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口字形。其他渡橹都是两檐三层,就是连接西小天守和大天守的渡橹是两檐两层。

大天守是五檐六层的建筑,加上作为地基的石垣中有一层地窖,就是七层,合了北斗之数。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姬路城大小天守组成部分示意图

姬路城天守阁的基本格式就是下面建石垣,石垣不是斜直线的,而是一个弧线,这样有助于分散高层建筑的对于石垣的压力,在地震时也能很好地防震。我国羌族的碉楼也是采用这种弧线式建筑,在汶川地震中,大多数百年的老建筑都安然无恙。石垣比较高也起着城墙的作用,大小天守的石垣不一样高,看起来有种高低错落的美感,但是假如敌人从小天守阁开始攻击,矮一点的石垣岂不是更容易攀爬了?不知道设计者有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渡橹连接大小天守的二层,我们从图片看来,石垣中其实有一层半,大天守第一层应该在小天守的石垣之上就开始了,在小天守石垣水平线之下才是地窖。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大小天守的连接处及三层渡橹

姬路城天守外面都用白灰泥包裹,石垣上是歇山式大殿,下面一层是带腰檐,檐下四角有挑台,挑台下面是空的,如果有敌人过来,可以通过这个孔往下丢石头,撒石灰粉。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拐角的投石孔

上面一层是有单檐歇山式屋顶的,屋顶很大,有唐朝风格。二层房檐中间那个像分头一样的弧形房檐叫做唐破风,我们中国的叫法叫做抱厦或博风板,便于中间的窗户采光。虽然叫唐破风,但是这种弧形的博风板,我们国内的建筑中并没有留存,只有三角形的。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琉球首里城的唐破风

再往上一层是日本独有的一种比翼歇山式的望楼了,上面有两个千鸟破风(三角形山花)。

再上一层是一层望楼,正面有一个千鸟破风,侧面是唐破风。再上面是个单檐歇山式建筑,正面有唐破风。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姬路城侧面

姬路城大天守为了稳固,采用了东西两根大通柱。这种大通柱要使用笔直耐久的桧木。这两根通柱每根承受100吨的压力,东大柱高24.8米(因为石垣是没有立柱的),直径0.95米。西大柱是在三层的地方接上的,之后又出现朽烂,要更替,想找25米高的桧木不容易,几经周折还是不行,依然用接的方式修理。最顶层的望楼是不用这两根大柱支撑的。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松山城

同样作为古城的松山城是依山而建的平山城,看起来就没有姬路城那样华美。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和歌山城

和歌山城在二战时被炸毁,现在的和歌山城是是1959年重建的假古董。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名古屋天守阁

名古屋天守阁是1959年重建的,别名金城。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大阪城天守阁

大阪城天守阁是1930年用钢筋水泥重建的,事实上跟原来的样子有比较大的差别。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熊本城天守阁

熊本城天守阁重建与1960年,2016年地震损坏。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熊本城地震之后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损坏的比较严重

彦根城是保留了原来的风貌的。

日本的独特的传统建筑天守阁的由来和结构介绍

彦根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