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概況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位於廣西北部,河池市東部,雲貴高原苗嶺山脈九萬大山南麓。宋開寶五年(972年)置羅城縣。傳說因四周群峰環繞,羅列如城而得名;又傳因縣城建於先之羅義村,遂定名羅城。

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概況

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概況

全縣總面積265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45萬畝。2011年末人口37.61萬,其中鄉鎮人口33.6萬,少數民族27.75萬人。其中仫佬族人口12.47萬人,佔總人口的33.16%。2012年轄7鎮4鄉,141個村民委(含16個社區)。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主要旅遊景點有懷群劍江風光、才龍瀑布、懷群穿巖和崖宜風光。重要礦產有煤、鐵、錫、銅、銻、鉛、鋅、水晶和重晶石。土特產有木耳、沙田柚、甜竹、依飯奶酒、烤煙、茶葉、香菇等。

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概況

羅城被稱為廣西“有色金屬之鄉”、“廣西煤炭之鄉”,中國野生毛葡萄之鄉。

建制沿革

羅城歷史悠久,秦屬桂林郡地。漢屬潭中、定周兩縣地。三國、兩晉屬潭中縣地。南朝(533年)置黃水縣,為建縣之始。隋開皇十一年(591年)增設臨牂縣;大業二年(606年)黃水、臨牂廢入義熙縣,屬義熙縣地。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安修縣,復置黃水縣、臨牂縣 ;貞觀四年(630年)增設天河縣。宋開寶五年(972年)置羅城縣,得今縣名。1949年11月23日、1950年2月23日羅城縣、天河縣先後解放。1952年7月撤天河縣併入羅城縣。[3]

羅城沿革

羅城縣,漢至南朝齊皆為潭中縣地,南北朝梁中大通五年(553 年)析潭中縣地置黃水縣,為建縣之始,屬黃水郡(縣治在今黃金一帶)。

隋開皇年間,黃水郡廢,黃水縣直隸東寧州。開皇十一年(591 年),於今東門鎮一帶增置臨縣,屬東寧州。開皇十八年(598 年),兩縣改隸融州。大業二年(606 年),廢黃水,臨二縣,併入今融水苗族自治縣境之義熙縣。次年改州為郡,義熙縣屬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 年),復置臨,黃水兩縣,並於今東門鎮一帶新置安修縣,俱屬融州。五代因之。

宋開寶五年(972 年)析武陽、融水等縣地置羅城縣,始得縣名,屬融州。熙寧七年(1074 年),羅城、武陽兩縣俱廢,併入融水縣。崇寧元年(1102 年)置武陽寨、羅城堡。翌年,廢羅城堡置樂善州(羅善寨)。旋廢,仍屬融水縣。

元因之。

明洪武二年(1369 年)割融水縣地復置羅城縣,清朝,依舊隸屬柳州府。清咸豐七年(1857 年),大成國起義軍攻佔羅城,改縣名為朝陽縣。十一年(1861 年)清軍佔羅城,複名羅城縣。

民國二年(1913 年)六月。屬柳江道,十六年(1927 年)直隸廣西省政府,十九年(1930 年)屬宜山民團區,二十一年(1932 年)改屬柳州民團區,二十三年(1934 年)三月改屬柳州行政督察區,二十九年(1940 年)四月屬第四行政督察區,三十一年(1942 年)三月改屬第二行政督察區,三十七年(1948年)十月又改屬第十行政督察區,次年七月改屬第十五行政督察區。

合併後

1952 年7 月,經廣西省政府報請中南軍政委員會核轉,政務院1953 年4 月23 日批准,撤銷天河縣,其行政區域併入羅城縣。

1956 年3 月,羅城縣改屬宜山地區,1956 年7 月改屬柳州專區,1965 年5 月改屬河池專區,l971 年改屬河池地區。1983 年8 月30 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羅城縣,設立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以原羅城縣的行政區域為其行政區域。屬河池地區管轄。

2002年6月1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河池地區,設立地級河池市,羅城由河池市管轄。

地理環境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河池東部,雲貴高原苗嶺山脈九萬大山南沿地帶。地垮東經108°29′至109°10′北緯24°38′至25°12′之間。東北鄰融水苗族自治縣界,東南交柳縣境,西南連宜山縣地。西北與環江縣接壤。全縣東西最大橫距68.2 公里,南北最大縱距64.8 公里。縣城距河池地區行署駐地金城江127 公里,南距自治區首府南寧市317 公里,東南距柳州市111 公里(公路距離)。

羅城的主要河流有武陽江、東小江兩條。武陽江流域在縣境東北部,境內流域面積1309 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50%;東小江流域在縣境西部,西北部及中部,境內流域面積873 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33.3%。此外,縣境西部有小環江的支流,境內流域面積87 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3.3%;縣境中南部分佈有地表河與地下河交錯的地帶,一些地表河流有的河段在地表,有的河段又潛入地下,匯入東小江流入宜山縣,有的直接匯入龍江。這一地帶,流域面積共349 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13.4%。

自然資源

耕地面積44835公頃,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2840公頃,糧食播種(含複種)面積2.676萬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4661公頃。有林面積17.4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6.41%。

水能資源開發豐富,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12.32萬千瓦,可開發裝機容量9.8萬千瓦,年發電量2.79億千瓦時。投資2.5億元、裝機容量達3.766萬千瓦的寶壇電站已經建成發電。

羅城被稱為廣西"有色金屬之鄉"、"廣西煤炭之鄉",已探明的有煤、錫、銻、鉛、鋅、銅鎳、釩等30多種, 重要礦產資源還有鐵、金、硫、硅、水晶、重晶石,其中煤儲量1.01億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