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春蕾女童”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不久前,一部名为《举手礼》的微电影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很多人在观看这部影片时,不知不觉便潸然泪下。网友“极光下的蓝色”留言说:“榜样的力量,梦想的传承,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网友“火山”说:“影片虽短,但是满满的正能量。”《举手礼》在中国警察网络电视首次发布后,中国警方在线、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警民携手同行、长安皖韵等官方微博纷纷转发,目前播放量已达50万次。

让“春蕾女童”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让“春蕾女童”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这部微电影是根据安徽省濉溪县公安局民警帮助一名“春蕾女童”实现梦想,成功考入警校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春蕾女童”名叫耿文静,从小失去父母的她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直到那一天,濉溪县公安局副政委宰卫玲出现在她的面前,让她有了坚实的依靠。初见宰卫玲时,耿文静还是一个既羞涩又敏感的小姑娘,面对宰卫玲的关心,深觉温暖的她既想靠近却有些羞涩怕生。春雨润物细无声,宰卫玲对她的关心真切而又诚恳,一点一点地让耿文静变得活泼开朗,没多久就和民警阿姨无话不谈。

2016年,耿文静高考失利。那个夏天对她来说,是最难熬的一个夏天。伤心自责一遍又一遍地敲打着她的内心,她觉得自己就快要承受不住,想要放弃上大学的梦想。

“千万不能放弃。”得知这一消息的宰卫玲立刻来到耿文静身边,一向和蔼可亲的宰卫玲这一次严肃而又认真地开导她:“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去认识外面的世界。从这里走出去,你会有更开阔的眼界、更丰富的认识,你的人生也会变得不同。”在宰卫玲的鼓励下,耿文静选择了复读。经过一年的苦读,2017年,她终于拿到了安徽公安职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她就像我妈妈一样,护我成长,育我成人,教我成才。”耿文静告诉记者。从宰卫玲牵起耿文静双手的那一刻开始,她的心里便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那就是成为像宰卫玲一样的人,把爱和温暖传递下去。

愿你心如花木,向阳而生

“阿姨,我很难过。”一天,另一名孩子张海宁找到宰卫玲,带着低沉的抽泣声,慢慢诉说着自己的心事:“总是有同学笑话我,是个爹不管娘不疼的孩子。”张海宁的父母离异并且各自重组了家庭,这一特殊情况让原本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张海宁变成了一个孤独的孩子。这样的改变让年幼的她接受不了,逐渐变得自卑而又敏感。

“不用理会他人的嘲笑,你要努力上进,学会给自己加油,知道怎样去主宰自己的人生,让自己骄傲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听完张海宁的倾诉,宰卫玲知道,必须让孩子懂得自信、自强、自立的含义,她才能真正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努力就会有收获,等到你收获的那一天,所有人都会看到你的优秀。”

还有一名叫刘紫月的孩子,从小也失去了父母和爷爷奶奶,一直跟着亲戚生活。她深知自己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读书一直十分用功。2017年高考,她也报考了安徽公安职业学院,但以几分之差与警校失之交臂。然而,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警察梦,几度告诉录取她的铜陵学院,自己想去从军,想接着报考军校。她觉得,如果不能成为一名警察,那就成为一名和警察一样保家卫国、为民服务的军人。

后来张海宁中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高中,三年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一所医科大学。目前正在读本科的她已经下决心继续报考硕士研究生。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这个“大家庭”,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阶段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在警察阿姨的帮助下,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孩子,你们要知道,不只是我们公安局在帮助你们,你的老师,你的同学,还有社会上许许多多的陌生人,都在关注着你们;你们还要知道,每一个帮助你的人,为你做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帮助你,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爱,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人。因此,你们要懂得感恩,要学会用爱心回馈社会,回馈他人。”宰卫玲常常这样对孩子们说。

宰卫玲说,不仅要让这些孩子成才,而且要让她们成人。“培养孩子,物质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改变她们的认知,提升她们的精神世界,帮助她们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教会她们如何把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好、更远。”

这是宰卫玲和战友们在帮助这些孩子以来,始终坚守的理念:“希望她们每个人,都能够心如花木,向阳而生。”

我们始终坚守,愿你们朵朵花开

帮助这些孩子的工作宰卫玲并不是一个人在做。濉溪县公安局于2006年成立妇委会,2010年响应县妇联的号召,组织开展了“春蕾女童”计划,至今全局已资助留守儿童200余人次,长期资助的“春蕾女童”名单也逐年增加至8人,继耿文静被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录取后,2018年又有3名“春蕾女童”考上大学。

濉溪县公安局对于这些孩子的资助,就如同宰卫玲所说,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丰富。宰卫玲带领民警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阶段,精心选择适合她们的图书,从最初的绘画到后来的安徒生童话、励志小故事,再到后来的古典名著、上下五千年;民警会常常与孩子们谈心,了解她们的想法,在她们感到困惑时及时给她们指引方向;民警心里总是惦记着孩子们,只要能抽出时间就去看望她们,看看她们生活得好不好,学习成绩有没有进步……妇委会的民警都从心底里心疼这些孩子,尽可能把对她们的资助做到最真、最实。

每逢节假日,妇委会的民警都会在宰卫玲的带领下,带着学习用品和生活费去看望这些孩子。而孩子们也耳濡目染,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懂得了感恩,尤其是列入“春蕾女童”计划的8个孩子,经常会给宰卫玲打电话,说一说她们的日常见闻。遇到什么难题,仍然像从前一样,第一时间就想到宰卫玲,向她倾诉,请她帮助解疑释惑。而宰卫玲也一如既往地教导她们:“走进大学就等于走进了半个社会,你们不能有半点松懈,仍然要坚持学习。同时要懂得感恩老师,要珍惜这4年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光,这都是你们一生的财富。”

10年时间,宰卫玲带领的这支充满爱心和温暖的队伍,百余次深入孩子们中间,一步一个脚印地架起了他们和孩子们之间最坚实的心灵桥梁,在开展“春蕾女童”计划的道路上牢牢地树立了一面旗帜。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很长,但是,这支队伍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这面旗帜也永远会传递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